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558  2019-05-1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58]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命题人:胡立广(永州四中) 叶国嫒(双牌二中) 陈常华(新田一中) 唐小艳(永州一中)
审题人:吴春来(市教科院)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章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伦理、经济等概念不一样。伦理指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则,经济指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活动,都是名词性的专指概念。与此比较,美则更多涉及人对事物的情感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均趋于正面。以此为背景,人对现实的审美评价引人爱这个世界,审美的超功利性促进人追求雅化生活并对生活抱持理想态度,这些都天然地通向一种健康、乐观、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是说,审美不是道德,但它却天然孕育并涵养着道德。
中国传统文明萌芽于上古时期的巫史传统,但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而是显现出更理智清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表现就是以美善相济作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历史看,这一价值观念的确立始于西周时期周公的制礼作乐。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比如,诗或《诗经》作为文学形式,它的基本价值在于审美和情感表达,是美学的,但自孔子时代始,其道德、政治喻义被历代经学家进行了无限发挥,《诗经》因此几乎成为社会风教和政教读本。与此一致,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但由其昭示的人的行为的雅化和群体活动的仪式化,则是审美的;乐是中国社会早期对诗、乐、舞等艺术形式的统称,其审美和艺术特性自不待言,但它预示的心性、社会乃至天地人神的整体和谐,却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或美与德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式》“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扣互取代,即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降,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徳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且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
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来讲,美不仅在源发意义上成为人性向善生成的内部动因,而且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所谓以美储善或以美导善,最终生成的仍是一种以审美作为标识的道德形象。或者说,美与德的关系,在中国古典关学中可以表述为首先以美育德、继之以德成美的连续性过程。


浏览完整试题(摘自刘成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涉及人对事物的正面情感评价,具有超功利性,它不同于名词性的专指概念“伦理”和“经济”。
B.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善相济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美与善是混融的、一体的,密不可分的。
C.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的差异性在于美的未必就是善的,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
D.中国传统儒学认为,美对善具有生成和涵养作用,它既是人性向善的内在动因,也是道德外化的形式,美与善的关系是二次生成的连续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阐析美的内涵,旨在强调审美与道德的区别,为下文论述张本。
B.第二段中用《诗经》的例子,论述诗、礼、乐既属于美学又属于伦理学。
C.第三段引用孔子对《武》《韶》的不同评价,论述中国文化中美与德之间存在差异。
D.第四段指出中国古典美学中美与德的关系就是以英育德、以德成美,点明了中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上古的“巫”并没有发展出对后世文明产生强大统摄作用的宗教,却影响了“美善相济”这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B.中国社会早期的乐己具审美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天地人神高度和谐的至善至美境界。
C.“尽美矣,未尽善也”启示我们不要被外表的美迷惑,还要关注内心的善。
D.“说谎君子温润如玉”正好说明了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第二天清早,她(秋分)就同高翔和李佩钟上了一辆大汽车,回深泽来。她们路过蠡县、博野、安国三个县城和无数的村镇,看到:从广大的农民心底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的情绪,正在平原的城镇、村庄、田野上奔流,高翔到一处,就受到一处的热烈欢迎。
黄昏的时候,她们到了子午镇。秋分一下车,就有人悄悄告诉她: “庆山回来了,现在五龙堂;你们坐汽车,他赶回来了一群羊!”
秋分没站稳脚,就奔到河口上来。船上的人和她开玩笑说: “不回来,你整天等,整宿盼;一下子回来了,你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在船上,秋分就看见在她们小屋门口,围着一群人。在快要下山的,明静又带些红色的太阳光里,有一个高高的个儿,穿一身山地里浅蓝裤褂的人,站在门前,和乡亲们说笑。她凭着夫妻间难言的感觉,立时就认出那是自己一别十年的亲人。
她从船上跳下来,腿脚全有些发软,忽然一阵心酸,倒想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一场。
人们冲着她招手、喊叫,丈夫也转过身来望着她,秋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永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