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361  2019-05-29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1]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五一作业)
语文试题
2019.05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出卷人:语文教研组 审核人:语文教研组
注:所有选择题均涂在答题卡相对的题号处,其他题答在答题纸和作文纸上。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人”应该始终占据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浏览完整试题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
(取材于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
材料三
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斯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个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
2016年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取材于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B. 藩篱:比喻界限或屏障。
C. 和声:“和”字读音为“hè”。
D. 磅礴:可用“恢弘”替换。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
B. 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C. 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
D. 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3. 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 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
4.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最能直接体现“材料二”中画线句意思的一项是
A. 翠翠(《边城》)
B. 狂人(《呐喊•狂人日记》)
C. 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D. 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5.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一项是
A. 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
B. 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
C. 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
D. 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
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
B. 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
C. 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D. 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
7.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 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B.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C.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D. 中西合壁的叙事视角
8. 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下面文字,分析该演讲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答案】1. C 2. D
3. ①创新表达方式(创新中国表达) ②汇聚各方力量(唱响中国和声) 4. C 5. A 6. B 7. B
8. ①宣传了中华文化之美,演讲辞陈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肯定了近现代中国在道路探索上的价值和意义。②充分考虑了受众心理,演讲辞紧扣纪念中法建交这个主题,始终对举陈述中法两国的共通之处,利于法国听众的理解接受。③传达了普世的价值观,演讲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之路,倡导并致力于多边主义等,能引发广泛共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材料中重要词语的字音字义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积累,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利用音义结合法,联系上下文语境辨析。C项“和”字读音涉及语境为“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在此处“和声”涉及“各声部”,意思应为“音乐中指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响,其作用是配合曲调,增强表现力”,区别于单声,应读为“hé”。“和”读“hè”时作“应和”“和谐地跟着唱”的意思,不符合原文语境,选项解说不正确。故选C。


展开余下试题【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注意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干要求理解的“美之所在”与材料一第二段有关,本段中心是发掘中国之美。 联系“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这两部分语意分析,“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是“扬其美”,“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是“扬其美”的方式,但真正的“美之所在”是故事的内涵,参考文中“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这个句子可知,内涵里包含选项ABC三项内容,不包括D项的“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本身。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内容要点概括段落中心意思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筛选文中的句子,先提取中心论点句,再概括文中的要点,每一段的中心句,需要概括该段段意,做到简洁凝练,注意字数要求。通读两段内容,第三、四段的中心句可效仿第二段的格式。第三段的中心意思体现在表述方式的创新上,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及后面的分析可知。第四段中心意思体现在“合唱”二字上,中国各个部门领域的人都做传播者,各界力量聚合在一起才能把中国故事讲好。抓住关键词,在限定字数内表达即可。
【4题详解】
本题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考查名著阅读能力。做题时,要先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接着细读划线句,理解其含义,将选项与之进行比对。A项,《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翠翠,是一个天真无邪、自然善良、情窦初开的乡村少女,是作者理想人生形式与理想爱情形式的寄托。作者通过翠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出了对“现代文明”的无情批判。B项,《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形象,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C项,《平凡世界》讲述从1975年到1985年,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主人公孙少安是一个普通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奋斗、拼搏、创新,成功过、失败过,但从不曾放弃。D项,《老人与海》通过桑迪亚哥和鲨鱼在海上顽强搏斗的故事,表达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海明威塑造的桑地亚哥是个硬汉形象,他的人生信条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打败”。所给的划线句子强调的是巨变的时代,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C选项与要求的最贴近。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认真审读原文语句,联系选项内容做推断。从材料二可知,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从“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一句看,故事是包含很多信息的,选项A讲“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是曲解文意。B项可联系原文第三段“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看。C项可联系原文第四段“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看。D项可联系原文“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看。BCD表达都有据。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推断的能力。做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回归文本,结合上下文语境做分析。材料三第二段中提到了这两部迪斯尼电影,讲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第三段用设问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原因。原因定位到第三、四段。A项“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理解错误。从原文看“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斯尼塑造的花木兰”形象特征更为丰富,二者并无价值观的正误之别。B项“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是作者强调的最准确的原因,通过第四段“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这个中心段落语意可知。C项“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不足以表达《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由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的主要原因。D项“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是“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的体现,不是原因。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相关的推断的能力。文中讲“2016年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要寻找原因,答案定位在第五、六段,通读后再比对选项,找出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第五段最后“这些表演……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可知A项是原因之一;《美好爱情故事》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可知C是原因之一;从结尾“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可知D项也是原因之一。B项“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作者并未做此说明。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准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要求,仔细阅读文字材料,对文中重要内容要认真分析,既要弄清原因,又要找到与上面三则材料的联系,进行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从“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内容看,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是因为两国之间有共同点: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等。以上三则材料,材料一侧重讲中国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之美;材料二《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是强调如何讲好故事,利于人理解和接受;材料三以事例说明“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是对材料二内容的补充,强调引发共鸣的效果。作答时要联系以上三则材料的要点,从演讲辞的特征和内容入手,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点睛】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一般字音题考查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对这类题目备考时可采用音义结合法,联想法推断法,记少不记多法,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对于词义的辨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语素的意思来辨识,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望文生义等错误类型。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展开余下试题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取材于《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性孝,士论多之 多:赞美。
B. 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薄:攻打。
C.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逆:迎面。
D. 守仁不赴,请归省 省:探望。
10. 下列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凡四方之土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 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D.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皆以美于徐公
11. 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
B.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每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C.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弃船上岸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D.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有很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很有才学,很受皇帝器重;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取了进士。
B. 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C. 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D. 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13. 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
【答案】9. B 10. C 11. C 12. D
13. 第一问参考答案:因为如果救援安庆会被断绝后路,以致腹背受敌。而假如攻打南昌,引叛军回救,安庆之围自解。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得分。
第二问参考答案:围魏救赵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薄”,在此处为“迫近,逼近”之意。联系成语“日薄西山”。
点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才:如果 B总共:所有的 C都是第三人称代词 D用:认为。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换船上岸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点睛: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省成分,将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习惯译出。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错,应为“让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此题答题区间在第二段,可根据“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的大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第二问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很容易得出围魏救赵的计策。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亲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气度不凡,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孕期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给他取名叫云。五岁还不能说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士。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当廷杖打王守仁四十下,又把他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刘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入宫朝见皇帝,升任南京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们的后路,这样我们就腹背受敌了。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我们在湖中迎面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众人说“好”。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两军在黄家渡遭遇。第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有的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
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
标签:北京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北京市人大”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