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638 2019-07-2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8]
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限时训练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限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外(fēn) 妖娆(ráo) 莽莽(mǎng) 怡然自乐(yí)
B.鲜妍(yán) 冠冕(guàn) 丰润(rùn) 冥思遐想(xiá)
C.红晕(yùn) 忧戚(qī) 枉然(wǎng) 出言不逊(xùn)
D.柔嫩(nèn) 呢喃(lán) 摇曳(yè) 深恶痛疾(wù)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一词写景、议论、抒情水乳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照,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B.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大陆的无尽思念。
C.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D.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在形式上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讽刺的笔调塑造了范进等一大批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C.古人所说的“文房四宝”指纸、笔、墨、砚;“岁寒三友”指松、竹、菊。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冠军,朱婷被评为MVP和最佳主攻手,人们因此称她为排坛的“一代天骄”。
B.他从头到脚都换上了新的,让人觉得他冠冕堂皇。
C.早晨雪停了,推开门,好一派红装素裹的景象呈现在眼前。
D.马化腾、马云等人都是当今中国互联网界的风流人物。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正,第二个小时叫作初。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正、子初。
B.《沁园春•雪》用了仅仅114个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雪景图,极有分寸地评价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的远大抱负。
C.《乡愁》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变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D.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嬗变使诗歌在格律、形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6.将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鲁迅先生说,“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
②有的人也曾辛勤播种,但之后就不再耕耘浇灌,任由土壤干涸、万物凋零。
③有的人也曾扬帆起航,但稍遇波浪就退却上岸,自欺欺人地等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④藏于温室、一味等待的旁观者,终将一无所获。
⑤绚丽的梦境、漂亮的辞藻,并不等同于实际生活。
⑥栉风沐雨、潜志笃行者,最终必有所成。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②①⑤④⑥
C.②①⑤④⑥③ D.②③①④⑥⑤
浏览完整试题
二、句子默写
7.(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5)__________ ,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7)《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
(8)现在人们常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好友的深情厚谊。
三、文言文阅读
(一)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①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②,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③,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阖:关上。②薨:去世。③忌克:对人嫉妒刻薄。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一: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
B.极:感极而悲者矣/此乐何极
C.辱:宠辱偕忘/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异:或异二者之为/属引凄异
9.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0.语段(一)中“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它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11.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范仲淹和赵普两人的形象特征的相同之处。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旧土
宁新路
①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②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③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多年了,如今他的子孙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④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种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⑤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其实不然,如若浇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刻就会变得灵动了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黃,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⑥这喝了水,被水唤醒了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着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⑦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和雨水。
⑧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又被埋到这片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有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⑨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霜雪雨,无不经受了数不清的践踏和摧残,无不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雷电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展开余下试题
⑩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有删改)
12.第②段中作者说“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作者为什么埋怨父亲?
13.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说说你的看法。
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15.请对第⑧段“这老田里的泥土……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做简要品析。
16.本文的题目能否换成《旧土与水》?请说出理由。
五、综合性学习
17.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中美贸易战的博弈已经进入到肉搏阶段。特朗普对中国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500亿美元的商品关税清单,随后又发出了再加1,000亿美元商品关税清单的推文。近日,美国相关机构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然而,中国的反击似乎更出乎美国人的预料:首先,对已经开出来的500亿美元美方清单,对等开出清单;对特朗普再加1,000亿美元的推文,中方表示,美方清单落地之日,就是中方的新报复清单出台之时。
(摘自“百度搜索”)
材料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从1985年美方开始出现6亿美元的逆差,到如今2017年美方贸易逆差达到37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摘自《快资讯》)
材料三:5月2日,商务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中方欢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美方代表团于5月3日至4日访华。届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与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交换意见。同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通过磋商解决中美分歧符合两国利益,但指望一次磋商来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摘自《北京商报》)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向中国施加贸易战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为什么要打这场贸易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就我国该如何应对这场贸易战提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话题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以“选择”为话题作文(至少600字)。
参考答案
1.C【解析】A.“分外”的“分”应读“fèn”;B.“冠冕”的“冠”应读“guān”;D.“呢喃”的“喃”应读“nán”。
2.C【解析】C.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炽热的爱国情怀。据此,C项所说的“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3.C 【解析】 C项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岁寒三友”由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
4.B【解析】B项加点词语使用有误。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此处明显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5.A【解析】每个时辰的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故A是错误的。
6.B【解析】本文段由生活中的两种现象提出问题,所以②和③应在句子开头,因此排除掉A和C,最后从正反两方面得出结论,应是④和⑥,所以排除D,故选择B。
7.(1)直挂云帆济沧海 (2)但愿人长久 (3)雪拥蓝关马不前 (4)人迹板桥霜 (5)寂寂江山摇落处 (6)月是故乡明 (7)长河落日圆 (8)海内存知己
8.B
9.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茂盛青翠。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从博大的胸襟的角度来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从考虑国家大事的角度来说的。可贵之处是不以自己的利益为重,而以天下为己任。
11.这两个人都具有心怀天下、坚持原则的性格特征。
【解析】8.A项“一”意思分别是“一片/全”;B项“极”意思都是“极点、尽头”;C项“辱”意思分别是是“屈辱/辱没”;D项“异”意思分别是“不同/怪异”。故选B。
9.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芷:香草的一种;汀:小洲,水边平地。
10.甲文中的“古仁人之心”,就个人而言是人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国家而言,则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是最可贵的。
11.甲文中范仲淹在遭贬的情况下仍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乙文中赵普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可见,这两个人都是心怀天下、坚持原则的人。
(甲)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乙)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 年代:明
12. “我”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体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担心父亲盖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思接近即可)
13. 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
14. 提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从“喝”“唤醒”“醒着”“灵性”等词中任选一个赏析即可。
15.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说明了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16. 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的,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析】
12.依据“我担心老成这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房子,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和“我对父亲的做法很生气,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来概括作答。
13.从内容上看,“由此”是对上文的总结,后面的内容引出下文对旧土的深刻认识;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4.结合句子内容来看,作者赋予旧土以人的性格,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旧土具有灵性,能体会到人的情感。据此理解作答。
15.语句“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在抽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在哺育着孩子。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土地”喻为“年轻的母亲”,把“小麦”喻为“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的特点,表达了“我”土地的赞美之情。
16根据文章内容,“旧土”更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旧土”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文的线索。而“水”不是。所以不能换成《旧土与水》。据此理解作答。
17.(1)经济打压,科技垄断(2)改变贸易逆差现状,保证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垄断地位,控制他国发展。(3)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自主创新;态度不卑不亢,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尽量协商解决。
【解析】(1)仔细阅读材料一,根据题干要求从中提取相关信息继续分析。如“特朗普对中国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500亿美元的商品关税清单,随后又发出了再加1,000亿美元商品关税清单的推文”属于经济打压。“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属于科技垄断。
(2)从材料一的“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来分析,是为了保证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科技方面的垄断地位,进而控制他国发展。
(3)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科技垄断我国应该怎么做这一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如可从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自主创新等角度提出建议。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
上一篇:
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训练
下一篇:
2018各地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汇编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19学年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