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802  2020-01-2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02]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南充市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绝句,粗通唐诗者皆可背诵。以博学才高著称的杨慎著有《升庵诗话》一书,认为“此诗可入神品”,神品是诗歌品鉴的最高等级,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赞誉,由此开启明代诗家对此诗的热烈关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龙编选《古今诗删》录之,并标举为唐人七绝的第一。
王世贞《艺苑卮言》论曰:“李于鳞言唐人绝句当以‘秦时明月汉时关’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诗人感叹征人离乡万里不得回还之苦,并通过古今对比侧面婉讽将军无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杨慎《升庵诗话》云:“‘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人所难解。”杨慎虽知此句“用意深”,却无法说清其中的奥妙,将秦时明月、汉时关分别从字面意思加以解释,穿凿附会,难以服人,李攀龙击节赞赏的便是“秦时明月”四字,但未能说清缘由,反对者因此不服。
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诗但求其佳,不必问某首第一也。昔人问《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盖亦兴到之言,其称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尽全诗也。李于鳞乃于此为唐七绝压卷,固矣哉!无论其品第当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强调“龙标七言绝,妙在全不说出。读未毕,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见矣,然终亦说不出。”所谓“说不出”“可思可见”,即指意旨丰富、含蓄蕴藉,与王世贞所言“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可谓异曲同工。
直到万历时期唐汝询评解《唐诗解》,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解云:“以月属秦,以关属汉者,非月始于秦,关起于汉也。意谓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而为可解不可解之语,读者以意逆志,自当了然,非唐诗终无解也。“七绝含蓄浑成、风旨深永的诗体特点,亦籍此诗彰显出来。
明人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深刻影响清人的唐诗评选,沈德潜《说诗晬语》云:“‘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秒,……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
关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争议,始终围绕着七绝第一的话题,最后是否第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诗话和选本的论争中,破除此诗“不可解”的疑惑,由无解而可解,真正读懂了这首唐诗。由此亦可见,对于唐诗的理解和接受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前人留下的文学经典,仍然在等待有心之人去发掘其中的奥妙。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0日)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世贞起初不信服李攀龙关于《出塞行》(其一)为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一番体悟后才认同。
B. 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因此奉该诗为“神品”难以服人。
C. 沈德潜梳理了“秦时明月”的争议,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诗评态度。
D. 历代关于“秦时明月”的争议的意义不在于谁是第一,而是在于解开“不可解”的疑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杨慎“此诗可入神品”和李攀龙的“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开篇,引起下文。
B. 钟惺引《三百篇》及《十九首》的例子,意在质疑“唐人七绝第一”的观点。
C. 论证部分采用并列结构,列举了历代诗评者对“秦时明月的分析和论证。
D. 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阐述了“秦时明月”的奥妙,很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
B. 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
C. 清人沈德潜的观点和前人不同,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D. 唐人“七绝第一”争议的意义在于如何真正地去读懂一首诗,并进一步发掘前人文学经典的奥秘。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题中B项,“杨慎虽知道‘秦时明月’的奥妙,但未解释缘由”错,曲解文意。原文是“无法说清其中的奧秘”,这是他未能做出解释的原因,不是知道奥妙而未解释。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对比论证”错,文章只是列举不同时期一些诗评者的不同观点,没有对其进行对比论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题中A项,“王昌龄的七绝《出塞》(其一),被世人奉为名诗,广为传诵,但千百年来一直争议不断”错,曲解文意,原文“晚明竟陵派领袖钟惺评选《唐诗归》,强烈质疑李攀龙关于七绝第一的评议”,是对该诗是不是“唐人七绝第一”的争议,而不是对这首诗的争议;
B项,“因为早期没人看出“秦时明月”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所以得出‘无解,不可解’之语”错,强加因果,原文“所谓‘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首次揭示‘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妙处在于秦与汉,明月与边关交互为文,并非无解、不可解之语”,文中未揭示互文手法与“无解,不可解”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项,“沈德潜对‘秦时明月’诗句的评价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错,原文“他认同李攀龙的推奖,又吸纳唐汝询互文之说,言其妙处,呈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诗学批评态度,这也是中国诗学发展到集大成时期的特点”,文章只是说沈德潜借鉴前人观点,并没有说明其观点最准确、最全面,是集大成者。
故选D。
【点睛】此类试题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喜欢《西游记》
钱之俊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钱钟书对《西游记》情有独钟。有一次,他主动对人说:“我不喜欢《红楼梦》。我也不喜欢《三国演义》。我喜欢《西游记》),喜欢《儒林外史》。”
(刘世德《回忆》)
他读《西游记》十几遍,对该书内容极其熟悉,《管锥编》中的引用就达50多处,他给别人的信中也常常引用书中妙语,平时看到什么有违原著意思的地方也会及时指摘。
上世纪50年代,他翻译《毛选》,发现有段文字说孙悟空钻进牛魔王肚里去了,觉得不对。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胡乔木从全国各地调来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查看,结果当然是钱钟书没有错。“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钟书虽然没有错,但也够‘狂’的。”
(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
上世纪80年代,《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钱钟书自然也看了。栾责明说“钱老喜欢《西游记》,小说、电视剧、动漫都看,看电视剧时,都是站在电视剧前,还经常触屏指点孙大圣什么地方违背了原作者之意。然后,走到电视后面书桌落座,大笔一挥,写出一篇又一篇小文,为《西游记》鸣冤叫屈,匿名寄往上海。大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目光如炬,即时上报发表。”“一篇又一篇”,大概是作者想当然的推理。当然,小说传记家更具想象力:“(钱钟书)看完电视台播的不过瘾,又四处托人搞来录像带,再沉个云山雾罩。”看过了舞过了还没过足瘾,又左挑点毛病右挑点遗憾,一连写好几篇短评,起个化名装入信封,歪歪斜斜摹仿小学生字体写上投寄地址,8分钱小邮票一贴,扔进邮筒里。”
(张建术《墨镜里的钱钟书》)
钱钟书给《新民晚报》是写过稿子,只是没有他们传说的这样玄乎。当年晩报编辑沈毓刚回忆,他们赠送了一份晚报给钱钟书,钱老重情义,除了给他们寄去几首诗,还寄去一篇看电视剧的观感。文章叫《也来“聒噪几句”》,发在《新民晚报》1988年3月18日“夜光杯”副刊,署名“中枢”,显然用的是名字谐音。一个令人疑惑的事是,钱钟书读《西游记》虽然次数多,但在手稿笔记中却很少见到。


展开余下试题《客安馆札记》在最后第800则,论及《西游》,而在庞大的《中文笔记》中却未见只言片语。陆灏曾询问过吴学昭,钱钟书是否另有关于《西游记》的笔记?吴说以前也曾问过杨绛,答曰:没有。他又问,钱钟书是否有一本写满批注的《西游记》?吴说:“杨先生去世后,卧室书柜所收藏两位先生经常翻阅的古典书籍(包括钱先生最喜欢的《西游记》和很不喜欢的《浮生六记》),遗物清理小组同志在遵杨先生遗嘱交付清华收藏以前,逐页翻阅过,亦未见有批注。“(安迪《“好记性”与“烂笔头”》)钱钟书曾对栾贵明说:“我记笔记在先,一写下来,就不会用脑子记了。”也就是说,凡是自己牢牢记在脑子里的,就不会再写笔记了。“如此看来,钱先生是真喜欢《西游记》,《管锥编》中50多处引用的内容,全部是记在脑子里的。”
(《“好记性”与“烂笔头”》)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钱钟书表示,他不喜欢《红楼梦》,却对《西游记》情有独钟,这使他的同事觉得有必要研究《西游记》对钱钟书的影响。
B. 《管锥编》中对《西游记》的引用有50多处,钱钟书给别人的信中也常常引用《西游记》中的用语,说明他对该书内容极其熟悉。
C. 栾贵明说钱钟书观看《西游记》时,都是站在电视机前,还经常指点孙大圣什么地方违背了原作。说明他爱电视剧胜过了原著。
D. 看完电视台播的不过瘾,钱先生又托人搞了录像带来看,还没过足瘾,就写几篇短评。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小说传记家的想象。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翻译《毛泽东选集》时,钱钟书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没有钻进牛魔王腹中”,虽然体现了他的“狂”劲,更表现了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B. 不论是报刊编辑,还是传记作家,他们都热衷于表现钱钟书的日常生活,这从侧面反映先生在当时社会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传奇色彩。
C. 钱钟书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短文《也来“聒噪几句”》,既表现了先生重情重义的一面,也表现了先生积极主动指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D. 在钱钟书数量庞大的手稿中,竟然没有发现过他对《西游记》只言片语的评论或记录,恰恰说明他把真正喜欢的东西都牢记在脑子里了。
6. 结合材料,概括钱钟书喜欢《西游记》的具体表现。
【答案】4. C 5. D
6. ①读了十几遍,却很少写手稿、点评,《西游记》内容牢记于心,在自己的论著中多次引用。②喜爱看《西游记》电视剧,对其中的漏洞或偏离原著的地方向报社投稿进行指正。③钱先生自己多次提及喜欢《西游记》,身边的同事、报社编辑也能证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题中C项,“说明他爱电视剧胜过了原著”错,原文“钱老喜欢《西游记》,小说、电视剧、动漫都看,看电视剧时,都是站在电视剧前,还经常触屏指点孙大圣什么地方违背了原作者之意”,可知钱老小说、电视剧、动漫都看,站在电视剧前,是“指点孙大孙大圣什么地方违背了原作者之意”。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题中D项,“竟然没有发现过他对《西游记》只言片语的评论或记录”错,原文“钱钟书读《西游记》虽然次数多,但在手稿笔记中却很少见到。《容安馆札记》在最后第八百则论及《西游记》,而在庞大的《中文笔记》中却未见只言片语”说的是“很少见到”;并且“《容安馆札记》在最后第八百则论及《西游记》”,由此看来,“没有发现过”扩大了否定的范围。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钱钟书喜欢《西游记》的具体表现”,从“他读《西游记》十几遍,对该书内容极其熟悉,《管锥编》中的引用就达50多处,他给别人的信中也常常引用书中妙语,平时看到什么有违原著意思的地方也会及时指摘”“钱钟书读《西游记》虽然次数多,但在手稿笔记中却很少见到”可概括出“读了十几遍,却很少写手稿、点评,《西游记》内容牢记于心,在自己的论著中多次引用”;从“看电视剧时,都是站在电视剧前,还经常触屏指点孙大圣什么地方违背了原作者之意。然后,走到电视后面书桌落座,大笔一挥,写出一篇又一篇小文,为《西游记》鸣冤叫屈,匿名寄往上海”可概括出“喜爱看《西游记》电视剧,对其中的漏洞或偏离原著的地方向报社投稿进行指正”;从“有一次,他主动对人说:‘我不喜欢《红楼梦》。我也不喜欢《三国演义》。我喜欢《西游记》),喜欢《儒林外史》。’”“栾责明说‘钱老喜欢《西游记》,小说、电视剧、动漫都看’”可概括出“钱先生自己多次提及喜欢《西游记》,身边的同事、报社编辑也能证明”。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深处的乡愁
陈新
春节一过,正月十五就快到了。但在我老家四川南充,正月十四同样重要,这个日子是“蛴蟆节”。
“十四夜,送蛴蟆,送你到远方吃酸醪糟。”
“蛴蝶节”里,往昔童声清脆送走疾病与忧愁的声音依然鲜活,昨日多愁善感的雨,还淅浙沥沥地落在做着美梦的少年的天空,然而倏忽间一梦醒来,雨声已在中年茫然地嘀哒。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过年,我不可抑止地思念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我父亲。
父亲是南充市大通镇土生土长的人,曾经的他为了改变穷潦倒的生活状态而走进军营。尔后,又为了一点可怜的辞职费用,用于拯救我那正饥寒交迫的祖父母以及婶婶叔叔,而无奈地用脚步书写一曲归去来辞。
大通,这座自明至清有过淡淡驿站风光的小镇,寂寥地横呈在地貌平平的红丘陵中,被贫瘠和鄙陋严严实实地包裹着。父亲的根虽然在这里,但当他从成都军区的大院里辞职回到这方曾生他养他的土地时,却又像跌落蓝天孤飞的鸿鹄般落寞。在那个年代。父母亲是我们公社少有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很快,贫困交加、饥肠辘辘也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色调。劳作在尘土飞扬的农活中,父亲这位在军营里锻造出铮铮意志的汉子,内心却装满着对我母亲的愧疚:他愧疚自己不能拋开贫困对家庭的羁绊,不能驱散疾病对母亲的折磨。
母亲是在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时辰首次踏上川北这一隅陌生的土地的,我已无法了解。我却能想象,一脚踏上这片孤寂的土地,她一定是那么茕茕子立,但心中装着爱情的她,应该是没有叹息和徘徊的。既然来了,便笃定坚守。虽然始终如一地勤劳,但贫瘠的土地回报他们的只有布衣粗服,食不果腹。
母亲,这朵来自城市的娇花,曾经甜蜜烂漫的理想在艰辛的生活中渐渐破灭,积劳成疾因为没钱给我母亲治病,也期盼着家里能够改善生活状态,于是在那些年的春节里,每逢正月十四的夜晚,父亲都会叫我们手举竹篙火把去送“蛴蟆”,并一路高唱:


展开余下试题十四夜,送蛴蟆,
送你到远方吃酸醪糟。
蛴蟆蛴蟆你莫叫,
我们送你很热闹。
蛴蟆蛴蟆你莫喊,
我们大家都勇敢。
蛴蟆蛴蟆你快跑,
送你到远方吃酸醪糟……
年年十四夜,年年蛴蟆节,父亲都督促我们去践行这个原始的传统,并期冀我们家健康吉祥进入温饱。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随着大把光亮消逝的,除了绵长清脆的童声,还有这种年复一年的朴素愿望。
最终,母亲的生命时针,停摆在了她49岁那一年。
虽然,此后“蛴蟆节”能送走“瘟神”疾病的传说我已不再信,但只要我在大通过年,我仍会在正月十四夜这天加入到乡亲们送蛴蟆“瘟神”的阵营中去。
我知道,我随着火把传递的,已经不再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迷信,而是故乡春节的传统和美好愿景。
“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改变一切。”余华说。
2015年5月的一天,癌症无情地夺走了父亲对世间的眷恋和对后辈子孙的牵挂,他往生天堂,追随我的母亲而去了。
……
回望过去,已经泛黄的画卷是那么美好而又揪心。都市拥挤不堪的繁华和喧嚣,却难以驱散我内心对故乡不绝如缕的思念,曾经晨昏相伴的故乡,浓缩了我的割舍不去的留恋,也留存了令我既温馨又怆然的记忆。如今,得知故乡的文化单位致力于弘扬几近湮灭的“蛤蟆节”,让我欣喜地觉得,隐约的时间和那暗淡悠久的村庄,蓦然间多了一些连接外面世界的情感。
我并非年年春节都回到大通,在正月十四的夜晚,举着竹篙做成的火把,去到田畴地垄高唱:“十四夜,送蛴蟆,送给吊楼子吃酸醪糟……”我自责地想,是不是因为我让虔诚打了折扣,便折了父亲的天寿,且留给了我沉重的悲伤?
不得而知。
但愿今年的“蛴蟆节”,能在家乡人们的火把游走中,送走与我血脉相连的哀愁。
【注】“蛴蟆节”“正月十四送蛴蟆(蛤蟆)”是川北地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间传统节日,是南充市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画线句子既有对昨夜雨声的刻画,也抒发了作者由童年、少年忽而到了中年的感慨,为下文的叙述蓄势。
B. 文章叙述童年家庭的贫穷以及母亲因无钱治病而早逝,照应了父亲的愧疚,也暗扣了标题中的“乡愁”。
C. 那些年父亲叫我们送瘟神“蛴蟆”,这是他在无法解决家庭贫困和驱赶母亲病痛情况下的一种精神寄托。
D. 文章引用余华充满哲思的语录,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感悟,同时自然地引出下文对父亲去世的叙述。
8.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
9.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蕴。
【答案】7. A 8. ①注重亲情,有责任感。父亲因贫穷走进军营,又因为拯救饥寒交迫的祖父母以及孃孃叔叔而回到农村;为不能摆脱贫穷和没钱给母亲治病而愧疚②辛勤劳作,意志坚定。“劳作在尘土飞扬的农活中”是父亲的生活常态,尽管环境很艰苦但他仍觉得自己做得不够。③热爱传统,期待幸福。为了改变贫穷驱散疾病对妻子的折磨,每年正月十四的夜晚让我们唱“蛴蟆节”歌,期冀我们家健康吉祥进人温饱。
9. ①“蛴蟆节”贯串全文,起到线索作用。同时文章始于“蛴蟆节”,终于“蛴蟆节”,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②“蛴蟆节”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全文围绕“蛴蟆节”,叙述与之有关的故事,回顾了温馨又怆然的记忆,表达作者对父母的怀念。③作者欣喜于文化单位对“蛴蟆节”文化的弘扬,表达了作者对故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散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题中A项,“对昨夜雨声的刻画”错,原文“昨日多愁善感的雨,还淅浙沥沥地落在做着美梦的少年的天空,然而倏忽间一梦醒来,雨声已在中年茫然地嘀哒”,时间跨度由少年的写到中年,可见“雨”是虚指,不是实指。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散文人物形象的能力。做此类题时,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同时借助议论、抒情的句子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从“用于拯救我那正饥寒交迫的祖父母以及孃孃叔叔,而无奈地用脚步书写曲一归去来辞”中概括出父亲“注重亲情,有责任感”;从“他愧疚自己不能抛开贫困对家庭的羁绊,不能驱散疾病对母亲的折磨”中概括出父亲“意志坚强,有担当”;从“因为没钱给我母亲治病,也期盼着家里能够改善生活状态”“每逢正月十四的夜晚,父亲都会叫我们手举竹篙火把去送蛴蟆,并一路高唱”中概括出父亲“仍对生活充满期望,追求新生活,期望家庭幸福、生活安康”。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散文的行文脉络、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可以从情感变化、蕴含的道理、时间、空间、事件等角度来分析行文脉络。本题着眼于全文,开头提出“蛴蟆节”,中间父亲让我们唱“蛴蟆节”歌,最后祝愿“蛴蟆节”,可见“蛴蟆节”这个事件贯串文章始终,是全文的线索,且开头起于“蛴蟆节”,结尾止于“蛴蟆节”,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分析情感态度与思想意蕴,看散文写了哪些材料,如不同的人、事、物、景,这些材料蕴涵了哪些不同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本题着重于“蛴蟆节”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我”对故乡的情感。蛴蟆节使“我“想起了怀念的父亲,由此引出父亲让我们唱“蛴蟆节”歌给母亲祛病,表达作者对他们的怀念之情,文章提到“故乡的文化单位致力于弘扬几近湮灭的‘蛴蟆节’,让我欣喜地觉得,隐约的时间和那暗淡悠久的村庄,蓦然间多了一些连接外面世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点睛】分析行文脉络,可以找行文线索,常见的线索有:以核心人物为线索,以核心事物为线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可以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散文中,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有些句子反复、出现,称之为反复句,反复句显示了散文的脉络层次。可以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可以划分层次段落,根据层意段意,分析行文脉络。分析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蕴,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这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作者,读者,作品中的人,有内涵的景、物,作品表面,作品内涵,作品背景。这类题答案基本都是文章多层内容的高度概括,需要准确切分文章相关区域的表述层次,并能高度精练地进行语言概括。
二、文言文现代诗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怎,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母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南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