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588 2020-06-0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8]
江苏省玄武区2019-2020学年第九中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2020学年南京玄武区第九中学八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
一(30 分)
1. 分门别类辑诗文。下面是某同学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专题整理的诗文材料。请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并在(3)处填写作者。(10 分)
根据语境完成 2—4 题。(11 分)
2. 给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jié( )难 戛.( )然而止 眼眶.( ) 草长 yīng( )飞
3.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诗句写在方框内。(4 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 A、B、C、D 四处划线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5.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阅读选段并完成任务。(9 分)
原文 批注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是过来人,决
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
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
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
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
废,就好了。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
慰你、鼓励你。B.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
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另成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
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
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
越来越坚强的。C.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 ruin[创伤,覆灭],
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
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说到音乐的内容,非大家指导见不到高天厚地的话,我也有另
外的感触,就是学生本人先要具备条件:心中没有的人,再经名师指点
也是枉然的。
你说的那波兰钢琴家即使到上海表演,也不一定能听到……
D.上海已经秋凉了,你那儿的气候如何?地理书上说波兰是大陆气候, 寒暑都有极端。你现在穿些什么衣服?你练的Concerto[《协奏曲》]
是否仍是以前练开头的一支?成绩如何?
不要太紧张,比赛的事不要计较太厉害。“我尽我心”,别的任凭
天命。精神松散,效果反而好。
(节选自《傅雷家书》)
(1) 【任务一:读书卡片】下面是小金同学做的《傅雷家书》读书卡片。A、B、C、D 四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2) 【任务二:文段批注】选段右边是小金同学阅读时做的批注,请你在 A 和 D 中选择一处也写一段批注。(3 分)
(3) 【任务三:专题探究】傅雷在给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父子如朋友”的理解。(3 分)
二(40 分)
(一)古诗阅读(5 分)
浏览完整试题
医人
【唐】苏拯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街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①均。自然六合②内,少闻贫病人。
注:①馁:饥饿。 ②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6.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前四句运用对比,点明医人最重要的是“心”,不是药品,概括了古代医德医风。B.“遍行君臣药”主要说医人有遍尝百草的勇气,“先从冻馁均”是说医人要受冻受饿。C.“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体现医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也是天下人共同的美好愿望。D.整首诗语言平实,韵脚鲜明,更重要的是情真意切,闪耀着医者仁心的大爱光芒。
7. 有一位参加武汉战“疫”的医生在受表彰时发言说:“愿借天地炉,炼成扁鹊身。”说
说他化用《医人》表达了怎样的心愿。(2 分)
(二)古文阅读(10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适客稷下②,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 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竞相告语。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③;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④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⑤之奇变也。
(选自《聊斋志异•地震》,有删改) 注:①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公元 1668 年 7 月 25 日 20 时左右。②客:客居。稷下: 古地名,在战国齐都城临淄稷门。这里代指临淄。③汲:从井里打水。④栖霞:县名,在山东省东部五龙河上游。⑤非常:非同寻常的,不一般的。
8.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 分)
缘.溪行 悉.如外人 仆.而复起 逾一时许. 9.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 2 处)(2 分)
墙 倾 屋 塌 之 声 与 儿 啼 女 号 宣 如 鼎 沸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11.两段文字都写到了鸡犬声,【甲】文中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乙】文里是“鸡 鸣犬吠满城中”。鸡犬声中蕴藏着作者怎样的心声?(2 分)
(三)小说阅读(12 分)
老戏骨张中杰
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有人说姓张,有人说姓刘,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姓戏。
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为了不饿肚子,逢人家过红白大事,就去帮厨。好多厨师见他透钻,都想收他为徒。
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迷。连草台班子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入境处,一忽儿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一忽儿一个人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得看戏人都回过头看他,连台上演员也忘了词,拿眼戳他。大家都 以为他魔怔了。
“当大厨多好,一辈子好吃好喝,起码混个肚儿圆!”他冲戏台班头说想学唱戏,班头叼个烟袋锅吧嗒吧嗒吸,不拿正眼瞧他。
“人不能光为了吃,我得学戏。唱好了,报父老乡亲对我的恩!”他一板一眼,还念起道白,尾字音拖起了长腔。说毕,恭敬跪拜作揖,比台上的主角还有范儿。班头被他这一腔惊呆,又见他心诚,知道感恩,让他跟了戏班子。
他除了为戏班子做饭,剩下时间喜欢跑龙套。奇怪的是,没见他跟谁学过,却唱念坐打样样在行。一个人分演所有角色,缺啥补啥。唱全场,谁看谁呆。连台上人都瞒过了,原主演心中直怨他抢人饭碗。
生角旦末丑,学啥像啥,唱啥是啥。扮老生显尽沧桑神韵,演青衣袅娜依人,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各展风流;扮文丑出场,插科打诨,台上台下笑声不断;当武丑更见真功夫,连台下力气蛮的也怵他三分。
唱苦戏,他念及从前孤儿之难,悲悲切切,幽幽怨怨,让台下观众喉咙跟着发堵;又忽然声声泣句句悲高亢起来,观众眼泪便哗哗直流,台下哭声大作;唱笑戏,自豪感溢满于胸, 朗朗然从喉间有节奏地往高处走。台下也跟着大笑不止。鼓掌声叫好声响遏行云。
好多大剧团慕名重金来挖,私下允以优厚待遇,都被他拒绝。他说我做事从一而终,一波波来人说客情悻悻而归。
剧团八个大戏箱,他有个三十公分大小的“百宝箱”香樟木,磨得黑明光亮,看不清颜色。到哪儿都背身上,寸多不离。有擦脸毛巾、小镜子、胭脂膏,也有针线包、纱布,还有跌打丸。大家戏称“神秘 9 号”。
他干过场大事。有个大村村医是戏迷,车祸后送殡。村民们凑钱想让出台戏,正巧与村长爹八十大寿时间冲突。他演主角,班头想给村长爹演,他断然拒演。
“一辈子救过多少人命,又是咱铁杆票友,我得用戏送他一程。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 斩钉截铁,脸爆青筋。他是台柱子,无人可替,一走就砸场了。团长无奈,又联系兄弟剧团,
给村长好说歹说,才救了场。
他不找女人,说戏就是自己的女人。有人见他私下里一个人扮演自己的女人,与自己表白咿咿呀呀,呢呢哝哝。
他见剩饭抢着吃,每次吃过的碗都像舔过似的光。说什么“剩饭姓张,越吃越香”。夏天饭都有馊味了,也不舍得倒掉。好在他身体好像铜墙铁壁,从未犯过胃病。
戏班市场不景气,连行头都置办不起。皇帝的莽袍右腰间被吸烟人烧个鸡蛋大的洞,也换不了。他掀开随身百宝箱,从里面拿出针线包。一楞眼功夫,皇袍破洞已缝得严丝合缝。但,他常常望着破旧的戏装,怔怔发呆。
那日,班子为孤儿院义演。他正演《铡美案》里的包公怒斥陈世美,高潮处,掌声喝彩声四起。忽见狂风飘来,头顶搭起的头柱突然倒下。拉二胡的二大爷和边上昏睡的小孙子来不及反应。但见他边唱边飞身而起,扑向二人,被柱上灯砸中脑门,瞬间血流如注。他硬生生面不改色,唱完最后一句,猛然直挺挺倒地。
展开余下试题
大伙把他翻过身来。“速拿我 9 号箱来!”血污满面的他,京腔京韵大声念白。“毛巾?”他摆手,“急救包?”他摇头,食指下探示意下翻。翻到箱子最下边,哗哗啦
啦,全是五角一块两块硬币和脏兮兮的纸币。
“一半置办新行头,一半给孤儿院……”言毕,倒地气绝。
一老戏迷,民间雕刻家,在他坟丘碑上刻“老戏骨”,字迹风流,劲直有力。
(选自《小说选刊》2020 年第 2 期)
12 通读全文,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与戏相关情节。(3 分)
迷上听戏 → 诚心学戏 → → 用戏送终 → → 自缝戏衣
→ 义演救人 →
13. 品味画横线的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2 分)
14. 结合语境,赏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3 分)
15.戏曲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请结合选文和材料,就如何弘扬国粹提出合理的建议。(4 分)
【链接材料】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这时候,看见大家也都扫兴,才知道他们的意见是和我一致的。(节选自《社戏》)
(四)科技作品阅读(13 分)
植物御寒的智慧祁云枝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季节以自己的节奏行走在越来越冷的道路上, 冬天又一次和我们相遇。
人们感到寒冷会做什么?穿衣戴帽、搓手、跺脚、跑跳,或者干脆躲进有暖气的屋子里。没有腿、无法像动物那样移动的植物,就只能硬扛吗?别担心,面对寒冷,植物早已“修炼” 出了奇妙的御寒本领。
脱“衣”御寒
和人类穿衣御寒相反,一些植物在寒冷到来前会脱掉“衣服”——将身上的树叶一一脱落, 轻装过冬。一旦把美丽的叶子“衣服”脱掉,就能大大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也能减少 从叶面蒸腾散失的热量。寒冬将至,叶柄下部的组织内会产生离层细胞,使叶子快速脱落, 让树木逐渐进入素颜的冬眠中。
落叶不是无用物,飘落的树叶像一层蓬松的棉被覆在低矮草本植物上,既可以变成堆肥, 也能帮助小草御寒。
高明的“化学家”
叶子脱落是冬季北方植物最明显的变化。但在植物体内,我们看不见的变化还有哪些呢?有些植物既不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根系里,也不储存在种子里,而是通过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来应对严寒。
以冬小麦和油菜等两年生植物为例,从入冬开始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产生类似于促使人类睡眠的物质——冬眠素;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冰晶对植物体来说是致命的,冬小麦和油菜在酶的参与下将蛋白质和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和糖类,如此一来就可以增加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使其不易结冰。很多人发现霜降后的大白菜和红薯会更加甜,这是为什么?原来,经霜的大白菜和红薯在抗寒冷时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葡萄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它们的甜度。糖分子不仅可以降低冰点,还有巨大的表面活力,可以吸附在细胞器表面降低水分进出的速度,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细胞内糖多、渗透压增大,保留的水分就多,水分外出结冰的机会就会减少。
有趣的是,大白菜和卷心菜不仅是高明的“化学家”,还不忘把新叶一层层包裹起来, 形成一个个好看而耐寒的叶球。
直接发热
有些植物还用别出心裁的方式抗击低温,最令人惊讶的便是植物可以像动物一样主动产热。通常,生物体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热量。但植物的呼吸速率太低,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因此法像恒温动物那样大量产热。然而凡事皆有例外,天南星科植物中就有众多产热高手,它们能够通过“抗氧呼吸”的特珠代谢方式,利用线粒体中特有的交替氧化酶促使呼吸加快,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
巨魔芋开花时,其肉质花序轴顶部的温度也会高达 38℃,而发热的好处远远不只保暖这么简单。散发的热量会在花序轴顶部形成低压区,把佛焰苞基部产生的气味通过对流的方式输送到远方,成为气味扩散的助推器,数量稀少的耐寒昆虫因而循味前来传粉。
脱“衣”御寒,变身“化学家”,甚至自身发热,形形色色的御寒本领书写着植物迷人的生存智慧。
(选自《大自然》杂志 2019 年 11 月刊,有改)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寒冬将至,树木的叶子快速脱落,能大大减少水分的消耗,也能减少散失的热量。B.有些植物将营养物质储存在根系里,或者存在种子里。
C.大白菜和红薯在抵抗寒冷时会将体内的淀粉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葡萄糖,大大提高甜度。D.植物的呼吸速率太低,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因此无法像恒温动物那样大量产热。 17. 结合上下文,说说画线句的作用。(3 分)
18.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节气歌》说起?(3 分)
19. 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植物与病毒的生存之道有何相似之处。(4 分)
【材料一】病毒似乎占据了每一个可能的环境生态位——几乎所有能够维持生命而且具有环境变化适应性的生态位。但是病毒在这些环境生位中也经常会受到宿主免疫系统和不断进化能力的抵抗,以及面对温度、湿度和其他压力的环境波动的挑战。尽管存在这些抵抗和挑战,抑或正是因为这些挑战,病毒能很快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且很容易出现变异后的新病毒,因此病毒对人类和其他宿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由于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这种适应性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病毒本身。
三(50 分)
20. 在下面的课文中任选一篇,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 字。(50 分)
(1)《回延安》 (2)《桃花源记》 (3)《小石潭记》 (4)《<诗经>二首》
2020-2021 八下期中考试语文(九中)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答案】(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2)蒹葭苍苍 (3)孟浩然 涵虚混太清 (5) 春潮带雨晚来急 (6)红旗飘飘把手招 (7)悄怆幽邃 (8)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古诗文内容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注意灵活结合具体的语境,另外需要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尤其注意“雎、鸠、蒹、葭、窕、涵、急、邃”的书写。
2. 【答案】劫 jiá kuàng 莺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标要求的字音,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读音的区分。
3. 【答案】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需要掌握基本的楷书和行楷的技法,对所给内容进行正确的临摹,做到笔顺正确、字迹清晰、工整美观。切忌涂改和描写。
4. 【答案】C
【解析】本题本题考查学生对初中阶段常见病句类型的掌握,注意在做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句子成分和搭配,分析句子是否缺少成分、是否搭配不当、是否句式杂糅、是否语序颠倒。A.语序不当:应该是“全国在第一时间拉响了疫情防控战的警
报。”B.语序不当:这些平凡如草木,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 D.句式杂糅:关键在于……/……起决定性作用。
【答案】(1)B (2)示例一:A 段批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
5. 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说明了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示例二:D 段批注——通过一系列的问句,看出傅雷对儿子的生活、学习、艺术创作都是非常关心的,可谓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体现出一个父亲对远在他乡的孩子的拳拳关爱。(3)①傅雷是儿子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和傅聪是一对面对彼此缺点可以互相理解包容的朋友;②傅雷和傅聪是一对可以就艺术、生活、人生等话题进行平等对话的朋友;③傅雷和傅聪是一对在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有着共同追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展开余下试题
④傅雷和傅聪是一对面对困难可以相互理解,支撑,鼓励的朋友。
【解析】(1)本题考查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上的相关文学常识以及必读名著《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夫妇共同完成得书信集,不仅仅是傅雷个人。(2)考查阅读策略——做批注,其实考的就是手法赏析、内容理解和情感赏析。注意 A 段和 D 段里面有没有使用到相应的手法。A 段: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
淹死庄稼。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说明了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禾苗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但是,阳光太烈、雨水太猛,超过了可承受的那个“度”,就会事与愿违。这句话的意思是再好的东西做过了也不好,告诉儿子任何东西都要掌握分寸,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D 段主要是一系列的问句体现傅雷的拳拳爱子之心。(3)本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傅雷和傅聪的关系是父子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更是知音关系。对于朋友关系,就是要做到彼此理解包容、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二、阅读(40 分)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本首诗歌其实也是非常适合用来描绘当下的疫情中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B 选项中“遍行君臣药”的意思是医生要遍寻天下名药,要有丰富的从医诊治的经验,“先从冻馁均”的意思是说医生治病救人要本着一颗仁爱之心, 不能嫌贫爱富,只为赚取利益,要尽己所能对挨饿受冻、贫穷困苦的老百姓实行救助, 而非是说作为医生要受冻挨饿。本首诗歌的大意是“古人的医术在于心,内心正直药自然就真。现在人的医术在于手,技术不好药还没有效果。我愿意化身为天地炉,多一些扁鹊这样的医生。四处寻找好的药材,先从治好过分的寒冷与饥饿做起。到时候世上能够少听到一些人患病的消息。”
7. 【答案】受到表彰的战“疫”医生使用了用典的手法,“愿借天地炉,炼成扁鹊身”化用了诗人苏拯的“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治病救人的水平,减少病人的痛苦,为中国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或医生希望在本次疫情的考验和磨练下,成为一名有医术、有医德的医生。);同时医者仁心,对所有伤患不分彼此,一视同仁,无私奉献。
有能力,有医德。
【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注意在分析情感的时候,判断此处是否用到什么手法,比如这里使用了化用诗词的用典手法,需要在答题的时候点出来,然后再结合语境对内容进行分析。关于诗歌手法的分析。
【答案】(1)沿着,顺着。(2)全,都。(3)跌倒,扑倒。(4)表约数。
8.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翻译,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结合语境进行翻译。平时也需要多多积累文言实词,可以通过古诗词和成语等进行积累,比如本题的“前仆后继”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前仆后继”中的“仆” 就是倒下、跌倒的意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中的“悉” 可以联系成语“悉数奉还”;“缘溪行”中的“缘”可以联系成语“缘木求鱼”。
9. 【答案】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注意文言文的断句技巧,最常用的技巧就是按照句子成分进行断句,然后就是寻找句子里面的关键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时间词 汇、地名、人名、官名等等。本题其实就是根据句子结构进行划分的,两个并列主语
——“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和同一个谓语“喧如鼎沸”。主谓之间停顿是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常用技巧之一。
10. 【答案】很久之后,(大家)才知道地震了,各人都快速跑出去。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注意结合语境以及平时的积累进行判断。“久之” 是在蒲松龄的《狼》就学习过的文言词汇,原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注意补充被省略的主语,注意特殊句式。
11. 【答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描绘一幅“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见” 的祥和安宁的图景,流露出作者对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向往和喜爱;本文中“鸡鸣犬吠满城中”则是描绘了自然灾害——地震来临的时候牲畜四处奔窜、疯狂逃命的混乱场景, 其实是借动物的慌乱衬托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手足无措和无奈绝望,流露出作者对安全生活的渴望和对受到自然灾害伤害的人们的同情之心,企盼不要再有自然灾害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的课内外文章情感主旨的对比分析,注意结合关键语句,对文章中作者流露出来的情感进行分析,注意结合原文,做到有理有据。
12. 【答案】精通唱戏/坚持唱戏 与戏相伴/沉迷演戏/痴迷于戏 戏迷之碑/戏迷刻碑/ 戏迷立碑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的行文思路梳理,比如老舍的《车夫老马》和肖复兴的《雪
人》,都考查了非常典型的行文思路梳理题目。注意结合题干要求以及已经给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答案所在文段以及格式(主要是字数限制和内容要求)。题干要求概括的内容应当是和“戏”有关,那么概括的每一阶段都要注意主人公与戏剧的关系,围绕戏曲做了什么事,最后注意都是四个字的格式。
13. 【答案】通过对老戏骨看戏时候的神态描写以及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老戏骨看戏时候投入专注的样子,表达了老戏骨内心对戏曲的痴迷和热爱,为下文与戏相伴一生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重点讲解过的题目。注意在分析人物的心理时,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主人公所处的自然环境,然后要结合主人公的个性特征,最后就是联系具体情景,学会换位思考,多
角度作答。
14. 【答案】划线句使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老戏骨语言、神态的描写,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戏骨对自己戏迷的尊重和重视,也看出老戏骨对治病救人的村医的敬重和赞美,突出老戏骨重情重义、不贪图利益、不畏强权、意志坚定的美好品质,丰富人物形象。
【解析】本文考查人物描写赏析题,人物描写常用到的细节描写包括: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15. 【答案】(1)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改进和创新,比如《社戏》中的孩子显然不喜欢老旦的表演,可以适当进行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的改编。(2)多多组织宣传活动,增进大家对中国传统戏曲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政府和企业需扶持戏曲的发展。比如《老戏骨》中戏曲发展一度衰弱,戏曲表演者甚至无戏可演;(3)提升个人对国粹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很多人看不下去戏曲表演,也是对戏曲缺乏认识,不知如何欣赏戏剧。(4)与时俱进,加入符合时代特色的优秀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理解。注意结合原文以及所给链接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条概括。关于如何传承弘
上一篇:
四川省崇德实验学校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无答案)
下一篇:
山东省临沂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玄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