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93  2020-07-0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3]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我国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中国作为四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古代文献收藏的大国,一向以人文荟萃、典籍浩淼著称于世。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均有数量不等的古籍收藏,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献大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是民族之魂,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正是今天及未来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与理论基础之一。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
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自信写入党章,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全新拓展和深化,是对文化战略地位的全新认识和升华。我们应该意识到,“当代中国文化虽然有现代文化因素和外来文化因素,却离不开中国文化传统这一根本和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与来源。
早已有学者发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并非偶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例如,梁漱溟先生谈到:“无产阶级精神既有高于我们习俗之处,同时又和我们的固有精神初不相远,中国人很容易学得来。”古代中国“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中国文化偏重人与人之间的情理,这使得中华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换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这与资本主义社会重视人与物的关系截然不同,但与马克思主义却有一定的相容性与一致性。今天,我们谈及文化自信,就是希望建立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博弈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这是一种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文化发展方向,其中的源泉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总结与传承的民族。早在汉代,中国的书籍就已经“积如丘山”。历史上大多朝代对全国的书籍都进行过大规模和全面的整理,二十四史中的《经籍志》展示的就是千万学者前赴后继的壮观成果。这些群书目录及书志,使得中国古代的书籍像一支军队般整齐有序又蔚为壮观,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存于海内外的大量古籍,为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扎实的文献基础。
当前,我们对中华典籍的现代保护与整理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应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让留存于中华古籍中的理念、技术、故事通过现代视角、现代技术的梳理与转化,回归当代问题,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之中,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助力。
(选自谷敏《中华典籍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学习时报》2018年8月3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保存了大量的纸质文献典籍,成为古代文献收藏大国。
B.我国文化工作的精神支撑和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认同。
C.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与凝聚力。
D.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相容性与一致性,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


浏览完整试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指出中国是历史文献大国,中华典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其意义重大。
B.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话意在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C.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比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突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华古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为时代精神助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宗教、民族、文物等系统都有古籍收藏。
B.互联网时代,每个国家都必须面对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要拒绝外来文化。
C.在汉代时期,中国的书籍“积如丘山”,这说明汉代是我国古代典籍收藏最多的时代。
D.“超越民族国家博奕争夺理念的规则与价值”是我国的文化发展方向,源泉就是传统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的孩子,而如今,亲子阅读的范围已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阅读”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画等非文字阅读;亲子阅读有朝着更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看到别的家庭都进行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
(摘编自刘天放《奠让“亲子阅读”流于形式》)
材料二:




(摘编自“家长帮•阅读”)
材料三:
一些家长对亲子共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共读就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将共读等同于学算术、学认字、背唐诗、背英语单词,过早将孩子带入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烦恼。实际上,阅读是一扇窗口,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家长要避免将急功近利的情绪带到共读中。亲子共读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而要放眼长远,使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优秀品质。
亲子共读也无须拘泥于场所和环境,不是待在家里才能进行亲子共读,要带着孩子大胆走出家门,多参加阅读活动,多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阅读产生更美好的感悟。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会使亲子共读更有效率。亲子共读贵在坚持,需要家长多用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会冷了孩子的心,还会给他们的性格培养带来不好影响。
(摘编自胡蔚《亲子共读贵在用心》)
材料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教授凯瑟琳•斯诺说,大量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和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有着直接的联系。丰富的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的语音意识、词汇发展、文字意识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从长期来看,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亲子阅读对孩子的快速认读、阅读理解、独立思考和表达及未来的终身发展都有帮助。
研究发现,亲子阅读对儿童深层次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发展等方面都提供了独立贡献超过20%的影响因素。在美国的研究中,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发展中产生的差异大概为33%。亲子阅读能够独立贡献20%的差异,也就是说33%由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差异中,有20%是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来弥补。
在美国,通过20年的实践,让很多人认识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实践过程中,除了家长态度积极,很重要的一点是社会力量支持,美国很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立图书馆都会提供机会,给孩子派书送贴纸,鼓励他们阅读。波士顿的公共图书馆一直有一项名为“1000本书”的阅读计划,鼓励孩子在6岁上小学之前读满1000本图画书。凯瑟琳•斯诺说:“我觉得这是中国社会可以借鉴的,早期阅读不仅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还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摘编自《哈佛教授:亲子阅读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阅读习惯不好(每天阅读不足半小时)的家庭,孩子日阅读时长普遍较短,这表明父母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作用不容忽视。
B.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目的主要集中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增进亲密的亲子关系上,为了拓展知识界限、提升能力的也比较多。
C.对于亲子共读的内容,家长的选择多倾向于为儿童创作的作品,认可老师的推荐,受网站或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影响最大。
D.家长进行亲子阅读,较少考虑为学科(如语文、英语)成绩提升打基础,为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制定个性化家庭教育方案的也不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亲子阅读中,书的介质作用和阅读的纽带作用相结合,再加上形式多样化,使得亲子阅读范围已经覆盖了0-3岁的小孩。
B.亲子阅读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在短期内影响很大,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语言发展的影响逐渐消失,而对独立思考等有影响。
C.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大概为33%,而通过亲子阅读可以弥补其中大概六成的差异。
D.儿童的早期阅读需要家长重视和社会力量的支持,美国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这值得中国社会借鉴。
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说明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具体事情和应避免出现的问题。(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小题
爱的温暖和力量(节选)
曾 散
长江浩荡,暮霭沉沉。夜色一点一点漫了过来,笼罩在武汉上空。
月亮仿佛也戴上了口罩,只露出小半张脸,注视着这里的街市。四处霓虹闪烁,却鲜有人语——入夜的武汉,本是一座人声鼎沸、红透天际的不夜城啊。
防护服、口罩、手套,全副武装之后,我走到路口,郑能量已等在路边。接下来的几天,我边采访他,边跟着他做志愿者。
郑能量长得高瘦,戴副眼镜。这个“九零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斯文,但也显得老成持重,让人放心。


展开余下试题后排座椅上堆满了盒饭。“现在晚上7点多了给人送饭去?”我看了看时间。
“爱心人士赞助了一百五十份盒饭,刚刚装上车,后备箱还有。”
郑能量的手机在不断响起。晚上8点多,还有很多人没吃饭,有些是跟郑能量一样的志愿者,一直忙着没空吃饭,有些是家里面没有存粮了。
送完盒饭,又要赶往南京路上的武汉市中心医院,送一批爱心物资。还有下午刚接收的四千箱羊奶,郑能量要计划一下接下来的物资发放工作。
“要不先送你回去休息吧?”
“说好了,今天跟你并肩战斗到底,你什么时候收工,我什么时候回去。”
“我要再等等,晚上怕有人要用车。”
“那就一起等!”
电话骤然响起,果然有人求助。
已经是半夜12点。郑能量发车启动、导航设置一气呵成。
雨后的街道沉默而冷寂,湿漉漉,空荡荡。郑能量的白色小车飞驰在宽阔的楚雄大道上,目的地是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那里有两位老人等着回家。
赶到医院,果然见到两位老人。见我们来了,李在轩立即声明,小伙子请放心,我们都没有感染新冠肺炎。
“没事的,大爷,我来接你们回家!”郑能量搀扶着老太太上车。看着颤颤巍巍的老人,我的内心无法平静,在这个雨夜的武汉,我看见了人类面对病魔的顽强,也感受到驱散寒冷的温暖。
李在轩千恩万谢的话语洒满了他回家的路。
“大爷,没事的。”郑能量说得风轻云淡。
平安抵达。李在轩扶着母亲下车,临走时将几百元钱卷成卷,丢在车座椅上。郑能量赶紧还给老人:“我们志愿者是不收钱的,收钱的话那还出来干什么了?”
“小伙子,好人一生平安!”老人频频拱手作揖。或许在他心里,再多感谢的话都显得无力,只能用这种传统的礼仪表达谢意。
告别老人,郑能量说,两点了,应该没有什么人用车了,今天收工吧。
他觉得他做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说,放在平时,这些事情可能随便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但是放在此时此地,那就是雪中送炭,救人于危难之间。
从到武汉那天算起,郑能量奔波的日常叠加起来,已将近一个半月,他那辆悬挂长沙牌照来小车,已经跑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
是的,郑能量是一位逆行者,他和那几万援助湖北医疗队的白衣战士一样,从外省逆行而来,顶着风和雨,带着光和热。
1月23日,武汉实行交通管制。
“关闭所有离汉通道?”郑能量把新闻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特殊的时候,郑能量希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安顿好患病的母亲,告别外婆和舅舅,他要北上武汉。
“我郑能量志愿进入武汉做志愿者,自愿接受最脏最累的一切任务,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社会责任……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郑能量发这条朋友圈时,是1月25日17点55分。
1月25日,大年初一,长沙微雨蒙蒙。19点40分,郑能量开着一辆刚买两年的小车,正式出征武汉。到达武汉市区,已是大年初二的凌晨,街头空空荡荡,不时有救护车疾驰而过。郑能量的心头也空空荡荡,不禁生出酸楚。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只想回报社会,我就是来报恩的。”郑能量跟我说,他小时候家庭贫困,跟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外婆相依为命。雨花区民政部门、雨花亭街道和所在社区对他们一家帮助很大,特别是读大学那几年,更是靠着政府和社会各界源源不断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郑能量本科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他说,学校的奖助学金、老师的情、同学的义、家人的恩,那么多的温暖和真情,他无以为报,这次来武汉就是来回报社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郑能量原名叫“郑郑”,大三那年,他觉得社会各界给予他的关怀太多,毅然把名字改为“郑能量”,取“正能量”之意,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人。
“你天天在武汉做志愿者,工作怎么办?现在湖北之外,很多地方都复工复产了。”我问他。这是目前比较现实的问题。
“我们单位对我在武汉做志愿者非常支持,而且还积极筹集了物资援助武汉,由我在两头做衔接。”郑能量的眼里闪着光。
夜色浓重。深夜两点,在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街头我与郑能量道别,看着他的车渐行渐远。那尾灯一点一点变得模糊,最终融进整片暖黄的路灯中。
(《人民日报》2020年03月25日,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反衬出武汉街头的空荡、冷寂,也暗示了此时疫情的严重。
B.在接送大爷回家的路上,郑能量先说“没事的,大爷”,后说“大爷,没事的”,只是简单语序颠倒,可见郑能量是一个质朴的不善言辞的人。
C.文中有意补出郑能量名字的由来,既点明了名字的含义,也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同时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D.文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写出了“爱”的温暖和力量,展现出了这种无私、博大的爱给人以无穷的温暖和力量,同时也展现了这种“爱”具有相互性。
8.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塑造郑能量这一“中国的脊梁”的。(6分)
9.文中画线句中,作者两次在郑能量身上发现了“光”,请探究“光”的内涵。(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傅察,字公晦,孟州济源人,中书侍郎尧俞从孙也。年十八,登进士第。蔡京在相位,闻其名,遣子鯈往见,将妻以女,拒弗答。调青州司法参军,历永平、淄川丞,入为太常博士,迁兵部、吏部员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国贺正旦使。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察曰:“受使以出,闻难而止,若君命何。”遂至韩城镇。使人不来,居数日,金数十骑驰入馆,强之上马,行次境上,察觉有变,不肯进,曰:“迓使人,故例止此。”金人辄易其驭者,拥之东北去,行百里许,遇所谓二太子斡离不者领兵至驿道,使拜。察曰:“吾若奉使大国,见国主当致敬,今来迎客而胁我至此!又止令见太子,太子虽贵人,臣也,当以宾礼见,何拜为?”斡离不怒曰:“吾兴师南向,何使之称?凡汝国得失,为我道之,否则死。”察曰:“主上仁圣,与大国讲好,信使往来,项背相望,未有失德。太子干盟而动,意欲何为?还朝当具奏。”斡离不曰:“尔尚欲还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顾,反覆论辨。斡离不曰:“尔今不拜,后日虽欲拜,可得邪!”麾令去。
察知不免,谓官属侯彦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爱我,闻之必大戚。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众皆泣。金兵至燕,彦等密访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药师战胜有喜色,太子虑其劫取,且衔往忿,杀之矣。”将官武汉英识其尸,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负以归。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诸土室,凡两月。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察自幼嗜学,同辈或邀与娱嬉,不肯就。平居恂恂然,无喜愠色。恬于势利,在京师,故人鼎贵,罕至其门,间一见,寒温谈笑而已。及仓卒徇义,荦荦如此,闻者哀而壮之,时年三十七。乾道中,赐谥曰忠肃。
(选自《宋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B.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C.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展开余下试题D.伺守者怠/毁垣出归/以骨付其家/副使蒋噩及彦辈/归皆能道察不屈状/赠徽猷阁待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 教授生徒的官职。
B.正旦即农历除夕,指新年的第一天,又可称为岁首、元日等。在此期间会有很多庆祝的活动。
C.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 典等。
D.谥号一般意义来说,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皇后、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对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察是中书侍郎尧俞的堂孙,十八岁考中进士。蔡京在相位时,听说他的大名,派儿子蔡鯈去见他,打算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傅察没有答应。
B.宣和七年十月,傅察奉命迎接陪伴金国前来祝贺新年的使者。傅察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前去。但金国人行至边境时觉察有变化,不肯继续前进。
C.金国太子斡离不的随从想强迫傅察拜见他们的太子,但他昂首挺立,没有屈服,反反复复与他们论辨。斡离不见状,威胁他说以后就算想拜见也没有机会了。
D.傅察从小十分好学,不爱戏耍,不喜交往。他在京做官时,某位旧友地位显赫,但他很少前去拜访, 偶尔相遇,也只是寒暄谈笑而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察至燕,闻金人入寇,或劝毋遽行。(5分)
(2)若万一脱,幸记吾言,告吾亲,使知我死国,少纾其亡穷之悲也。(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和仲蒙《夜坐》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含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大寒之夜和友人仲蒙正夜坐畅谈,听到窗外传来栖鸟惊飞、孤雁哀号的声音。
B.窗外,北风呼啸,霜气肃杀,大雪将至;屋内,诗人此时凭几而坐,一洗素日尘劳。
C.夜深之时,诗人因难眠而体会到茶的功效;大寒之夜,诗人想饮酒驱散浓重的寒意。
D.本诗前两联侧重描写环境,后两联侧重抒发感受,前后内容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1)《离骚》(节选)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 ”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 , 。”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打贏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希望,也浓缩着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 的初心、 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 扶贫工作,镌刻下中国反贫困争斗伟大决战的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 )。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整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
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矢志不移 孜孜以求 推动 提振
B.坚定不移 孜孜以求 推动 振奋
C.坚定不移 孜孜不倦 带动 提振
D.矢志不移 孜孜不倦 带动 振奋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累丰富的经验 B.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
C.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经验 D.加快了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19.下列各句中和文中“滴灌”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坤包、坤表、坤车”里的“坤”,意思是女式的,女用的。
B.要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的天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日,科学家在南极发现了怪异的“西瓜雪”,①_____?其实,这是因为雪中含有大量红色的极地雪藻所产生的景象。这种藻类在酷寒的冬天里会休眠,②_____。今年2月南极地区出现了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异常“高温”,这种异常升温导致雪藻过度生长,形成了大范围的“西瓜雪”。这样来看,全球变暖使雪藻过度生长形成了“西瓜雪”,③______,这可能形成危险的循环过程,从而进一步加快南极雪原的融化速度。因此,“西瓜雪”的出现或许正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绚丽“警告”,警告我们南极正面临严重危机,并可能威胁到人类的未来!
21.下面是某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能超过9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疫情当前,寒假延长,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在此背景下,网课在全国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推出各式各样的网课,无数中小学生投身其中。关于这场网络授课的风潮,引发了人们不小的争论。
甲:对多数学生来说,网课的授课效果根本得不到保证,这种形式主义何必存在?
乙:疫情当前,除此之外,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吧!
丙:网课基本就是一言堂,还有,连续看屏幕对学生视力更是伤害。
丁:你们不觉得未来的趋势就是网课吗?你们是不是太小看它了?
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针对这次网课潮,你有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D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表述错误,于文中没有依据,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不见得就不适合资本主义社会。故选D。
2.C C项,“从而突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表述不当,通过对比意在表明虽然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但与马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