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03  2019-05-14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3]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卷
箬横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
语文 2019年4月
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撰写(zhuàn) 盥(huàn)洗 形骸(hái) 瞠目结舌(chēng)
B. 朱拓(tà) 吮血(shǔn) 执拗(niù) 少不更事(jīng)
C. 炮烙(páo) 瓦楞(léng) 间或(jiàn) 锱铢必较(zī)
D. 点缀(zhuì) 笨拙(zhuó) 条褥(rù) 沁人心脾(qì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
B.读书的过程,就是这样大浪滔沙的过程,经过选择和筛取后,让最后这几本书,呈现在你的生活进程和年轮中,而不仅仅只是过眼烟云,或是瞬间便迅速消失的绚烂烟花。
C.金岳霖先生的呢帽的前沿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低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是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清。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都能辨认出来吗?
B.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C. 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末得立言。
D. 一位名为本•林格曼的作家曾在《纽约时报》上,就他和儿子杰克关于“世界上第二大的蟒蛇是什么”的讨论写了一篇文章。
4. 下列各选项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B.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接触的新事物越来越多,观念越来越开放,再加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如今已88岁的袁隆平,始终如一在求新求变的创新路上忙碌着、创造着。科学研究对于他来说,从来不是一种枯燥的学问、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而更像是一片美丽的天空、一片广袤的沃野。
B.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以此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的基础。
C. 某共享汽车企业通过对用户大数据的深入分析,科学合理化地布局用车网点,并在网点服务运营上不断加码。这样不仅提升了用户便捷用车的服务水平,而且提升了车辆利用率。
D.近日,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开播,它深受饱经沧桑的中老年观众所喜爱。作为历史档案的信件,字迹或已斑驳,但只要饱含精神的力量,就能激活那些久藏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天空已经变蓝,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 。我常常产生这个愿望:一周中,在土地上至少劳动一天。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浏览完整试题A. 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
B. 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想疾速奔跑或大声喊叫
C. 我想疾速奔跑或大声喊叫,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
D. 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
7、请用对偶句写出这句提醒语。要求:语言精练,主题突出,符合情境。字数不超过20字。(4分)
如今,大多数餐饮场所免费提供Wifi服务,方便顾客就餐期间上网。然而,浙江安吉一家面馆的墙壁却贴有醒目的提示:此店无Wifi。下有一句提醒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提醒语让面馆多了些许人际温暖,顾客不再掏出手机,各自为战,而是互相低声交流,和谐亲密。《人民日报》将这则告示和提醒语评为“最美小店铭”。
8、运用下面所给的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兼有描写和抒情的文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
江南 小巷 悠闲 宁静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1题。(9分)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8年1月21日)
9、下列表述不属于“微信阅读病”的一项是( )
A、不能相继呈现有争议的意见,不能及时纠错。
B、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
C、沉浸在微信信息中很难受到启迪与提升。
D、易养成只图叫座不顾事实的转发癖好。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展开余下试题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3题。(8分)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便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
(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 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节选自《祝福》)
12、甲文中的三个“忙”字使用精妙,请作赏析。(4分)
王夫人的“忙”:
王熙凤的“忙”:
13、根据甲文和乙文,分别概括贾府和鲁镇的特点。(4分)
贾府:
鲁镇: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6题。(14分)
米的恩典
甘典江
(1)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2)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3)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凛实而知礼节。
(4)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5)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6)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抖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7)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贩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
(8)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9)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
(11)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还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
(12)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
(13)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
(14)联想到米的“远亲” ——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
(15)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结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
(16)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
   (选自2014年6月4日《人民日报》)
14、文章由“米”主要联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试简要归纳。(5分)
15、文中画波浪线一段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分) 
16、综观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中加点词“恩典”的内涵。(5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列17—21题。(18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六国论》)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实际上 B、暴霜露,斩荆棘 冒着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奉承 D、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有尺寸之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诸侯之所亡 秦之所大欲
C、较秦之所得 奉之弥繁
D、然后得一夕安寝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19、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作者把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警示人们赂秦不可为。
D、选文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兼用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20、用斜线(/)为下面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 必 济 事 吾 昔 尝 与 共 在桓 宣 武 府 见 使 才 皆 尽 虽 履 屐 之 间 亦 得 其 任 以 此 推 之 容 必 能立 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这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摘自《世说新语》
21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3分)


②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2-23题。(8分)
书湖阴先生①壁二首(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②排闼(tà ):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2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趣?(2分)
23.诗的后两句采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 (《阿房宫赋》)
(2)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阿房宫赋》)
(3)呜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 (《六国论》)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念奴娇•赤壁怀古》)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可堪回首, ,一片神鸦社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年1月,杭州李先生遭遇了一场家长群“危机”。因为他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老师就在家长群向李先生建议,不要再开跑车接送孩子了,理由是会引起孩子的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李先生回怼: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不偷不抢,有什么不对?难道还要为照顾其他孩子的心情,特意买一辆普通汽车来接送孩子吗?为此,李先生被踢出了群。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箬横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试题
答 案
1 2 3 4 5 6 9 10 11 17 18 19
C D B B A D B C D C B D
1、选 C A 盥(guàn)洗 B少不更事(gēng) D沁人心脾(qìn)笨拙(zhuō)
2、选D A熨帖 B大浪淘沙 C 前檐
3、选 B.各国代表在签字时的态度以美国最安闲,中国最严肃,英国最欢愉,苏联最威武。
4、选B [解析 A、“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此处应用“不以为意”。 B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C项,“风声鹤唳”是指风的响声、鶴的叫声,都怀疑是追兵来了。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此句中错误将“风声鹤唳”当做一种风景理解,错误。D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句中是保管别人的“吉他”,用错对象。]
5、选A [解析B、成分残缺,应在“强国”后加“的目标”。C、语序不当,“车辆利用率”与“用户便捷用车的服务水平”互换。D、句式杂糅,“受……喜爱”或“为…所喜爱”。]
6、选D [解答此题,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横线后面眼的是”在土地上至少劳动一天”,所以横线处所填句子的后半句应该与“劳动”有关,即“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因而排除A、B两项,“血液在涌动”,势必要“大声喊叫”,而且“疾速奔跑”与“拿起做头”有动作上的承接关系,因而选D。]
7、参考示例:与其键对键,何如面对面。/ 给眼睛放假,与邻居说话。
8、本题属于给定词语扩写文段。根据题干要求,所写文段要使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从所给词语看,可以描写江南小巷的景,抒发对江南小巷的喜爱之情或某种感悟,也可以叙写江南小巷中发生的事,描写小巷中的人,抒发亲情友情甚至愁思。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没有使用修辞扣1分,字数不足60扣1分,四个词语缺一个扣1分,其余酌情扣分。 ,
9选B B项描述的是很多人离不开微信的生活常态,与题干“微信阅读病”无关。
10选C [选项中“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的表述绝对化,原文为“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11.选D( D选项中“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倒置或强加因果。)
12、王夫人的“忙”:表现了王夫人作为
标签:苏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