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776  2020-01-2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6]
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郴州市2019年下学期学科教学状况抽测试卷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8页,有六道大题,共22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多元,一个是一体。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的融合性。目前的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统称为中华民族。古代的中华,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文化,一个是民族。民族主要是指中原地区以汉民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融合体,如唐太宗曾说:“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这里的中华作为民族的含义,主要指的是中原地区汉文化圈的民族共同体。如辽道宗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这里的中华指的是文化,是少数民族首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向往的表达。因此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体。中华民族,是中国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
50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多元,就是指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集合体中不可缺少的单元,他们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中华民族的主休民族,形成于2200多年前的汉朝,主要居住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有众多的民族加入,成为汉族一员,如唐代的粟特人,在长安和洛阳经商生活,安史之乱后,大量定居于洛阳的粟特人融入汉民族,失去了本民族身份。还有的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流发展中能保持本民族特色,如哈尼族,居住于云南地区,公元前3世纪时生活于大渡河以南,称为和夷部落。唐代时,这支民族向唐王朝贡献方物,臣属于唐,元明清时期聚居于云南地区的沅江、澜沧江之间,“多住在半山腰,依山势建立村寨”,首领被授予土司之职。还有些民族是从境外迁入的,如18世纪以后从沙皇俄国迁入中国境内的俄罗斯族。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历史形成的一个整体,它不是分裂和分散的。
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居住情况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交错局面。这种居住局面的形成,是历史上移民造成的。古代社会由于战争、经商、灾害等原因,形成了多次移民活动,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居住模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也是历史形成的,在民族迁徙过程中,民族文化形成了有效传播,比如汉民族向新疆地区的移民,带去了灌溉技术、建筑技术以及钢铁冶炼技术等,而新疆地区人民向中原地区的迁移,带来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胡桃、葡萄等。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西域侨民在万家以上,其中很多人充当了传播西域音乐、舞蹈艺术的使者角色。来往移民不但传播文化,还进行商业流通,形成经济上的互相依存,如张骞开通西域之后,“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款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丝绸之路因此形成。商业物品的流通,使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和情感上的互相亲近关系。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从历史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删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是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体,也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
B. 占94%的汉族形成于2200多年前的汉朝,主要居住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
C. 历史上的移民造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和聚居中有杂居、杂居中又有聚居的交错局面。
D. 北魏时期,居住在洛阳的众多新疆移民,既向当地传播了西域的音乐和舞蹈艺术,也进行商业流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历史发展形成的。
B. 文章第二段用例证法论证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文化融合的民族。
C. 文章以详实的事实论据,证明了中华民族虽然是多元的,它是历史形成的一个整体。
D. 最后一段从居住、文化、经济等方面论证了各民族发展是不能分割的整体性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族占了全国总人口的94%,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流发展中,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融入汉民族,失去了本民族身份。
B. 虽然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集合体中不可缺少的单元,但他们因为人数少,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产生影响。
C. 我们现称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的融合性民族共同体。
D. 各民族文化在民族迁徙过程中得以传播,使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互相依赖、情感上互相亲近的关系。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D项,“居住在洛阳的众多新疆移民”是错误的。由原文“居住在洛阳的西域侨民在万家以上”可知,应该是西域侨民。属于张冠李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总—分—总结构”是错误的。全文采用的是“总—分”结构。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少数民族在与汉民族的交流发展中,在汉族的影响下,逐渐融入汉民族,失去了本民族身份”是错误的。不是所有少数民族都被汉化,有些仍保留民族特色,如文中第二段提到的“哈尼族”。属于以偏概全。
B项,“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没有产生影响”是错误的。文章第三段说到在民族迁徙过程中,民族文化形成了有效传播。
D项,由原文“商业物品的流通,使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和情感上的互相亲近关系”可知,是商业物品的流通使得中原地区民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关系和情感上的互相亲近关系,而不是各民族文化在民族迁徙过程中得以传播。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展开余下试题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及长,辩瞻,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尝在载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扁,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有终焉之志 终:终老
B. 信可乐也 信:实在
C. 况修短随化 化:变化
D. 姥初有愠色 愠:恼怒
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遂以女妻之 而乃以手共搏之
B.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因击沛公于坐
C. 亦犹今之视昔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羲之笑而不答 今行而无信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或取诸怀抱
C. 亦将有感于斯文
D. 赠金紫光禄大夫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幼年时不善言辞,人们不大看重他;长大后文章、书法极佳,为人耿直、率性,深为当时人们敬重。
B. 王羲之是虽出身高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曾作兰亭集序》一文。
C. 《兰亭集序》前半部分记叙盛会概况,写山川之美,饮酒吟咏之乐;后半部分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D. 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即享大名,尤其楷书影响很大,曾为一老妇题扇,人人都抢着买。对其书法推崇备至。
8. 请把下列课文中划线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秦之武退秦师》)
(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答案】4. C 5. B 6. B 7. D
8. (1)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2)现在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亲近秦王。
【解析】
【4题详解】
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便有终焉之志”翻译为: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终”解释为终老。
B项,“信可乐也”翻译为实在很快乐,“信”解释为实在。
C项,“况修短随化”翻译为:况且生命的长短听凭自然的造化,“化”指大自然。
D项,“姥初有愠色”翻译为:老妇起初脸上露出恼怒的神色,“愠”解释为恼怒。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遂以女妻之”翻译为:于是把女儿嫁给他,“以”为介词,把;“而乃以手共搏之”翻译为:只能用手来与荆轲博斗,“以”为介词,用。
B项,“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翻译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于”为介词,在;“因击沛公于坐”翻译为:趁机在作为上击杀沛公,“于”为介词,在。
C项,“亦犹今之视昔”翻译为:就如同现在的人看待前人一样,“之”为助词,取独;“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翻译为:崛起所佩戴的玉玦多次暗示项王,“之”为代词,代项王。
D项,“羲之笑而不答”翻译为:王羲之笑笑没有回答,“而”为连词,表修饰;“今行而无信”翻译为现在去秦国却没有信物,“而”为连词,表转折。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
A项,“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翻译为:曾经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同志”古意指“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指“为共同的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
B,“或取诸怀抱”翻译为:有的人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怀抱”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是指“胸怀抱负”。
C项,“亦将有感于斯文”翻译为: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触,“斯文”古义指“这篇文章”,今义指“文雅”。
D项,“赠金紫光禄大夫”翻译为:赠予他金紫光禄大夫的称号,“大夫”古义是“古代官名,今义是指“医生”。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D项,“其楷书影响很大”是错误的,于文无据。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敝”,损害;“仁”,仁道。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信”,凭信之物;亲”,亲近。
【点睛】理解文章的内容,是做文言文题的基础。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另外,像比较生僻的文章,翻译起来比较拗口,我们可以借助下面的题干去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由点及面,慢慢读懂文言文段。


展开余下试题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堂侄。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超人之处。十三岁时,曾经拜访周顗,周顗看到王羲之并认为他不同于常人。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性情经宣而著称。他特别擅长书法,为古今之冠。当时太尉都鉴派门生来见王导,想在王家子弟中选位女婿。王导让来人到东边厢房里去观察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都鉴说:“王家子弟个个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使者到,都显得拘递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坦腹而食,若无其事。”都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郡鉴就把女儿嫁给了他。羲之很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王羲之曾和爱好一样的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宴集,并亲自作序。以申明自己的心志,说: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有人将潘岳的《金谷诗序》与这篇序相比,将王羲之与石崇相比,王羲之听说后十分高兴。王羲之生性爱鹅,会稽郡有一个独身老妇养了一只鹅,很会鸣叫,王羲之向她求购没有成功,于是他带着亲友乘车前去观赏。老妇听说他要来,便将鹅杀了烹煮款待他们,使得王羲之叹惜了一整天。又有一次王羲之曾在在载山碰见一位老妇,手持六角形竹扇在叫卖。他在竹扇上书写,每把扇子上写五个字。老妇起初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字是王右军写的,就能卖一百铜钱啊。”老妇按照他的话去做,人们竞相购买。后来,老妇又拿了一些竹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而不肯再书写了。王羲之的书法受到世人的看重,就像以上的例子。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建康东面各郡的人士尽情游赏山水,以射鸟钓鱼为乐。五十九虽去世,朝廷赠予他金紫光禄大夫的称号,她的儿子们总从父亲的遗愿,坚决推辞不接受。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
9.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见至焉,______________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毛泽东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而写下名篇《沁园春•长沙》。当代中学生们,你们正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年纪,请飞扬你们的激情,擦亮沉睡太久的夜空!
(4)《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不为小人的种种丑态、伎俩所动,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答案】 (1). (1)月明星稀, (2). 乌鹊南飞 (3). (2)常在于险远, (4).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 (3)恰同学少年, (6). 风华正茂 (7). (4)宁溘死以流亡兮, (8). 余不忍为此态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鹊”“茂”“溘”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本诗中间两联用的________艺术表现手法,借筝声传达心声,抒发________的情感,使整首诗别具一格,别有情韵。
【答案】 (1). 手法:比喻,想象,通感均可; (2). 情感:感时伤别;离别思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和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掌握常用的手法。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颔联“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将筝声模拟成像是春风吹拂着柳枝,像是在告别,也像是杜鹃鸟绕着落花,娟娟啼血。这里采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筝声本是无形的,是听到的。这里将无形的听觉化为有形的视觉,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筝声的绝妙与独特魅力。通过筝声来诉说别情,那些杨柳依依,杜鹃啼血,落花随风起舞的场景历历在目。这些伤感的景物描写衬托出了离别的伤感。颈联“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想象着有谁家的母亲在黑夜独坐,等着游子回去。也许又有哪家的少妇在月明之时,登楼眺望,盼着游子归去。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抒发的是离别思乡之愁。
四、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挥手之间(有删节)
方纪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从清凉山上望下去,见有不少的人,顺山下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我们《解放日报》的同志,早得了消息,见博古、陆定一同志相约下山,便也纷纷跟了下来,加入向东的人群,一同走向飞机场去。
记得八月十日夜间,新华社的译电员带着刚刚收到的日本投降的消息,一路喊着从我们的窑洞门前跑过,不到天亮,这个消息便像一阵风传遍了延安。第二天晚上,南门外新市场上便出现了群众自发的庆祝集会。卖水果的农民,把一筐一筐的花红果子抛向空中,喊着要人们吃“胜利果实”。有些学校的学生,把棉袄里的棉花掏出来,扎在棍子上,蘸着煤油点起火把来,在大路上游行。
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气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解放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了!毛主席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指出“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
昨天夜里,支部忽然传达了中央关于和国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郴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7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