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433  2020-06-2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3]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逐题解析)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
冰雪消溶,溪水潺潺;草长莺飞,丝绦扶堤。
2.(2分)给下面句中划线字注音。
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   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   弥散,后者涓涓不息。唯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灾人祸跟前,人只是大自然中的微小蜉蝣,什么都不值一提。
B.网传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肺炎,争先恐后前往药店购双黄连的市民济济一堂。
C.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青年的父母,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可歌可泣。
D.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
4.(2分)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分析:这句话有语病)
B.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化的视野既意味着一种能力,又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分析:本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该把“既……又……”改为“不仅……更……”)
C.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旁观者。(分析:‘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做了句子的状语)
D.《咏雪》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宋代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分析:本句的文学常识没有问题)
5.(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非常重要。②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③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找到,病毒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④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⑤不过,已有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
A.②④①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④⑤③
6.(7分)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3)漫步文学长廊,走进诗词殿堂,感受艺术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传唱豪壮情怀。《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   ”,这是文天祥的崇高气节;《岳阳楼记》中“   ,   ”,这是范仲淹的宏伟抱负;《望岳》中“会当凌绝顶,   ”,这是杜甫的理想追求。
(4)新冠疫情牵动人心,无数白衣天使驰援武汉。她们是武汉的英雄,湖北的英雄,更是中华民族人民心中的英雄。正如茅盾《白杨礼赞》中所说:“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   ,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7.(8分)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之际,网络上各类信息更新极快,内容颇为芜杂,疫情相关谣言四起。面对这些四起谣言,我们要做一个不信谣不传谣的守法好公民。因此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不信谣不传谣,做守法好公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辨谣言,识真相】
活动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浏览完整试题材料一:真相是谣言的天敌。确保公众及时通过权威渠道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是对抗谣言的第一要务。在权威信息与“小道消息”之间,权威信息越是精准、及时,就能获取越多人的信赖,进而压缩“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间。反之,如果权威信息处于缺位状态,人们自然会去寻找各种“小道消息”,以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
材料二:不是真相的“东风”压倒谣言的“西风”,就是谣言的“西风”压倒真相的“东风”。 对此,有关部门还须以公开透明的原则为指导,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以真相对抗谣言。
我的探究结果:   
活动二、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材料三:各地一方面要强化宣传引导,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通报防控工作进展,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牢牢占领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一方面也要加强辟谣机制建设,加大对谣言的惩治力度,对疫情隐瞒不报者、造谣生事者、不遵守防控要求者,坚决依法打击,绝不手软。
标语:   
【辟谣言,靠行动】
活动三、九二班同学准备办一期“止谣言,我行动”的主题板报,请你根据这次板报主题,设计两个主要板块。(要求句式要一致)
板块一:    版块二:   
活动四、中午在家吃饭时,妈妈给你念了一条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刚刚水厂朋友来电话,非常时期,自来水中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了氯气的注入,大家在用水时,特别是烧开水、煮饭用水时要把水装出来,最少静置两小时以上再用。念完,妈妈赶紧去接水。面对妈妈的担心,你会怎样劝说她?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8.(4分)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列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面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闻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B.诗人李白的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C.本诗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灵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D.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
(2)诗中首句写景,选取“杨花”“子规”起笔有何作用?
9.(6分)名著阅读
选段一:在午后一点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候,又赶上这一夏里最热的一天,可是他决定去跑一趟。他不管太阳下是怎样的热了:假若拉完一趟而并不怎样呢,那就证明自己的身子并不坏;设若拉不下来这个买卖呢,哪还有什么可说的,一个跟头栽死在那发着火的地上也好!
选段二:他要吃好吃的,好喝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
(1)以上片段选自   。“他”是指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学到读书方法是   。
(2)两个选段所写的事件表现“他”   和   的性格特点。
(3)选段一这件事情过后“他”怎么样了呢?
10.(10分)文言文阅读
里革断罟匡君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①,曰:“古者大寒降,土蛰②发③,水虞于是乎讲罛罶④,取名⑤鱼,登⑥川禽,而尝之寝庙⑦,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⑨.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罝䍡,设阱鄂⑩,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⑪,泽不伐夭,鱼禁鲲鲕⑫,兽长麑麋⑬,鸟翼鷇⑭卵,虫舍蚔蝝⑮,蕃庶物⑯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⑰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⑱。”师⑲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公:即鲁宣公。滥:下网捕鱼。泗:水名。发源于山东蒙山南麓。渊:水深处。里革:鲁国大夫。罟(gǔ);渔网。渊:深水。②土蛰:在地下冬眠的动物。③发:奋起。这里是说醒过来,钻出土来。④水虞:古代官名,掌管水产。罛(gū):大鱼网。罶(liǔ):捕鱼的竹笼。大口窄颈,腹大而长,无底。⑤名:大。⑥登:通“得”,求取。⑦川禽:水中动物,如鱼鳖之类。尝:尝新,古代秋祭名。寝庙:古代宗庙。古代宗庙分庙和寝两部分。供祀祖宗的前殿称庙,藏祖宗衣冠的后殿称寝,合称寝庙。⑧兽虞:古代官名,掌管鸟兽的禁令等。罝(jū):捕兽的网。罗:捕鸟的网。⑨矠(cuò):刺取。槁:干枯。这里指干的鱼。阜:生长。⑩罝䍡(lù):小鱼网。鄂(é):捕兽器。⑪槎(chá):用刀斧砍斫。蘖(niè):也指树木被砍伐后所生的新芽。⑫夭(ǎo):初生的草木。鲲(kùn):鱼子。鲕(èr):鱼卵。⑬麑ní:幼鹿。䴠(yǎo):小骆驼。⑭鷇(kòu):待哺食的雏鸟。⑮蚔(chí):蚁卵。蝝(yuán):蝗的幼虫。⑯蕃(fán):繁殖,滋生。庶物:万物。⑰艺:限度。⑱谂(shěn):规谏。⑲师:乐师,名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助宣气也   
②虫舍蚔蝝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最多划两处)
兽虞于是乎禁罝罗矠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
(3)翻译下列句子。
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
(4)文中写四时时,只列举了春、夏二时,这是因为春夏是(   ) 之时,列举鱼鳖,鸟兽,又侧重说鱼鳖,这是因为鱼鳖可以“   ”(用原文)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结合吃野味的问题,谈谈我们如今该怎么做?
11.(10分)记叙文阅读。
一犁新雨破春耕
梁永刚
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蓄势待发的旷野到处充满着新生的喜悦和希望;地气升腾,虫啾鸟舞,一年一度的春耕拉开了序幕。
②爷爷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深谙春耕春种之道。在我童年的记忆中,下过一场透雨,爷爷便将休眠了一冬的曲辕木犁和耙拿到院子当中,仔细地擦拭着厚厚的一层灰尘,专注地敲打着犁铧和耙齿上的泥土,声音不大却清脆悦耳,仿佛要将歇了一冬的农具唤醒。拾掇完农具,爷爷又将耕牛牵出来,到离家不远的坑塘里饮水。憋闷了一冬的耕牛咕咚咕咚喝饱了,枯槁的牛毛在春风的轻抚下油光光、闪亮亮的,立马活泛了许多。同那些苏醒的农具一样,它也在等待爷爷的召唤,随时准备好去春耕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展开余下试题③爷爷犁地的时候,我总是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凑热闹。一改平日的大大咧咧,此时的爷爷神情凝重、一脸虔诚,一手扶着犁拐,一手牵着撇绳。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在空旷寂寥的原野上,爷爷“哒哒咧咧”的口令声潮水一样弥漫开来,给人一种粗犷豪迈、荡气回肠的沧桑感,仿佛这一声声呐喊过后,郁积于胸中许久的苦闷便一点儿一点儿地释放出来。
④有时候,爷爷手中也会握着鞭子,但这鞭子更像是个虚设的道具,从南到北一趟趟走下来,很少实实在在地落在牛的身上,只是在它略觉疲惫意欲偷懒之时,才高高扬起再轻轻放下,虚张声势地吓唬吓唬而已。牛毕竟是牲口,时不时会有把犁拉偏的时候,故而爷爷嘴里的“哒哒咧咧”声几乎没有间断过。我不明白这口令的意思,就趁爷爷在地头吸烟的间隙问他。爷爷笑了:“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老祖宗把野牛驯服役使了几千年,要是牛听不懂‘哒哒咧咧’咋干活哩!”原来,从牛落地生下来开始,主人就得训练它“哒哒咧咧”的口令﹣﹣“哒哒”就是让牛往外拐,“咧咧”就是朝里拐。
⑤犁地不平,难保墒情。犁完地,平了山沟,还要及时用铁齿的耙子耙上一遍,目的是耙碎大块的土坷垃,让土地更加平整。
⑥开始耙地了。煦暖的阳光照在田野上,爷爷吆喝着牛,把耙横在地头最佳的位置。随着手里的鞭子一声脆响,老牛奋蹄向前冲去,爷爷也一个箭步跨上耙架,一手紧拽缰绳,一手挥舞鞭子,行进在犁铧翻过的松软泥土中。此时此刻,站在耙架上的爷爷和平日判若两人,临风而立、雄壮威武,恣意地驰骋在属于他的这一方田地上。很快,那些埋藏于泥土中的枯草、腐叶得以重见天日,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地纠缠于耙齿之间,羁绊着拉耙的节奏。
⑦一块地耙完了,爷爷蹲坐在地头,点上一袋旱烟,有滋有味地吞吐起来,排遣着耕作后的一身疲倦。他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儿假劲,更偷不得一点儿懒。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庄稼出苗就齐整,收成也就自然好。”望着长长的地垄,爷爷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23日 05版)
(1)本文重点写了爷爷如何进行春耕。在拉开春耕序幕之前,爷爷都为它做了哪些准备?(请仿照示例,结合原文作答)
拿犁耙﹣﹣   ﹣﹣敲打泥土﹣﹣牵耕牛﹣﹣   
(2)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3段划线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听着行进的指令声,耕牛迈开四蹄铆足力气往前走,锃亮的犁铧经过之处,翻开的泥土像一层层黝黑的波浪,发出亮闪闪的光芒。
(3)第3段和第6段分别写了爷爷犁地和耙地的过程,却都用简洁的文字写到了原野的风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宋代释智愚的《颂古》诗云: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本文为什么以“一犁新雨破春耕”作为题目,请简要说明。
(5)文章最后一段,爷爷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儿假劲,更偷不得一点儿懒。田间管理如绣花,功夫越细越到家。多耙一遍,地里的土坷垃就会少一些,将来庄稼出苗就齐整,收成也就自然好。”这一席话蕴含了什么深刻哲理?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7分)说明文阅读
浅谈气溶胶
记得高尔基的《海燕》中有这样的诗句:“狂风紧紧地抱起一堆巨浪,恶狠狠地扔到峭岩上,把这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水沫”。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实际上,这些“尘雾和水沫”将很快蒸发,在空中留下盐的微米级颗粒,形成大气中的海盐气溶胶。据统计,海洋每年以33亿吨的通量向空中撒盐。
咳嗽和喷嚏是人体的“狂风”,也会把大量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摔成尘雾和水沫”,蒸发后留下飞沫核与其中的病毒,在空中形成气溶胶。当然,和大海相比,人太渺小了。但如果变成了“人海”呢?如果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呢?
我们不妨对飞沫气溶胶做点近距离观察。一个“阿秋”,40000多个“唾沫星子”以每秒50米的速度喷涌而出,它们的典型尺寸在0到200微米之间。大的液滴受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作用很快落到地面,小的液滴则会悬浮在空中,融进无处不在的气溶胶“浓汤”。世界卫生组织把当量直径5微米,作为大颗粒和小颗粒的分割点,也是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分界线。
完全蒸发是一个相变。液态的飞沫变成了固态的飞沫核,湿的液滴变成了干的颗粒。这些飞沫核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周并随风飘散,但浓度却和距离的立方成反比,以至于迅速减低到不能致病。
还有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飞沫核中的病毒究竟能够“活”多久?
这可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在主流科学界看来,病毒压根就不是生命,它们只是“巨大的有机分子”,“一个蛋白质信封,装着一则坏消息”。因为病毒既没有代谢也不会繁殖,全靠入侵宿主细胞,劫持和篡改宿主的生命资源进行自我组装,因此它们从来没有过“生命的火花”,完全算不上“活”物。
但即便如此,飞沫核中的病毒仍然应该有“死与活”的区别。当病毒的蛋白质衣壳损坏,或其中的核酸序列打乱,就丧失了感染和复制能力。从这个意义上,冠状病毒一般会在离开宿主体内几天后“死掉”,气溶胶里只剩下病毒“遗骸”了。
有文章以电梯里香烟味经久不散为例,来证明飞沫气溶胶的感染力长效不衰,这是不够准确的。香烟烟雾约含4800种物质,是众多气体和气溶胶颗粒物的混合。二手烟、三手烟的气味在房间中甚至能存留数月,主要是香烟残留物的挥发性气体在不断作祟,而不是香烟气溶胶颗粒在继续显灵。
除了飘在空中的飞沫核,那些咳嗽和喷嚏后落在地面上的大粒径飞沫,还有患者的唾液痰迹等,均可“零落成泥碾作尘”,经由风吹和鞋踩升入空中,形成新的气溶胶。此外,患者被褥衣服的抖动,病房马桶冲水时的雾化,都是病毒气溶胶的来源。不可不察也不可不防。
生长于咳唾之际,弥漫于呼吸之间,病毒气溶胶似乎“神龙见首不见尾”,但却完全可以预防。除了用紫外线和消毒剂杀灭气溶胶中的病毒,提倡在公共场所戴口罩,不仅防止来自气溶胶的病毒,还能阻断形成气溶胶的源头。而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把室内污浊空气吐故纳新,则是预防气溶胶传染的捷径。
选自(光明网2020﹣02﹣16作者:赵致真)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咳嗽和喷嚏是人体的“狂风”,也会把大量的唾液、鼻涕等分泌物“摔成尘雾和水沫”,留下飞沫核与其中的病毒融进无处不在的气溶胶“浓汤”,然后完全蒸发没有一点痕迹。
B.飞沫核中的病毒压根就不是生命,它们只是“巨大的有机分子”,“一个蛋白质信封,装着一则坏消息”,全靠入侵宿主细胞,劫持和篡改宿主的生命资源进行自我组装,延续自己。
C.二手烟、三手烟的气味在房间中能存留数月,是香烟残留物的挥发性气体在作祟,而不是香烟气溶胶颗粒在继续显灵。
D.患者的唾液痰迹,被褥衣服的抖动,病房马桶冲水时的雾化,都是病毒气溶胶的来源,要察要防。
(2)文章开头引用《海燕》中的诗句作用是什么?
(3)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展开余下试题13.(8分)议论文阅读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回家的路,纵然千山万水亦是坦途。抚平坎坷的,是亲情团圆的情浓意切,更有敬业者的奉献奋斗、好心人的一臂之力。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从“回家”故事中刻画出小镇百姓“肩头担道义”的家国大义,让观众感受到平凡人身上蕴藏的向善力量。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与家国紧密相连。正如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的,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爱家的那份心灵原色,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价值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展现的都是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正是这种家国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脉薪火相传。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倚靠,家与国从来都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爱国先爱家。古代选拔官员,注重的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正所谓,“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在家尽孝、家道和顺,当一个人“私德”无瑕疵,才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担得起大任和重托。
爱家更爱国,没有国,家又如何圆满?“不能走,这是国家的土地,我们不能走。”青藏高原上,卓嘎、央宗姐妹俩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几十年如一日续写着从父辈开始的“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守边故事。“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守卫开山岛32年,“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充分诠释出许党报国的心中大爱。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爱国爱民、匡扶天下,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让小家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昌盛。
家庭建设满怀“国富民强”之心,国家建设托举“家国天下”之志,家国情怀所通达的,正是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春节期间,一对父子街头相遇却装作互不相识,因为父亲在着装巡逻,儿子在便衣反扒。“小家”虽然忙碌,却护航着“大家”的团圆。浓烈的家庭亲情贯穿于炽热的国之大爱,激发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勤于实干、善于作为的不竭动力,这样的家风令人感佩。今日之中国,脱贫攻坚号角嘹亮,全面小康越来越近,改革开放气势如虹,高质量发展阔步前进,圆梦的舞台无比广阔,呼唤每个人、每个家庭奋发进取、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印刻在每个人身上的特有情愫,也是我们骨子里永不改变的血脉基因。在家国一体、命运与共中找到梦想安放的空间,激荡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必将一往无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第一段从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说起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阅读文章3﹣5段,简要分析这几段分别从哪些角度,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四.写作与表达(50分)请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4.(50分)春风里桃花红,杏花白,柳叶青,到处生机勃勃,春风把春意插在了人们的心里,你看:可爱的春风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愉快与欢乐,带来了希望与温暖。
请以“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能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武汉疫情爆发后,各地支援武汉,出现了一批批的 90 后白衣天使,他们担起了疫情的重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勇敢奔赴前线,遏制疫情,保护亿万中国人。
作为初中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2分)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
冰雪消溶,溪水潺潺;草长莺飞,丝绦扶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消溶”的“溶”应为“融”;“扶堤”的“扶”应为“拂”。
答案: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2.(2分)给下面句中划线字注音。
这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如璀璨 càn 烟花,一种如流深静水,前者短绚 xuàn 弥散,后者涓涓不息。唯有自律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解答】答案:
càn;xuàn
3.(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灾人祸跟前,人只是大自然中的微小蜉蝣,什么都不值一提。
B.网传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肺炎,争先恐后前往药店购双黄连的市民济济一堂。
C.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青年的父母,他们的奋斗故事同样可歌可泣。
D.从“观察世界”,到“融入世界”,再到“影响世界”,年轻人由被动到主动,背后更彰显着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已悄然改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用来形容买药的市民聚集在一起不恰当,对象错误;
故选:B。
4.(2分)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分析:这句话有语病)
B.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化的视野既意味着一种能力,又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分析:本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该把“既……又……”改为“不仅……更……”)
C.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旁观者。(分析:‘在这场与病毒的战“疫”中'做了句子的状语)
D.《咏雪》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宋代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分析:本句的文学常识没有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文学常识的识记。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故选:D。
5.(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非常重要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湖北省襄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