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55  2019-05-22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5]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检测语文试题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7级语文4月份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出题人: 施雪宏 出题时间:2019年4月20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有人写了这样一首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 。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又难拓你的美。……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印泥都有余味。”借用古诗词意境来写歌本 ;但歌曲偏偏取名为《兰亭序》,就有“ ”和“涂鸦”之嫌了,这可不是对经典文化精义的积极传承。
A. 行云流水 无可非议 窜改 B. 行云流水 无可厚非 篡改
C. 高山流水 无可非议 窜改 D. 高山流水 无可厚非 篡改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 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 ②④⑥③①⑤ B. ②⑤①④⑥③ C. ⑥③④①②⑤ D. ⑥④②⑤③①
3.下列对联吟诵对象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梦里迷蝶知忘我,濠上观鱼能齐物。 B.宇宙辉弘存万物,天地无穷任逍遥,
C.扣盆而歌出尘世,梦蝶亦乐入太虚。 D.安富尊荣公府第,文章道德圣人家。
4.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理趣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 )
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陈选字士贤,台之临海人。天顺庚辰试礼部,丘文庄得其文,曰“古君子也。”置第一。授监察御史。罗一峰论夺情被谪,先生抗疏直之。出按江西,藩臬以素服入见,先生曰:“非也。人臣觐君,服视其品秩,于御史何居?”不事风裁,而贪墨望风解绶。已,督学南畿,一以德行为主。试卷列诸生姓名,不为弥封,曰;“吾且不自信,何以信于人邪?”每按部就止学宫,诸生分房诵读,入夜灯火萤然,先生以两烛前导,周行学舍,课其勤惰,士风为之一变。
成化初,改中州提学。倖阉汪直巡视郡国,都御史以下咸匍匐趋拜,先生独长揖。直怒曰:“尔何官,敢尔?”先生曰:“提学。”愈怒曰:“提学宁大于都御史耶?”先生曰:“提学宗主斯文,为士子表率,不可与都御史比。”直既慑其气岸,又诸生集门外,知不可犯,改容谢曰:“先生无公务相关,自后不必来。”先生徐步而出。
归奔母丧。丧毕,除广东布政使。肇庆大水,先生上灾伤状,不待报,辄发粟赈之。市舶阉韦眷横甚,番禺知县高瑶发其赃钜万,都御史宋旻不敢诘。先生移文奖瑶,眷深憾之。眷乃诬先生党比属官,上怒,遣刑部员外郎李行会巡按御史徐同爱共鞠。两人欲文致之,谓吏张褧者,先生所黜,必恨先生,使之为诬。褧曰:“死即死耳,不敢以私恨陷正人也。”爰书【注】以入,诏锦衣官逮问,士民数万人夹舟而哭。至南昌,疾作,卒于石亭寺,年五十八。友人张元祯殓以疏绤,或咎其薄,元祯曰:“公平生清苦,殓以时服,公志也。”


浏览完整试题张褧乃上言:“臣本小吏,以诖误触法,为选罢黜,实臣自取。眷妄意臣必憾选,以厚贿啗臣,令扶同陷选。眷知臣不可利诱,嗾行等逮臣于理,弥日拷掠,身无完肤。臣甘罪呼天,终无异口。行等乃依傍眷语,以欺天听。选刚不受辱,旬日而殂。君门万里,孰谅其冤?“奏入不报,第以他事,罢眷镇守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节)
【注】爰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课其勤惰 课:督促 B.改容谢曰 谢:辞别
C.或咎其薄 咎:责备 D.以厚贿啗臣 贿:财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选以监察御史身份巡查江西,还没有依法裁处官吏,当地的贪官污吏就主动辞去官职。
B.汪直来到中州,都御史以下官吏无不匍匐趋拜,唯独陈选不畏怯他的势威,仅行长揖之礼。
C.肇庆遭遇水灾,陈选急民之所急,将灾情上报朝廷,没等批复下达,就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D.韦眷等人利用张褧的供词,将陈选迫害致死;陈选死后,张褧上书朝廷,为陈选鸣冤叫屈。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试卷列诸生姓名,不为弥封,曰:“吾且不自信,何以信于人邪?”(5分)
2)市舶阉韦眷横甚,番禺知县高瑶发其赃钜万,都御史宋旻不敢诘。先生移文奖瑶,眷深憾之。(5分)
三、诗歌鉴赏:(10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江晚泊①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②上客,劝酒夜相依。
注:作于被贬夔州途中。轲峨:孤高状。艑:船。
(1)请赏析首联“空”字的妙处。(3分)

(2)分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概括尾联表达的情感。(3分)
四、名句默写:(8分)
9、(1)阁中帝子今何在? 。(王勃《滕王阁诗》)
(2)斜月沉沉藏海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4) ,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5)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6)战士军前半死生, 。(高适《燕歌行》)
(7)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第十四》)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0~13题。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展开余下试题10、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船行似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11、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⑴“榜纸那么大那么长”一句意在强调什么?(3分)
(2)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中的“某一种心情”所指的是什么样的心情?(3分)
12、文章最后一段说:“……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请你根据这句话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一个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4分)
13、文章题为“不朽的失眠”,请结合全文,解释标题的含义,并说说标题的好处。(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讲的过程。
1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七、实用类文本:(12分)
材料一: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调研、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15年,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政府部门出台的多项政策、举措更加有力;图书出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潜力持续显现。曾一度遭到电子商务冲击的实体书店,近一年来,伴随全民阅读的推广开始逆袭。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了一批大型书城,这些大型书城注重“体验”和“服务”、引入亲子阅读、创意生活、数字体验、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赋予了实体书店新的生命力。
2015年,“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及其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版社积极打造自身的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专门负责数字出版相关工作。诸多新改变和新方法让出版与市场的距离更近,如众筹出版、微店卖书及微博、微信营销,改变后的赢利模式也让出版的效率变得更高。
(摘编自陈敏利《图书出版业品牌报告(2016)》)
材料二:

材料三: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图书出版可以实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电子图书的开发,网上书店的建立,这些新的形式扩大了图书出版的影响范围。图书出版业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对信息的筛选、分类和加工处理会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出版的目的是要获得利润。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许多图书资源可以免费获得,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营销模式,图书出版业需要从其他方面获得利润的增长,图书具有的版权是图书出版业实现利润的基础,在图书版权原有的营销模式中,版权价值仅局限子版权的转让。而在互联网条件下,版权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文字,版权可以扩大到视频、游戏等多个不同的领城,可以间接产生更多的利润。互联网还能够成为图书传播的平台,让图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增值,比如在互联网传播中可以加载商业广告,产生巨大的效益。
(摘编自顾丽萍《试析“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
1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15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主要有实体书店和网店两大渠道,其中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达到344亿元,网店渠道达到280亿元。
B. 实体书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2014年实现了3.94%的年度增长率,2015年市场码洋规模继续保持增长,年度增长率达到0.29%。
C. 2010-2015年,网店渠道市场码洋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可见,目前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当中,网络销售是图书出版业赢利的重要方式。
D. 实体书店在经历了2010-2015年“增速下降-负增长一销售回暖”的过程之后,其市场码洋规模与年度增长率也将趋于平稳。


展开余下试题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诸多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及时出台,为实体书店和网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 全国各地新建或改造的大型书城正逐步向文化购物中心转型,这表明实体书店向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其业态已经成为一种主流。
C. 各类出版社为加快产业升级,纷纷借助已有的数字出版部门,实现网络技术和图书出版的融合发展,这拉近了出版业与市场的距离。
D.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图书的销售、图书版权产生的间接利润、图书作为传播平台产生的广告效益等都会给图书出版业带来新的增值,
19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图书出版业发生了哪些转变?请简要概括说明。 (6分)
八、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7级语文4月份检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 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B(行云流水:①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②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③形容速度快,而且动作轻巧。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无可非议:指所议对象没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无可厚非:指所议对象确实有点小问题,但问题并不大了,可以进行适当的责难,但不能过多地进行责难。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本句是指改动了原经典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非改动原文的文字。故用“篡改”。
2、 答案:C(衔接题,衔接的就是因果逻辑。 “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这是个提示 语,读之自然会形成一个疑问: “为什么要插上柳条?”下文定要回答这一原因,而且还要接住“柳条” 这一话题。显然,⑥和③是紧接前文提示语之后的。而③又将话题转移到“生命力”上,那么紧承其意的 应该是④了,然后④又抛出了一个疑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原因自然是①了。既然这样,自然就有 接下去的行为②⑤)
3答案:D(D项是孔子,其余三项是庄子。)
4.B ( 故事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丝瓜”和“南瓜”对话,揭示的是每个人都有优点,应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化。
二、 文言文阅读:
5. (3分)B 道歉 6. (3分)D(供词是伪造的。)
7.(1)(5分)试卷上写着诸生的姓名,(陈选)不加以密封,说:“我如果不相信自己,又凭什么被别人相信呢?”( 评分建议:“不为前的主语、“弥封”、宾语前置(“不自信)、被动句(“信于人”),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5分)市舶阉韦眷非常蛮横,番禺知县高瑶检举书眷大肆贪污受贿,都御史宋旻不敢查办。陈选发移文勉励(或:夸赞)高瑶,韦眷(因此)痛恨陈选。
(评分建议:“发”、“诘”、“奖”、“憾”,各1分;语句通顺,1分。)
三、诗歌鉴赏:
8.(1)(3分)空,空阔、旷远,形象描绘了江面上雨后空阔迷蒙的景象,表达作者孤寂之情。(每点1分)
(2)(4分)①选取典型景物(暮霞、宾鸿、古戍、旗、荒村、犬稀);②富有层次(由高到低,由远及近;暮霞、宾鸿是仰观,旗迥、荒村是远眺,闻犬稀是近听);③视听结合(古戍、旗迥、荒村是视觉,犬稀是听觉);④动静结合(宾鸿飞是动景,古戍、旗迥、荒村是静景);⑤比喻(宾鸿自况自喻);⑥白描。(答出四点即可)
(3)(3分)仕途遭贬的失意;旅居异地的孤寂;秋夜难捱的愁苦。(每点1分)
四、 名句默写:
9、(1)、槛外长江空自流(2)、碣石潇湘无限路 (3)、海上生明月(4)、边庭流血成海水(5)、天生我材必有用 (6)、美人帐下犹歌舞 (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8)知者不惑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0、(1)从结构上说,此句由写张继京城落榜转而写他枫桥夜泊,完成了行文上的自然过渡(承上启下)。(2分)
(2)从内容上说,此句烘托了张继落榜后希望尽快摆脱令他羞愧沮丧的严酷现实,寻求精神超脱的急切心情。(2分)
11、(6分)⑴张继的失意、沮丧。(3分)⑶遭遇挫折后的失落、沮丧心情。(3分)
12、(4分)(此题为开放题,观点合理、论据正确即可)
[答案示例]观点:暂时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事业的终结,真正的强者应乐观豁达地笑对现实,创造不朽的人生。(3分,意思符合即可)
论据:(3分)(教材中诸如孔子、孟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史铁生等人的人生经历均可作为论据,但应注意扣住类似“人生挫折”“事业成功”“不朽”等关键词,概括叙述)
13、(6分)含义:“不朽”原意是永不磨灭,永远存在下去。文中张继因落榜失眠而写就了千古不朽的诗篇,故作者用“不朽”来修饰“失眠”。(2分)
好处:①“不朽的失眠”体现了作者命题之妙,这样命题,易于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激发其阅读的兴趣。(2分)
②借肯定“失眠”来肯定张继的《枫桥夜泊》千古不朽,并以此与他的考场失意相对照,有力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如果没有失意的张继,也就没有了那次失眠之苦,没有了那次失眠,也便没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枫桥夜泊》。(每点2分)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4.【答案】D【分析】“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原文第二段“新子学……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三段“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故选D。
15答案A 分析:“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故选A。
16答案B 分析:A.“互相隔膜”说法错误,两者之间,前者是后者基础。
C.“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生成”说法错误,原文是“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D“逐渐过渡”说法错误,是“互相渗入”。原文信息是“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故选B。
七、 实用类文本阅读:
17【答案】D 分析:从图表1看出2014-2015增长率从3.94到0.29,应是有所下降。故选D。
18 答案 A 分析:B项,成为主流,文中无依据。C项,“已有的”文中为“新成立的”,
D项,“图书出版业带来新增值
标签:苏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东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