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538 2019-12-16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8]
浙江省宁波市2020届中考语文复习检测之诗歌鉴赏
第九讲 诗歌鉴赏
1.(2018•宁波北仑 区模拟)读下面这首 诗,回答问题。
曲池荷
[唐]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绕”与“覆”两词分别从“__香味__”和“__形态__”两个方面传达出夜荷的神韵。
【解析】首先要明确诗歌前两句的大致意思。“浮香绕曲岸”,未见其形,先闻其香。曲折的池岸泛着阵阵清香,说明荷花盛开,正值夏季。“绕”字从“香味”方面传达出夜荷的神韵。“圆影覆华池”,写月光笼罩着荷池,月影是圆的,花与影,影影绰绰,莫能分解。“圆”字从“形态”方面传达出夜荷的神韵。
(2)指出诗歌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诗歌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而后两句突然转写花之自悼。这花之自悼实为人之自悼,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意思相符即可)
【解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句子所用的写作手法,明确诗歌内容,体会表达的感情即可。
2.(2018•余姚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旅 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①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②,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断雁:失群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②侵晓:破晓。
(1)诗中“__断雁__”“__家书__”等物象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
【解析】首先要认真阅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和表现的意境,分析诗歌题材。从诗句中“寒灯”“断雁”“远梦”“家书”等意象可以看出,作者把浓重的思乡之情与孤寂之感烘托得淋漓尽致。据此可知,这是一首羁旅题材的诗作。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做伴,只能面对着“寒灯”回忆故乡往事,听着“断雁”的鸣叫声,内心更是忧伤,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理解诗句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结合具体的意象分析作答即可。
3.(2018•宁波南三县模拟)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
[宋]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柈①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注释】①柈:同“盘”。
(1)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情感与这首词迥然不同的一项是 ( B )
A.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秋风词》)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无题》)
【解析】ACD项与本词表达的都是离别时依依惜别之情,情意浓浓。B项表达的是天涯羁旅之苦。
(2)结合全词,赏析最后两句“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答案】这句是词中的“人”嘱咐送行之人思念自己时不要登楼,楼上多凄风苦雨,会勾起离别时的回忆,倍增相思之苦。表达出离去时的不舍与牵挂。同时,也让人意识到他们的情感是相互的,此情绵绵无绝期。
浏览完整试题
【解析】这两句意蕴十分丰富。一层意思是:你要多多保重身体,避开楼头风雨。其实要说风雨,行人在旅途中遇到的风雨更多。但不是居者叮嘱行人风雨中要多加珍重,反而写行人叮嘱居者。再一层意思是:日后思念我时,不要上楼,因为楼头多风雨,它会使你想起今日我们风雨中重逢又风雨中离别的情景。在那种因风雨而引起的希望和失望的煎熬中,会使你更加痛苦的。无论哪种意思,表达的都是不舍与牵挂。
4.(2018•宁波江北区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阊门①即事
[唐]柳公权
耕夫占募②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③。
【注释】①阊(chāng)门:苏州的西城门。 ②占 募:被招募从军。③新烟:一种风俗,指清明前的寒食节禁止烧火,到了清明节重新起火。
【答案】(1)农民、农夫或种田人
【解析】“耕夫”中“耕”与土地有关,“夫”是人,不难理解意思为“农民”或“农人”。
【答案】(2)写出了因战乱农民都被招去打仗,乡村人烟稀少,呈现出一片萧条凄凉之景。
【解析】清明本应是农忙时节,可诗人登上城楼眺望,却只见城外屋舍冷清、炊烟稀少,这都是因为农民应募从军,农村人口缺乏所致。
5.(2018•慈溪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野 望①
[唐]杜甫
清秋望不极,迢遰②起曾阴③。
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
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
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注释】①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759年在秦州所作。杜甫本欲前往洛阳,无奈安史叛军攻陷洛阳,被迫退回秦州,有家不能回。②迢遰(dì):即迢递,遥远貌。③曾阴:重叠的阴云。
(1)这首诗以“__望__”字领起描绘了许多景物,渲染出秋天__悲凉、萧瑟__的气氛。
【解析】这首诗是诗人于边秋野望而作,全篇都是写望中所见之景物。作者所望的景物有:重叠的阴云、明净的水天、云雾笼罩下的孤城、落叶、远山、夕阳、独鹤、昏鸦。这些景物渲染出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这首诗的尾联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谈谈你的阅读理解。
【答案】诗人以“独鹤”自喻,把安史叛军比作“昏鸦”,安史叛军攻陷洛阳,让他有家不能回,成为一只在外漂泊的“独鹤”。诗人通过对独鹤晚归、昏鸦满树的追问,借景抒情,表达了国破家亡的哀痛之情;漂泊天涯,有家不能回的悲凉心境;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解析】结合诗人当时的境况不难发现,当时的诗人已无落足之地,安史叛军攻陷洛阳,本欲前往 洛阳的诗人被迫退回秦州,有家不能回,一种哀痛便油然而生,所 以见到孤鹤(诗人自喻)晚归,便认为是昏鸦(安史叛军)占据了树林。据此分析诗人的情感即可。
6.(2018•慈溪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回 答问题。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阴阴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又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解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正确理解指定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即可作答。“杨柳阴阴细雨晴”的意思是在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变得苍翠浓郁,经过细雨的洗浴后,柳色变得更加深暗。其中的“阴阴”一词表现了杨柳的枝繁叶茂。“又逐春风到洛城”的意思是在梦中我再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又”表示这是梦境的再次出现。据此作答即可。
(2)结合后两句内容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
【解析】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一夜春风吹起了我的甜蜜的思乡梦,在梦中我又一次追逐着春风飞回了我的家乡”,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内心的乡愁。据此作答即可。
7.(2018•宁波鄞州区联考)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野 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周密的《野步》描写的是__春天__(时节)的景象,赵翼的《野步》描写的是__秋天__(时节)的景象。
【解析】“新蛙”“东风”是春天的景象。“秋风”“红枫”是秋天的景象。
(2)两诗均以《野步》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两诗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第一首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陇翠绿、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之情。第二首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 “管闲事”,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吹走了时光,表达出诗人对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悲苦、愁苦)之情。
【解析】分析两首诗的情感,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周诗描摹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之情。赵诗说“秋风”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表达出诗人对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之情。
8.(2018•宁波鄞州区联考)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 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这首诗前四句叙写了作者与友人的__问答(或“对话”)__,其中“__不得意__”一语道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这正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关键。
【解析】前四句是作者与友人的对话,“不得意”三字,意蕴丰富,不仅交代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2)这首诗末句没有直接抒情,而是以景作结。后人评价:“此种断以不说尽为妙。”请结合全诗,说说诗人在“白云无尽时”这一自然画面之中隐含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远离尘世、悠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不得意的友人的劝慰;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解析】答题时要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白云无尽时”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羡慕;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 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展开余下试题
9.(2018•宁波鄞州区联考)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①拜母河梁②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③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释】①搴(qiān)帷:掀起门帘出门。②河梁:桥,替代送别地。③惨惨:幽暗无光。
(1)“白发愁看泪眼枯”一句中,“__愁__”“__泪(‘枯’也可以)__”写出了母亲的担忧(用诗句中的字填空)。
【解析】读懂诗句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白发愁 看泪眼枯”句意为:回头看去,倚门而立的老母亲,花白的头发分外醒目地映在眼前,她那哭干了泪水的眼睛正忧虑地注视着自己。句中的“愁”和“泪”写出了母亲的担忧,是表达感情的关键性字眼。
(2)有学者评价此诗说“字字沉痛,令人不忍卒读”,请结合诗的三四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柴门”“风雪夜”两个词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处境的艰难。风雪因柴门而更为肆虐,柴门因风雪而更为难忍,此时还要向年迈的老母告别,此刻诗人的内心唯有“惨惨”可言。最后,作者集愧疚、自责、痛恨于一身,直接抒情,发出了“此时有子不如无”的感慨。
【解析】“惨惨柴门风雪夜”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作者处境的艰难。“此时有子不如无”是直接抒情,风雪这么大的时候,还要向年迈老母告别,这样的儿子没有也罢。所以“字字沉痛”表现在“惨惨”的抒情,在“柴门风雪夜”的描写,在“此时有子不如无”愧疚的心理活动。
10.(2018•余姚模拟)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山 行
[唐]项斯①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②气从茅舍出,缲丝③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释】①项斯:唐代诗人,生逢唐末乱世,自觉怀才不遇,除做过小官丹徒县尉外,长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风光。②蒸茗:炒茶。③缲(sāo)丝:从泡在开水里的蚕茧中抽出丝。
(1)诗歌以深林、流水、峰影、鹿群、蒸茗气、缲丝声等生动勾勒出__幽静__、__清新明丽__的山村景象。
【解析】整首诗的意思是:幽深茂密的树林里也有人居住 ,一条小溪在几户人家中穿过 。山峰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也在变化。草地上有鹿群踏过的泥痕。茅舍中飘出阵阵制茶的热气,缲丝的声音从竹篱笆里传出来。正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整首诗勾勒出清新明丽、生机勃勃的山村景象。
(2)全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喜爱山村野景,渴望归隐山林。
【解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 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此诗写山水,饱含田园风味,写景如绘,清幽静谧,同时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喜爱山村野景,渴望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
2020年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模拟题解析
下一篇:
备战2020浙江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浙江省宁波”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