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369  2020-05-2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9]
吉林省延边市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验收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
(摘编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探讨》)
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SARS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年国家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进展?》)
材料三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1.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况,因此在应对时就往往会束手无策。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D.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部分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B.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胜利。
C.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丢失的脚步
王开岭
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北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拝、视自己为棋子了。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哋”激起的那种。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这是一盘谁也下不完的棋。人只能在上面流浪,胡乱移动。某种意义上,已无真正的“北京人“上海人“广州人。无边无际、日夜更新的城市,所有人都变成了它的陌生客。据说,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了几座中国城市后感叹:“它们太大了,每一次进入我都忍不住发抖。
在无界的大面前,脚力是渺小的,所有的腿都会恐惧、自卑、抽搐。
由于“脚”和“历程”之间的逻辑驰散了,“人生脚步一词,正丧失其象征性。城市无法用脚来丈量,人生也不再用脚来记录。我的办公室同事,人均每日乘车3小时,那是一种天天出差的感觉。一家伙恶狠狠道:“天天三小时!三小时!他妈的……
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虚掷在了路上。
而且,这是纯物理、纯机械的“赶路”,绝无精神活动和审美可能:堵、挤、抢、操、刮擦、焦灼、噪音、污染……整个一皱眉和不断骂娘的过程。
我一直深以为——
美好的地方一定是养脚的地方。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
在一座美好之城里,道路系统应在细节上处处体现对行人的体恤,人行道应享有特殊的荣誉和尊严。
那天,我要到马路对面去,一个外地来的朋友正拼命挥手,可附近既无天桥亦无路口,我想了半天,也不知如何跨越几十米天堑,最后招了辆车,到一桥底再绕回来,跋涉了几公里,才和朋友握上手,真可谓咫尺天涯。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柳永有过一篇《望海潮》,写宋朝杭州市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读罢,我真有股冲动,恨不得即刻动身,奔赴那座伟大的城池。那样的户外,你想不挪步都难,会觉得呆屋里是犯罪,走得太急也是犯罪。
不可否认,长安街乃京城最伟大的街。但真正对漫步发出邀请的是胡同。其一砖一木都有体温,元素鲜活、细节密集,最具酵母气息和微生物色彩,所遇之人也有趣……重要的是,你能与它对话,一副门磯、春联,一棵槐树和一窝喜鹊,一丛墙头草或一只流浪猫,都是一个有趣的信息体。而长安街,你就没法交流,它根本不打算和你平等。那些威风凛凛的建筑体,阴郁僵冷,拒绝握手,拒绝攀谈,只接受瞻仰、服从。
胡同街区的枯萎、市井活性的夭折、“步行街的出世,皆意味着漫步文化渐行渐远。
“这样的城市非常乏味,它显示的是技术能量,没有灵魂。”皮埃尔-卡蓝默说。
给双足一块有力量的落点吧。
脚,是要用来走路的。否则,从肉体到精神皆有“失足”感。
那年,崔永元拉一帮人去搞“新长征”,红旗飘飘,走了趟物非,人非的老路。央视栏目做了期纪录片,讲这群好事者如何折磨自己,如何痛并快乐着。还发明了个词:“精神足疗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做了次“足底按摩”罢了。
据说疗效不错,很多脚激动得热泪盈眶。足底穴位那么多,通着那么多的经络和神经元,不治百病才怪呢。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引用法国学者皮埃尔—卡蓝默访问中国城市后发岀的“忍不住发抖”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城市不断扩建、无边无际的否定。
B.作者从“同事的抱怨”“和朋友咫尺无法相聚”等生活琐事入手,反思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由表及里,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C.文章善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如“巨石激起的涟漪”比喻了城市猛烈扩张的态势;“威风凛凛”形容出长安街建筑的高大和傲慢。
D.对所谓的“精神足疗”法,作者认为其精神价值实际上相当有限,不过是一帮废足已久、萎靡不振的现代人为自己所做的“足底按摩。
5.综合全文,作者认为“丢失的脚步”是怎样造成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倒数第三段画线句中“失足”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①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首服足以修敬,而不重也,身服足以行洁,而不害于动作。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②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③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情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②橧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③关市:指集市。讥:查,盘问。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如此,则诸侯其至矣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服之轻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蓝
C.然则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关市讥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8. 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德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
1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韦偃知道杜甫喜欢自己所作的画,在离开杜甫之前为他画了一幅画,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B.“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句写韦偃所画的骏马非常逼真,转眼之间,就即将奔驰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C.尾联由画中马想到当下国家时局危急,表现了诗人渴望被选拔、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理想。
D.本诗首联写画马背景和缘由,颔联写作画经过,颈联描写画面内容,尾联抒写感想,脉络清晰。
12. 诗歌是如何表现韦偃画技之高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5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____,以愚黔首。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9)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10) 《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每组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非抗于九国之师 抗:抵抗 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B. 假舆马者,非立足也 假:借助,利用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规:规则
C. 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河内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D.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没有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15.下列组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后践华为城
B.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闻道有先后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以致天下之士
D. 艰难苦恨繁霜鬓 古之学者必有师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其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B.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
C. “六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才能,一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书。


展开余下试题D. 黔首,是战国时六国对平民的称呼。古代表示平民的称呼有匹夫、布衣、黎民、氓隶、白衣、白身、庶人、野人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鲁迅先生称赞玄奘为“中国的脊梁”,主要是赞誉其_______的爱国精神;玄奘身处异国时,本土思渴,未敢留须臾,回国译经是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表明其具有造福人民的爱国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屈原、贾谊、司马迁、杜甫直至以后,爱国精神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玄奘的爱国情感既受唐代的时代风貌的影响,更受传统文化的所致。唐朝作为当时强盛的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其文化远播四方,_________;唐代创造的辉耀寰宇的文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直到现在,外国人还把中国叫作“唐土”,把中国人叫做“唐人”;唐代高度繁荣的文化培养了强固的民族自信心与高昂的民族自豪感,作为唐人,玄奘内心深处涌动着的爱国激情,成就了他______的丰功伟绩。所以王亚荣先生说,( ),玄奘精神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所结出的丰硕之果。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卧薪尝胆 络绎不绝 家喻户晓 登峰造极
B.披肝沥胆 络绎不绝 闻名遐迩 无与伦比
C.卧薪尝胆 薪火相传 家喻户晓 登峰造极
D.披肝沥胆 薪火相传 闻名遐迩 无与伦比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玄奘的爱国情感既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受唐代的时代风貌所致。
B.玄奘的爱国情感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唐代的时代风貌所致。
C.玄奘的爱国情感既受唐代的时代风貌的影响,更因传统文化所致。
D.玄奘的爱国情感既是唐代的时代风貌的影响,更受传统文化所致。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玄奘精神是“果”,而当时的文化背景是“因”
B.玄奘精神是“因”,造就了当时的文化之“果”
C.玄奘精神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互为因果孕育了祖国优秀文化
D.玄奘精神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成就了祖国优秀文化
20.下面是2019年11月2日《佛山日报》对2019年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的报道,请根报道概括提炼五个关键词(每项不超过4字),展现本次秋色巡游的特点。(5分)
昨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9年“岭南味 佛山品”首届佛山文旅欢乐季系列活动之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祖庙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启。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和佛山海外友城的20支表演队伍,55个表演项目组成的近3000人秋色巡游队伍,宛如一条五彩缤纷、激情满怀的巨龙,为踏入金秋时节的岭南名城佛山,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民俗大派对”。
集彩灯扎作、舞龙舞狮、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等为一体的佛山秋色是佛山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2009年起,佛山秋色定为一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从2016年至今,秋色巡游活动与广东(佛山) 非遗周结合举行。
两个多小时里,巡游队伍在《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辉煌七十年礼赞新中国》《启航大湾区 扬帆新征程》《狮舞岭南 多彩广东》《珠江泛粤情 五岭载欢歌》《牵手幸福路 友城共欢乐》《龙腾盛世中国梦团结奋进新时代》七个篇章的引领下,轮番上演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的传统秋色 “七色”。众多市民夹道观看,争相摄影留念,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巡游的“大牌”当属色彩绚丽的彩车,不同主题、元素多样的彩车,玲珑灯色,流光溢彩,传达着佛山人们的美好愿望。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上出现了不少谣言,比如“部队要在空中播撒消毒液”、“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燃放烟花爆竹能杀灭病菌”、“钟南山院士被传染”……
这些谣言都在不同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你的态度是什么?你有什么建议提供给广大网民?请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某权威媒体的官方公众号上。注意语言得体,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3分)A(“就往往会束手无策”错误。)
2.(3分)C(“正是因为经历了,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提升”说法有误。)
3.(6分)【解析】①政府方面: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②应急体系建设方面:非典后,我国在应急政策、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③民众方面: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相互支援,积极应对,保证了各项措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落实。(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4.(3分)A(“表达了自己对城市不断扩建、无边无际的否定”分析错误。)
5.(6分)①城市不断扩大,点与点之间越发遥远,人不得不放弃步行而借助交通工具(2分);②城市规划与建设,忽视体恤行人的细节,让人无法养足,无法漫步;(2分)③街道缺乏趣味与温情,道路缺乏有力量的落点,失去了漫步或行走的价值。(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6.(6分)第一问:引号表示有特殊含义,“失足”在此特指“失去双脚”,有“失落”“失去支撑”的含义(2分)。第二问:本句强调路对于有意义的行走的价值(2分)。如果双足缺乏有力量的落点,亦即所走的道路没有价值,那么不但肉体会退化(1分);精神也无法通过行走而找到依托(1分)。
7. (3分)D 【解析】D表转折,但、却。A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表目的连词,来。
8. (3分)A【解析】画线句子中“冠足以修敬”“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据此即可正确判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可根据文言虚词及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断句。)
9. (3分)B【解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错解文意。从选文内容来看晏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古圣王的穿着和居室这些形式上的内容,而是效法他们节俭的风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吉林省延边”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