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98  2019-09-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8]
安徽省合肥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文理分科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且用2B铅笔把对应的准考证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然表现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与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还要在其组织性、行动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各类民间环保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使它们凝聚更多的民众力量,对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发挥更多作用。
总之,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效应,是化解生态危机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个个体从自身做起,提升生态认知水平,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促进生态治理各项重要任务的完成,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郭倩倩《生态治理亟须引导全民参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对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环保期望越来越髙,这体现出令人满意的环保认知度。
B.强化全民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必须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奖惩机制。
C.建立各类民间环保组织比其他形式能更有效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出社会合力作用。
D.就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来看,只有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谈起,提出了引导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的观点。
B.文章对生态问题进行辩证论证,在看到人们环保认知增强的同时,也不忽视存在的问题。
C.围绕着生态治理问题,文章从三个角度逐层深入地论述全民参与 必要性和可行性。
D.文中用大量篇幅阐述生态理论,使论点建立在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上,更准确可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要澄清对生态治理的错误观点,认识到治理不会一蹴而就,同时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
B.提升环保认知,要关注正面环境议题,多做建设性工作,而不是去关注负面环保问题。
C.在生态治理上,个人是责任主体,不仅仅要有认知,还要积极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监督。
D.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政策、治理能力等诸多方面。
(二)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30日,悲伤的消息传来。江湖渐远,大侠不再,一个时代落幕了。
先生笔下的刀光剑影和爱恨情仇动地而来,痴迷了无数不分年龄、地域、职业的男女。他创造的“成人的童话”,滋养了无数读者的精神空间。六十年来,先生的作品风靡全球华人世界,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他在人物塑造、故事营造、历史寄寓、想象拓展、语言驾驭等各方面都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水准。他的作品彰显着中华文化的魅力,他也足以青史留名!
材料二:

材料三:
在金庸笔下,豪气干云、孔武有力、斗狠使勇,充其量只能算个壮士;慷慨任事、忠悯待人、义薄云天,也只是个一般的侠士,所以杨过一人一雕往来东西南北,问尽天下不平事,急公好义排纷解难,人称“神雕大侠”,可杨过却拒不接受那个“大”字。
郭靖与杨过在襄阳夜话,郭靖说:“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这才是侠之大者,这才是侠的最高境界。
材料四:
金庸大师的作品之所以备受读者欢迎,固然首先缘于金庸先生非同寻常的文学功力,把林林总总的江湖故事描写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把形形色色的武侠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宝库汲取思想和文学精髓,聚焦大家深藏心底的“侠客梦”写作品、做文章,则是赢得不同年龄、职业群体情感共鸣和文化共振的一大关键。
金庸先生的作品字里行间透射着忠孝节义的鲜明元素,通过对侠义之心、侠骨之气的匠心演绎,既满足了读者抑恶扬善、伸张正义朴素情怀的宣泄心理,更使大家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染。正如金庸先生坦承,“在武侠世界里,男子的责任和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冤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引申出去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有道是,文如其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侠骨柔情的荚雄气概,重信然诺的君子风度,快意恩仇的人生境界,生动地流淌于金庸的笔端,使先生的武侠小说更具历史、文化厚重感,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文化、文明的独特魅力,创造了当代武侠小说的辉煌;金庸先生自身就是侠义精神的践行者。热心参与香港基本法起草的责任担当,六归故里显露的家国情怀,永远不写自传的淡泊豁达,如此等等,也生动地呈现给我们一个德高望重的“侠义”形象。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庸先生以其在人物塑造、故事营造、历史寄寓、想象拓展、语言驾驭等方面的成就使得武侠小说风靡全球。
B.材料二表明,从60后到00后,许多人都读过金庸的作品。其中70后中读过金庸作品的所占比例最多,90后中最少。
C.杨过急公好义排纷解难,但跟郭靖的为国为民、奋不顾身地助守襄阳相比,仍然不敢称为“大侠”。
D.金庸先生能把江湖故事描写得绘声绘色,把武侠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是与他高超的文学功力分不开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小说,虽然是“成人的童话”,但却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滋养了他们的精神空间。
B.金庸的创作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也足以使他青史留名。
C.金庸先生被称为“大侠”,是因为其在作品中传达了为国为民的侠义精神,也是因为其亲身践行了这种精神。
D.“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仅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核心,也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
6.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人们喜欢金庸及其作品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孙玉厚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展开余下试题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 ……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外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他鼻根一酸 ……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自己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炸山打坝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妻子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煎熬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的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表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了老农民孙玉厚胆大心细,敢于争先但又有些迷信的形象特点。
D.节选部分中,双水村村民对建庙和建校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小说借此艺术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的面貌。
8.小说中孙少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范晔《张衡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D.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表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文中“再转复为太史令”的“转”和“征拜尚书”的“拜”都
是调任官职。
B.“阳嘉元年”中的“阳嘉”,是汉顺帝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常见的纪年方法。
C.“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所以称作“豪右”。
D.“上书乞骸骨”指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展开余下试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善机巧”,制作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善术学”,
著有《灵宪》《算罔论》。
B.选文从制作时间、材料、大小、形状、装饰、构造到工作原理和实践功效,重点介绍了能代
表张衡成就的候风地动仪。
C.张衡不畏权贵,政绩卓然。他在出任河间相期间,整顿法令,捉拿惩治当地奸党,政治清明,
但遭到许多豪右的忌恨和打击。D.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当皇帝问起天下所痛恨之人,他诡对而出;出任河间相三年,他
便急流勇退,请求告老还乡。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5分)

(2)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定风波
苏轼①
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②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晩,帘卷,清阴微过酒樽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③。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C.上阙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D.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15.作者采用集句诗的方式将竹子描写得形神毕肖,这些诗句是怎样描写竹子的?请结合上阕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2)《离骚》中“ , ”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这也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3)《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__”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中美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合作与矛盾长期并存。面对两个大国之间全面且复杂的关系,我们不能幻想两国关系发展会一帆风顺,但也不能对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
过去一年,中美关系的紧张气氛从贸易外溢到其他领域。有人认为,美国对华看法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进行任何调整都会需要一段时间,这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不可避免会出现摩擦甚至对抗,但双方应避免全面对抗情况的发生。
从2018年3月到现在,中方既没有因为对方的霸凌而失去理智,更没有因史无前例的贸易摩擦规模而 。最近,中美关系出现了转圜。美方暂停了原先的加税节奏。中方临时降低了美国汽车的进口关税。但是,考虑到过去9个多月美方在谈判中表现出的反复无常,我们仍不能 。面对贸易摩擦,我们有底气。我们有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搞好对美关系确实非常重要,( ):但更重要的,还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置若罔闻 毋庸置疑 手足无措 漫不经心
B.熟视无睹 毋庸置疑 惊慌失措 掉以轻心
C.熟视无睹 毋庸讳言 手足无措 掉以轻心
D.置若罔闻 毋庸讳言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B.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探寻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C.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寻找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D.如何处理一个守成大国和一个迅速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摸索新的共处之道,成为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也希望对话磋商,以最大 诚意来解决分歧
B.中国也想要解决分歧,于是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
C.中国也确实在解决分歧,并以最大的诚意希望对话磋商
D.中国也确实拿出了最大诚意,希望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分歧
20.请根据图画,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几年,一些地方雾霾频发,越来越多的家庭 ① ,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 ② 也随之而来,做家用电器的、健康产品的纷纷开始卖空气净化器,有的企业甚至直接贴牌销售,有的商家浑水摸鱼, ③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晰产品标准、规范市场秩序,已成当务之急。
2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对全国两会上的这个表态做点评。要求:有明确的观点,阐释理由,语言表达准确、连贯、90个字左右。(6分)
2019年3月11日,在全国两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茅表示,对于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在处罚方面,要依法加大、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包括实施巨额惩罚制度、巨额补偿制度、重奖举报人制度。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我帮你收拾屋子吧!”“去去去,小孩子能干什么!”
②某中学为了弘扬雷锋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安徽省合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