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十年中国电影在“高速路”上狂飙(biāo)猛进,对电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档(dănɡ)次,主动让观众体会美好时代的信仰、幸福人生的激情、欢乐生命的乐章。
B. 梅花洲的迎春灯会上,既有凤栖(xī)梅洲、财神报喜、金鸡报春等大型年俗主题造型,也有十二生肖(xiào)等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古朴的景区被打扮成灯的海洋。
C.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大放异彩,队员们卸下了包袱,竭尽(jìn)全力,在跟巴西队的对决中,最终击败了东道主,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可思义的逆袭夺冠(guàn)之旅。
D. 《北京折叠》以生活所见为契(qì)机,以三个互相折叠的世界作为上流、中产和底层三个阶层的隐喻,意象恢弘,映(yìng)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的忧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及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档(dănɡ)次——dàng;B项,凤栖(xī)——qī;C项,不可思义——不可思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的旧城墙下。假如那城墙还在,我就能指着它告诉你:“【甲】庚子年间,八国联军克天津、破廊坊、直逼北京城下。当时城里朝野陷于权力斗争之中,偌大一个京城竟无人去守。【乙】此时有位名不见经传的营官不等待命令,挺身而出,率健锐营‘霆字队’的区区百人,手持新式快枪,登上了左安门一带的城墙,把联军前锋阻于城下,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此人是一个英雄。”像这样的英雄,正史上从无记载,我是从稗官野史上看到的。【丙】有关北京的城墙,当年到过北京的联军军官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它绵延数十里,是一座人造的山脊。”对于一个知道历史的中国人来说,他也不会只活在现在。历史,它可不只是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和折冲樽俎的外交谈判。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功夫 B. 稗官野史 C. 不只 D. 折冲樽俎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A项,“功夫”,一般指代身怀武术技能,同时也可指本领、做事花费的时间精力等;语境说的是“前后有一个多时辰的功夫”,此处说的是时间,故不合语境,应改为“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表示时候;
B项,“稗官野史”,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使用正确;
C项,“不只”,不但,不是单一的,使用正确;
D项,“折冲樽俎”,酒席宴会间制敌取胜,指进行外交谈判,使用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韩国政府一意孤行,允许美国在其境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不仅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而且损害了中韩人民的利益。
B. 游泳池边的座位很挤,她记得那个夏季的黄昏,池边的水腥气,蕊秋灰蓝色薄纱衬衫上的荷叶边,蕊秋兴奋的笑声
C. 一时间以来,中国诗词大会、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在文化知识得以普及的同时,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己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和传承。
D. 站在2017年新高考的起跑线上,回望三年的足迹,前瞻远方的灯火,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A项,“不仅”“而且”后面内容互换位置;C项,“传承”与“重要性”搭配不当。D项,否定不当,去掉“不”。
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