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九洲航道桥主塔造型取自“风帆”,寓意“扬帆起航”,与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塔身形成序列化造型效果,桥塔整体造型优美、亲和力强,具有强烈的地标韵味。通航吨级为5000吨。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东西人工岛是水上桥梁与水下隧道的衔接部分,为全线路段的重点配套工程。均采用椭圆形布设,为减少阻水效应,两岛均位于-10米等深线以外。其中东人工岛除了养护救援功能外,附加旅游服务功能,建有环岛步道用以观光;西人工岛以管理功能为主,设运营、养护以及救援站。东西人工岛汲取“蚝贝”元素,寓意珠海横琴岛盛产蚝贝。岛上建筑采用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无污染的新型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次浇筑成型,无任何外装饰,有效应对外海高风压、高盐和高湿度不利影响。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节沉管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约7.4万吨,最大排水量8万吨;最大沉放水深44米;通航吨级为30万吨。 港珠澳大桥沉管对接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它是在海床上浅挖出沟槽,然后将预制好的隧道沉放至沟槽,再进行水下对接。在水下沉管对接过程期间,设计师们采用“复合地基”方案,建设者们在海底铺设了2至3米的块石并夯平,将原本沉管要穿越不同特性的多种地层可能出现的沉降值控制在10厘米内,避免整条隧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半刚性结构,具有低水化低收缩的沉管施工混凝土配合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从而使沉管混凝土不出现裂缝,并满足隧道120年内不漏水要求。沉管隧道安放和对接的精准要求,沉降控制范围在10厘米之内,基槽开挖误差范围在0米到0.5米之间。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放目标是29米深的海底、水下隧道E29和E30沉管间最后12米的位置,由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 “振华30”进行吊装。 港珠澳大桥面临多项技术难题。港珠澳大桥地处珠江口的伶仃洋,气象水文条件复杂。海水氯盐可腐蚀常规的钢筋混泥土桥结构;平日涌浪暗流及每年的南海台风都极大影响高难度和高精度要求的桥隧施工;海底软基深厚,即工程所处海床面的淤泥质土、粉质粘土深厚,下卧基岩面起伏变化大,基岩深埋基本处于50至110米之间;伶仃洋是弱洋流海域,大量的淤泥容易在新建桥墩、人工岛屿或在采用盾构技术开挖隧道过程中堆积并阻塞航道、形成冲击平原,而且会干扰人工填岛以及预制沉管的安置与对接;同时,淤泥为生态环境重要成分,过渡开挖可致灾难性破坏,所以桥隧工程既要满足低于10%阻水率的苛刻要求,又不能过渡转移淤泥。 港珠澳大桥穿越自然生态保护区,对中华白海豚等世界濒危海洋哺乳动物存在威胁;同时,大桥两端进入香港、珠海都市,亦可能对城市产生空气或噪音污染。 伶仃洋立体空间区域内包括重要的水运航道和空运航线,伶仃洋航道每天有4000多艘船只穿梭,又毗邻周边机场,通航大桥的规模和施建受到很大限制,部分区域无法修建大桥,只能采用海底隧道方案。 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取平,既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又能减少桥墩阻水率。 1. 根据材料内容,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港珠澳大桥通行能力强大,从香港到澳门可六车并行。 B. 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最长,长达120年。 C. 港珠澳大桥的科学专利最多,达到300多项。 D. 港珠澳大桥实现了粤港澳生活圈不到一小时的行车里程。 2. 关于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dīnɡ 截止 B. dīnɡ 截至 C. tīnɡ 截止 D. tīnɡ 截至 3.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在我国跨海通道建设方面有了重大突破。 B. 促进了资源的高效流动、配置和使用。 C. 大湾区通过大桥与内地相连形成了世界级城市群。 D. 体现了“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的密切合作。 4. 关于港珠澳大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青州航道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和九洲航道桥。 B. 西人工岛、海底隧道、东人工岛、香港大屿山岛。 C. 深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海底隧道、浅水区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 D. 拱北隧道、海底隧道、青州大桥、港澳大桥收费站 5. 依据材料二内容,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6. 材料三中关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组成,接头在E29和E30沉管间。 B. 沉管对接采用“复合地基”方案,避免整条隧道因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 C. 沉管隧道采用中国自主研制的满足120年内不漏水的半刚性结构对接而成。 D. 沉管隧道安放和对接的精准要求极高,沉降控制范围在0米到0.5米之间。 7. 结合三则材料,请找出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说说他们是怎么得到解决的。 【答案】1. D 2. B 3. C 4. B 5. 塔顶吸收“中国结”文化元素;通航吨级为1万吨;九洲航道桥;汲取“蚝贝”元素。 6. D 7. 遇到高标准的抗震抗腐蚀等难题,解决方法是研制了多种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桥隧建设;材料二:遇到减少人工岛的阻水效应难题,解决方法是人工岛采用椭圆形布设,两岛均位于-10米等深线以外。或遇到外海高风压、高盐和高湿度不利环境难题,解决方法是岛上建筑采用新型清水混凝土,施工时一次浇筑成型,无任何外装饰。材料三:遇到整条隧道发生不均匀沉降而漏水的难题,解决方法是采用“复合地基”。或针对跨海工程“低阻水率”“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环境保护”等苛刻要求,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或针对司机驾驶容易疲劳,以及减少桥墩阻水率,大桥全路段呈S型曲线。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内容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内容,关于港珠澳大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从香港到澳门可六车并行。理解有误。材料中说的是:桥面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选项B,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最长,偷换概念。原材料说的是:设计寿命最长。选项C,港珠澳大桥的科学专利最多,达到300多项。理解有误。原材料说的是:港珠澳大桥建设前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创造了600多项专利。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