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89  2020-05-1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9]
2019-2020学年湖南省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4月入学考语文试题
宁乡一中2020年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浏览完整试题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域》,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勤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需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从2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資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痰,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
4、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得离开武汉。
C.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
D.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学习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6分)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卫健委指示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目前,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市民不得离开武汉。
C.只有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众志成域,共渡难关,才有可能尽快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
D.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发挥出极大作用,相关经验值得学习。
6、请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所提到的“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自信心来自哪些方面?(6分)


展开余下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汉的升旗仪式
江岸
市晚报记者黄豫光跟随驴友骑行到黄泥湾,在一个农家小院前停了下来。他注意到,小院外面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小院的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
老黄对老大爷说:“这里既然挂着国旗,就应该是单位吧,但我看这里不像单位,所以停下来问问情况。”
老大爷说:“你说的不错,这里并不是什么单位,是我的家。”
“那么,”老黄斟酌的了一下,迟疑地问,“您家门口为什么要挂国旗呢?
老大爷反问:“难道不允许吗?
“不是不允许,我是觉得好奇。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原因吧?”
“说来话长,三言两语也跟你说不清楚。你不是还要赶路吗?你的同伴都走得不见影儿了。”
老黄掏出手机,拨通了以后说:“你们别等我了,我想在这里做个采访,完了自己回去。”收了手机,老黄对老大爷说:“我不赶路了,想陪您聊聊天。”
老大爷说:“那就进屋尘吧。我泡壶茶,咱俩慢慢聊。”
老黄跟在老大爷身后进了屋,在桌子前坐下。老大爷拿出一把茶壶,汤上茶,倒在两个茶杯里,递一杯给老黄,自己也在桌子旁边坐下来。茶水袅娜地飘散着淡淡的清香,弥漫在两个人中间。老黄吸了一口茶,感觉茶水虽有些苦涩,但口鼻生香。这种茶应该是农村人自己采摘自己炒制的粗茶,但是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绝对是绿色食品。老大爷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位老大爷名叫王宝柱,有一手好厨艺,年轻的时候,响应县政府号召,跟随劳务输出建筑队,陆续到亚非一些国家务工,给建筑队做饭。后来年龄大了,才安心在家养老。儿子和儿媳在竹园镇开饭馆,老件去照看孙子,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不是不想去给儿子打下手,而是他每天早晨要在家门口升国旗,所以坚持留在了农村。最后那次回国的时候,他在北京下了飞机,专程去天安门广场看了一次升圆旗仪式,看得热泪盈眶。他当即从北京买了一面国旗带回黄泥湾。回来的当天,他就去自留山上砍了一棵高大溜直的杉树,剁去树枝,刮掉树皮,用砂纸将树干打磨得图润光滑,固定在院子外面。这就是他的旗杆。在杉树的顶端,用尼龙绳挽个活结,在下面一拉绳子,国旗就能顺顺当当升上去。自从那天早上六点钟他一个人升了国旗,这十多年来,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风霜,他从未间断过。为了升国旗,他哪儿也不去了,每天只有升了国旗,他才觉得踏实,整个人浑身就有劲儿了。他记不住更换了多少条尼龙绳,更换了多少面国旗,他只记得,每天早晨六点钟,他要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地升国旗。
王大爷最后说:“一个人只有到了外国,才强烈感觉到自己是中国人。有时候特别想家,有时候受了外国人欺侮,我就到中国驻外大使馆去看国旗。虽然我从没进过大使馆,更没向大使馆求助过,但大使馆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在国外那么多年,国旗在我心里比什么都亲切。这也是我要在家门口升国旗的原因。”
不知不觉间,两个人聊到了太阳西沉。满天的晚霞笼罩着整个村庄。王大爷站起来说:“我得去收国旗了。”老黄看着他解下旗杆上的绳子,轻轻拉动着,国旗徐徐降了下来。王大爷将国旗叠好,抱在怀里,进了屋。
老黄说:“大爷,我能不能在您家里借宿一晚?明天早上,我想看您升国旗。”
王大爷说:“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老黄还沉浸在梦乡里,就被王大爷唤醒了。王大爷说:“你不是要看我升国旗吗?”
老黄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起来了。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随着一阵激越的国歌声响起,王大爷手脚麻利地在绳子的一端挂上国旗,轻轻一抖,国旗迎风展开,他慢慢拉动绳子的另一端,国旗冉冉升起来。当国旗在旗杆顶端高高飘扬时,一轮明亮的太阳出现在了东部山頂上,国歌声夏然而止。
一直不停按着相机快门的老黄不由自主地忘记了拍照,注视着在晨曦中招展的国旗,注视着一脸庄严的王大爷,行着注目礼。他暗自给自己的这组新闻图片取好了名字,叫作“深山里,一位老汉的升旗仪式”。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国旗”,情节为“发现国旗一聊国旗一收国旗一升国旗”,暗线则是王大爷内心情感的变化。
B.一个住在乡村的农民老大爷却在院子里竖起旗杆,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每天坚持升国旗,这表现了普通百姓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C.“只要你不嫌我们农村条件不好,没问题”,王大爷的这句话既在情节上起着过渡作用,同时也表现了王大爷谦卑而好客的形象特点。
D.“东部山顶上霞光万道,太阳即将喷薄而出”,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祥和庄严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又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
8、文中画线部分突出描写了老大爷邀老黄进屋,与老黄彻茶对饮的情节,非常细腻,请结合作品分析其作用。(6分)
9、有评论家评论江岸的这篇小说营造出了黄泥湾浓郁的时代气息,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使。进以谦名公之胄,欲与为婚,见其二女,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倪,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列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互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集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B.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展开余下试题C.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D.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古人称呼他人时一般称字,如杜子美(杜甫),还可称官名如王右军(王羲之),称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等,也可兼称,《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婚,指婚姻关系。古代的婚姻,讲究六礼,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道手续。亲家之间,女方之父叫“婚”,男方之父叫“姻”;《鸿门宴》中“沛公奉厄酒为寿,约为婚姻”,此处“婚姻”就是指刘项两家结成儿女亲家。
C.太祖,庙号。一般开国皇帝称为“高祖”或“太祖”,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祖有“祖宗”之义,《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此处“既祖”就是指荆轲临行前祭祀祖先。
D.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著名的赋有王粱的《登楼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又称“表字”,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古人称呼他人时一般称字,如杜子美(杜甫),还可称官名如王右军(王羲之),称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等,也可兼称,《游褒禅山记》中“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婚,指婚姻关系。古代的婚姻,讲究六礼,一般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道手续。亲家之间,女方之父叫“婚”,男方之父叫“姻”;《鸿门宴》中“沛公奉后酒为寿,约为婚姻”,此处“婚姻”就是指刘项两家结成儿女亲家。
C太祖,庙号。一般开国皇帝称为“高祖”或“太祖”,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祖有“祖宗”之义,《荆轲刺秦王》中“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此处“既祖”就是指荆轲临行前祭祀祖先。
D.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著名的赋有王粲的《登楼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粲出身名门。他的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位列汉代的三公。大将军何进想让他父亲王谦做自己的女婿,王谦没有答应。
B.王粲少有才名。他很受当时位尊权重、才学出色的蔡邕的赏识。听说王粲来访,蔡邕急忙去迎接,把鞋子都穿倒了,还表示会把家里的书籍都送给王粲。
C.王粲怀才不遇。他起先没有接受司徒与朝廷的征召:投靠刘表,又因其貌不扬而不受重视;后归附曹操,认为袁绍喜爱贤才却不任用、刘表拥有贤才却任用不当。
D.王粲博闻强记。他能一字不差地背诵路边刚读过的碑文,可以复原先前的棋局;他还擅长计算,能提笔成文,写下的诗、赋、论、议将近六十篇。
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4分)
(2)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来到世外桃源般的西村,还清楚记得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凄清。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5、请结合诗句,比较《西村》这首诗和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在内容上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
(2)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  ),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且络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____。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______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____。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______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臆想、娱乐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B.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C.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县花一现的命运
D.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县花一现的命运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吹毛求疵    颐指气使
B.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求全贵备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9-2020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