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647  2019-04-25
标签:苏教版 职高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7]
琵琶行练习题
《琵琶行》练习题
一、双基夯实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浔阳(xún)        枫叶(fēnɡ)
  瑟瑟(sè) 迁谪(zhé)
  B.慢捻(niǎn) 霓裳(ní)
  六幺(yāo) 嘈嘈(cáo)
  C.幽咽(yè) 暂歇(zhàn)
  乍破(zhà) 转徙(xǐ)
  D.收拨(bō) 裂帛(bó)
  钿头(diàn) 银篦(bì)
  【答案】 C(暂读“zàn”)
  2.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②委身为贾人妇 ③曲罢悯然 ④今漂沦憔悴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整顿衣裳起敛容 ⑦恬然自安 ⑧因为长句 ⑨暮去朝来颜色故 ⑩老大嫁作商人妇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⑦
  C.①③⑧⑨ D.④⑤⑨⑩
  【答案】 B(①⑤⑥⑧⑨⑩句中加点词都属古今异义,所以选B。)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B.铮铮然有京都声沛公然其计,从之
  C.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得复见将军于此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答案】 C(C项均为介词,在。A项,助词,附在词或词组后构成名词性“者”字词组,用来指代人,可译为“……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动词,认为……正确;D项,动词,写,作/动词,认为。)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B.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自言本是京城女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低眉信手续续弹胜似闲庭信步
  【答案】 D(两个“信”字都当“随意”讲。)
  5.选出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组(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C.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答案】 D(D项为宾语前置句,A、B、C三项均为省略句。)
  6.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夸张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答案】 B(“夸张”不正确。)
  7.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
  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
  【答案】 C(琵琶女的迟疑是因为她“无心见生人。)
8.对下列寓情于景的句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氛围,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浏览完整试题  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言”,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
  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女“守空船”的冷寂、凄凉、悲怆。
  【答案】 A(“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不对。)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2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9.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缘由,为全诗奠定了________的基调。
  【答案】 地点 人物 情节;凄切
  10.第①段的诗句中有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在这些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画线句子应为第①段的第一、二、六句。其作用是烘托环境、渲染气氛。
  11.第②段的两句是琵琶女弹琵琶之后听众的反应和周围景色的描写,试简述这两句运用的手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手法是烘托。作用是写出听众已处忘我境界,写江心秋月冷照,以烘托演奏的效果。
  12.第③段是作者关于浔阳住地景物的描写,这与诗中的哪些句子照应?这几句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些句子映衬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3.这首诗的首联除了“今”与“昔”对比以外,还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说说诗人在其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颈联描写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卷曲的毛;鸷雕睁开睡眼,顾盼着万里青云,这一“动”一“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一展骥足,奔驰疆场和鸷雕展翅蓝天,搏击长空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它们内心的“思”和“盼”,还显示出一种潜藏的力量,集中地抒发了诗人不服老,还想为国立功的昂扬斗志和积极进取的豪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5.前两联写登高所见,先流水而后山色,在景物描写上分别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流水,“江”与“泉”是动景,“城”与“石”是静景,所以是动静结合;山色是通过夕阳与暮霭来写的,“隐”“依”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自然景物带有了人性特点,形象而具体。
  16.五、六两句融情于景,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在此联中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飞鸟匆匆,云雾却舒卷自如,可以看到诗人无心与世争逐,恬淡平静、悠闲自得的心境,所以才会陶醉于斯而“兴不尽”。
  四、高考热点
  17.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上填入李白的两句诗。(只填序号)
  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
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②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③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⑥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⑦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答案】 ②⑤(这个题不是很难,但是要吃透所给的材料才能做好。“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是整个题的关键。②⑤句都很好地表达了这样一种信息。)
  18.某校即将举行校庆100周年活动,一位成为著名画家的校友王先生寄来一幅曾经获得全国大奖的处女作《锦绣河山》表示祝贺,校学生会的宣传委员为校长办公室写了一封短信给这位校友,其中4处画线部分里有的词语用法不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王先生:
  你好!
  校长近日收到你获得过全国大奖的第一幅处女作《锦绣河山》①,非常高兴,已安排我们将你的作品惠存于校友作品陈列室②。你随寄的对这幅画的说明文字,我们已按你的吩咐请校庆办公室主任雅正③,请你放心。对你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功,校友们感到十分自豪。再次感谢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祝你在绘画艺术领域里获得更大的成功④。

身体健康
  ××××中学校长办公室
  ×年×月×日
  (1)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删除“第一幅”。(2)“惠存”改为“珍藏”。(3)“雅正”改为“略作改动”。(4)“你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可以改为“你对母校作出的贡献”。
(①“第一幅处女作”重复;②“惠存”和③“雅正”为敬辞,“绵薄之力”为谦辞。)
  19.有一个学者希望某集体宿舍的人们要谦虚谨慎,和睦相处,不要与邻居争吵,写了一副对联,其上联是“庭前广种虚心竹”,请你写出下联。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院里休栽带刺花(要做好这个题,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谦虚谨慎,和睦相处”,包含了两个信息:谦虚和和睦。而“庭前广种虚心竹”中就包含了谦虚的要素,所以下一句就应该是和睦。而且“庭前广种虚心竹”具有比喻和象征的意思,所以下联也应该如此。“带刺花”,就是不和睦的意思,“休栽”就是要和睦。对仗要工整。)
标签:苏教版 职高高一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琵琶行练习”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