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73  2019-05-0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陕西汉中市2019届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性灵源于古代诗以言志之论,性指本性,性情,本真;灵有灵机、灵巧之意,侧重于情感表达的技巧,后来又加入了天赋、契机、生趣等含义。自南朝刘勰、钟嵘之后很长时期内,性情、性灵、情性在文学批评中出现的时候,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并不存在大的差别,都是在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语境中使用。明代中期以来,王阳明心学盛行海内,主张“心者天地万物之主”,打破了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和思想学术的僵化状态。与此同时,传统伦理对人性的禁锢进一步加深,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又刺激了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明代社会随处可见“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又随处可见对金钱、美色的追求。万历年间,王学左派尤其是其后期杰出的代表人物李贽,对程朱理学做了尖锐批判,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欲使其健康合理的发展,在文学上提倡“童心”,即“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汤显祖倡言“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都表现出以情反理的鲜明特征。晚明公安派文学家袁宏道则将这股个性解放的思潮与古老的“性灵”相结合,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宣言。他们强调诗文创作当不受传统伦理以及古人陈法的禁锢与束缚,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即使言语拗口难工,也显示出作者自己的本色与独创,呼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无所依傍、天真率直地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
性灵追求创作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自然也就深入到了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开始坦率地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好货”等生活欲望的肯定和追求,注重创作主体在精神上的独立不倚,强调灵感触发的创作冲动,以童心、幽默、风趣以及冲决传统伦理之束缚的信念,荡涤了文坛抄袭剽窃丧失创造的卑弱文风。
然而,晚明性灵文学思潮在产生之初,助推个性解放以反抗传统伦理的同时,也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之失,公安末流的创作又导致了新的文坛流弊。公安派自身的修正以及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另辟蹊径已经不可能力挽狂澜。加上明清鼎革,广大士人饱经动荡之苦和亡国之痛,一代知识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尤其是顾炎武等思想家严厉批判以李贽为代表的左派王学败坏了世道人心,甚至将其与“神州陆沉”“五胡窃据”相联系。故而他与钱谦益、黄宗羲、傅山、魏禧等都呼吁文人回到古学,尤其是经学的立场上,重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于是,被公安派思想家激
(摘编自曾贤兆《明清性灵与文学演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性灵在南朝时已运用到古典诗学性情论语境中,但性灵文学直到明代中期才出现。
B. 如果性灵的追求不深入到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出现生活欲望的坦率表露。
C. 性灵文学思潮助推了个性解放,促进文学演进,但性灵文学的作品却言语拗口难工。
D. 性灵思潮的激活对于创作出本色、独创、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手法,以此论证了性灵思想对明清文学演进的重要作用。
B. 文章既论证了性灵思想的特点、优点,也指出了性灵思想所导致的新的文坛流弊。
C. 文章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前三段间为层进关系,第四段与前三段为转折关系。


浏览完整试题D. 文章以明清时代为背景,大体上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明清性灵与文学演进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晚明性灵文学思潮曾荡涤了文坛卑弱,但后来又回到中国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轨道。
B. 明代社会存在着传统伦理束缚人性与个人主体意识觉醒、追求真性情之间的矛盾。
C. 李贽、汤显祖、袁宏道都主张个性解放,提倡诗文创作应当自由地抒发真情实感。
D. 性灵文学思潮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等弊端,因此顾炎武批判其败坏了世道人心。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性灵在南朝时已运用到古典诗学性情论语境中,但性灵文学直到明代中期才出现”错误,第一段说的是“自南朝刘勰、钟嵘之后很长时期内,……都是在古典诗学性情论的语境中使用”,文中是说“自南朝刘勰、钟嵘之后很长时期内”,并非是“南朝时”,选项扩大范围;且文中说“明代中期以来,王阳明心学盛行海内……”,这是说“盛行”,并不是“直到明代中期出现”。B项,“如果性灵的追求不深入到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就不会出现生活欲望的坦率表露”错误,“如果……就不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文章第三段的表述是“性灵追求……自然也就深入到了世俗、琐碎的社会生活,开始坦率地表达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好货’等生活欲望的肯定和追求……”。C项,“……但性灵文学的作品却言语拗口难工”错误,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即使言语拗口难工……”,“即使”表示假设,选项变成事实。故选D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文章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错误,从选项本身来看,“前三段间为层进关系,第四段与前三段为转折关系”这一解说也说明本文不可能是总分总的结构,文章第一段提出“性灵”与“性灵文学”的概念,二三两段论证性灵思想对明代文学演进的影响,第四段指出性灵思想所导致的新的文坛流弊,文章应是层递式结构。故选C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性灵文学思潮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等弊端,因此顾炎武批判其败坏了世道人心”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晚明性灵文学思潮在产生之初,……也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之失,公安末流的创作又导致了新的文坛流弊……公安派自身的修正以及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另辟蹊径已经不可能力挽狂澜。加上明清鼎革,广大士人饱经动荡之苦和亡国之痛,一代知识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尤其是顾炎武等思想家严厉批判以李贽为代表的左派王学败坏了世道人心……”,“性灵文学思潮存在鄙俚庸俗、狂放怪诞等弊端”与“顾炎武批判其败坏了世道人心” 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好的顾客
(法国)亨•特罗亚
厄泰尔普夫妇的花圈铺子恰好设在一个市民公墓的附近。店铺外陈列着三五个花圈,暗紫色的飘带在风中飘荡着,店铺内的各种花圈摆放得错落有致,在昏黄的灯光下静默不语。


展开余下试题一天傍晚,快关店门的时候,厄泰尔普太太正在忙着结账,突然进来一个陌生人。他很瘦,看上去有七十来岁,显得很忧虑,一只手按住胸口,显出痛苦的表情,双目直勾勾的,撅着嘴唇,像个真正要买东西的顾客。
厄泰尔普太太温和地招呼客人:“花圈都在这儿,您要多大价钱的?您同那位仙逝的人之间的关系?”
一听这话,陌生的顾客变了相,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
“亲戚关系。”
“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
“他是您的什么人?”
顾客拉长了脸,盯着厄泰尔普太太的前额,那眼神好像是喷射而出的一股冷水。
“无可奉告,但每一种要一个。”
“请原谅!”厄泰尔普太太惊得透不过气采,低声说。
“每种一个,别再啰嗦!”那人气愤地重说了一遍,“当然仅限于男性的,这很清楚,在我看来!”
“我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您家所有的男人在一次事故中全部遇难了!”
“一点不错!”陌生人辩白道,“但是,快一点,把那个送给伯伯的花圈放好一点,摆在这里!我坐在司机的旁边……”
他毫无争议地竹完钱,上了出租汽车,关上车门,没有打招呼,汽车就开走了。
回到店里,她把此事的经过叙述给丈夫维克多听。
“谁会付这么一大笔款子?”维克多说,“你开玩笑!他没让你减一点价钱,而且数量又是很多。毫无疑问,他想在近几天把家中的男性逐个干掉,或者一次灭绝。”
厄泰尔普太太感到这真可怕,应该不惜一切避免这样的大屠杀,需要赶紧采取措施。她选择了报警。
…………
一年快过去了,那个不可捉摸的顾客并没表现出杀人的行为。
忙碌了一天,厄泰尔普太太坐在店门口,想透口气。还没坐五分钟,突然看见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正走着她想要找的那个恶棍。厄泰尔普太太像打了鸡血一般,不假思索地站起来,穿过马路,跟上那人,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他走进了一道走廊,她蹩在墙角,远远监视着。她见他打开了一个房门,房间里赫然摆放着那些花圈。厄泰尔普太太突然出现:
“站着别动!你叫什么名字?”
“莫里斯•巴罗丹。”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七十……但是,您有什么权力问我这些?”
“不许动!”
“不要这样,太太,我是在自己家里,我有权……”
“你什么权也没有。你得听我的,是我卖给你的这些花圈!”
一听这话,莫里斯•巴罗丹用双手捂起了脸,双膝略微弯曲了下来。厄泰尔普太太看到她正击中了那人的疼处,接着说:
“是的,当时我没有弄清你买那么多花圈的用意。但是,我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你是一个坏人,倒是想得出谋害亲人的鬼点子。我已经报告了警察……”
他坐在一把椅子上,仍捂着脸,哽咽了起来。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泣声是十分悦耳的。
“不应该报告警察,”他呜咽着说,“我没有害人的心,我向您发誓……”
“我很想相信你,”她嘲弄似的驳斥遭,“但是,请你解释一下,你从我这里买一整套花圈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抬起了头,苍老多皱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像被雨水打湿的破布。嘴唇在黄牙上哆嗦着,磕磕巴巴地说:
“这是……这是一个秘密……我全给您说了吧……是这样,我老了……有心脏病……医生们都说我还能活几个月,也许只能活几天……简单地说,我总是想着死,想着自己的葬礼。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什么人也没有。因此……可以想象出我那穿街而过的柩车,没有一个花圈,没有一束鲜花,默默无闻,光秃秃,孤零零。为了避免这沮丧的结局,我给自己造出所有的亲人来。从此之后,我心安理得了,感到生活在亲人们的中间,被人爱着,心里很温暖。好像人们确实怜惜我……”
他微微动着嘴唇,喃喃道:“我在您眼里也许是荒诞可笑的,请原谅……”
“请求原谅的应该是我!”厄泰尔普太太泪流满面。
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几个月之后,他死了。他的葬礼惊动了所有爱看热闹的人。柩车上堆满了花圈,看上去真像巍峨的高山。一条条紫色的飘带显示出一个繁茂而忠实的家族的痛苦。在花圈堆中,有一个由厄泰尔普夫妇献的特大花圈,飘带上写着一行金字:“献给我们最好的顾客。”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开头交代花圈铺子在公墓的附近,环境阴森、色彩暗淡,渲染了肃穆悲伤的氛围,引起下文人物的出场。
B. 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逼真传神。比如“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泣声是十分悦耳的”体现了她的冷酷无情。
C. 厄泰尔普太太的丈夫维克多作为次要人物在小说里出场很少,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情节一波三折,紧张刺激。
D. 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莫里斯•巴罗丹身患重病前文已有伏笔,而看似突兀的结局更能表现主题。
5. 小说中的“花圈”与莫里斯•巴罗丹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
6. 请探究小说标题《最好的顾客》的深刻意蕴?
【答案】4. B 5. (1)买所有祭奠男性的花圈,行为怪癖;(2)家里摆放花圈,聊以自慰,心安理得;(3)因花圈被质疑内心苦楚;(4)坦白买许多花圈的原因,身世悲惨。
6. (1)本以为他会“害人”,是个“恶棍”,结果却是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可怜之人,称之为“最好的顾客”饱含厄泰尔普夫妇的歉意;
(2)孤独的莫里斯•巴罗丹死了,葬礼上没有任何亲人,厄泰尔普夫妇却在特大的花圈上写上“献给我们最好的顾客”,表明厄泰尔普夫妇的善良人性;
(3)小说的开端出现的却是“最坏的顾客”,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以强烈的心理反差吸引读者,增强小说的故事性和感染力。
(4)风烛残年的老人购买花圈却是为了祭奠孤独的自己,以此为题,呼吁社会给与孤独老人以关爱,温暖和同情。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体现了她的冷酷无情”分析有误。此处体现她疾恶如仇,因为当时她还认为他是个恶棍。故选B项。
【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形象,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花圈”与莫里斯•巴罗丹的形象之间的关系。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的主旨。本题要求考生抓住“花圈”分析莫里斯•巴罗丹的形象。他来店里买花圈时说“无可奉告,但每一种要一个”,表明他行为怪异。一年之后,厄泰尔普太太跟踪到了他家,才知事情的原委,莫里斯•巴罗丹独自一个人生活,无亲无故,担心自己死后场面太冷清,无人送花圈,所在提前买了放家里,自我安慰。莫里斯•巴罗丹说出的事实真相“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什么人也没有。因此……可以想象出我那穿街而过的柩车,没有一个花圈,没有一束鲜花,默默无闻,光秃秃,孤零零”表明他身世悲惨。
【6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探究标题的意蕴。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的主旨。本题要求探究小说标题“最好的顾客”的深刻意蕴。考生可以从小说标题本身的表达效果,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小说情节的作用,对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从自身表达效果看,标题是“最好的顾客”,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标题是“最好的顾客”,而文章开头呈现的却是“最坏的顾客”,是“想在近几天把家中的男性逐个干掉,或者一次灭绝”的恶人,结尾才揭示出他是“最好的顾客”,欲扬先抑,前后形成强烈反差,使小说更具故事性和感染力,吸引读者。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孤身一人的莫里斯•巴罗丹死了,本以为他会“害人”,是个“恶棍”,结果却是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可怜的人,厄泰尔普夫妇却在特大的花圈上写上“献给我们最好的顾客”,表达了厄泰尔普夫妇的内心深深的歉意,因为误会这么一个可怜的人。同时也能表明厄泰尔普夫妇是善良的人。从表现小说主旨的角度分析中,生命垂危的老人购买好多花圈,竟然是祭奠自己,以“最好的顾客为题”,能表达出作者希望社会能多关注孤独的人,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和关爱。


展开余下试题【点睛】解答关于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比重占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摘编自《2017-2023年中国旅游地产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二:
图表一(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

(数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二:

(图片来源《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材料三: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度过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2010-2012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摘编自《2017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四:
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它所拥有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那些自然景观多样、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更容易发展旅游业。但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提高不了经济效益,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得不偿失。而且有限资源与市场之间迅速扩张的矛盾也使得当地压力加大,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开发方式,让资源重新活起来。
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马云曾说:“一个项目,一个想法如果不够独特的话,很难吸引到别人。”注意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注重旅游项目的地域组合。良好的旅游项目与地域组合也是人们旅游选择的一大标准。当然,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出行方便,安全性高,住宿条件好,食品干净卫生的旅游景点往往能得到大众的青睐。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强旅游地在“吃住行购”等方面的建设,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摘编自《2018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
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表一表明,世界旅游市场分为欧洲区、美洲区、亚太地区、中东区、非洲区五大区域。2010年,欧洲区、美洲区、亚太地区市场占比居前三位。
B. 从图表一可看出,亚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较强,预计2030年在全球旅游市场的份额将上升至30%,超过美洲区成为全球第二大旅游市场。
C. 图表二数据表明,相对国内游,中国游客更喜欢出境游,尤其喜欢去泰国、日本、韩国和越南等,2017年去这几个国家的游客人次相对较多。
D. 图表二显示,我国已成为很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在图二表格中这些国家的国际游客中中国游客的占比最高的有30%以上。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我国旅游产业已超过其他产业,在我国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8%。
B. 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新兴国家不断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推动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C. 中国摒弃了传统观光、度假旅游,发展了个性化、自由化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曾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D. 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提高不了经济效益,又造成资源浪费,得不偿失,我们只有靠转变思路,努力开发有地域特色的项目来改变。
9. 结合材料四简要论述如何才能使旅游业发展更有前景。
【答案】7. C 8. B
9. ①重视旅游业成功的基础条件。寻找新的开发方式,增加旅游资源的数量,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②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注意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结合,注重旅游项目的地域组合。③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加强旅游地在“吃住行购”等方面的建设。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二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C项,“中国游客更喜欢出境游”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从材料二的图二中并不能看出“中国游客更喜欢出境游”这一点。故选C项。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我国旅游产业已超过其他产业,在我国出口收入中所占比重超过8%”错误,材料一中说的是“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比重占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选项中两处“我国”应为“世界”。C项,“中国摒弃了传统观光、度假旅游,发展了个性化、自由化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错误,文中并无此意,材料三中只是说“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陕西省汉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7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