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华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居家学习网上测试试卷 (共100分) 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一切孤立系统都朝着熵增的方向 ,这是大前提。但生命的神奇就在于,生命通过同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为自己制造“负熵”,并向环境释放“正熵”,以秩序来对抗无序与混乱。同样,由个人有机组成的共同体,也必须持续制造或有效输入“负熵流”、有力 “正熵流” 的生成,并令“负熵”足以抵消“正熵”而有余,才能健壮强轫、维持向上的活力。这个国度就是你我所依恃的共同体。她需要每一个你付出,需要每一个你贡献无数涓滴“负熵”,才能永保青春的容颜与活力。 目光锁定那更美好的未来,你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呐喊。唯有每一个普通人的行动与努力带来的每一个涓滴改进,汇入历史的江河,才是最强大的“熵减”力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就是柔韧的力量。每一个涓滴改进,每一处“熵减”,都不应是 ,而应是义之所在;都不应是高不可攀,而应是踮起脚尖可以触及。小人物从来不是大时代的被动接受者,每一个小人物的参与和行动,汇成大时代的洪流;每一个小人物的祈望与呐喊,汇成大时代的最强音;每一个小人物的涓滴“熵减”,汇成大时代的茁壮成长。 1. 文中加点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秩序 混乱 (hǔn) 强轫 B. 依恃(shì) 涓滴(juān) 永保青春 C. 驰骋 高 不 可 攀 踮起 脚 尖 (diǎn) D. 参与(yù) 祈望 (qǐ) 茁壮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演化 控制 强人所难 B. 演变 抑制 勉为其难 C. 演化 抑制 强人所难 D. 演变 控制 勉为其难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积累的字音、字形知识技巧进行辨析,平时要关注同义词、近义词、形近字、音同音近字的积累。 A项,“混乱(hǔn)”错误,应为“混乱(hùn)”;“强轫”应为“强韧”。 B项,“永保青春”应为“永葆青春”。 D项,“祈望(qǐ)”错误,应为“祈望(qí)”。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演变:变化发展。演化: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演化强调量变的过程,演变强调质变的结果。此处对应“熵增”是强调量变的过程,选用“演化”。 抑制:约束,压制。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此处结合“抵消‘正’”应是压制“正熵流”的生成,选用“抑制”。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此处对应“应是义之所在”,就不是勉强别人,故选用“强人所难”。 故选C。 【点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对象等。
浏览完整试题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B.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C.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D.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殇而醉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正确书写的能力以及名句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平时积累以及词语的意思逐项进行辨析,注意细节。 A“霄”应为“宵”,夜晚; B“渡”应为“度”,越过; D“殇”应为“觞”,酒杯。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B. 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 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 最近单位组织员工去鲅鱼圈旅游,这个季节正是海鲜收获的时候,大家都期待着,因为这趟旅行不仅有优美壮阔的海景相伴,还可以大快朵颐,岂不美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 A项,瓦釜雷鸣: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这里是望文生义。 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 C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D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使用正确。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围绕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产业开发的内容展示,成为许多展团的亮点。 B. 工信部官网称,随着全球 5G 试验与商用步伐的加快,中国 5G 技术研发试验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探索开展 5G 试验的国际合作。 C. 在网络社交中,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符,表意既是清晰的又是暧昧的,因为在不同语境中,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 D. 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相关报道不属实,手机流量不会“跑得快”。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B项,搭配不当,“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改为“加大”;成分残缺,末句改为“探索开展5G试验的国际合作方式”。 C项,句式杂糅,“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杂糅,“能”“都可以”去掉其一。 D项,结构混乱,“运营商自从宣布实施流量不清零政策以来,不少网友……”中途易辙,将“自从”移至句首。 故选A。 6.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句中的“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题干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的作用。 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 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 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 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 故选B。 【点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考查范围看,以点号为主,兼顾常用的标号。主要考查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七种点号的用法,标号只考查了引号、书名号和括号三种。从考查的题型看,主要有选择、改错两种。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愿无伐善,无施劳 伐:夸耀,炫耀 B.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性 C. 名可名,非常名 名:动词,叫出 D.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遽:匆忙,草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 C项,“名可名,非常名”中第一个名指的是名词,即指代“道的名字”,第二个名是动词,指代“命名”。 故选C。 【点睛】文言中的实词。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6)语法推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展开余下试题8.下列各项的两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开琼筵以坐花 D.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A项,且:并且;尚且。句意:我并不能使树木长寿而且结果实多;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辞的? B项,如:或者;至于。句意: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C项,以:原因;连词,“而”。 句意: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原因啊;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 D项,虽:两个都是“虽然”。句意: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张衡)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 情绪。 故选D。 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莫春者,春服既成 B. 可谓好学也已 C.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D.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对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主要指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平时复习时要学会整理、积累,多读多背。 A项,“莫”通“暮”,晚。句意: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 B项,“已”通“矣”,了。句意: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C项,“而”通“尔”,你们的。句意:养育好你们的小孩,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 D项,没有通假字。句意: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故选D。 10.下列各项的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B. 饭疏食,饮水 端章甫,愿为小相 C. 安其居,乐其俗 非能早而蕃之 D. 旦视而暮抚 雨泽下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 A项,“小”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共”形容词作动词,共享。 B项,“饭”名词作动词,吃饭;“端”,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 C项,“安”形容词使动,使……安;“早”形容词使动,使……结的早。 D项,“旦”名词作状语,在早晨;“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故选A。 11.下列各句中的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明年,丞相薨 B.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C.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D.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A项,明年:第二年,古今异义。句意:第二年,丞相去世。 B项,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活着还是枯死。 C项,几何:多少,古今异义。句意:生命短促,世事不定,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 D项,故事:旧事,旧例,古今异义。句意: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故选B。 【点睛】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古今异义常见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词义扩大就是某些词原来应用的范围比较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它应用的范围变得宽泛了,意义也有所发展了。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词义转移就是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新词产生后,旧词就不存在了。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词义强化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感情色彩变化指有些词,古今意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差别。或者是褒贬意义的不同,或者是词义轻重的不同。 12.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多于在庾之粟粒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B.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C. 故不我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D.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惟兄嫂是依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 A项,状语后置句。句意: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宣子在首山打猎,在翳桑休息(住宿)。 B项,判断句。句意: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 C项,宾语前置句。句意:所以他们不如我;平日里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 D项,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句意:部下骑马跟从的壮士有八百多人;只有依靠兄嫂抚养。 故选D。 【点睛】古代汉语中的特殊的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 13.下列诗句不属于律诗的是( ) A.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D.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本题考查诗歌体裁中的律诗知识。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C项,“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的词性不一致,不符合律诗对仗的特点,故不是律诗。 故选C。 1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正月晦日巷死”中,“晦日”,是指正月初一。 ②“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一句里,“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7 点到19点,“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 19 点 21 点。 ③《种树郭橐驼传》《游褒禅山记》《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白居易、北宋王安石、巴金、梁启超。
展开余下试题④《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红楼梦》《高老头》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别是卡西莫多、桑丘、贾雨村、拉斯迪涅。 ⑤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①“‘晦日’, 指正月初一”错误,“晦日”应该是每月最后一天; ②“‘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7点到19点,‘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点21点”错误,黄昏是19—21点,人定是21—23点; ③“白居易”“梁启超”错误,作者是柳宗元、梁实秋。 故选A。 15.下列各项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相指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替国君主持赞礼盒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B. 梨园是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后来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C. 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神明时,所用的牺牲,根据祭祀的规格不同,有太牢和少牢之分。“牢”本指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太牢指牛、羊、豕三牲全备。少牢只有牛和羊。 D. 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土地神。皇天后土是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少牢只有牛和羊”错误,少牢:羊、豕,没有牛。 故选C 二、(每题4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节日有其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它们以各种民俗仪式为基石,承载了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生活的种种美好祝福和期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传统文化的缺位,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以此提升民族文化创造的内驱力,就是我们这代人维系中国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前行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与官方七夕庆祝活动努力维护自身地方特色与文化多样性不同,年轻一代多将其简化为单一的爱情主题。这虽然引起一些讨论,但不必过于担忧。传统节日诞生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习俗,本身就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如果想要让其活在当下,就需要对其进行创新,赋予其时代特色。就七夕本身而言,它从最初珍惜时令物候到祭祀牛郎织女,从宫中乞巧游宴到市井车马喧阗,既有因时感伤的“旅馆益羁愁”,也有清新缠绵的“轻罗小扇扑流萤”……斗转星移,虽然贯穿千年的共同节日名称不变,但每一代人都为它赋予了“现实性功能”,实现了行为传承。 (摘编自《让传统节日活在当下》,《光明日报》2018.8.18) 材料二: 由华为手机冠名的中国围棋甲级联赛(简称“围甲”)上周在深圳落幕,一场传统智慧与未来科技携手贡献的文化盛宴画上了句号,而留给体育文化领域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围棋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代表,能够训练思维、开发智慧、修身养性、培养品格和礼仪。华为消费者业务大中华区总裁朱平在3月份的围甲开幕式上表示,未来二三十年,人类将进入智能社会,面向新的时代,华为立志把数字世界带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华为手机全球发货量已跃居第二。牵手围甲,华为手机正赋予自身更多品牌内涵。在闭幕式上华为消费者业务副总裁谢国辉表示,“华为手机与中国围棋甲级联赛两者有灵魂上的契合”,是科技智慧与文化智慧的结合。 一个是传统智慧的代表,一个是AI智能的探索者,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下,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华为手机与中国围棋相互赋能,充分展现中国智慧的风采,推动围棋文化发展走得更高更远。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表示,中国围棋从华为身上学到了很多,华为包容世界,学习对手做好自己的企业战略,对中国围棋完善推进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有极大的启发。 (摘编自《华为手机牵手围甲背后: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新华网2018.12.17) 材料三: 《国际文化市场报告2018》是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委托中国传媒大学课题组的专项课题。《报告》主编、中国传媒大学人文社科学部部长李怀亮分析认为,2015年至2018年国际文化市场除了个别行业有所下滑以外,整体呈增长趋势。通过对《报告》中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文化市场的主流,实时化、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以及付费趋势明显。 数字化文化产业中,音乐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播放设备的更新迭代,音乐产业关联内容多、渗透力强等特点愈发显现。近年来,中国音乐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方面数字音乐产业的版权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另一方面,网络视频付费用户已经超过了1.7亿,虽然音乐的付费渗透率还相对较低,但与之前相比,付费订阅数字专辑已成为在线音乐企业的收入来源之一。 不过,虽然中国的音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其他音乐产业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目前仍然有一定差距。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钧认为,中国的音乐产业在传播、数字专辑发行等方面皆走在国际前列,但在内容生产方面,在海外市场所占的份额仍十分有限。侯钧说:“主要还是因为缺少优质内容,缺少打动人心的音乐。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优质的原创音乐,这需要好的音乐环境和优秀的原创音乐人,还需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撑。” (摘编自李佳霖《国际文化市场:整体增长强劲,数字文化产业成主流》,《中国文化报》2018.12.10) 1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俗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可缺位。 B. 七夕多被年轻一代简化为单一爱情主题,这是时代发展赋予传统节日的“现实性功能”,不需过于担忧。 C. 中国围棋文化能走得更高更远,在于学习到了华为包容世界、学习对手做好自己的企业战略做法。 D. 中国的音乐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原因之一是数字音乐产业的版权环境有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