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249 2020-05-26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湖北省黄冈麻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麻城市2018年秋高一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旨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浏览完整试题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意义。
(选自2016年01月20日《人民日报》)
1.根据文中“家国情怀”的阐释,下列经典名句不能体现“家国情怀”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日知录》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D.刘邦《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就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在人们的意识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B.家国情怀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它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内心之中的精神归属。
C.因为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所以感念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
D.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我们只要正家风、齐家就可以构建起永不衰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将对国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B. 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
C.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以伟大担当塑造伟岸人格,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D.有了家国情怀的丰润,我们的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了意义,就能描绘大写的人生、 成就不凡的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流浪汉
父亲去世后,小康就正式接管了店铺。店面不大,经营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相机。这些家伙,也贼值钱,好的,也是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不亚于一台小汽车。
小康每天早上来到店门口,总能看到一个流浪汉蜷曲在店外边。他的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胳膊腿健全,不残疾,长长的头发像是被糨子给糊住了,一绺一绺的,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的,好似被紫外线灼伤了的藏族同胞,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类似时下流行的混搭,自打套在身上怕是没脱下洗过,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眼下是秋天,他却穿着羽绒服,还是女式的。走近了,还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道。这个流浪汉也不傻,只要看见小康来,就知趣地走开了,走得远远的,一整天都不见他的踪影。
难道这个流浪汉打算伺机偷盗?想到这里,小康着急了。然而,媳妇正在坐月子,母亲又有病,他白天不在家,晚上总不能守在店里不回去啊?父亲活着的时候,也不是常常住在店里。有几个晚上,小康不放心,悄悄来到店铺门口,每次都是看到流浪汉睡在门口,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但老话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不能排除怀疑,还是把他撵走的好,免得夜长梦多。
这天早上,小康来到时,流浪汉还在门口酣睡。小康也不理会,越过流浪汉,悄悄打开门,扫地时故意把尘土往他身上扫。即便这样,流浪汉还没有醒,小康就用扫帚去撩拨流浪汉的脸,他这才醒过来,讪讪着走开了。小康挥舞着扫帚,捂着嘴朝他叫道:“滚!滚得远远的。”
小康以为,他这一下,流浪汉肯定会流浪到别处了。第二天清晨,远远地,小康就看见那个流浪汉还在店铺门口,靠着防盗门,半躺半坐,优哉游哉的,好像自己是店老板。小康气不打一处来,走到跟前,抬脚去踢他,同时把手里半瓶矿泉水泼到他身上,一边怒吼着:“滚!滚!滚!”那架势,仿佛他跟流浪汉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流浪汉诧异地看着小康,不明白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
“看什么看?你聋吗?滚!”小康把矿泉水瓶子朝流浪汉摔去。
流浪汉下意识地躲了一下,走了。
此后,小康再没见到过那个流浪汉。
大约过了半个月,小康的店铺被盗了,丢了五部高档相机,每台都在一万元以上。
小康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那个流浪汉的影子,他断定是流浪汉在报复。当警察赶到后,小康就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怀疑归怀疑,警察要的是证据。幸亏店铺对面有家面包房,人家在外面装了两个摄像头,有一个刚好照到小康的店门口。
警察打开监控,根据监控拍到的画面,短短时间内便抓获了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交代,他早就盯上了小康家的相机专卖店,因为流浪汉的缘故,才一直没有下手。
面包房的监控录像证明了犯罪嫌疑人所言不虚。小康一边看监控一边泪流不止:小偷光顾那几次,每次来都是因为流浪汉睡在门口,他才没有得逞。有一个晚上,月黑风急,昏黄的路灯像是睁着惺忪睡眼的醉汉,街上少有行人。那个小偷又鬼鬼祟祟地出现了,拿着刀子威逼流浪汉离开。流浪汉头一低,不管不顾朝小偷身上撞去。不怕人横,就怕人不要命,这话不错。见此情形,小偷转身逃了……
流浪汉为什么要这么做?
面包房老板的话让小康如梦初醒:小康的父亲在世时,时常买面包给流浪汉!
小康转遍了大街小巷的旮旯角落,没有找到那个流浪汉。
“大叔,您在哪儿呢?”店里清闲的时候,小康常常盯着门口自言自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流浪汉外貌的描写,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为下文刻画流浪汉与小偷对抗、保护小康店铺的高大形象作了铺垫。
B.小说写小康的父亲时运用正面描写,他虽然没有出场,却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为小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C.小说写小康多次朝流浪汉发火,既凸显了小康对流浪汉的猜疑和冷漠,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包袱,使真相大白,实在是匠心独运,与相声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5.小说中的流浪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展开余下试题
6.小说以小康的自言自语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环保部过去一年推动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比较明显。去年,沿江11省市Ⅰ-Ⅲ类的水质断面比例是75.2%,提高了28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下降29个百分点,这是很不容易的进步。
目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有四个问题:一是流域的系统性保护不足,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缺乏整体性。二是污染物的排放基数大。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国的43%、37%和43%,饮用水安全的保障任务非常艰巨。三是沿江化工行业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守住环境安全的底线挑战很大。四是部分地区城镇开发建设严重挤占江河湖库生态空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
(摘编自:新华网2017年3月陈吉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四个问题》)
材料二:
(摘编自:新华网水质类别占比统计图)
材料三:
立夏时节,雨后的洞庭湖水上涨,芦苇青翠。江豚不时从水中一跃而出,划出美丽的弧线,天空中的白鹭也不甘寂寞,不断掠过湖面。
“小时候清澈美丽的洞庭湖又回来了!”说起洞庭湖的变化,常年在洞庭湖保护“水中大熊猫”江豚而获称“江豚奶爸”的志愿者何大明说,“以前洞庭湖江豚栖息地采砂船密密麻麻,不少江豚因此‘死于非命’,去年湖南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江豚终于又可以在家园中游玩了。”
我国笫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因其在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持生态平衡方面的巨大作用,被称为“长江之肾”。同时,洞庭湖自古以来也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05月 有删改)
材料四:
劳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生产方式的传统粗放、对自然资源的暴力掠夺,在污染物日益多样棘手、长江流域江湖关系发生改变的背景下,洞庭湖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1990年至2002年,洞庭湖湖体、出湖口断面各时段水质中,Ⅱ-Ⅲ类水质占比为37%,没有出现过劣V类水质;而在2003年至2013年的10年中,劣Ⅴ类水质占比已达到5%,Ⅱ-Ⅲ类水质断面已经消失。
2017年底,洞庭湖全面清理数百万棵欧美黑杨,当这些高耸入云、号称“湿地抽水机”的外来植物横七竖八倒下时,广袤的洞庭湖像刚刚结束惨烈战役的战场。而在当年洞庭湖大兴“种树造纸”时,它们蔓延扩张至农田甚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严重破坏湿地生态。
“这大片黑杨砍下,难度超出想象,但是从洞庭湖可持续发展来看,此乃关键之举!”在砍伐现场,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梅碧球激动地表示,“洞庭湖欧美黑杨的历史就是发展与保护两股力量反复较量的斗争史,现在保护的力量终于大获全胜!”
2017年,偷排污水的常德市鼎城洞庭纸业有限公司和湖区上百家污染环境的工业企业,在湖南省环保部门推动的“环湖利剑”行动中,被给予严厉处罚,責任人被行政拘留、企业被限产停产等,老百姓拍手称快。
“这家纸厂长期以来偷排污水,严重污染水质,周围老百姓找不到偷排的暗管,有苦难言,现在政府终于帮我们把这颗‘毒瘤’切除了!”常德市鼎城区居民朱老伯喜笑颜开。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05月 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沿长江11省市Ⅰ-Ⅲ类水质断面和劣V类水质断面的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比较明显。
B.材料4显示从2001年到2015年,劣Ⅴ类水质逐渐由40%多降到10%以内,降幅较为明显,I-III类水质占比上升明显。
C.从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城镇开发建设和江河湖库的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D.长江经济带饮用水安全存在巨大隐患,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大,分别占全国的43%、37%和43%。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了让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破坏湿地生态的黑杨被大面积砍伐,洞庭湖生态保护大获全胜。
B.洞庭湖有“鱼米之乡”和“长江之肾”的美称,因其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净化环境、调节水位、维持生态平衡方面有巨大作用。
C.劳动人口、生产方式、污染物、长江流域江湖关系的改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暴力掠夺导致了洞庭湖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D. 材料对洞庭湖重现清澈美丽、富有生机的环境的描写,意在突出洞庭湖水治理的成功。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长江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 识者知其非常人。学骑射,辄出人上。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广顺初,拜滑州副指挥。世宗即位,典禁兵。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还,拜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显德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寨,遂下寿州。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六年,世宗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检校太尉。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视日下复有一日。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诸将皆拜,肃队以入。副都指挥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有 顷 诸 将 拥 宰 相 范 质 等 至 太 祖 见 之 呜 咽 流 涕 曰 违 负 天 地 今 至 于 此 质等 相 顾 计 无 从 出 乃 降 阶 列 拜 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服衮冕,即皇帝位。
(选自《宋史•太祖本纪》,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B.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C.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D.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祖,先祖称谓,后多用为开国帝王的庙号。开国之君,功劳甚大,故而继承帝位的子孙尊其为“太祖”。
B. 五鼓,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鼓,又叫五更或五夜;亦指第五更,即丑时。
C. 黄衣即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黄袍”往往被看作皇权的象征。后来,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D.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一般是指翰林学士。唐宋时期,皇帝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
展开余下试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祖骁勇矫健,敢于挑战,他曾试骑烈马,不用马嚼子和笼头,马跑上城墙斜坡道,致使他额头触碰门楣,摔到地上,但他起来后追上马腾跃而上。
B. 太祖英勇善战,屡建军功。高平之战,后周军队危急之时,太祖指挥部队冲溃敌军;显德四年春天,又随世宗出征,攻克了连珠寨,占领了寿州。
C. 太祖不贪钱财,巧破离间。南唐主畏惧他的威名,使用离间计,派遣使臣送给太祖书信和白金,太祖把送来的白金全部送到内府,使南唐的离间计失败。
D. 太祖顺天应命,黄袍加身。太祖率军驻扎陈桥驿时,有人看到天空出现双日奇观,军中将士把黄袍加在太祖身上,在后周将士的一致拥立下,他顺利登上皇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2)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 - 15题。
晚秋夜坐
王 绩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是一个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
B.颔联两句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
C.第五句中的“噪”字写出了知了叫声之大,作者烦它扰人清静,让人去粘它,赶它远离。
D.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不是晚秋的,这是让作者感到“奇”的地方。
15. 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
”。
(2)《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 ,
。”
(3)在《鸿门宴》中,樊哙用 “ , ” 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经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孩子,如果你在学校里整天____,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____;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因为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也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希望你____,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孩子,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所以,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____地管教你,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最初世界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B.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在你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C.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里观照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D.他们的公平与善良,会让你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第一个未来人生的梦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你也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B.但你必须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C.你也必须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也为自己而战
D.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也为明天而战,为梦想而战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不孚众望 苦口婆心
B.不思进取 不闻不问 不负众望 不厌其详
C.不学无术 不闻不问 不孚众望 不厌其详
D.不思进取 充耳不闻 不负众望 苦口婆心
20. 下面是某校一则告示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学校收发室主要管的是学校文件、师生信件的收发。同学们网购的东西邮寄到校,已严重影响了收发室的正常工作。从今儿起,收发室将不再收学生的网购邮寄品,请同学们自行好好处理。谢谢配合。
21. 下面是某中学青年教师说课活动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走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到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800字。
参考答案
1.D【A表达出民族存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一种担当精神;B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C表达的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D只是抒发荣归故里的自豪】
2.B【A应是“中国人的”意识里,“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C因果倒置;D表述绝对化】
3.D【A偷换概念“将对国的情意”应为“将对家的情意”;B表述范围不当,“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应为“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C是“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
4. B(3分) “正面描写”错,应为“侧面描写”,小说是通过面包店老板的话和小康的回忆来写小康的父亲的。
5.(6分)① 衣着邋遢,生活落魄。流浪汉长长的头发长时间不洗,身上的衣服长一片短一截的,已经看不清本来的色彩,秋天穿着的羽绒服是女式的;生活上也常靠别人救济。② 知恩图报。小康的父亲常给流浪汉买面包,流浪汉便怀着感恩之心为小康守护店铺;③ 宽容隐忍。他在面对小康恶语相加、
上一篇:
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复学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湖北省黄冈”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