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47  2020-01-1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7]
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靠拢(lǒng) 空濛(méng) 玷污(diàn) 惊鸿一瞥(piē)
B.迸溅(bèng) 中枢(shū) 狷躁(juān) 浑身解数(xiè)
C.调情(diào) 诽谤(fěi) 污秽(huì) 锐不可当(dàng)
D.濒临(bīn) 愧怍(zuò) 旖旎(nǐ) 挑拨离间(jiān)
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缔造 晦暗 所向披糜 苦心孤诣
B.烦躁 蜕变 欺世盗名 相形见绌
C.缭望 凌驾 饱经沧桑 诚惶诚恐
D.馈赠 签暑 义愤填膺 穷困缭倒
3.下列各项能够完全构成反义词的一项是
A.急剧--缓慢 卑鄙--高尚 污秽--干净
B.潮湿--干燥 渊博--瘠薄 裁减--增加
C.兴盛--凋落 短浅--深远 敷衍--认真
D.关注--漠视 忠厚--奸诈 饥寒--温馨
4.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语都具有褒义的一项是
A.如果当初大家能够勠力同心,这次就不会重蹈覆辙。
B.面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技艺高超的他们也不免叹为观止。
C.他平时口蜜腹剑,为了自己利益时甚至会对朋友落井下石。
D.年轻时,唐玄宗宵衣旰食,晚年却因宠信杨氏而误国殃民。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夏季的夜晚,宁静幽深,只有萤火虫在草丛中闪光。
②远远地看见,流星变成一道闪光,划破黑夜的长空。
B.①暮色朦胧,向远处看去,只能望见那一片大山的轮廓。
②这个村庄,坐落在山谷之中,掩映在朦胧的烟雾里。
C.①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热量,甚至是起火。
②同学们之间很容易产生一些小摩擦,要用合理的方式解决。
D.①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
②我快速地收拾东西,打算离家出走,却迎上了父亲温和的目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
B.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元。他的先进事迹,家喻 户晓,广为流传。
C.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D.随着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7.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植物是能“说话”的。有时像久病的老妇人,发出断续的喘息声。而一旦获得______的阳光,或者接受______的水分,声音就会变得婉转悠扬。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面对人类的侵扰,那些植物就会用尽最后的力气呐喊,或者通过______的年轮、______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表达它们的抗议。
A.适量 充分 干巴 枯槁 B.适度 充裕 干枯 枯竭
C.适当 充沛 干涸 枯黄 D.适宜 充足 干瘪 枯萎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是想复制出器官,就肯定要解决三个问题,而这是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根本做不 到的。
B尽管对外界比较低调,但国奥队内部还是很重视这场比赛的,因为这是他们首次亮 相。
C.由于它比使用私车更方便,更快捷,因此,不仅政府高官,甚至企业巨头也乘公交 车上班。
D.在这个国家,外国留学生是不可以在校外打工的,虽然在校内可以打工,而且工资 不上税。


浏览完整试题9.将“那么,忙了停一停,累了歇一歌”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忙与累也许是无法避免的。①当我们稍作停歇,伸手把过一枝梅花,此时不用再去羡慕梅妻鹤子的悠闲。②嗅一嗅梅花的清香,就能嗅到生活的芬芳。③能嗅到生活芬芳的人,四季都有花开。④四季的花香会让我们远离忙碌和疲惫,享受到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A. 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重新踏上了写作之旅。(老师和同学鼓励我)
B.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飞跃表明优越)
C.在这件事情中,卓玛深刻地认识到了知识就是财富。(卓玛认识到了知识就是财富)
D.绚烂多彩的焰火在漆黑的夜空中构成道美丽的风景。(夜空中构成风景)
11.下列各项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我市六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C.他之所以犯收受贿赂这样的错误,是因为思想意识不够坚定所造成的。
D.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12.下列各项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谷子熟了,在徐徐的秋风中谦虚地低下了头。
B.天空湛蓝,白云飘逸,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
C.满院子是盛开的桂花,十里外都可以闻得到它的香气。
D.秋天,苇塘中的芦苇成了一片片轻柔的羽毛。
1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的一项是
A.他写了两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我也不知道该谁去?
C.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D.远看群山怀抱,白云缭绕;近看小桥流水,松竹茂密。
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所以,那些能够取得成功的人在受控时,是绝不会消沉的。
②人生之旅是曲线的,人类的历史也是曲折的。
③因为,他们总会透过暂时的风雨,探测到未来的阳光。
④-切的挫折、低谷,只是前进道路上的小插曲而已。
⑤但曲折,并非人生前途的黯淡和历史潮流的倒退---人生之途虽然曲折,但前程似 锦: 人类历史虽然曲折,但时代总是在曲折中前进。
A.④②⑤①③ B.②⑤④①③ C.②③⑤④① D.④③⑤②①
15.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错误的一项是
A.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欧阳修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二、阅读:本题共15小题,共45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16-17题。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16.选出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A.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B.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C.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D.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1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这 B.之:结构助词,的
C.堙:填塞 D.故: 因为
(二)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18-21题。
善待挫折
刘熙
①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的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翩翩而来。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自古英雄多磨难。”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可以说,挫析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的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⑥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炼,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节选白《中华语文网》,有删改)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9. 根据文本内容回答,挫折的作用有哪些?



20. 下列各项不属于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 B.道理论证
C. 引用论证 D.比喻论证
21.下列各项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B.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顽强不屈,成就了一番丰功伟绩。
C.挫折磨练人们的意志,人们最出色的工作一定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D.挫折并不能自发的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


展开余下试题(三)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22-30题。
消失的故乡
谢冕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日熟悉并且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婉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隐隐绰绰的院落內植满了鲜花,浓郁的花香甚至弥漫于林间。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悯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 那里荡漾着內地罕见的异城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让我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并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有改动)
22.为本文划分结构,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3.第②段中,“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第②段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在内容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列不属于“已经消失的东西”的项是
A.老家屋后的梅林 B.树下静卧的水牛
C.充满欧陆风情的教堂 D.水泥地封糊的地面
28.作者从多角度描写消失景物,下列不属于描写角度的项是
A. 听觉 B.触觉 C.视觉 D.嗅觉
29.下列对“城乡的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难免产生矛盾冲突”的理解,有误的 一项是
A.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留住了历史的源、民族的魂,文化 的根。
B.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我们要充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C.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产生冲突时,只考虑发展。
D.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毁掉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留下永久的遗憾。
30.下列不属于作者对“消失的故乡”的感情的一项是
A.失望 B.哀伤 C.痛惜 D.忏悔
三、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马云在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时,反复说的一句话是“我在做,你在看”。马云一直在做,最终,做出了“阿里巴巴”。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 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
①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 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
④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语文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A B B C D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B B B B C
题号 17 20 21 22 27 28 29 30
答案 D D C B D B C D
二、阅读
(二)
18.善待挫折(或: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挫折中磨炼、奋起,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
19.挫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
(三)
23.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24.过渡 /承上启下
25.是本文的线索,突出文章的主旨,引起阅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对一点一分)
26.经历百年的共生并存的多元文化。
三、作文
材料则是一则名人素材:马云的话。很显然,这句“我在做,你在看”也是这则材料的核心所在。把握了这点,也就把握了材料的内涵,为下一步的构思与写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马云这句话的主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创业重要的不是“看”,而是“做”;“做”比“看”重要,“做”能带来成功,而“看”则不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集中起来就是“做”即行动的重要性。这些,也都是我们在立意时可以选取的角度。
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些角度,并根据自己及周围人的生活、学习实际,选取相关的素材,特别是选取那些自己最为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来进行阐述。既可以从正面阐述,比如说自己或别人如何行动,如何取得成功,取得了哪些成就;也可以从反面阐述,比如说自己或别人如何不重视行动,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又如何失败,或取得了什么样的教训……如此打开思路,自然思如泉涌。


展开余下试题当然,由于文体不限,除了记叙文,我们还可以写议论文,从“行动”的必要与重要性、如何行动、多做少看少说的结果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论述要有感而发,要充分有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令人信服。我们也还可以写书信体、故事体、寓言体等,具体采用何种形式来表现,可以根据所要写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体裁。
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这个谚语与马云的话是同一个意思,与其站在水边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干来得实在。可以讲述自己相关的经历,比如以前老是因为书写不好挨爸爸妈妈及老师的训,看到那些写字写得好的同学,很是羡慕。后来,在同学的鼓励下,自己一心一意地蹯踏实实地练起字来,一段时间过后,自己也写出了一手漂亮的字,受人表扬受人羡慕。
2.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干。想实现某个愿望,达到某个目标,仅有想法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需要行动,需要去做。比如想写好作文,却不阅读大量的书籍,不坚持练笔,又怎么可能呢?想学好数学,却不做大量做习题,怎么可能呢?想学好英语,却不背单词,不阅读文章,不提笔写作,又怎么可能呢?
3.行动需要坚持
一口吃不成胖子,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所有的成功,需要行动,需要积累。所以我们为理想而付诸行动,是好的,但是,不能只有三分的热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需要的是一日复一日的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4.“做”比“看”重要
学习也好,做事情也好,干事业也好,都需要“看”,需要想,需要规划,但更需要“做”,尤其是踏踏实实的行动,真心实意地付出。只有这样,学习才有可能进步,事情和事业才有可能成功。如果不“做”,那一切就只是海市蜃楼,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获得成功。孙家栋,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的坚守,长时间付出的结果。搜狐的张朝阳,创业获得初步成功后,不再行动,事业也停滞不前,因此不断被后来者超越。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西藏拉萨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4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