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428  2020-04-1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2020年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专练之雁意象、马意象
古典诗歌鉴赏——群诗通练
群诗通练一 雁意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 雁
[唐]钱起①
潇湘②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③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  ①钱起:浙江人,一直在长安做官。②潇湘:泛指湖南地区。相传湖南衡阳有回雁峰,北雁南飞至此而息,待来年春天再返回北方。③二十五弦:屈原《楚辞•远游》有诗句“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湘水女神,常常在江边鼓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其声凄凉哀怨。
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是。诗中“不胜”的意思是。
答案 咏物诗 承受不住
2.诗人是通过哪些手法抒情的?请赏析。
答:
答案 ①托物言志。诗人着力塑造了多情善感又通晓音乐的大雁形象,写大雁听到悲凄的乐声而乡愁满怀、难以承受因而北归,以雁自喻,寄托了自己宦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②用典抒情。诗歌借助“回雁峰”的典故,询问大雁北归的原因,引出“湘灵鼓瑟”的典故,营造凄清的意境,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羁旅思乡愁苦难耐之情。③联想想象。诗人由眼前的大雁联想到它们北归前的栖息地——湖南湘江,再联想到湘灵鼓瑟的神话,再把曲子同大雁归来相联系,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发了自己宦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雁
[唐]杜牧①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④。
注  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鹘族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诗人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②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舒掌托起承露盘。③长门:汉宫殿名。④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3.首联写诗人想象的情景。“虏弦开”运用手法,用胡骑挽弓射猎征雁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答案 鸿雁遭射四散 双关
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象征(托物言志),以惊飞四散的早雁象征流离失所的人民。②诗人借惊飞四散欲归不得的早雁表达了对饱受骚扰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归的边地人民的深切同情。③诗人以汉言唐,借“孤影过”“数声来”“胡骑纷纷在”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能安边安民无视百姓苦难的不满。表达对肆意南侵、惊散早雁、袭扰边民的胡骑的愤慨和厌憎。表达对逃亡流离的边民早日得到安置、享受饱暖的期盼。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征雁
[唐]钱起
秋空万里净,嘹唳独南征。
风急翻霜冷,云开见月惊。
塞长怯去翼,影灭有馀声。
怅望遥天外,乡愁满目生。
5.该诗善于用精炼的词语描摹形象,抒发感情。其中“惊”字,既显风卷云开月现之景,又绘征雁之状,“”字凸显征雁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答案 形孤影单、见月惊心 长
6.诗歌首联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歌进行赏析。
答:
答案 ①动静结合。秋空浩荡,一片空明,这是写静;苍穹之上,孤雁南征,鸣声凄清,这是写动。
②点面结合。万里苍穹,这是面;独飞的征雁,这是点。
③首联描绘了一幅寥廓凄清的秋空雁过图,饱蕴着诗人孤独寂寥、凄怆忧伤的思乡之情。
(答“融情于景”“视听结合”亦可)


浏览完整试题群诗通练二 马意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唐]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骢 马
[唐]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  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3.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的诗风。
答案 奋发昂扬 热情奔放
4.诗歌尾联“能”“尽”二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能”“尽”二字,充分表达了主人对马的期望与信任,认为其定能不惧艰难,驰骋千里,横行关塞,肩负起守边保疆的重任。②诗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明是赞马,实为喻人;表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①
[唐]杜甫
胡马大宛②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③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  ①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开元二十九年(741),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一段时期。②胡马: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胡马即产于该地区的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③批:割,削。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
5.此诗状物与相结合,看似写马,实为表达对友人的,并抒写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答案 抒情 无尽期望
6.古人认为“少陵咏马,写生神妙”,试结合颔联具体赏析。
答:
答案 (1)颔联先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骏马的昂扬不凡已跃然纸上,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了。
(2)“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3)诗人刻画细致,惟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马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年高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2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