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507  2020-03-03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7]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6单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课时分层作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时常怀念冬天的村庄。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是很陌生的,记忆中冬天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随着一场寒凉的秋风隐遁无形,代之而来的便是期待许久的冬,渴望在这个漫长的冬日里,能有一场场________的大雪降临村庄,遮蔽大地的荒芜与突兀。但随着冬日渐深,飘雪的惊喜依旧未能________,而我对雪花的期待初衷不改,就像等待一位从天堂走出的大神,挥手之间为广袤的人间降临一场福祉,唯美而又持久。冬天本就是一个安谧静美的词语,镶嵌在季节的轮回里,而雪花便是这轮回里的精灵,缀饰着冬之静怡。落雪的时候,村庄就更像一位蒙了神秘面纱的女子,________地立于大地之上。黛赭色的山峦瞬间被雪花覆盖,辽阔的褴褛倏忽隐遁在旷野深处,唯有那些高举着手臂的杨树,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  )。
若是在暗夜,落雪的村庄更令人心花怒放。炉火正旺,茶香氤氲,围炉而坐的人,脸膛映照着浓艳的炉火,漫谈着,嬉笑着,少却了平日的劳碌与繁忙;热烈的时候,少不了捧出窖藏许久的米酒,你一杯,我一盏,________,将冬夜的寒冷抵御在辽远之外。而此刻,窗棂上的霜花悄然融化为颗颗露珠,簌簌地落下来,在墙角积聚着,缓慢中流散开来,像洇湿了的记忆,久久不肯散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时常怀念冬天的村庄。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记忆中冬天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我时常怀念村庄的冬天。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是很陌生的,记忆中冬天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我时常怀念冬天的村庄。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是很陌生的,记忆中村庄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我时常怀念冬天的村庄。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记忆中村庄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主客颠倒,应该把“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是很陌生的”改成“现在的村庄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二是搭配不当,应该把“冬天的村庄,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改成“村庄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旗帜一般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
B.引领着冬天旗帜一般不断深入
C.引领着冬天不断深入,旗帜一般
D.旗帜一般引领着不断深入的冬天
A [本题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紧承“将枝干遥遥指向广袤苍穹”这一句的应该是“旗帜一般”,排除B、C两项;再根据语意强调的重点是“不断深入”,排除D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纷纷扬扬 尽如人意 亭亭玉立 弹冠相庆
B.沸沸扬扬 如愿以偿 亭亭玉立 弹冠相庆
C.沸沸扬扬 尽如人意 风姿绰约 觥筹交错
D.纷纷扬扬 如愿以偿 风姿绰约 觥筹交错
D [纷纷扬扬:指(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好像沸腾的水一样。尽如人意:指完全符合心意(多用于否定式)。如愿以偿:指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这里和“立于大地之上”重复。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觥筹交错: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①凡是________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③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A.违抗 以至 通知   B.违背 以致 通知
C.违抗 以至 通告 D.违背 以致 通告
D [违背:违反,不遵守(多指法令、规章制度等)。违抗:违背和抗拒,词义更倾向于抵抗。根据语境,此处用“违背”。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也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此处用“以致”恰当。通知:通知事项的文书或口信。是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或文件,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公文。通告:普遍通知的文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文体。此处应用“通告”。]
5.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
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更切合林冲的命运?谈谈你的见解,80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大的个性化理解分析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要结合相关故事,有理有据地分析。《荡寇志》的结局是站在维护封建正统统治的立场上,明显贬低林冲;央视版让他成为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死去的头领,为招安蒙上了一层深深的阴影,其中有深刻的寓意。
[答案] 《水浒》原书的结局是最切合林冲命运的。林冲应该还是会接受招安的,他终究不是李逵、刘唐、三阮那样的草莽汉子,梁山泊也终究不是他的归宿。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对重回主流社会的渴望。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不过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两种角度和方法。一般来讲,“唯心”有助于研究人的意识世界的精神问题,而“唯物”则有助于 ① ;前者更多的是精微的感性体验, ② 。通常,一个人固然会有 ③ ,但是,这并不排除他在必要的情况下,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段文字介绍的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人的不同影响。①句结合前文对唯心主义的介绍,可知这里要补写的是唯物主义对人的影响,即有助于“人们认知外部的物质世界”。②句依据前文“感性体验”,可知与之相反的是“后者更多的是缜密的理性分析”。③句依据前文可知,人固然会有的是“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答案] ①人们认知外部的物质世界 ②后者更多的是缜密的理性分析 ③一个稳定的认知角度和认知方法
7.下面是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是一个流程框架图,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表述。可以按照先活动宗旨,后活动分工的顺序逐一说明。
[答案] 高二(1)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中国”诗歌朗诵会以“庄重节俭、爱国奋进”为宗旨,班干部负责活动发动、节目编审及采买奖品,团干部负责朗诵会主持、诗歌配乐及场地布置、邀请老师。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着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音调。大颗的雨点敲打着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呀,祖宗!”我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了吗?”我问妻子,“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了吗?”
我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的肖像旁边。
“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儿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展开余下试题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了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了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到一扇百叶窗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
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儿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了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
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B.小说多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段对客厅环境的描写,文中对曾祖母与镜子形影不离、不停地照镜子的叙述,以及妻子一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的交代等,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
C.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即镜面不平整,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
D.“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不说谎,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
D [“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表述错误。]
9.小说的题目是“不平的镜子”,可是开篇却用较多的文字描写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作答本题可先用一句话概括环境描写的内容,再分析其作用。该环境描写处在开篇部分,应考虑渲染的气氛以及与下文的关系。
[答案] ①表现客厅的古老陈旧和荒寂破败;②渲染令人绝望和窒息的环境气氛;③为自然引出下文有关镜子的故事做铺垫。
10.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题干要求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究。契诃夫的小说大多为讽刺批判型。这篇小说写了一面不平的镜子,这面镜子能将美的变丑,将丑的变美,这正影射了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而无论是曾祖母还是妻子,都陷在这种扭曲的美中不能自省,这正影射了社会上那些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者。因而提醒人们不要被假象迷惑,要有清醒的认识。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答案] ①揭露和批判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②讽刺和批判那种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被假象迷惑的人性的弱点;③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出现失真的现象,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④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积极探求假象出现的原因。(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其他理解只要从文本出发,且言之成理亦可)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