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思想的作用是惊人的。在17、18世纪,科学思想的飞跃式发展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火车等相继出现,带动了社会体系的全面革新。借助强大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实力,英国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超级帝国。19世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科学规律陆续被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这一时期技术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新兴的超级大国,国家实力大大增强。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以核能、计算机、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推动力量源自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思想,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愈加深远。 然而,在客观规律和原理的探索、在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古代并不占先机。“科学”一词是在近代才从国外传到我国的。虽然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闻名于世,但这些发明从本质上说仅限于“实用技术”层面,并不涉及“科学原理”或“科学思想”的层面。比如古人制造火药,他们知道什么东西配对可以导致燃烧甚至爆炸,但是为什么会爆炸,爆炸的原理是什么,古人并不作探究。后来火药技术传到西方,西方人深入研究找到了爆炸的原理,形成系统的科学思想理论,促进了西方世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中国相对落后于正发生科学革命的西方国家,虽然这其中还有文化、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但科学思想不彰无疑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 科学思想既指一种创新思維,也指具体科学门类中的理论成果。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想以逻辑思维、好奇心、批判性思考、想象力为特征,是对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无穷探索。科学思想的源头是基础研究。如果将技术的发展比作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如同地基,地基打得不够坚实深厚,就谈不上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我国在全球科研格局中还没有取得引领地位,究其根本,正在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整体上还未达到领先水平,原创性的科学思想还远远不足。在科技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仍任重道远。 真正的科技复兴应该是领先的、可持续性的,这只能依靠原创性科学思想。放眼世界,科技领先的国家,无一不是科学思想先行。基础研究强的国家,其科技实力一定强。我们基本上找不到基础研究强,而技术实力差的国家。而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源源不断地涌现原创性科学思想,归根结底则要靠人才。从事基础研究是培养富于科学思想和创断能力人才的最佳途径,青年学生从事基础研究,可以接触到科学的前沿理论,这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維能力。如果我们不注重基础、深层次的原理性的学习和研究,只关注实效和功利,则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人才,难以担负起我国科技复兴、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重任。 (摘編自田刚《科学思想的力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一次科学思想的飞跃式发展,都能促进新事物的出现,有些国家更是借助这个机会增强了国力,迅速崛起。 B. 我国古代已有“四大发明”,但是古人并不探究其科学原理,在探索原理、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古代并不占先机。
浏览完整试题C. 科学思想是以事物运行规律为探索对象,以逻辑思维、好奇心、批判性思考、想象力为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 D. 科学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三次工业革命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了科学思想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B. 文章把我国与西方在研究火药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论证,论证了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 C. 文章第三段阐释了科学思想的概念、内涵,并且指出了科学思想的最头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D. 文章最后两段针对前两段提出的话题“科学思想”,论述了“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西方科学革命的时代,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思想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B. 青年学生如果想接触科学的前沿理论,锻炼和培米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要从事基础研究。 C. 要想国家科技领先,就必须依靠原创性的科学思想;要想国家科技实力强大,就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D. 只要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和文化环境,就能够培养出新一代优秀人才,就能引领世界科学发展。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C项,对科学思想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缩小范围,原文第三段中视“科学思想”既指一种创新思维,也指具体科学门类中的理论成果。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论证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错误,对比论证是为了论述“在客观规律和原理的探索,在科学理论的系统研究方面,我国古代非不占先机”。再者,“我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有很多,是个宽泛的说法。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导致近代中国科学思想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段是“中国相对落后于正发生科学革命的西方国家,虽然这其中还有文化、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但科学思想不彰无疑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意思是说,中国落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要因素是科学思想不彰。B项,“如果……就……”的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青年学生从事基础研究,可以接触到科学的前沿理论,这最能锻炼和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从事基础研究“,“可以接触到……”这个条件成立,并不能够说明“要接触到……”,“就要从事基础研究”成立。D项,混淆条件和结论,“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国和文化环境”不是“培养出新一代优秀人才,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条件,原文最后一段是说“如果我们不注重基础、深层次的原理性的学习和研究,只关注实效和功利,则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团和文化环境,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优秀人才,难以担负起我国科技复兴、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重任”,也就是说,“注重基础、深层次的原理性的学习和研究”是“形成独立思考、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国和文化环境,培养出新一代优秀人才,引领世界科学发展”的条件。C项观点正确。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说我是天使 (美国)米基•伯姆布雷克 曾经有一个时期,我觉得每个人都在利用我。我觉得我决定善意对待的所有人都越过了界限,因此,即使我帮助了别人,我也一点不觉得快乐,反而有一种被迫应付的感觉。而且,我的心里还有两个矛盾的思想在交战。一个是,我不知道自己只是因为知道好人应该做好事才去做好事的,还是真的以助人为乐;另一个是,如果我做了好事却又并不真正觉得快乐,那么我做的好事还有意义吗?我的这种不良心态会不会把我所做的好事抵消呢? 在我们的邻区,住着一些贫穷的孩子,他们与他们的祖母住在一起。为了帮助他们,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很多金钱,但这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祖母对我的依赖,好像应该对那些孩子负责任的人是我而不是她似的。这使我觉得很愤慨。快到圣诞节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他们的祖母的一个电话。她竟然向我提出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我认为是极为过分的要求。她告诉我她认识的某个女孩在圣诞节的时候什么也没有,问我能不能为她买点东西。 这个要求虽然使我愤愤不平,但也使我焦虑不安。我得承认,给我这样一个晚辈打这么一个电话并要求我帮助某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也正是由于她的这份难能可贵的勇气,才使我无法对此事置之不理。 “难道我为她的孩子们做的事还不够多吗?她还要求我帮助别人?就像我们很有钱似的。”我在心里抱怨着。 几天后,当我正在商场里购物的时候,我看见一个装着两个洋娃娃的礼盒。那两个洋娃娃,一个是黑头发的,一个是浅黄色头发的。我想到了那个小女孩。于是,我把它买下来了,但我并不觉得高兴,因为我觉得那就像是一个15美元的交易似的。我一边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一边把它扔进我的购物车里。回到家,我用包装纸把它包了起来。在圣诞节到来之前,我把它交给了那位祖母,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下文,我怀疑那个女孩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它,或者那位祖母说那是她送给那个女孩的。 我这样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不许见我的祖母,祖母只能把她为我们购买的圣诞礼物交给我们的外祖母,然后再由她转交给我们。但是,我的外祖母总是更换掉标签,并告诉我们那是她自己买给我们的礼物。直到成年之后,我才意外地发现,原来我童年时最喜爱的洋娃娃是我的祖母而非外祖母送给我的。不过,好吧,我想,随它去吧。我才懒得去追究呢。
展开余下试题大约过了一年半之后,有一天,我带我的小狗出去散步,看见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一所院子里玩耍。 当她看见我时,她喊道,“我以前看见过那条狗!”我告诉她我们就住在街道拐角处,我带它出来散步的时候,有时候会经过这里。她走过来,弯下腰,在狗的身上拍了拍。我突然想到,她也许认识住在邻区的那些我认识的孩子。他们不止一次地告诉过我他们有一个名叫琼的朋友住在我们这个街区。我问小女孩她是否叫做琼。“不,那是我祖母的名字。”她回答。 听到她的回答,我的心里微微一动。 我问她是否认识亚伦、尼克和梅勒妮,她说认识。我开始觉得好奇起来。我想知道她是否可能是我为之买玩具的那个我不认识的小女孩。于是,我问她:“前年的圣诞节,你得到过一个装着一对洋娃娃的圣诞礼盒吗?” “噢。是的,浅黄色头发的名叫鲁丝,黑色头发的名叫黛比。它们现在正在屋里睡觉呢。”她回答。 “那是你那一年得到的惟一礼物吗?”我问。 “我想我还得到了一些其他礼物,不过,我不记得了。”她说。 “那两个洋娃娃是谁给你的?”我问。 “亚伦的祖母。”她回答。 啊哈!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位祖母把所有的荣誉都据为已有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又继续问道,“她说它们是从哪里来的了吗?” 小女孩骄傲地回答道,“她说是一位天使送给我的。” 霎时,我觉得喉咙被一个硬块堵住了。 (选自《中国学生成长读本》。有删节)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不厌其详地描写“我也一点不觉得快乐”的心理,并非闲笔,一方面丰富了文章内容,一方面又能引出下文,颇具匠心。 B. 小说善于用细节来描写人物,如买礼物时,我“嘀嘀咕咕地发着牢骚”,“扔”礼物,“包”礼物,细腻刻画了“我”看似抱怨实则愿意帮助别人的形象。 C. 小说中的“天使”,既指经常帮助他人肯做好事的“我”,也暗指富有善良美德而又善于教育孩子的“亚伦的祖母”,两者交织,生动感人。 D. 小说欲扬先抑、小中见大,用浅显的故事揭示了帮助别人能让自己快乐的主题。 5. 简要分析小说中插叙自己外祖母送礼物这一情节的作用。 6. 试分析结尾句“霎时,我觉得喉咙被一个硬块堵住了。”包含了哪些心理。 【答案】4. D 5. ①情节上承上启下,承接了上文,用来证明“我”的怀疑是有依据的,也为下文描写“我”与小女孩谈礼物做了铺垫;②人物形象造上,表现了“我”性格多疑的一面,丰富了“我”的形象,更衬托了邻区祖母的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信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写自已妄猜他人,怀疑一切,不信任人的狭隘心理,以此更好地表达人与人相处要以真诚信任为先的主旨。④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小说宕开一笔,插入自己童年的放事,使小说显得摇曳多姿,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感染力。 6. ①愧疚,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人而深感惭愧;②震惊,为小女孩的回答出乎自己意料而震惊;③感动,为邻区祖母对自己的赞美而感动,为邻区祖母的善良而感动;④自嘲,对自己心理不健康行为的批判。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D项,“揭示了帮助别人能让自己快乐的主题”错误,“我”通过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表达人与人相处要以真诚信任为先的主旨。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考查某一段、某一情节的作用,需要考虑该段自身的段意,考虑该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不能忽略其在全篇结构上所起的铺垫或照应等作用。本题,文中插叙外祖母送礼物这一情节,承接上文,解释了上文中“我怀疑那个女孩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它,或者那位祖母说那是她送给那个女孩的”的原因,是“我”有过这样的亲身经历,引出下文描写“我”“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猜测是正确的”与小女孩谈礼物做了铺垫。插叙这一情节也有助于表现我性格多疑的一面,“我怀疑那个女孩根本就没有得到过它,或者那位祖母说那是她送给那个女孩的”“啊哈!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位祖母把所有的荣誉都据为已有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猜测是正确的,我又继续问道”;更村托了邻区祖母的热心。在主旨表达上,通过“我”猜疑他人的爱心,不相信别人,结果别人称他为天使,表达人与人相处要以真诚信任为先的主旨,插入自己童年的放事,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我”的怀疑有依据,增加了真实感。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结尾语段作用的理解鉴赏能力。一般要从小说三要素及主旨表现等角度去分析,从情节上,结尾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小说的情节曲折,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从人物形象上,使摊主的形象更加丰满;从主旨上,深化了小说的主旨等。本题,结尾句“霎时,我觉得喉咙被一个硬块堵住了”,“我”带着怀疑猜测他人,而却被称为“天使”,“我”感到震惊,震惊之中含有为自己不信任他人的羞愧,也是对自己自私狭隘心理的反省;“她说是一位天使送给我的”,邻区祖母对着小女孩把他称为天使,含有为邻区祖母对自己赞美的感动。 【点睛】文学类文本选择题的答题技巧: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是使用机器代替人类实现认知、识别、分析、决策等功能,均可认为属于人工智能范畴。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已上升至国家战略。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25年实现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4—2019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