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710  2020-03-24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0]
2020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测试题
海南省三亚市民族中学新教材高一下 第八单元 测试题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上一个个漩( )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有了燎( )原之势。
B.如何速成,仿佛成为年轻人成长的“紧箍( )咒”,这般不切实际的进取,其实已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所谓的速成也成为海市蜃( )楼般的幻影。
C.我们泅( )渡历史三峡,胸藏百余年来的转型心智,追逐民族复兴的光荣梦想,参与五千年文明的涅( )磬重生。
D.总有一些人愿意坚守和思索,常常沉湎于思辨的世界,进入物我两忘的境( )界,等待灵感火花迸( )发的那一刻。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鉴于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B.对于“读书”这件事,历史上的论述可谓数不胜数,而观点却是大相径庭。
C.清晨雪霁,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映射在云海之上,霎时间鲜艳夺目,形成了绝妙壮观的奇景。
D.现在电子辞典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选购质优价廉的产品并不容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B.我国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日前更是成功发射了“墨子号”成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C.小学语文教学应减少问答环节,让儿童从经典名著中感受语言魅力,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积累自主学习语文的经验。
D.他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更是流动的商品。
4.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谏太宗十思疏》为一篇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奏疏,魏征以此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善始善终。
B.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逐条驳斥了司马光对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的指责,尖锐地讽刺了司马光保守落后的思想。
C.《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体文章,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D.《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史论,但其意不在就事论事,而是借六国灭亡的故事,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虽下愚 下愚: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B.某启 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C.钩心斗角 斗角:指宫女们相互忌妒,明争暗斗。
D.思厥先祖父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B.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C.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D.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二、专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甲】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财利不以委三司①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②,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③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轹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浏览完整试题(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④,有删减)
注释:①三司:宋初以盐铁、户部、度支为三司。司,官署、机构。 ②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主持变法时,特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管新法的制订和颁布,是进行以整理财政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的总枢纽。 ③常平、广惠仓使者:指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主持赈济,兼具调节物价。 ④《与王介甫书》:王安石变法,由于部分措施不合时宜以及用人不当等问题,遭到社会各阶层的抵触。司马光写这封信,目的是劝王安石放弃新政,这里节选的是第三段。
【乙】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忧虑。
B.不过轻租税、薄赋敛、已逋责也 已:免除。
C.于其中不次用人 次:第二,次一等。
D.先散青苗钱 散:发放。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受命于人主 君子喻于义
B.而某不量敌之众寡 介甫以为此腐儒之常谈
C.度义而后动 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
D.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变更祖宗旧法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文开头指出王安石的失误是“用心太过”和“自信太厚”,作者认为王安石“用心太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有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安石的这封回信,应是精心构思,请从内容和形式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王安石与司马光是朋友,但在政治上各持己见。这两封关于新政变法的通信,针锋相对,各有长短。从所给的语段材料来看,你更欣赏谁的论辩?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过秦论(节选)
贾谊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展开余下试题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因:沿袭。
C.追亡逐北 北:北方。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14.贾谊在《过秦论》选文中写到“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古时南北朝向为纵,合从(纵)是战国七雄中后期,较弱的国家共同抵抗强国而采取的合作策略,从北往南分别是哪些合纵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面对同一史实,贾谊的《过秦论》与苏洵的《六国论》从不同的角度来立意,都是借古讽今,被后人誉为“史论双璧”。
(1)《六国论》中开头说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过秦论》选文中也写到相关证据,请概括这些证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第四段中作者从六国方面进行假设,“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而在《过秦论》选文中也写到了相关事例,请概括这些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六国“尊贤重士”,两文的说法是否有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两文所提供的材料,请比较两文在论证和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运用
1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并按要求答题。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不到一个月,多种青蒿素保健品打着“抗癌杀虫”等名号,已“搭便车”在网上热卖。例如淘宝店家在售一款名为高纯青蒿素的产品,号称美国原装正品,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目前售价为90粒365元。此外京东等平台的第三方卖家也有从美国代购这种青蒿素补充剂、青蒿素植物养生茶等。
这些打着青蒿素旗号的产品真有宣称的神奇疗效吗?据了解,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奖之前好几年,青蒿素补充剂就已在美国出现了,属于膳食补充剂的一种。曾有一家美国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青蒿素“对病毒、细菌及真菌感染很有效”,具有“处理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和“杀死癌细胞”等功效,该公司的这种行为被判定为违反多条法律。
因此专家提醒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新闻拟写一个结尾。(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
人们时常说历史证明了什么,① 。历史就是有过那么回事,你要是说它证明了什么,那是你从其中得到的、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那是你自己思想的产物。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就曾教导人们:权力引导人腐败,权力本身是腐败人的。但是,这是② ,历史本身并没有这个东西。这样,我们所说的历史,实际上往往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这个是历史的事实;还有就是指③ ,这些东西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也是学历史的人的任务。
19.针对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进行合理的反驳,每处反驳不超过40字。
对方辩友把温饱放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试问,古往今来,不是有很多社会达不到温饱吗?是否意味着就不谈道德了呢?人有理性,能够谈道德,这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坚持其品德修养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像对方所坚持的那样,在温饱之前都不去谈道德,那么人类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于洪荒蛮陌之中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老人,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扫地僧”,经常脚踏布鞋,衣着简朴,他就是中国著名遥感学家、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他外表不羁,仙风道骨,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有人说,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泓清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据此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要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B
解析:A.漩( )涡;C.涅磬—涅槃;D.迸( )发。
2.D
解析: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不能形容成绩、水平等。此处应为“参差不齐”。
3.C
解析:A.成分残缺,应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B.句式杂糅,应为“成功发射了‘墨子号’,使之成为……卫星”。D.逻辑混乱,将“流动的商品”和“精雕细琢的艺术品”调换。
4.B
解析:“尖锐地讽刺了司马光保守落后的思想”不正确。本文反驳强加于新法的各种罪名,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思想,而非司马光一人。
5.C
解析:斗角,指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
6.B
解析:B项为夸张手法,其余的选项为比喻手法。
二、专题阅读
7.C
解析:次,按次序,按常规。
8.C
解析:C.连词,表承接。A.介词,从;介词,表引进动作的对象,不译。B.结构助词,用于主谓间;结构助词,的。D.连词,因为;连词,来,表目的。
9.(1)历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
(2)因此谤议纷纷,像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寻找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推行新法。
10.所谓“用心太过”,是指王安石“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具体表现在:①将财利部门独立自治,另设三司条例司,结果其利不能弥补其害。②派遣常平使者到各地推行新法,由于用人不当,骚扰百姓,影响很坏。③侵官、贷息钱、免徭役等,常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其结果为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谤议沸腾。
11.内容上:王安石写这封回信主要批驳司马光开列的几大罪责,讽刺士大夫因循守旧,表明自己推行变法的坚强决心。


展开余下试题形式上:①批驳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针对对方开列的五大罪状,用简明的语言逐一批驳。②措词刚柔相济,委婉中透露绝决。如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表面似在自责,实际上抨击对方因循守旧。
12.示例一:更欣赏王安石的论辩。王安石的回信一如他本人,言辞精悍,逻辑严密,针对问题的解释也十分犀利。以数百字对数千言,表现了作者对改革的坚定信心,体现了政治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胸怀与眼界。而司马光的文字显得冗长,过多地引用古人的言论,视古代圣贤的言论为圭臬,政治上显得保守。
示例二:更欣赏司马光的论辩。司马光给王安石的信虽长,但言之有物,陈述新法存在的问题,事例确凿;善于引经据典,论述充分。在措辞上,针对王安石难于听谏的个性,用意委婉,表达诚挚恳切之情,有较强的劝谕说服效果。而王安石的论辩,显得简陋寒伧。不顾新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一概将对新法的批评斥为“邪说”,在主观认识上有偏激,在人格气度上显得刻薄。
13.C
解析:“北”指败北的军队。
14.从北往南排列的合纵国家分别是燕、赵、魏、韩、楚。
15.(1)①非战不善: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之属为之谋,齐明之徒通其意,吴起之伦制其兵。②弊在赂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2)贾谊的《过秦论》写到六国礼贤奇才的事例:①诸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②四君子宽厚爱人、尊贤重士。
(3)不矛盾。六国情形各异,因两文的立意角度不同,所选史料的角度也不同。《过秦论》选文意在突出秦国的强大,因此作者强调六国中尊贤重士的典型,渲染六国士人团队的强大,从而反衬秦国更加强大;而《六国论》意在强调六国赂秦的危害,因此假设六国用赂秦之地之心来尊贤重士,是想从反面来论述六国赂秦的不作为、不可为。
16.①《过秦论》寓议于叙,运用对比论证;《六国论》则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②《过秦论》语言铺排夸张,辞采飞扬,气势磅礴,具有赋文色彩;而《六国论》语言朴实冷峻,老辣雄健,寓情于理,有战国纵横家的笔意。
三、表达运用
17.(1)青蒿素产品竟能“抗癌”?(不一定为问句,围绕青蒿素产品、疗效,简洁鲜明即可)
(2)青蒿素产品没有奇效,消费者购买当慎重
18.①但历史本身并不会主动证明 ②历史学家从历史里得出的教训 ③我们从历史里得出的结论(判断)
19.①社会的温饱不等于个人的温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存,物质是第一性的。
②有衣食之困不能坚持品德修养的例子也很多;例子“不胜枚举”属不完全归纳,结论不可靠。
20.立意参考
一类:围绕“清流”,深刻阐述或生动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表达正确而鲜明的思想。如:坚守“清流”本色;“清流”当“逐流”而上;激浊扬清;创造清流畅通的风气。
二类:围绕清流,能大致论述或表现清流与个人、社会的关系,能表达正确的思想。
三类:只列举(叙述)“清流”的事实(故事),或泛泛而谈“清流”。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0学年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7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