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735  2020-01-2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5]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温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测试
语文试题
1.全卷共6页,有三大题,16小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诗意栖居
专题一 佳句采撷(12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4)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子曰:“德不孤,_______________。”(《论语》)
(7)子曰:“_______________,小人和而不同。”(《论语》)
(8)_____________,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答案】1.(1)雪拥蓝关马不前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4)月上柳梢头 (5)千里共婵娟 (6)必有邻 (7)君子和而不同 (8)不以物喜(每空1分,每空错、漏、添字一处即不得分)
2、以下是某古装剧剧本,请结合你对上述名句的理解,恰当引用,补全其中的对白。
(注:填写上题的序号即可)(4分)
【答案】2.(4分)(4) (1) (8) (6)(每空1分)
专题二 古今辉映(1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任务。
3、感知诗意(5分)
(1)根据拼音,填写【甲】诗中的汉字。(3分)
(2)依据文意,补写【乙】诗中的注释。(2分)
4、探究诗形(2分)
艾青诗歌往往不拘泥于形式,极具“自由诗”的特点。对比【乙】诗,简要说明【甲】诗在
形式上有哪些“自由”之处。(至少两点)
5、体会诗心(5分)
(1)【乙】诗写刈麦全景,满溢诗人的同情。请在加点的两个“尽”字中选择其一,结合语
境,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2)【甲】诗为什么专写孩子割草的画面?结合具体文字,探究作者意图。(3分)
【答案】3.(5分)(1)曲 遮 篓(3分,每空1分)(2)②盖 ③拿着,持着(每空1分)
4.(2分)示例:1.句式自由,长短句交错,标点符号根据情感内容多变; 2.韵律自由而灵动,没有押韵;3.镜头多变,在夕阳、孩子、草原、竹篓、镰刀之间转变跳跃。4.诗体自由多变,语言自然朴素,富有散文之美。(每点1分,意近即可。 谈到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发现亦可得分)
5.(5分)(1)示例1:【A】“尽”字写出了农人因为劳作早已精疲力尽,然而,他们似乎连酷热都已感觉不到,只知珍惜夏日时间,竭力苦干。可见农人对麦子的珍惜程度。
示例2:【B】这个“尽”字写出了农人因繁重的税收而将赖以生存的田地都卖光了,表现了辛苦劳作却家无恒产、食不果腹的艰辛。(2)示例: 诗人专写孩子割草,强调了孩子割草的动作,描摹出孩子辛苦劳作的画面:在辽阔的草原中,是孩子小小的身子,他们在“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即使夕阳西下,孩子还在艰辛的劳作;即使年龄还小,却要承担超过年龄的生活重担。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们的父母呢?这其实是一种画面聚焦与特写,隐藏着诗人对孩子的深深同情与对民不聊生的时代的愤慨。
专题三 话说郑板桥
阅读以下三篇郑板桥作品,完成任务。
【作者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擅画兰、竹等;


浏览完整试题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先后做过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辞官客居扬州,以卖画生。
【作品一】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②吾曹③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④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②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③吾曹:
我们。④关情:关心,动情。
【作品二】 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作品三】 六十自寿联①
常如作客②,何问康宁③,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
兴要阔④,皮要顽⑤,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⑥;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
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注释】①乾隆十七年,郑板桥已在潍县任职六年,时值自己六十寿辰,于是以六十年人生感悟和
官场阅历,写下了这副对联。②常如过客:人生如过客,漂泊不定。③康宁:安康,宁静。④兴要
阔:兴致要高。⑤皮要顽:情趣要活。⑥少:读shào,年少之意。
6.【作品一】【作品二】均借竹抒情,但有何不同?(4分)
【作品一】借竹_____________ 【作品二】借竹________________
7.“规则性重字”是对联的一大特色。【作品三】上联“有”、“余”出现三次,“要”出现两
次;下联“无”、“俗”出现三次,“得”出现两次。
结合语境,朗读体会,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8.“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名言,是他在潍县做官时写给
自己的。结合以上材料,推测郑板桥“难得糊涂”四字的
用意。(4分)
第8题图
【答案】6.(4分)【作品一】借竹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忧虑关切之情。【作品二】借竹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超然脱俗的精神。
7. (3分)“规律性重字”使语言富有节奏,形成了活泼俏皮、幽默诙谐的效果,凸显了诗人摆脱凡俗的生活意趣。
8. 8.(4分)示例一:是自我解嘲或宽慰。从材料中可知,郑板桥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但他不愿也不会去做官场中的那一套俗事,他坚持自我的风骨与生活的情趣,这在别人看来,是有些糊涂的。
示例二:是自我标榜与激励。从材料中可知,郑板桥清高脱俗,知足常乐,坚持自我的风骨与生活的情趣。在看重名利,勾心斗角的官场中,这何尝不是一种“糊涂”,他写这四字,是在激励自我。
二、经典阅读(32分)
专题一 艺术之美(12分)
班级举行“艺术之美”专题学习,请你参与其中。阅读下文,完成任务。
美是性格和表现
罗丹①
你不要忘了我最喜欢的一句箴言:“自然总是美的。”能了解自然向我们指出的,这就够了
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造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
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A】
所谓“性格”,就是,不管是美的或丑的,某种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实,甚至也可以叫做“双重性真实”;【B】因为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天空的色调和地平线,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
因此对伟大的术家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一一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
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与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鹅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
既然只有“性格”的力量才能造成艺术的美,所以常有这样的事: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
在艺术中,只有些没有性格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的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
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矫饰,无故的笑脸,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C】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发现。
美,就是性格和表现。【D】
而且,“自然”中任何东西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
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的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显然,只有反映了真实,才获得这种优越性。
(选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有删改)
【注释】①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巴尔扎克》等。
A.没错,只有反映了人的性格性情的作品才是美的作品。
B.既有美的,又有丑的,所以叫做“双重性真实”。
C.对比论证,论证了艺术作品要尊重客观的事实,最好还是要朴实无华。
D.层层递进到这一观点,“性格”是“真实的美”,“表现”是“性格”力量的体现。
9.名言探源(3分)
阅读全文,补写以下同学的对话。
小A: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小B:是的。这句话其实就源自本文中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批注评价(3分)
小组同学对本文四个批注(见上文右侧),哪一个批注对本文理解最为到位?( )
11.文学审美(6分)
班级举行“文学人物的形象美”交流会。对于以下人物是否具有“形象美”,大家很有争议。请以其中一个人物为例,结合本文及原著,写一份发言稿,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备选人物:A.杨二嫂(《故乡》) B.胡屠户(《范进中举》)
【答案】9.(3分)在艺术家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他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或: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性格——这是因为他的坚决而直率的观察,能看透事物所蕴藏的意义。(文意相近即可,若有偏离,酌情扣分)


展开余下试题10.(3分)D
11.(6分)
【说明】深入理解文章,结合人物形象,把握真实与美、自然之丑与艺术之美的关系,形成内在的逻辑。本题采用分层赋分的方式。
专题二 水浒魅力(20分)
依据方法的提示,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节选) 施耐庵
话说宋江因躲一杯酒,去净手了,转出廊下来,跐了火锨柄,引得那汉焦躁,跳将起来,就欲要打宋江。柴进赶将出来,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来。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已在此间一年也。”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是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柴进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宋江在灯下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欢喜,便问武松道:“二郎因何在此?” 武松答道:“小弟在清河县,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斯昏沉。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径地逃来,投奔大官人处躲灾避难,今已一年有余。后来打听得那厮却不曾死,救得活了。今欲正要回乡去寻哥哥,不想染患疟疾,不能勾动身回去。却才正发寒冷,在那廊下向火,被兄长跐了锨柄,吃了那一惊,惊出一身冷汗,敢怕病倒好了。”
宋江听了大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次日起来,柴进安排席面,杀羊宰猪,管待宋江,不在话下。过了数日,宋江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
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柴进、宋江两个,都留他再住几时。武松道:“小弟的哥哥多时不通信息,因此要去望他。”宋江道:“实是二郎要去,不敢苦留。如若得闲时,再来相会几时。”武松相谢了宋江。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射道:“实是多多相扰了大官人。”武松缚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夹批:哨棒此处起】柴进又治酒食送路。武松穿了一领新衲红绸袄,戴着个白范阳毡笠儿,背上包裹,提了杆棒,【夹批:哨棒二】相辞了便行。宋江道:“弟兄之情,贤弟少等一等。”回到自己房内,取了些银两,赶出到庄门前来。说道:“我送兄弟一程。”
宋江和兄弟宋清两个送武松,待他辞了柴大官人,宋江也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三个离了柴进东庄,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别道:“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些闲话。不觉又过了三二里。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宋江指着道:“容我再行几步。兀那官道上有个小酒店,我们吃三锺了作别。”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倚了哨棒,【夹批:哨棒三】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便叫酒保打酒来,且买些盘馔果品菜蔬之类,都搬来摆在桌子上。三个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武松拿了哨棒,【夹批:哨棒四】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
宋江和宋清立在酒店门前,望武松不见了,方才转身回来。行不到五里路头,只见柴大官人骑着马,背后牵着两匹空马来接。宋江望见了大喜,一同上马回庄上来。下了马,请入后堂饮酒。宋江弟兄两个,自此只在柴大官人庄上。
话分两头。只说武松自与宋江分别之后,当晚投客店歇了。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拴束包裹,提了哨棒,(夹批:哨棒五)便走上路。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 …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夹批:哨棒十五】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夹批:哨棒十六】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
(选自《水浒传》金圣叹批评本 岳麓书社)
12.把握关系法(4分)
梳理人物关系,对于把握古典小说结构、理解人物形象都很重要。请依据图示,结合情节,梳理选文中的人物关系,填入A、B两处。
13.草蛇灰线法(4分)
一条蛇从草丛穿过,不会留下脚印,但会留下一些不明显的痕迹。“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在小说中,反复使用同一词语,多次交代某一特定事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以此贯穿于情节之中。
请结合选文中金圣叹的“夹批”,思考小说中一再写“武松的哨棒”的作用。
14.互为映衬法(6分)
金圣叹语:《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小说在塑造这些好汉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的共性和个性,从而形成一种互为映衬的关系。请在以下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结合选文,分析他们相同而又不同的形象。
【第一组】宋江与武松
【第二组】宋江与柴进
15.链式结构法(6分)
《水浒传》主要结构为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请依据以下目录提示,结合选文和原著内容,回答同学的疑问。
问:感觉“横海郡柴进留宾”是一处平淡无奇、日常琐碎的情节,为何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呢?
你的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目录(节选)
【答案】12.(4分)示例:A.武松醉酒打人,怕吃官司,投奔柴进,柴进收留了他,形成主宾关系;B.宋江仗义疏财,关怀武松,武松与其结拜为兄弟。(结合情节1分,关系梳理正确1分。)
13.(4分)示例:武松从离开柴进庄上一直到景阳冈,一路都带着哨棒,作者以“拴”、“提”、“倚”等简练的描写,忽隐忽现地加以反复暗示,既不喧宾夺主,又不至于不露痕迹,形成隐隐的线索,写出了武松时刻携带哨棒以作防身之用,引起读者对哨棒的关注。景阳冈打虎时,才把哨棒的作用充分显露出来,武松又“轮”又“劈”,竟把哨棒打成两截,最后空拳打死老虎,“哨棒”突显了武松的勇猛神威及英雄气概。(结合夹批,结合与“哨棒”有关的动作、情节,答出武松对哨棒的形影不离以及伏笔和悬念之意,得2分;引出看似哨棒对打虎很重要,但最后最厉害的却是武松的拳头,点出武松勇猛及英雄形象之意,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14.(6分)示例:
【第一组】宋江与武松
相同点:
两人都重情重义,英雄相惜。武松当得知“跐了火锨柄”的是宋江时,他跪地不起,谦卑地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对宋江极其敬重,当宋江多次送别武松以及救助他银两时,他“纳头拜了四拜”,恳请与宋江结拜为兄弟。宋江赏识人才,初识武松便心生欢喜,携着他的手邀请他上座喝酒,数日后送武松银两给他做衣服,当武松辞别回乡探望哥哥时,宋江又多次送银两并多次送别尽显依依不舍。
不同点:
武松性气刚烈,当宋江不小心“跐了火锨柄”,武松“跳将起来就欲要打宋江”;但武松为人更真诚、更重情义,从“跪”、“拜”、“堕泪辞别”等动作以及谦卑的言语中尽显武松对宋江的敬重。
相较于武松的性气刚烈,宋江则显得温和大方,面对武松差点误打自己却不介意,反而邀请其上座喝酒。他懂得体察人情,在武松困顿落魄之时,又是送银、送衣服、送别,让武松深受感动,但对武松的情更多的是物质资助,不如武松对他的情来得真。
【第二组】宋江与柴进
相同点:
两人都仗义疏财,爱结交好汉。宋江初识武松就热情拉着他喝酒,后又送银两又想送衣服,还结拜为兄弟;柴进也是热情好客,当武松因醉酒打人而怕吃官司来投奔时,他欣然接待;当宋江因在家杀死阎婆惜出逃投奔柴进时,柴进“安排席面,杀羊宰猪,管待宋江,不在话下”。当宋江拿银两要做衣服给武松及武松辞别探亲时,柴进都慷慨拿出银两,提供帮助。
不同点:
宋江慧眼识人,平等待人。宋江赏识人才,初识武松便心生欢喜,携着他的手邀请上座喝酒;数日后送武松银两给他做衣服,当武松辞别回乡探望哥哥时,宋江又多次送银两并多次送别尽显依依不舍。他与人交往,懂得体察人情,能笼络人心,在武松困顿落魄之时,宋江的这份仁义情深让武松感到心暖,恳请与之结拜为兄弟。
柴进只能说是仗义疏财,还不能慧眼识人,待人不能一视同仁。柴进和武松相处一年多都不能发现武松的过人之处,他更多的是以一副施予者的态度对待武松。他对人不能一视同仁,对待宋江敬重有加,但对武松却因其性刚喝酒后爱打人闹事而变得怠慢起来。
(相同点比较3分,其中结合情节分析占2分;不同点比较3分,,其中结合情节分析占2分。意思相近即可)
15.(6分)【说明】本题采用分层叠加赋分的方式,答出第一层次中的一个维度答案得1分;答出第二层次中的一个维度答案得2分;答出第三层次中的一个维度答案得4分。分数累计叠加,加至满分为止。
三、创意写作(30分)
16.根据要求作文。(30分)
嘿,是否已觉得读不出经典小说里更多的东西了?那么,何不改变角度呢?将叙述的视角换一换,可以体察不同人心的奥秘;将观察的角度换一换,就会跳出思维的桎梏;将思考的角度换一换,你将更能触及生命的真相和本质。
请用“改变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以下任务中选择其一,完成写作。
任务一 对一篇小时候(或小说片段)进行叙述视角的转换,改写小说。
任务二 选取小说中的一位人物,为TA写一篇小传,力求客观真实,实事求是。
任务三 通过多个角度的思考,辩证地看待一位小说人物,写一篇人物评论。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本卷中的内容,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①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②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凡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资料都必须准确,尤其注重用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但传记并不等于枯燥的生平简介,作者可以发挥想象,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③人物可以从以下小说(选篇)中选用:《水浒传》《三国演义》《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
【答案】16.(30分)
分类 分数档 评分细则
一类 30—
27分 ○写作目的明确,选择的文体恰当,文体特征明显。
○选材立意能紧扣材料,中心明确,思考深入。
○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流畅,结构合理。
○叙述故事,内容充实,描写生动,符合表达需要。
○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鲜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能运用个性化语言表情达意。
○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能运用论据进行充分论证,恰当运用论证方法,逻辑清晰。
二类 26—
24分 ○写作目的较明确,选择的文体较恰当,文体特征较明显。
○选材立意符合材料,中心较明确,思考较深入。
○依据文体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通顺,结构较合理。
○叙述故事,内容较充实,有一定描写,比较符合表达需要。
○文学创作想象合理,形象较鲜明,构思合理,立意较深刻。
○议论性文章观点明确,能运用论据进行论证,能运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证,逻辑比较清晰。
三类 23—
21分 ○写作目的基本明确,选择的文体基本恰当,基本符合文体特征。
○选材立意基本符合材料,中心基本明确,有一定的思考。
○语言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
○叙述故事,内容较具体,基本符合表达需要。
○文学创作有一定想象,构思基本合理,有所立意。
○议论性文章有一定论述,观点基本明确。
四类 20—
18分 ○写作目的不明确,文体混乱。
○选材偏离材料,中心欠明确。
○语言欠通顺,结构欠完整。
○叙述故事偏离材料,内容空泛。
○文学创作想象不合理,立意模糊。
○论述偏离材料,观点不明,条理混乱。
五类 18分
以下 有以下情况之一:①文不对题或内容有严重错误;②文理不通,结构混乱;③文不成篇,且字数不足300。
说明:
1.对有独到之处的文章,包括见解新颖、思想深刻、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严密、想象丰富、语言有表现力等,鼓励打高分。
2.套题或抄袭的作文,酌情扣分,扣至0分为止。
3.未写题目扣2分。
4.故意透露个人信息评为五类文。
5.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6.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温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