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17  2019-05-12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7]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高三3月综合练习(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门头沟区2019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语文试卷
2019.3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
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
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
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4.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4日上午,被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大桥的设计既要保障珠江口伶仃洋主航道(繁忙时候超过4000艘轮船)的绝对畅通,还要保证所在海域附近香港机场(每天1800多架航班)的正常起降。为了克服这两点,就得用沉管法建造海底隧道。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单节重约8万吨,且沉到海底40多米。
港珠澳大桥背后有哪些科技智慧?
首先,如此巨大的沉管要怎样才能沉降到海底实现对接?沉管法需要浮运安装。所谓浮运安装,是用拖船将预制沉管拖运到桥位附近,再用绞锚方式进行横、纵移沉管至安装基槽并进行沉放安装。实验发现,在浅水海域,沉管在横向水流和波浪的作用下,会产生横倾与下沉,并容易触碰到海底,极其不安全。团队一遍遍进行实验与计算,为港珠澳大桥的浮运与沉放施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其次,位于海泥环境中的钢管桩如何确保120年不损坏?针对特定的海泥环境,设计团队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环氧涂层钢筋,并参与大桥基础的防腐涂装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桥120年耐久性设计要求。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度距离,对桥梁钢是一个巨大考验。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使钢材组织细化35%以上,析出相尺寸减少25%以上,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通过优化的“成分设计+控制轧制+轧后超快冷却”组合拳,满足了桥梁的抗震和抗应变设计。
最后,伶仃洋上多台风,怎么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并准时交工?港珠澳大桥像“搭积木”一样被拼装出来。先在工厂里把桥墩、桥面、钢箱梁、钢管桩等生产出来,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再组装起来,首次实现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大钢箱梁运到现场安装,安装误差必须控制在1公分以内,每个焊缝不能超过2公分。伶仃洋上多台风,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施工期,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
2018年强台风“山竹”登陆时它稳固屹立。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使用寿命长达120年的港珠澳大桥,获得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这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大桥证明了中国建造创纪录巨型建筑的能力。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香港到珠海的陆路交通将从以前的3个小时缩减到30分钟。这项伶仃洋上的超级工程,将改写珠三角的经济版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取材于叶青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海底隧道的开凿除了沉管法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钻爆法,是用钻眼爆破方法开挖断面而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掘进机法是用特制的大型切削设备,将岩石剪切挤压破碎,再通过配套的运输设备将碎石运出;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这些钻隧方法往往也用于公路、巷道、城市地铁的开凿。


浏览完整试题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条外海沉管隧道,不仅需要在松软地基上建成当今世上最长、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还要在水深10余米且软土层厚达几十米的深海中建造两个人工岛,实现海中桥隧转换衔接。人工岛一边连着海底隧道,一边连着大桥,“稳”是最基本要求。如果有一点沉降或是移动,都会牵一发动全身,使隧道漏水或把桥梁拉坏。
大桥设计者们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了大直径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用120个直径22.5米,最高达50.5米、重达500吨的巨型缸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每个钢圆筒都相当于一栋20层高的住宅楼。仅用半年时间,两个人工岛“拔海而起”,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淤泥开挖量近千万立方米,节约建设工期两年多,创造了人工岛建设的奇迹。
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计之初就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减少占用海域面积和施工噪声。工程建设期间,保护区管理局和建设方、施工单位联合建立了三级联防机制,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观豚员”和“海豚守望者”。来到这里,人们会看到号称“海上熊猫”的白海豚,它们每隔十几分钟就会浮到海面换气。
这两个岛是一个集多项实用功能的综合体。其中包括多个行政部门的办公需求、监控、隧道救援养护等。海关、边检、海豚监控中心、海事、交警等部门都会在岛上进行办公。东人工岛未来将对市民开放旅游观光项目。站在东人工岛向大桥望去,四个青铜大鼎伫立在港珠澳大桥桥头。每个青铜鼎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故事——蛟龙出海、梦缘伶仃、筑岛奇迹、海底绣花。鼎的浮雕、纹理样式都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因为这座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设计师们希望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取材于王晓蕾等人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隧道可以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解决横跨海峡、海湾之间的交通问题。
B. 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由巨型沉管组成。
C. 沉管法是将若干沉管预制段分别浮运到海面现场,再沉放安装在已疏浚好的基槽内。
D. 港珠澳大桥的沉管浮运与沉放施工都需要设计团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繁忙的伶仃洋主航道和香港机场是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自然环境因素。
B. 预制沉管在指定海域中沉放,被水流和海浪影响会导致沉管横倾与下沉,增加不安全因素。
C. 大桥设计要体现耐久性、抗震性特点,检验标准体现高要求,安装误差甚至精确到公分。
D. 控轧控冷的传统工艺,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
3.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港珠澳大桥在强台风“山竹”登陆时稳固屹立,有力地证明了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
B. 全新的建设理念,高质量的施工标准造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C. 港珠澳大桥证明了中国建造创纪录巨型建筑的能力,整体设计和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D. 大桥把港澳和珠海纳入一小时生活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让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控轧:“轧”字的读音为“zhá”;巷道,“巷”字的读音为“xiàng”。
B. 大鼎:“鼎”字是象形字,本意是煮食物的器具。常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
C. 伶仃: 即“零丁”,形容孤苦。“零丁孤苦”与“零丁洋里叹零丁”的“零丁”均为此意。
D. 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基深厚。
5. 京沈高铁要穿过朝阳区,此区段绝大部分民房属浅基础或无基础民房,损坏房占75%,房屋抗变形能力差,区段内常住人口近40000人。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要实现“不拆迁、零扰动”的安全穿越要求,最合适的钻隧方法是( )
A. 钻爆法
B. 掘进机法
C. 盾构法
D. 沉管法
6.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工岛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海中桥隧转换衔接需要稳定,如果人工岛出现沉降或移动,就会产生严重后果。
B. 人工岛用120个填满土的巨型缸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再插入海底,形成人工岛。
C. 大直径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将工期缩短,创造了人工岛建设的奇迹。
D. 人工岛传统元素的融入,彰显了我们在中华文化上的认同感。
7. 设计港珠澳大桥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依据上面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B 2. C 3. D 4. A 5. C 6. B
7. 港珠澳大桥设计考虑: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工期因素、生态环保因素、实用因素、传统文化因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篡改文意,“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由巨型沉管组成。”错误,由原文“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可知是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 ,而不是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选项篡改文意,“自然环境因素。”错误,“繁忙的伶仃洋主航道和香港机场”不属于自然因素,是人为的因素。B选项张冠李戴,“预制沉管在指定海域中沉放”错误,根据原文“在浅水海域,沉管在横向水流和波浪的作用下,会产生横倾与下沉,并容易触碰到海底,极其不安全。”可知是在“在浅水海域”,而不是“在指定海域中”。D选项篡改文意,“控轧控冷的传统工艺”错误,根据原文“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可知,是“新一代”而不是“传统工艺”。故选C。


展开余下试题【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A选项曲解文意,“有力地证明了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错误,根据原文“2018年强台风‘山竹’登陆时它稳固屹立。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使用寿命长达120年的港珠澳大桥,获得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可知,原文并没有说能证明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B选项强加因果,“全新的建设理念,高质量的施工标准”错误,由原文“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可知,是“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造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C选项扩大范围,“整体设计和技术全部自主研发。”错误,根据原文“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可知是“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夸大了范围。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A选项“轧”字的读音为“zhá”错误,应该读(yà)。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根据题干“此区段绝大部分民房属浅基础或无基础民房,损坏房占75%,房屋抗变形能力差,区段内常住人口近40000人。根据上面两则材料,要实现‘不拆迁、零扰动”的安全穿越要求”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再结合原文“盾构法,是暗挖法施工中的一种全机械化施工方法,它是将盾构机械在地中推进,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这些钻隧方法往往也用于公路、巷道、城市地铁的开凿。”可知最合适的钻隧方法是“盾构法”。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工岛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选项篡改文意,根据原文“用120个直径22.5米,最高达50.5米、重达500吨的巨型缸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可知,是将巨型缸筒“先”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最后”中间填土,而不是先在巨型缸筒中间填土。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大桥的设计既要保障珠江口伶仃洋主航道(繁忙时候超过4000艘轮船)的绝对畅通,还要保证所在海域附近香港机场(每天1800多架航班)的正常起降。”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环境因素;由原文“首先,如此巨大的沉管要怎样才能沉降到海底实现对接?沉管法需要浮运安装。”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技术因素;由原文“伶仃洋上多台风,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施工期,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 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工期因素;由原文“港珠澳大桥穿越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计之初就融入生态环保元素,减少占用海域面积和施工噪声。”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生态环保因素;由原文“这两个岛是一个集多项实用功能的综合体。其中包括多个行政部门的办公需求、监控、隧道救援养护等。海关、边检、海豚监控中心、海事、交警等部门都会在岛上进行办公。”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实用因素;由原文“站在东人工岛向大桥望去,四个青铜大鼎伫立在港珠澳大桥桥头。每个青铜鼎都有它自己的名字和故事——蛟龙出海、梦缘伶仃、筑岛奇迹、海底绣花。鼎的浮雕、纹理样式都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可知港珠澳大桥设计需考虑传统文化因素。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 “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 “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取材于《说苑•卷八》)
(二)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1】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1】霸王:这里指霸主。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必尊贤而下士 下:居于……之下
B. 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
C. 见过八矣 见:出现
D. 靡有不至 靡:没有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犹鸿鹄之无羽翼也 而周之王
B. 虽有千里之望 中行氏虽欲无亡


展开余下试题C. 而国大治 治国何如
D. 一日三至而不得见 于是相率而朝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欲霸王者托于贤
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
B.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
简主听了这些话,拒绝吃饭,叹息不已
C. 明镜所以昭形也
明镜是用来清楚地反映形状的
D. 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齐桓公一统天下,是因为他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11.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 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⑵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
12. 以上两篇短文体现了哪些用人之道?请用成语或熟语概括并阐述理由。
13. 以上两篇短文都讲到国君治国理政。《论语》中也有相关表述。这些表述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为
政理念。请任选两则简要分析。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⑶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⑷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答案】8. C 9. A 10. B
11. ①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
②即使(就算)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12. 齐桓公: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赵简主: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力排众议中行氏:亲贤远佞
13. (1)为政者要以身作则,端正自身(2)行德政,讲礼仪,使百姓知廉耻(3)荐举贤才,选贤用能(4) 不用有勇无谋(匹夫之勇、贸然行事)之人//用有勇能谋(谨言慎行 深谋远虑)之人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C选项,“见:出现”错误,应该是“见:见到”。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B选项,第一个“虽”:虽然;第二个“虽”:即使。C选项,第一个“治”:形容词,治理的好;第二个“治”:动词,治理。D选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表修饰关系,不翻译。A选项,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A。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B选项,“拒绝吃饭”错误。绝:停止。句意为:赵简主听了这些话,停止吃饭,叹息不已。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务:追求。袭:学习。却:倒退。逮:追上。(2)骜:看不起。禄爵:爵位、俸禄。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分析并归纳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要通读文章,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去归纳整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根据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和“”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可知齐桓公:礼贤下士 、求贤若渴。由原文“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和“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可知赵简主: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力排众议。由原文“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可知中行氏:亲贤远佞。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第一则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反映了孔子为政者要以身作则,端正自身为政理念。第二则材料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法来整顿百姓,百姓就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数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附。孔子反对惩罚性的行为,“怀刑”同前面的“怀德”也对应不上。真正心里想的是“刑”的是小人,而不是君子。而“怀信”就符合君子的行为,反映了孔子认为管理百姓,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还要通过道德教化,提升道德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为政理念。材料三的意思是,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表明了要选拔贤能之士担任主要官职,任人唯贤,实现德治;统治者除了让百姓有安全的保障、解决温饱问题外,还必须能让百姓信任。表达了孔子荐举贤才,选贤用能,不用有勇无谋(匹夫之勇、贸然行事)之人,用有勇能谋(谨言慎行 深谋远虑)之人的为政理念。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门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