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472  2019-02-21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2]
2019年高考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南平一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革命头
嘉男
黄昏时,她潜进了一个村子。
她在村边一户人家的柴草垛与院墙之间的空隙中蹲伏下来。其实她已筋疲力尽,肚子咕咕响着,胳膊上的伤口灼灼地痛着。但她深吸了一口气,用以支撑自己,眼睛警惕地盯着四周。
这户人家的院门吱呀一响,一个大闺女迈出门槛,向柴草垛走来。这闺女,一根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腚下,留着长长的辫梢,红头绳系了有三指宽。她屏住呼吸,看着这根长辫子。她也曾有这样一根长辫子,绸缎一样亮光光油滑滑的,村里的姐妹们羡慕,她自己也暗自得意。两年前,两支共产党的队伍来到她的家乡,她一下子羡慕起那些女兵来了,她们个个都梳着齐耳短发,又新潮又神气,村里人把那叫革命头。女兵们把村里的女子组织起来唱歌:“人人来宣传,妇女听一番,宣传的话儿好好听,放足闹革命,打败鬼子兵,保家保和平!”于是,会唱民歌的她瞒着娘,跳下火炕,冲出家门,去了区政府,也成了一名“女宣传”,辫子咔嚓一声落了地,她也有一个革命头了。没想到,只一年,日本鬼子被打跑了,又开始打国民党。最近的一仗打得不顺,她和战友们被打散了。
怕吓着这闺女,她一动不动,一声不吭。
闺女抱了一抱柴,扭身离去,辫子晃悠着。她刚想叫住闺女,一个绾着发髻的中年妇女,挎着篮子从柴垛边的小路经过,她只得又缩了回去。看着妇女的发髻,她想起了母亲,两年没见,不知母亲怎么样了。她发现这个村子和她的家乡一样,女人们的发型就两种,没出嫁的就是一根大辫子,出嫁的,上了年纪的,就是一个发髻。
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敲这户人家的大门,那闺女又出来了,又朝柴垛走过来。她四周瞅了一圈儿,没有人,便轻咳一声,站了起来。闺女吃了一惊,一看她的发型和衣服,认得是共产党的女兵,脸上的表情松下来,眼睛倏地放出光芒。闺女也四周看了看,朝她招招手,扭身往家走,她跟了进去。
闺女的娘正在做饭,平静地看了她一眼,和蔼地说:“你不用怕,我儿子也在外面打国民党呢。”闺女把她领进自己的屋,让她洗了脸,替她包好胳膊上的伤口,又找出自己的一套衣服让她换上。这时饭也差不多好了,闺女把一碗菜汤和两个红薯摆在她面前,让她趁热快吃,自己又出去了。
一会儿工夫,闺女带回一个也是绾着发髻的女人,对她说,这是村里妇救会的会长。
妇救会会长上来拉着她的手,问明一些情况,说,让你受苦了,你放心,俺一定要保护好你。她像见到组织和亲人一样,心里踏实了许多,虽然吃了点儿东西,有了点儿力气,但是沉重的困倦又黏上来了。她摇晃了一下,会长和闺女连忙扶她躺下,让她放心好好休息。
她躺在闺女的炕上,迷迷糊糊听到会长和闺女去了外屋,加上大娘,几个人在商量事呢。会长说,怕是国民党的人又要来搜查了。大娘说,家里是没地方藏,要不到山洞里躲躲?会长说,天冷了,洞里更冷,谁受得了?再说你知道山上有洞藏,那些人就不知道到洞里去找?闺女说,要不还是老办法,再找个假发髻给她戴上?就说她是俺姐,回娘家来了。会长说,哄不住那些人,你忘了去年,有两个共产党的女兵藏在咱村,我给弄了两个假发髻戴着,还不是叫那些人一把揪下来,露了馅儿,把人给抓走了?闺女说,兴许来的不是那伙人呢?会长坚定地说,不行,还得想别的招儿…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听到的话越来越遥远,慢慢就睡过去了。


浏览完整试题天亮后,她醒来,见那闺女正站在炕下对着镜子梳头,辫子没了,是齐耳短发,和她一模一样。闺女对她笑笑,她愣了一下,也笑笑。
果然,那些人来了,挨家挨户搜,把村里四十岁以下的女人赶到破庙里集合。她也随着闺女去了。她愣在那里,一夜之间,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发髻和辫子都变成了清一色的齐耳短发。那些人更是愣了,眨巴着眼睛,不知从何处下手。
革命胜利后,她在文艺单位任职,有机会梳长发,也有机会烫头发,但她一直留着齐耳短发,直到老,病故。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人物都没有具体姓名,只用“她”“闺女”“妇救会会长”“闺女的娘”等称谓,表明了人物的普通平凡,使故事更能打动人心。
B.第三自然段中的插叙,交代了“她”从农村女孩成长为革命女兵的过程及到此村的原凶,意在突出环境的恶劣和女兵形象的高人。
C.妇救会会长和闺女、大娘等商量如何周全保护女兵的情节,表现了群众对革命战士真挚的情感,也体现了救助事件的普遍性。
D.小说外貌描写采用了简笔勾勒,手法独特,如用不同的发型表现不同人物的身份:
大辫子的是姑娘,绾发髻的是出嫁的、上年纪的。
5.小说倒数二、三段中三处加点的“愣”字,分别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6.“革命头”这一发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4.(3分)B5.(6分)
①第一处,表现“她”发现那闺女发型突然变化时内心的惊讶;②第二处,面对村里女人们清一色的齐耳短发,“她”明白了她们的用意,内心震撼、感动;⑧第三处,表现了敌人面对清一色的发型无计可施时的狼狈。
6.(6分)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村里女人们发型的变化,使小说情节发生突转,更为曲折生动;②突出了人物形象,村里女人们集体改变发型,巧妙地保护了受伤的女兵,使战争年代对敌斗争中勇敢智慧的女子群像更加鲜明;③深化主题,“革命头”这一特殊发型,既是追求革命、支持革命的象征,也蕴含了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百姓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凝结而成的鱼水深情。
厦门期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紫色眉豆花
张炜
老亮头分工管菜园,总爱把眉豆架搭得高高的。
有个叫“小疤”的姑娘和他一块儿管菜园。
她很漂亮。名字叫“小疤”,其实细润光洁,谁也找不出一个“疤”来。
老亮头没有老伴儿,只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读书,一个当兵。他一个人不愿守着空空的房子,就在菜园里搭了个铺子。竖起四根高高的木柱,上端扎了个草铺。上下要踏木梯,他管这叫“草楼铺”。
老亮头听到木梯吱嘎吱嘎响,就知道小疤来了。
小疤上了草楼铺,故意向着冒烟的地方,将鼻子蹙起来吸一下。老亮头的烟锅一明一暗,映出一张黑黝黝的脸。他老也不说话,只望着天边那几颗星星。小疤问:“你闻不见吗?”
“闻见什么呢?”
“香味呀,眉豆花的,一阵一阵的。”
“一阵一阵的,我闻不见。”
老亮头依旧向天边的星星望去。停了一会儿,问道:“你望不见吗?”
“望见什么呢?”
“南边的山,墨黑的那一长溜……”
“一长溜儿,我望不见。”
小疤低下头,两手捏弄着衣襟儿,突然声音低低地说:“小来来走了半年多了,我怪想他的……”
——小来来,老亮头的小儿子,一个中专生。
“刚走了几个月嘛,调皮东西。想他干嘛!”
“那走了好久的,你想不?”
老亮头一直望着南面的星空,自语似的说:“他们的部队在南山里开洞。这阵儿老不来信……”
小疤喃喃地:“什么时候能凿成一个山洞啊?一凿一凿的……”
“都是年轻人,性情拗,像春林一样,你想凿不成吗?”
“春林性情拗啊?”
老亮头重新点起那个烟锅儿吸起来,偏偏不说“拗”不“拗”的事儿。
小疤走下草楼铺时有些失望。
天亮了,她又到眉豆架下了。
老亮头就在一旁忙活着,嘴里不闲。他说:“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好帮手。早些时种山芋、南瓜,搭葫芦架,我都让春林做帮手,他总知道你要做什么。”
小疤故意板着脸:“你只记着春林、春林!你叫他回来做帮手吧!”
老亮头咕哝着说:“春林走了三年了,从没断过信。可这一个多月我没收到他一个字……”
小疤立刻变哑了。
紫色的眉豆花一串串从头顶垂吊下来,好看极了。她突然记起了自家的小屋。很多年前,那小屋门口的篱笆上也开着一片紫云似的眉豆花。篱笆后有人探出头来——一个男孩儿,眼眉粗粗的,像眉豆角儿……
她总嘲笑地喊他“楞冲”。她和这“楞冲”一块儿长大,在河里捕鱼,林子里捕鸟……
黑天后,小疤又吱嘎吱嘎踏响了草楼铺的木梯。
“后来我去护老林子,对付那帮偷木贼。我跟你讲过:我干什么都愿让春林做个帮手。……也许我不该什么事都牵上他。这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老亮头望着黑漆漆的夜色,声音渐渐变得沉重了。
小疤不由得又记起了那爬满了眉豆花的篱笆,篱笆后头那棵大青杨树。
“楞冲”到老林子里去,每天傍晚总要路过小屋。他们都贴着青杨树站着。“楞冲”说:“真香,你总往脸上搽些什么?”她委屈地说:“不是眉豆花的味儿吗?”
老亮头长长叹息一声:“他凭着一身好水性,在河浪里跟坏人斗劲儿……救是救下来了,可是落了一身伤疤。”
一滴露水落下来,她伸手抹了一下脸。停了好长时间,她说:
“总也不来信,怎么回事呢?”
不久的一个早上,两个军人和村支书一块儿进了菜园……老亮头回来的时候,对小疤说:
“我要去看看春林,随这两兵一起。”
小疤盯着老人的身影消失在一排子杨树后头,心里一阵慌促。
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一个晚上,那木梯又吱嘎吱嘎响了起来——老亮头回来了!
小疤又惊又喜,第一句话就问:
“春林好吧?”
“他立了一等功。”
“啊!”小疤掩上了嘴巴。停了一会儿,她口吃似的说:“一等功,就忘了……家里人呀!”
“他……”老人燃着了烟锅。
“小疤,我跟你说春林他们在干什么哩?”
“开一个山洞。”
“是啊,人们凿了它五年了。五年里它都是乖乖的。想不到,它上个月里发脾气,轰隆隆塌下一截儿。春林是个班长,紧要时他抢了上去。同班的五个战士活着出来了,他自己腿伤了……”


展开余下试题“伤了哪儿?重吗?”小疤猛地站起采。
“分不出哪,医生就把它割去了……”
小疤呆住了,身子一晃,倒在老人身上。她哭了起来。
老亮头不知什么时候咬破了嘴里的烟管。
“……我见到春林,也像你一样大哭起来……他对我说:‘爸,你看,你儿子没做亏本的事:一条腿换回了五条命,还不值吗?……’”
“啊!春林……‘楞冲’!”小疤把食指咬在嘴里,怔怔地望着南边的天际,望着在淡淡夜色里那一溜儿长长的山影。
由于水的滋润,眉豆蔓儿缠上架角,那顶在藤蔓儿一端的密密小花,一夜间开放了!紫紫的一片,如铺开的一层锦云。
她今天就要去看望她的“楞冲”了。见面说些什么呢?三年没见了。说他的腿吗?不,先不说这个……还是说说眉豆花吧!
(有删改)
4.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疤牵挂着春林,却假托想念小来来向老亮头打探消息,心事不言自明,质朴、羞涩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B. 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彼此心灵的阻隔增强了情感表现的张力。
C. 作品通过老亮头、小疤与春林间的故事,既表现了亲情、爱情的淳朴美好,也赞美了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
D. 作品语言朴实蕴藉,带有淳厚的乡土气息,大量对白贴近人物心理,饱含丰富的潜台词,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5. 作品多处写到“眉豆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
6. “春林”“老亮头”和“小疤”,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作品谈淡看法。
【答案】4. B 5. ①烘托了小疤质朴、羞涩、美丽、柔婉的形象;②衔接上下文,勾连现实与回忆,使情节紧凑;③象征着爱情的朴素浪漫、馥郁温馨;④营造了纯净美好的诗意氛围,给读者以独特的审美体验。
6. 示例一:春林是主人公:①作品写老亮头和小疤是为了侧面表现春林,春林的英雄事迹更震撼人心;②春林是人物和情节聚焦的核心,没有她小说的情节无从展开;③老亮头的牵挂,小疤的思念都是为了凸显村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量。
示例二:小疤是主人公.①作品写小疤的少女情怀和心思,笔墨较多,人物形象更饱满鲜明,其他人物则显单薄;②春林和老亮头一隐一显,都为表现小疤的情感服务;③小疤的爱情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分离与变故都为了凸显爱情的柔韧与坚定。
示例三:老亮头是主人公.①老亮头着墨最多,他对春林的牵挂与愧疚、支持和理解,展现一个人隐忍、深情、无私的父亲形象,令人动容;②老亮头是勾连起小疤痕与春林的核心人物,是情节开展的关键;③老亮头是军人父亲的代表,他们的默默付出,是更为深厚的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B,“老亮头不了解小疤的心思,小疤也不明白老亮头眺望远山的原因”理解有误。根据对文本中的情节了解,两个人是知道对方的心思的。故答案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要求是:作品多处写到“眉豆花”,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根据对题干的把握,分析文本中具体情节内容的作用类试题,要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上的作用、作品主题的作用等角度进行作答。考生在分析的时候要注意抓住文中写“眉豆花”的情节内容上去分析作答。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从本文中“眉豆花”的描写,本身就体现出了花的普通和平凡的特点,塑造了作品中小疤质朴、纯洁、美好的人物性格特点。从情节结构上看“眉豆花”贯穿小说的始终,起到了联系全文的作用。从作品的主题上看,“眉豆花”象征的是小疤和春林的美好的爱情和质朴的情感。也可以从写“眉豆花”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意的角度,从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去分析其作用。总之,考生要从以上三个角度去分析“眉豆花”的描写的作用。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小说主人公的能力。探究谁是主人公,主要分析: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要注意结合文本主要内容进行观察,主要人物自然要在主要内容中体现,同时主要内容也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本题题干问的是:“春林”“老亮头”和“小疤”,你认为谁是主人公?请结合作品谈淡看法。这是一道较为开放的探究理解题,考生可以先明确主人公的对象,例如主人公是春林,考生就可以从小说的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写老人和小疤都是为了塑造主人公春林的形象,从小说的情节内容看是在突出春林的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春林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人。当然考生也可以把其他两个人物作为主要人物,只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龙岩期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乡下的奶奶
佛刘
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都办了。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
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
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
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
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等来,却等到了爸爸。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
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
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展开余下试题 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
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
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
叔叔是个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
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
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
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整个过程,她的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其间倒叙与插叙交错运用,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B.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如对“叔叔”这一人物的塑造,既有外貌、动作描写,也有他人的评价。
C.修砌院墙时,“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说明“爸爸”不仅不想麻烦邻里乡亲,更借此表达了他执着的孝心。
D.叔叔舍身救人,爸爸知恩图报,奶奶倔强而识大体,无不体现了人间之真善美,彰显了文章人性至美的主题。
5.“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原题为“英雄”,与“乡下的奶奶”为题相比,你认为哪个更好?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福州质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泪的故事
胡平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捱过了短短的三个星期。
我送她回家后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起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去?
“我的心肝,我的宝贝。”爱珍跪在地上,把女儿拢住,“再跟妈妈亲亲,妈妈要出国。”
她们母女俩脸贴着脸,爱珍的脸颊上留下两行泪水。
坐进出租车里,妻子便号啕大哭起来,身子在车座上匍匐、滑动,我一面吩咐司机开车,一面紧紧地把她搂在怀里,嘴里喊着她的名字,等待她从绝望中清醒过来。
二十多天后,从“海外”寄来了她的第一封家书,信封上贴着邮票,不加邮戳,只有背面注有日期,我按照这个日期把信拆开念给我们的雯雯听。
“心爱的宝贝儿,我的小雯雯,你想妈妈了吗?妈妈也想雯雯,毎天都想,妈妈是在国外给雯雯写信,还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回家。我不在的时候,雯雯听爸爸的话了吗?
最后一句是:“妈妈抱雯雯。”
这些信整整齐齐地包在一方弥漫着爱珍常用的栀子花香水气息的手帕里,共有十七封,每隔几个星期我们就可以“收到”其中的一封。信里爱珍交待我们按季节换衣服根据需要补充营养等等。读着它们,我的眼眶总是一阵阵地发潮。
当孩子想妈妈想得厉害时,爱珍的温柔话语和口吻往往能使雯雯安安静静地坐上半个小时。逐渐地,我和孩子一样产生了幻觉,感到妻子果真是远在日本,并且习惯了等候她的来信。
第九封信,爱珍劝我考虑为雯雯找一个妈妈,一个能够代替她的人。“你再结一次婚,我也是你的妻子。”她写道。
一年之后,有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雅丽,她离过婚,气质和相貌上都与爱珍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从未生育,而且对孩子毫无经验。我喜欢她的天真活泼,唯有这种性格能够冲淡一直笼罩在我心头的阴影。我和她谈了雯雯的情况,还有她母亲的遗愿
“我想试试看。”雅丽轻松地回答,“你领我去见见她,看她是不是喜欢我。”
我却深怀疑虑,斟酌再三。
四月底,我给雯雯念了她妈妈写来的最后一封信,拿出这封信的时间距离上一封信相隔了六个月之久。
亲爱的小乖乖: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妈妈的学习巳经结束了,就要回国了,我又可以见到你爸爸和我的宝贝儿了!你高兴吗?这么长时间了,雯雯都快让妈妈认不出来了吧?你还能认出妈妈吗?……我注意雯雯的表情,使我忐忑不安的是,她仍然在专心一意地为狗熊洗澡,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我欲言又止,忽然想起雯雯已经快三岁了,她渐渐地懂事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夏,到处弥漫着栀子花的芬芳,我陪着雅丽来到家里。
雯雯呆呆地盯着雅丽,尚在犹豫。谢天谢地,雅丽放下皮箱,迅速来到床边,拢住雯雯好孩子,不认识我了?”
雯雯脸上的表情由惊愕转向恐惧,我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接着……发生了一件我们没有预料到的事。孩子丢下画报,放声大哭起来,哭得满面通红,她用小手拼命地捶打着雅丽的肩膀,终于喊出声来:“你为什么那么久才回来呀!
雅丽把她抱在怀里,孩子的胳膊紧紧揽住她的脖子,全身几乎痉挛。雅丽看了看我,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宝贝儿……”她亲着孩子的脸颊说,“妈妈再也不走了。”
这一切都是孩子的母亲一年前挣扎在病床上为我们安排的。
(摘编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爱珍的信包在她常用的栀子花香味手帕里,为安排雅丽在有栀子花香的季节首次见雯雯做好了铺垫,促使雯雯对雅丽产生亲近感。
B在“我”为雯雯读最后一封信时,雯雯仍在专心一意地为狗熊洗澡,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在雯雯心中对母亲的情感已淡化。
C.雅丽抱住雯雯时,“孩子的胳膊紧紧揽住她的脖子,全身几乎痉挛”,细腻地表现出孩子对妈妈的思念和担心妈妈再次离开的恐惧。
D.出色的小说往往以小见大,病中的妻子在人生的最后时光里心思细腻地为女儿与丈夫安排了美好未来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
5.小说在刻画爱珍的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标题是“流泪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19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