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C.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 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B.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C.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B. 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C.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D.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曲解文意,原文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没有鄙视之意。C项,“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分析,原文中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D项,“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偷换概念,原文说“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分析可知,文章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故选A。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错在“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结合文本内容“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分析可知,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故选C。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额尔齐斯河畔 刘斌立 额尔齐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 源自阿尔泰山的融雪,冰冷着额尔齐斯河,她一路向北,湍急的地方可以击碎岩石,而舒缓的地方柔美得像图瓦人里最美的姑娘。 鄂尔德西静静地坐在河畔上,他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那是黄昏最后一刻的阳光披到了他的身上。20年了,他知道每天最后一刻的霞光收拢在河畔的位置,他从没有坐错过。 鄂尔德西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河水潮气的空气,无比幸福地托起了一直依靠在他身边的草笛。那根叫作“楚尔”的乐器,是鄂尔德西一生的珍爱。于是在落霞过后,在天色渐暗时,在额尔齐斯河平缓的流淌声中,楚尔响起了她震颤的和声。她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全靠舌尖控制着气息。在鄂尔德西老人的嘴里,楚尔更是美妙而又神奇地可以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 那个黄昏,鄂尔德西又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了《美丽的喀纳斯姑娘》。 一阵缓慢但异常沉重的咳嗽声,突然打断了那美丽的乐曲。鄂尔德西脸上的幸福被肺部剧烈的疼痛替代,他只能放下楚尔,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胸膛和嘴…… 鄂尔德西终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告诉老人,这个电话我已经等了两年。 10天以后,我和5个图瓦少年围坐在鄂尔德西的周围,听额尔齐斯河倾诉着她的衷肠。而鄂尔德西的楚尔正轻柔地哼唱。65岁的鄂尔德西,已经是一个晚期肺癌病人,不能再完整地吹奏哪怕一首乐曲。他只能断断续续地给我和孩子们讲解吹奏楚尔的技巧。 半年后,鄂尔德西只能卧床了。在他那间小木屋里,听我们用粗劣的技巧吹起楚尔。每每这时,他总是看着窗外,那里有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已经在那儿沉睡了20年。 那样的日子只延续了3个月,我和那5个少年一起将鄂尔德西以及他的楚尔埋葬在那个姑娘的身旁。我听说,鄂尔德西和那个叫作艾琳娜的图瓦女孩,相识相爱于额尔齐斯河畔。那根楚尔,曾经是他们相爱相伴多年的见证。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鄂尔德西都要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楚尔,他的艾琳娜就坐在夕阳最后的霞光下面,沐浴着爱和那些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喀纳斯姑娘》就是鄂尔德西为她写的曲子。
展开余下试题我终于决定离开阿尔泰,离开额尔齐斯河畔。我最终也没有真正学会楚尔的吹奏。两年前,在额尔齐斯河畔听到了鄂尔德西老人天籁一般的旋律,我想留下跟随这最后一位会吹楚尔的图瓦老人学习。我整整等了两年,一直等到他即将离世的时候才给我打了电话。 “我觉得现在的时间可以了。”鄂尔德西在电话接通后,讲了第一句话。 “你的意思是,你同意传授我了。”我不知道我为何如此平静,其实我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整整等了他两年。 “我想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答应过艾琳娜,我的楚尔今生只为她吹响,我做到了。”老人有点激动,又开始了一阵猛烈的深咳。 “这两年我走遍了图瓦人的村子,几乎没有人会吹了,更别说吹得像您这样好的。”我在为这么好听的乐器而惋惜,楚尔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孤品了。 “哦,哦。”老人想起了什么,在电话那头应答了两声又沉默了。 “你帮我选5个图瓦少年吧。”老人平静地告诉我。 在挂断电话前,老人对我说,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 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 我背着行囊沿着额尔齐斯河离开的时候,听到了5位少年为我吹奏的曲子,那曲子一直弥漫在那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林中,在那山林溪涧,我仿佛看到鄂尔德西与艾琳娜又幸福地徜徉在永恒的岁月里。 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但我知道,远山落红时,那空灵悠远的美丽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她也会随着额尔齐斯河的波涛,一路向北,流向北冰洋。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顺叙和插叙的记叙手法,讲述了图瓦人楚尔演奏者鄂尔德西的故事,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B. 小说中写到楚尔演奏可能将要失传,“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来教授这民族的传承,深化了关于文化传承的主题。 C. 小说的结尾说“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写出了“我”的遗憾之情,也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忧。 D. 小说不仅写了鄂尔德西与艾琳娜的爱情故事,也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边疆少数民族风景画,寄寓了作者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5. 小说的主人公鄂尔德西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小说的标题是“额尔齐斯河畔”,有人认为改为“楚尔”更好。你的看法是怎样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4. C 5. ①热爱艺术,技艺高超。他一生珍爱楚尔,在河畔尽情吹奏,乐声悠扬婉转,天籁一般。②忠于爱情,恪守承诺。一生只为爱人吹奏楚尔,并为她谱写曲子,痴情为她吹奏20年。③深明事理,传承文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毅然决定把楚尔吹奏技艺传承下去。 6. (示例一)以“额尔齐斯河畔”为题更好。①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②“额尔齐斯河畔”给人诗情画意的美感,烘托主人公鄂尔德西人物形象,彰显艺术魅力;③以具体独特的边疆河流为标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以“楚尔”为题更好。①突出故事主要情节,表明故事是紧紧围绕“楚尔”展开的;②以乐器为题,彰显此乐器对主人公的重要性,突出人物形象;③“楚尔”见证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是主人公感情的寄托物,同时它身上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更有利于表现文章主旨。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说明了‘我’对那5个孩子能否继承楚尔吹奏技艺的担心”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但我知道……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可知,“我”并不担心。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小说的主人公鄂尔德西有哪些特点”,题干要求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需要我们结合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形象的具体内容来把握。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先要做到“六抓”,即抓语言、抓动作、抓心理、抓情节、抓环境、抓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概括。比如,通过分析鄂尔德西一生珍爱楚尔,在河畔吹奏楚尔,乐声悠扬婉转,天籁一般,可以概括出他热爱艺术、技艺高超的特点;结合“那里有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已经在那儿沉睡了20年”“我听说,鄂尔德西和那个叫作艾琳娜的图瓦女孩,相识相爱于额尔齐斯河畔。那根楚尔,曾经是他们相爱相伴多年的见证。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鄂尔德西都要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楚尔,他的艾琳娜就坐在夕阳最后的霞光下面,沐浴着爱和那些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喀纳斯姑娘》就是鄂尔德西为她写的曲子”分析可知,他守在爱人墓旁20年,痴情地为爱人吹奏美妙的旋律,并为她谱写曲子的情节,可以概括出他忠于爱情、恪守承诺的特点;结合“我想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答应过艾琳娜,我的楚尔今生只为她吹响,我做到了”“你帮我选5个图瓦少年吧”“ 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分析可知,可以概括出他深明事理、传承文化的特点。 点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1.是“概括”还是“分析”。“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该种性格的事例。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标题理解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的标题选择哪个更合适,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成理。解答此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小说内容具体阐释理由。说明理由时,可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小说环境等方面来思考。如此题,认为“额尔齐斯河畔”为题更好,结合文本内容“额尔齐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他知道每天最后一刻的霞光收拢在河畔的位置,他从没有坐错过”等分析,点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结合“鄂尔德西静静地坐在河畔上……在鄂尔德西老人的嘴里,楚尔更是美妙而又神奇地可以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分析可知,“额尔齐斯河畔”的环境,烘托主人公鄂尔德西人物形象;以“额尔齐斯河畔”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也可以认为以“楚尔”为题更好。结合“老人对我说,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那根叫作‘楚尔’的乐器,是鄂尔德西一生的珍爱”等分析可知,可以从故事主要围绕“楚尔”展开的,突出人物形象,是主人公感情的寄托物,同时它身上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