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07  2020-05-18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7]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4月)语文
衡阳市八中2019级高一第5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
语 文
命题人:肖祥春 审题人:唐 丹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南北文化
从历史上说,中国就存在南北文化差别与南北文化对立融合的问题。从周朝起,北方诸侯自称中国,而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则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视为“蛮夷”,并受到北方的排斥轻蔑,直到晋代仍被视为“化外之民”,南方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黄河与长江作为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远古时期就哺育滋润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两大文化体系。而“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远古南北文化对抗融合的遗迹。代表北方文化的黄帝部落,与代表南方文化的炎帝部落曾在中原大地摆开了宏大的战场,一决雌雄。这场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天地都为之变色,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多次的反复,黄帝终于打败了炎帝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并从那时起,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南方部落虽然失败了,但南方文化并没有绝迹和湮灭,而是作为一种与北方文化相对立的“异端”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不时燃放出一段光彩。如果说《诗经》代表的是北方文学,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那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是南方文化的化身,流淌着浪漫主义的神韵。正如王逸《楚辞章句》中所说的“楚人信巫”,南方文化是一种巫术文化,这种激情激发了屈原的灵感,刺激了他的无穷无尽的想象,丰富了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确立了史官的权威和绵延不断的修史传统。
后来则有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立和分庭抗礼。南朝文学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南朝民歌更是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再后来则是南北文学走上合流,这种合流促成和孕育了唐代文学的博大卓著。而元杂剧作为北方文学的代表,其音律、曲调都不同于以南戏、明清传奇为代表的南方文学。
从美学上说,北方文化代表壮美,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慷慨激昂,正所谓“铁马秋风塞北”;而南方文化则是优美的化身,弥漫着阴柔之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正所谓“杏花春雨江南”。从地形地貌来说,南方多山多水,山川秀丽,北方则以平原、草原为主,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从饮食结构来说,北方是麦黍文化,南方是稻作文化。
从思想形态上说,儒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北方文化系统,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道家思想更多地属于南方文化,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而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形态和文化发展趋势。儒家思想成了正统思想和官方意识形态,标志着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文化的中心在北方中原、华北地区,这里的重要自然景观是黄土和黄河,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哺育中国文化的乳汁,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正统文化的底色就是黄河文明,或称黄土文明。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如西京长安、东京汴梁、北京等,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华夏“黄土文明”或叫“黄河文化”的凝聚点和扩散中心。
20世纪,北方文化有了“五四”运动的辉煌后,政治和文化的领导权就转移到了南方,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获得了中国文化发展潮流的领导权。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意味着南方文化在拉动着中国战车;而长征更是从南向北一路播撒革命的种子,是南方文化向北方播撒现代福音;20世纪后半叶则有文化界劲吹东南风,港台商业文化从南方一路厮杀过来,演化成大众文化对北方精英文化的挑战。


浏览完整试题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从周朝起,吴、越、楚等南方诸国因为“断发文身”,地广人稀,刀耕火种,被北方视为“蛮夷”,其文化被称为“蛮夷文化”。
B. 早期代表中国北方文化的《诗经》灌注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南方文化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流淌着浪漫主义神韵。”
C. 中国北方文化是麦黍文化,因而充满着阳刚之气,刚烈豪放;而南方文化则是稻作文化,因而弥漫着阴柔之气。
D. 中国北方文化系统——儒家思想充满着先秦理性精神,而更多属于南方文化系统的道家思想则充满着理想和浪漫气息。
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主要围绕“南北文化对立融合”这一中心展开分析论证,采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北方文化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性。
B. 文章第一、二段从历史的角度来阐释中心论题,引经据典,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和底蕴,又增加了论证的说服力。
C. 第三、四段,侧重从美学和思想形态两个方面,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D. 文章末尾,以时间为序,探讨了南方文明在近现代的迅猛发展和其对北方文化的积极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黄帝打败了炎帝,奠定了北方文化的胜利及其权威地位,但南方文化依然继续存在和发展,强大时还压制着北方文化。
B. 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化具有柔靡香软的特点,民歌以情歌为主,不同于北朝文学和北朝民歌的刚健质朴,南北文化基本上势不两立。
C. 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在黄河,传统文化的根扎在黄土中,根本原因是中国历代首都大都坐落在黄土地上,分布在黄河主轴线周围。
D. 20世纪,南方因居于西方现代文明登陆中国的前沿地带,曾领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潮流,如20世纪前半期进行的北伐战争,就表明南方文化在起引导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4.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C.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D.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B.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C.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展开余下试题D.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6.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美 食 家
陆文夫
美食家这个名称很好听,读起来还真有点美味!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加以解释的话,不妙了:一个十分好吃的人。好吃还能成家!可硬是有那么一个因好吃而成家的人,像怪影似的在我的身边晃荡了四十年。
我认识朱自冶的时候,他已经快到三十岁。别以为好吃的人都是胖子,不对,朱自冶那时瘦得像根柳条枝儿似的。也许是他觉得自己太瘦,所以才时时刻刻感到没有吃够,真正胖得不能动弹的人,倒是不敢多吃的。好吃的人总是顾嘴不顾身,这话却有点道理。尽管朱自冶有足够的钱来顾嘴又顾身,可他对穿着一事毫无兴趣。整年穿着半新不旧的长袍大褂,都是从估衣店里买来的,买来以后便穿上身,脱下来的脏衣服却“忘记”在澡堂里。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XX面。”跑堂伙计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XX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做法的: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交(面多些,交头少点),重交轻面(交头多,面少点),过桥(交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挟过来,好象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交要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象奥勃洛摩夫①那样躺着不起来,必须摸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它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朱自冶揉着眼睛出大门的时候,那个拉包月的阿二已经把黄包车拖到了门口。朱自冶大模大样地向车上一坐,头这么一歪,脚这么一踩,叮当一阵铃响,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吃罢以后再坐上阿二的黄包车,到阊门石路去蹲茶楼。
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朱自冶登上茶楼之后,他的吃友们使陆续到齐。美食家们除掉早点之外,决不能单独行动,最少不能少于四个,最多不得超过八人,美食家们必须集体行动。先坐在茶楼上回味昨天的美食,评论得失。第一阶段是个漫谈会。会议一结束便要转入正题,为了慎重起见,还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来讨论今日向何方?是到新聚丰、义昌福,还是到松鹤楼。如果这些地方都吃腻了,他们结伴远行,每人雇上一辆黄包车,或者是四人合乘一辆马车,浩浩荡荡,马蹄声碎,到木渎的石家饭店去吃鲃肺汤,枫桥镇上吃大面,或者是到常熟去吃叫花子鸡……。
(选自古吴轩出版社《美食家》一书,有删改)
【注】奥勃洛摩夫: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小说中的这一形象整天在计划着人生,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奥勃洛摩夫被认为是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之一。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先说“美食家”这一称谓“很好听”、“有点美味”,后又说“不妙了”,看似矛盾,效果却极佳,留下悬念,吸引读者往下读。
B. 小说有意交待了朱自冶猎食的每处地点的具体名称,同时还安插了跑堂的、车夫等小角色,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极有生活气息。
C. 小说在刻画人物的同时,也展示了姑苏城里特有的风味美食,人们从细节中可以捕捉特有的风俗人情。
D. 小说最后写朱自冶和吃友们集体行动,意在体现这帮食客的富足、悠闲,也体现了我对他们生活情趣的欣羡和肯定。
8.“美食家”在朱自冶身上有哪些体现,请作简要概括。(6分)


9. 小说第四段围绕跑堂伙计的“稍许一顿”,作者花了较多笔墨给以说明,请对此说说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遣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目曹家港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父忧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越五月,母丧归。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职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展开余下试题(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蘷/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B.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蘷/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C.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蘷/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D.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蘷/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采用帝王纪年,如“正统元年”“景秦中”“天顺二年”等。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
B.杨震,为官清廉,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绝深夜送金者,这里所说的“四知”的深层含义就是要求人能诚意慎独。
C古时,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但不同朝代有着不同的规定。例如,就官职而言,秦汉以前尊左,而明代尊右。
D服,丧服,以生者和死者血缘关系的远近分五种,叫做五服,包括大功、小功等。后来用是否出五服表家族关系的远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恭基管理有方,深得百姓爱戴,在莱州担任知府期间,将送给辽东的布匹按需预留,其他充作本府军饷。朝廷征调服劳役的人时,又能视情况为百姓争取权益。
B.崔恭为官正直,不包庇不惧弹,在江西任职时,面对官吏贪污,他据实上报于巡抚,使掌管看守的人都受到了惩罚。后来面对宁王不守法,他也出面弹劾。
C.崔恭进行革兴,重视水利治理。他巡视辖地,请年长有德者议论政治的利弊,进行革兴。与都督徐恭疏通常、镇等河流,免了险情的发生,使百姓获利。
D.崔恭深得器重,死后谥为庄敏。宪宗即位时,他请求退休未被允许。两次丁忧,都是服丧期未满就被召回京起用。又被任命参赞机务,死后被追太子少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5分)
译文:
(2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
着的“孤雁”,寄寓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
B.颔联境界忽然开阔,“谁怜”二字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它被思念缠绕着,从而不停地飞鸣。
D.诗人以孤雁自比,通过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的颠沛流离,以及怀念亲朋、担忧国民的情怀。
15.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每空1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中,描写送行者受声调激情的羽声感染而引发的情结反应是: ,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
的句子是 , 。
(3)朱自清《松堂游记》:“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文中化用《琵琶行》的名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习强国APP是一款提供优质学习资源的客户端应用,让学习者在线就能根据个人习惯为中心进行学习,并且还有海量题库。
B.“巨婴”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规则意识和道德约束,常会情结失控,制造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C.我国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终身学习的更高需求,也为那些因各种原因而未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学习之门。
D.享誉世界的“钢琴诗人”肖邦才华横溢,命运多舛,如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在短暂的39年的生命里,闪现出理炫目的光彩。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当今,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用激情与智慧引领农村快步向前。巾帼奉献梦飞扬,许多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大学生也加入其中,撑起了村官的半边天。
②使我放下稿子大笑的,并不是发现了真人实事,而是看到真人实事的一鳞半爪,经过拼凑点化,创造了从未相识的人,捏造了从未想到的事。
③过一会儿,乌云散开,皎洁的明月终于露脸,银光洒遍,原有的阴霾竟一扫而空,古人说光风霁月,正是如此景象。
④他挥着大笔如椽,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
⑤曾国藩曾说,一个人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扬善于公厅,规过于私室”正是他人生的写照,当今许多人研究曾国藩的思想,将他奉为圭臬。
⑥古人出行,坐车乘舟,速度有限,行止自由,行者送客,痛不忍别;近代以来,高铁飞机,风驰电掣,来去无情,离别之际,情何以堪!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
19.(★)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3分)
在不久前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12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
其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各种先进手段进行抢教,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A.世界记忆工程又称世界记忆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
B.世界记忆名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咨询委员会审定,用以文献和档案的保护和传承。
C.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
D.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是保护世界记忆
标签: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省衡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