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595  2019-11-02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5]
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2008-2019年)
浙江高考——古诗词鉴赏
【2019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分)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2018年浙江高考】(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2017年浙江高考】(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2016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 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2015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蓁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蓁,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①      ②      


浏览完整试题(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2014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2013年浙江高考】(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
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宫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①狱,中有冻死囚。
①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详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      ”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2012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2011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2010年浙江高考】(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2009年浙江高考】(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①萼:花萼。这里指花瓣。
22.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2分)
23.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
                           
【2008年浙江高考】(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4分)
                           
                           
2.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2019】
(1)(2分)造访朱门
(2)(6分)
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2018】
(1)久留;依依不舍;(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2017】
(1)采地黄 卖地黄(2)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
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016】
【分析】(1)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语言.(2)此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答】(1)赏析佳句答题思路:含义题要阐明语表义,还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作用题分析诗句在写景或抒情或写人方面的表达作用,还要答结构作用,赏析句子既要答其内容,还要分析写法特点,甚至句子作用.此句明显使用了拟人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要加以分析.


展开余下试题(2)题干问有何特色,首先思考的是艺术手法,此两首诗对比手法较为明显,要加以分析.其次一切叙事都是为了抒情,要分析诗人通过叙事传递的情感.
答案:
(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
景交融.
(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点评】赏析句子大致要注意先要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再要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
(1)① 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分析】此题考查了诗歌的意象、表达技巧:
(1)认真审题,扣住“浔阳”“月色”;
(2)此题的角度应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入手.
【解答】(1)解答此题,要熟悉白居易《琵琶行》的相关语句,从中找出和“浔阳”“月”相关的诗句.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
(2)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注意根据词的上下阙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作者对“关塞风寒,浔阳月色”这两种曲调,两个意象特别敏感.即使在“天气暖犹轻”的“落红”暮春季节,孤冷心绪被琵琶女的“旧谱与新声”挑拨得愈发凄楚.
答案:
(1)①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②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赏析:
张伯淳系由宋入元的士子,其前朝情结不易轻去.早年即由科举仕进的阅历,使他在南宋败亡后深深怀抱一种被弃无靠的漂泊感.听到曲终,“怀抱转分明”,这是一种知音感,一种借酒浇愁之后的欣慰满足感,尽管其愁仍未消却.昭君出塞是“去国”,浔阳江头商人妇是“弃妇”,张伯淳从中觅得了通同的感受,于是“红颜”薄命与“青衫”落魄,真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了.唯其如此,他盛赞之为“天然律吕”,因弹奏出了真情,远非嘈杂的虚假热闹的“秦筝”之声可以比拟.而且认为不论“百喙春和”地烦人还是“群喧夜寂”地沙漠一片,有此琵琶曲“老凤孤鸣”就足够了.读此词,不能轻忽“幽情”的“寄”字,“似醉还醒”的“想”字.曲调传情,是词心所在.
【点评】可以用书本的知识来解答考题,如琵琶表演的描写角度可结合初中学习的《口技》一文,文中是有正面描写,有从宾客的反应来写口技人的表演,那是从侧面进行描写,所以,平时学习时要认真研读书本.
【2014】
(1)猿(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分析】此题是比较阅读,考查了诗歌的意象、手法:
(1)寻找共同意象;(2)对应比较,一二句对一二句,三四句对三四句.
【解答】(1)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共听一声猿”“啼猿不自愁”中都提到了“猿“.
(2)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以“那堪”提示情感的抒发;“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未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说理来表情.“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昏、繁”暗示“愁”之情感;“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没有暗示情感的词语,而是通过典故表达情感.
答案:
(1)猿声(2)①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②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
译文:
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
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同样凄厉的猿鸣.
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
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
赏析:
标题“三峡吟”,意为“吟三峡”,也即把“三峡”当作“吟”的对象,因而整首诗类似“咏物”之作,“咏物”可以抒情,也可以说理.这首诗是借吟咏三峡来阐明某个道理.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并非实写“三峡”景致,只是笼统交代三峡的概貌:距离多少,植被怎样.这里用到了《楚辞•招魂》的字句,意即碧深的江水映着天青色,江边上有一片片红叶,眼睛看到很远的地方,但映入眼中的只有秋天的枫树,为已经离去的春天感到忧伤.这里诗人暗用典故,意在借三峡周围狭长幽深、山高林密的环境烘托出一种萧森凄凉的气氛,以此映衬行人凄婉哀伤的心情.“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是说猿猴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哀愁而啼叫,只是因为行人心里忧愁因而觉得此声哀愁.这首诗以猿声来写愁.其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以理写愁,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徐照这首诗意在说理,告诉读者三峡一带的猿啼本身没什么愁苦之说,“行人”听了觉着愁苦,是因为“行人”心里本身有愁苦,是人愁,而不是猿愁,这就是“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的蕴义.
【点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等.
【2013】
(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与杜甫名句“ 朱门酒肉臭 , 路有冻死骨 ”一脉相承。
(2)赏析这首诗对比艺术的特色。
【分析】译文:
长安已是一年将尽的隆冬时节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落满了整个京城,在雪中退朝的都是朱衣紫绶的公侯显贵.这些贵人们有赏雪吟咏的雅兴,因为他们富足而没有饥寒之忧.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奢华的宅邸,他们所做的也只是消遣游乐.朱轮马车又拉着客人来到了红烛彻夜不息的歌舞楼,做东的是刑部高官、而坐在首席的就是刑部主管,他们从中午就开始行乐,到半夜时还不罢休.可谁会想到阌乡的大狱里还有被冻死的囚犯.
赏析:
此诗与《秦中吟十首》中的《轻肥》一诗思想内容相近,中所说虽是阌乡一地,在当时却具有普遍意义.作者只是客观地描述了情况:一方面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方面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对比之中,主题自然显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相似.表现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对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
《歌舞》这首诗把朝廷贵官的糜烂生活与狱中的“冻死囚”相对照,对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作了无情的鞭挞,对被迫沦为“囚犯”的劳动人民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详写,后者却只在末尾重笔点出.因为“冻死”二字已能尽囚犯之惨状,因此简洁而有力;而朝廷贵官的奢糜生活,则必须详尽铺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这个对比变得格外强烈和鲜明.


展开余下试题此题考查了诗歌的题材和手法:
(1)回忆出平时的积累的知识即可.
(2)把握诗歌的对比艺术,需要从结构和艺术效果两个方面去入手.
【解答】(1)文中的内容主要是有钱人的挥霍糜烂的生活与死囚的对比,这正好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对应.
(2)文中一共十八句,一二句写景,中间十四句都在写统治者的糜烂的生活,最后一句突然转入“冻死囚”,形成一落千丈,这是从结构上;另外,从艺术效果,前面的渲染,与最后一句对比非常鲜明,具有震撼读者的效果.
答案:
(1)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2)①从结构上看,开头两句领起全篇,接下来十四句详写统治者骄奢侈靡的生活,而结尾仅用两句描述“冻死囚”,文势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势.
②从艺术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过层层铺叙、渲染,为结尾一幕作艺术的铺垫,前后构成强烈、鲜明的对比,震撼人心.
【点评】平时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比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李白的含“月”的诗句有哪些.
【2012】
(1)还未展开 芳心
(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2011】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情感基调。
(2)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
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2010】
运用拟人手法,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留恋往返的愉悦心情。
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及时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2009】22. ①梅花与雪花 ②大自然
23. 手法:对比(反衬)
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2008】
小题1:内容:1漂泊的旅思;2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5宦海浮沉的厌倦。
小题2:特点:1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2分)②以“羁绪”领起全篇。(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写作背景“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从诗句中找出关键词来理解。如首联“撩人羁绪”点出了诗人漂泊的旅思;“大夫泽畔行吟处”,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来表达对谪官的愁思;“尔辈何伤吾道在”表达了诗人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苍颜华发今如许”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伤感;“便挂衣冠已慢迟”表达了诗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
小题2: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首联以“落”来描写了萧瑟凄清之景,以“撩”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这是运用了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从诗句的后几联的描写内容来看,都属于首联“羁绪”的内容,所以,首联又起着领起全篇的作用。
标签: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浙江省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