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23  2019-05-12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丰台区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亘古不变的永恒。因此,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
目前,太阳是一颗正值壮年的“黄矮星”,曾经的46亿年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照和热量。这些能量源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即每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些中间反应生成1个氦原子核,进而释放能量,而绝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一秒钟之内,太阳可以把6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生成的能量中,仅有微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
现如今,太阳聚变反应的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平衡,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内向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除了太阳之外,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处于这一平衡状态,他们把这一类恒星称为“主序恒星”。
不过,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之后,其整体亮度上升了20%左右,这一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当然,对于存续时间仅仅百万年、千万年的某一物种而言,太阳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照太阳的发展趋势,未来的10亿年里,它输出的能量会再上升10%左右,这一变化可能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完全失控,那时,地球就只能另外寻找生存空间了。
(取材于公众号“品读百卷”)
材料二
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刷进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刘慈欣,因为主演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
所谓“硬核科幻”就是科幻情节尊重技术和理论推演,故事发展受规律制约。影片中,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地心引力》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而今天,《流浪地球》用符合科学逻辑的故事讲述,补上了此前原创科幻“硬度”不足的短板。
比技术上“可以为之”更重要的是“如何而为”。《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
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无论是原著中的对白,还是现实里海外电影人的提问,“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这个问题既关乎科学设定,也能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


浏览完整试题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平时含蓄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他们在家国责任面前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如倔强的航天员父亲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在最后完成了两代人对家园希望的交接。
对于科幻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资金和技术基础充实之后,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唯其如此,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的科幻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
(取材于王磊的文章)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多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
尽管东方和西方关注的议题不同,但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取材于新华社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阳释放的能量源于其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
B. 太阳以光的形式散发出的能量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
C. 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后整体亮度会持续上升。
D. 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物种的影响需很长时间才能显著。
2. 对于材料一提到的“精妙的平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一精妙的平衡状态是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互相牵制的结果。
B. 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决定太阳中心温度,进而决定太阳向外膨胀的推力的大小。
C. 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正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反比。
D. 当太阳向外膨胀推力与向内收缩引力大小相当时,太阳处于精妙的平衡状态。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影片《流浪地球》是“硬核科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情节尊重技术推演
B. 故事讲述符合科学逻辑
C. 细节设定媲美科幻大片
D. 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B. 《流浪地球》中人们在地球上建起许多行星发动机,成功逃离了太阳系。
C. “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是中国科幻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之处。
D. 《流浪地球》中家庭成员间东方式亲情的默契激发了强烈的家国责任感。
5. 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亘,gèn,延续不断。
B. 繁衍生息:指繁殖后代,以延续血脉。息,滋息、生长的意思。
C. 投石问路:原指用投石子的方式来探测情况,后比喻进行试探。
D. 堪称显赫:指作用很明显,堪,能的意思。可改为“显赫一时”。
6. 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激励人类探索未知就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
B. 经典科幻小说《真实的故事》激发了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
C. 好的科幻作品聚焦人类在可能发生的严峻挑战面前如何选择的话题。
D. 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7. 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影片《流浪地球》的创作意义。
【答案】1. B 2. C 3. D 4. D 5. D 6. C
7. (1)引发人们对太阳、地球及人类命运的关注;(2)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范本: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表现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3)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4)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和挑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项,“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不当,应是“仅有微小部分被地球吸收”。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正反比颠倒了。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离不开上下文的语境,可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本题中,D项,“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 是“硬核科幻”的原因,故选D。
【4题详解】


展开余下试题本题考查本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本题中,A项,错在“因此”,强加因果;B项,错在“成功逃离了太阳系”与原文不符,C项,错在“根本之处”不当。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D项,不能改为“显赫一时”,“显赫一时”的意思是:有名声有权势地位的。而堪称显赫:指作用很明显。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A项,错在“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它不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B项错在“经典科幻小说《真实的故事》激发了”,这部小说没有激发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D项错在“都有”过于绝对。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中,从原文“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可看出:引发人们对太阳、地球及人类命运的关注;从原文“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可看出: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范本: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表现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从原文“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可看出: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和挑战。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友堂记
胡铨
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1]。将大用,会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作牧,以字罢瘵[2]。既至,栉垢爬痒[3],民获苏,郡以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铨志之。
仆曰:“公山林十有三年,穷崖怪壑,家猿狖而宫鱼龙,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是盖有说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能牧养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回之士,盖刚则不夺于欲。故曰:‘枨也欲,焉得刚!’而《书》则曰:‘刚而无虐。’惟无虐为无欲,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
“方公闲于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檀栾胶葛[4],泠风薄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轹[5]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所恃,而小人有所畏。卒之雨旸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骫[6]桑,义高乎偃柏,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7],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8],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
“虽然,公将羽仪天朝,固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
(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
注释:【1】钓筑间:指隐居生活。【2】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3】栉垢爬痒:清除弊政,理顺民心。【4】檀栾胶葛:林木秀美错杂。【5】陵轹:压倒。【6】骫:盘曲。【7】道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8】轩冕:指官位爵禄。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告饥,而庐陵特甚 会:恰逢
B. 以字罢瘵 字:使……休养生息
C. 泠风薄人 薄:浅薄
D. 固不能屈之使卑 固:本来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郡以大理 对植以竹
B. 家猿狖而宫鱼龙 而小人有所畏
C. 枨也欲,焉得刚 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
D. 盖刚则不夺于欲 方公闲于簿书
10.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人胡铨。
B. 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
C. 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D. 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的浩然正气。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
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12. 有人评价本文“善以化用表己之意”,即将他人作品中的语句转化,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请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并解说“己意”。
13. 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请综合文中相关信息和下面的补充资料,概述“古人松竹梅崇尚”的表现及原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
【答案】8. C 9. B 10. B
11. ①作为(早就)适宜偏僻山林(生活,对林木)熟悉极了的人,难道还缺少(松竹)这两样东西吗?
②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能改变自己的意志,把天下安置得如同泰山一样安稳。
12. (1)“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鸾鹄”“燕雀”来自《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志大才高之辈不会容纳才短志浅之流并不与之同伍的意思。
(2)“心远地偏”来自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是要表示远离世俗之意。
(3)“濠濮间趣”,出自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又庄子钓于濮水,却楚王之聘,故此句为化用。这里是借以表现一种不受约束的高人雅趣。
(4)“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化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句。这里表现那种弃轩冕如敝屣的高蹈超越的境界和情怀。


展开余下试题(5)“临大节而不可夺”,暗引《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里是面临安危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的意思。
13. 原因:松竹梅具有坚韧耐寒的共同品性,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格,故古人视之为有益心志之物,乐于相伴共处。
表现:松竹梅被古人称作“岁寒三友”,常于亭阁台榭、房前屋后种植,以寄托志趣,激励节操。孔子的言论给了这一文化符号得名的来源,历代诗文不断地推崇、唱和、咏叹、阐释,使这种风尚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传统。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中,C项,“薄”的意思应是:迫近。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中,A项,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用,拿;B项,均为并列。C项,第一个“焉”,哪里,表反问语气,第二个“焉”,句末语气助词;D项,第一个“于”,表被动,第二个“于”,在。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错,没有矛盾。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宜”,适宜;“岂”,难道;“此”,这。第二句中,“临”,面临;“夺”,改变;“措”,安置;“于”状语后置的标志;“安”,安稳。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写作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本题中,“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意思是:就与凤凰天鹅那样的贤士同列而不与燕雀一般的小人为伍。这里的“鸾鹄”“燕雀”来自《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表达了作者“志大才高之辈不会容纳才短志浅之流并不与之同伍”的意思。“心远地偏”一词,很明显来源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陶渊明《饮酒》,使人借此表达远离世俗之意。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请综合文中相关信息和下面的补充资料,概述‘古人松竹梅崇尚’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本题中,从原因角度考虑:松竹梅具有坚韧耐寒的共同品性,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原文有“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之句,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格。因此,古人乐于相伴共处。从表现来讲:松竹梅被古人称作“岁寒三友”,常于亭阁台榭、房前屋后种植,原文有“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以寄托志趣,激励节操。孔子的言论给了这一文化符号得名的来源,历代诗文不断地推崇、唱和、咏叹、阐释,使这种风尚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传统。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江城子[1]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2]。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3],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4]。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5]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1】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2】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3】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4】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5】使君:此作者自指。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
B. 本词下片“小溪”三句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
C. 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
D. 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
15. 下列词句中“回首”的含义与本词中“回首便他年”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 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鲍泉《江上望月》)
D.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 本词下片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其一,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A
16. 答案示例:下片开头巧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静谧美好的画面。首先,苏轼化用杜甫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形象描写了鸥鹭小溪聚集栖息的静谧画面;接着又以动衬静,写鸥鹭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尤其是鸥鹭的翩然飞离,似乎又暗喻作者的即将离去,含蓄地抒写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极富有诗情画意。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中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把词语放入语境中来理解。本题中,C项,不是“懊恼”,而是“留恋、眷念”。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回首”是回头的意思,其他三项是回顾历史的意思。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态度,从诗句意思出发,进行分析总结。本题中,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丰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