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413  2019-10-2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3]
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化论在文明睡眼惺忪(sōng)之际敲响晨钟,传统价值应(yìng)声龟裂,因果报应验出新义,宗教的威严大受质疑,知识界也有人唾弃说教和生命卑微的唏嘘(xīxū),一心经营个人的技艺,遁迹自娱。
B. 在诗人以先知自许、诗学篡(chuàn)夺宗教的意义上,写诗是一种渎(dú)圣行为;而诗歌语言的暧(ài)昧性喻示着人的多重性和虚无飘缈,这样,写诗又成了备受限制的尘世灵魂的自我观照与救赎。
C. 脚夫们挑的挑,掮(qián)的掮,胡诌(zhōu)着乡间小调,叽叽喳喳地上了船,等着解缆起篙。有的嫌无聊,便去一边磕(kè)瓜子,有的开了和尚赐的斋佛果盒,却拈出一柱香来,揣摩着个中的意思。
D. 待更阑人静,许先生蹑手蹑脚地取来一杳(dá)泛黄的信纸,尔后在窗前坐定,时而托腮冥想,时而捋(luō)着两撇胡子,似有所得,却极少下笔,这样一直持续到晨光熹微。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推而广之还有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在其所具有的诸般品格中,十分重要的一条,便是对生活的 的打量。诗人的目光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生活中许多琐碎、平淡甚至枯燥的事物,经过它的抚摸,便产生了丰富的意味,放射出难以言传的美感。美无所不在,
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凭窗远眺,秋日蔚蓝的天空,悠然飘落的几片黄叶,对面阳台上一只雪白慵懒的猫,母亲在厨房烹饪家常菜的姿态,都让人感到可亲可恋。这些美,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资源,但汲取、享用的程度,却因人的审美 的不同而差异极大。
A. 独树一帜 除非 禀赋 B. 独树一帜 并非 秉性
C. 别具一格 并非 禀赋 D. 别具一格 除非 秉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②《永乐大典》纂修后未能付之刊印,仅被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了副本,但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
③为了破解乡镇企业发展的难题,有关部门组织经济学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参加座谈,有人提到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④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世人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
⑤相比新生儿父母被推销电话轰炸的不厌其烦,艾滋患者更加窘迫,一位感染者表示:“那些推销的人准确掌握了我们的信息,这让我们很害怕。”
⑥他似乎有一种超常的直觉,能够捕捉到事物最饱满、辉煌的瞬间,在这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他书写生命的绽放,也由此体会生命的快意。
A.①②⑤ B.②③⑥ C. ③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冀、津唐两个合作项目的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
B. 乡村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园人一住就是五千多年,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差不多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
C. 春晚凝聚着全球华人追求团圆幸福的美好愿望,对全球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全球华人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


浏览完整试题 D. 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大家园中,虽然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和谐相处,互尊互鉴,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正月晦日巷死”中,“晦日”,是指正月初一。
②《柳河东集》《聊斋志异》《范文正公文集》《李太白全集》《稼轩长短句》《王右丞集》的命名方法分别是地名、书室名、谥号、字、号、官职。
③《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句中的“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到19点,“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点21点。
④《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分别是东晋王羲之、北宋王安石、巴金、梁启超。
⑤《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孔雀东南飞》《包身工》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别有卡西莫多、桑丘•潘沙、刘兰芝、芦柴棒。
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A.①②⑥ B.②⑤⑥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时人或讥其太玄静,将以后名失实。骃拟杨雄《解嘲》,作《达旨》以答焉。
元和中,肃宗始修古礼,巡狩方岳。骃上《四巡颂》以称汉德,辞甚典美。帝雅好文章,自见骃颂后,常嗟叹之,谓侍中窦宪曰:“卿宁知崔骃乎?”对曰:“班固数为臣说之,然未见也。”帝曰:“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骃由此候宪。宪屣履迎门,笑谓骃曰:“亭伯,吾受诏交公,公何得薄哉?”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宪谏,以为不宜与白衣会。帝悟曰:“吾能令骃朝夕在傍,何必于此!”适欲官之,会帝崩。
窦太后临朝,宪以重戚出内诏命。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①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内以忠诚自固,外以法度自守,卒享祚国,垂祉于今。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满溢之位,道家所戒。故君子福大而愈惧,爵隆而益恭。远察近览,俯仰有则,铭诸几杖,刻诸盘盂。矜矜业业,无殆无荒。如此,则百福是荷,庆流无穷矣。


展开余下试题及宪为车骑将军,辟骃为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宪擅权骄恣,骃数谏之,及出击匈奴,道路愈多不法,骃为主簿,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疏之,因察骃高第,出为长岑长。骃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 (节选自《后汉书•崔骃传》)
【注】①窦宪的曾祖父窦融,曾封安丰侯。窦宪和弟弟窦笃曾担任侍中和中郎将。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属文 属:连缀,写
B.公何得薄哉? 薄:接近
C.夫谦德之光,《周易》所美。 美:赞美
D.矜矜业业,无殆无荒。 殆:危险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作《达旨》以答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B.公何得薄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满溢之位,道家所戒 某所,而母立于兹
D.故君子福大而愈惧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B.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C.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D.骃献书诫之曰/窦氏之兴/肇自孝文二君/以淳淑守道/成名先日安丰/以佐命著德显/自中兴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崔骃呈上的《四巡颂》都符合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皇上文雅喜好文章,自从看了崔骃的《四巡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
B.皇上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哩。请让我试着接见他。”
C.皇帝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对他格外的青睐,予以破格提拔。
D.窦宪任车骑将军后日益擅权骄横放纵,崔骃多次直言劝谏。窦宪不能容忍崔骃的劝谏,逐渐疏远了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同时齐名。常以典籍为业,未遑仕进之事。(4分)
(2)遂揖入为上客,居无几何,帝幸宪第,时骃适在宪所,帝闻而欲召见之。(4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 分)
观夜潮 【清】吴锡麒
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
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涌到雪千盘。
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
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
【注】钱江潮为自然奇观,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记之。此诗为夜间观潮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观潮的时间、地点。楼高方能极目,江宽才有大潮到来的壮阔恢弘。首联平平而起为后文做好铺垫。
B.颔联,“如山涌到雪千盘”,正面写大潮初来时的形象,潮水如山,浪花如雪,化动为静,有声有色。
C.颈联,“鱼龙”状潮之形,“卷地”现潮之力,“星斗摇天”写出大潮的声威。
D. 此诗“待”写出对大潮的期盼,“忽”表现了潮来时的惊喜,颔联表现了观潮人心怀壮阔,景中有情。
(2)此诗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3)请赏析“隔岸忽沉灯数点”一句。(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摘的芙蓉因为“道阻且长”而难以送出的诗句是: ? 。
(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 , 。
(3)曹操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 , ”。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信一口井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陲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到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水板井。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 “信”。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水中有“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展开余下试题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于坚《建水记》,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描写了云南小城建水,以井为主体,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城的传统与淳朴。
B.文章引用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了大板井的悠久历史以及对建水城的重要意义。
C.作者强调人与井的关系是感激和敬畏,而人与自来水的关系是契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比较,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导游对苏轼老家井水的怀疑作比较,使主题更加明确,引人深思。
E.作者用一部电影中的场景来写水井干涸带来的绝望,他认为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使人们丧失了对世界万物的信任。
17.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8.请赏析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6分)
19.你如何理解倒数第二段中“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3分)
20.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信”包含多重含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分)
六、(10分)
21.(4分)
(1)《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宝玉生日时行酒花令,各人与什么花配?下面哪一组配对是错误的?( )(2分)
A. 探春—杏花 B. 林黛玉—芙蓉 C. 薛宝钗—牡丹 D. 袭人—海棠
(2)对《红楼梦》中的情节概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史湘云醉眠芍药裀  B.王熙凤大闹宁国府
C.薛宝钗重建桃花社  D.贾探春兴利除宿弊
22.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请从上面的文字中概括出一个成语。(2分)
(2)孔子对“孝”有什么主张?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不少于80字。(4分)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某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一群热爱种植的大学生想做有文化的“花农”,于是,他们引入《诗经》文化,在田野中栽种了近百种花卉。
对于这群学生“自由成长”的行为,有人认为,大学时光那么宝贵,理应花在汲取知识营养、增加实践阅历上,而不是浪费在花花草草上。相反,有人认为大学生活本该多姿多彩,自由成长,才能让学生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作为高中生的你,对诸如此类“自由成长”的行为,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案
1. A B项,“篡”应读“cuàn”,缥缈或飘渺;C项,嗑瓜子,一炷香;D项, 一沓(dá) ,“捋”应读“lǚ”。
2.C 独树一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根据前文“诸般品格中”用“别具一格”。除非: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表示不计算在内。并非:并不是。文中“只有到风景名胜、外域异乡或者遭遇某个惊人的事件,才能够拨动审美的心弦”用“并非”。禀赋:指人所具有的智力、体魄、性格、能力等素质或者天赋。秉性:即人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资质。“审美”不是与生俱来,用“禀赋”。
3.D ①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望文生义。②杳如黄鹤:形容没有消息或下落不明。使用正确。③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使用正确。④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用错对象。⑤不厌其烦:指不嫌烦琐。句中强调的是新生儿父母对推销电话轰炸感到厌烦,该成语使用错误。应改用“不胜其烦”。⑥稍纵即逝:指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由句中“捕捉……瞬间”可知,该成语使用正确。
4. C (A“拓宽……机制”搭配不当;B偷换主语;D主语与关联词语顺序不当,因为两个分句主语一致,所以“各国”应放在“虽然”前面。)
5.B ①“晦日”,是指正月最后一天;③黄昏,19—21,人定,21—23;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
6. A 解析:B.“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与第二段意思相反,原文第二段为“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C.“明代”错,应为“明初”,原文最后一段为“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D.强加因果,原文最后一段为“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7. A 解析:“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错,从第一段段意看,其目的并非为论证瓷器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而在于论述“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天津市杨村”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