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12  2020-07-0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2]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重庆八中高2020级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做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以及单人独剑四方漂游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对于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傲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版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浏览完整试题上世纪50- 70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庸小说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是因为它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构建起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
B. 金庸小说涵盖了中国各地独特的文化风貌,并且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是对中国文化动态、立体的呈现。
C. 金庸小说表现了几乎所有中国文化分区独特的风物,更写出了各地的文化区别及由此带来的人物性格的不同。
D. 金庸小说建立的从容、厚重的民族国家形象打破了读者长期所处的紧张状态,因而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主要采用“总一分”的结构,先总说金庸小说的优点,后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进行阐述。
B. 本文大量使用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金庸小说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点。
C. 本文以狄云和石破天关于如何做人的迷茫为例,证明了金庸后期作品中有较为浓厚的佛家思想意味。
D. 本文用《天龙八部》中的灰衣老僧的例子,旨在说明金庸完美地将佛学与武学整合在“大文化”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雕侠侣》作为金庸的转型之作,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思想的多元性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又能显示作者创作旨趣的变化轨迹。
B. 金庸小说展示出的儒家文化,从宋时的博大刚健变为明清的气象衰弱,是因为他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转向否定。
C. 想要从金庸小说中体会其展现的“大文化”精髓,读者就必须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
D. 金庸能辩证的看待中国文化优劣,既批判其中酸腐无用的成分,又不像大多数上世纪50-70年代的文学作品那样刻意“求新”。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是因为它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构建起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原因分析错误,以偏概全。金庸小说之所以广受读者喜爱,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构建起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比如最后一节中,就强调了“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这也是读者喜欢金庸小说的原因。
故选A。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D项,“旨在说明金庸完美地将佛学与武学整合在‘大文化’中”分析有误,用灰衣老僧的例子旨在表明“‘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态度由认同到否定”曲解文意。三个时期的思想取舍并不涉及正确与否的判断。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央行数字货币已经进行了五年的研究,现在其研究成果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数字货币最早诞生于密码爱好者社区。密码爱好者提出了关于新型电子货币的构想,“这种货币将有无法追踪的匿名特征”且“政府的作用被排除在外”。从货币角度,数字货币仍具备信用货币属性,是一种基于大众对算法技术的信任和社区的广泛接受而人造的信用货币。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私人数字货币在没有政府信用作为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更类似于黄金等商品货币,在不同国家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下,具备不同层次的货币功能,法定数字货币才真正具备信用货币的全部特征和功能。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前所长姚前曾把央行数字货币喻为“金融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他说,央行数字货币对未来金融体系发展影响巨大。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应用具有非常高的契合度。区块链可以建立一个分布式的总账,登记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这样,原来的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就可以被打包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面,这对于央行以往的信用体系来说是颠覆性的变革。麦肯锡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能够将B2B跨境支付结算中的交易成本从每笔约26美元下降到15美元,到账时间从2—3天缩短为准实时。与传统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系统相比,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快捷性、安全性、经济性给支付结算业带来革命。


展开余下试题(摘自《清华金融评论》2017年第4期《法定与非法定数字货币的界定与发展前景》)
材料二:
比特币是最负盛名的数字货币,除此之外的加密货币林林总总数以百计,其中最近令监管机构比较担心的是Facebook公司今年6月提出要创建数字货币Libra,监管担忧Facebook有能力利用其先进技术和庞大的客户群体,来创造一种会对国家主权构成挑战的货币。而政府推出的官方数字货币仍屈指可数,包括鸟拉主发行的e-Peso、瑞典计划今年启动发行电子货币e-Krona试点等。和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对比,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将是中心化的,这与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去中心化”存在本质区别。即央行对数字货币有唯一的发钞权,资金流转方面央行可以知道自己的货币流转情况,而比特币有机器就可以造币,并且是匿名的。
(摘自杨东《Libra:数字货币型跨境支付清算模式与治理》)
材料三:
中国为什么需要数字货币?即便是电子支付十分发达的中国,在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住的地区,民众对现梦的依始程康柄然很高。而意图打造推行数字货币,自然是剑指纸钞和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例如其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携带不便、易最物害”层名不哥控。而且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此外还有一层未被道政的质因那就是在教字背币尚未有统一标准而全世界都大力研究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先行先试有可能在统一标准上路下自己的印记,避免人民币在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中继续登制手人。正如中国史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所言,“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权力、政治、国际政治、外交。”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预计,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
(摘自焦成焕《数字货币属性及发行实践研究》)
材料四:
相对于比特币的匿名,央行的教字货币希望在像现金一样易于流通的同时,还能实现可控匿名,如何保护使用者隐私就成为万众关注的问题。如穆长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这两个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此前在文章中称,央行可要求相关机构报告大额及可疑交易,央行还可以对其设置每日及每年累计交易限额,并规定大额预约兑换;甚至在必要时,可考虑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兑换实现分级收费。
在广衰的中国疆域上,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推行的时间和成本也是一个问题。而如果中国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仅替代现金而不能替代存款,其国际化的空间恐怕亦很有限。
而且,数字货币利用的是网络效应。如果从网络的角度来看,基本上全世界的互联网或者大数据都是美国为主,它的技术、实力、规模,以及由此产生的引领性和主导性是很强的,用数字货币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摘自陈佳《人行数字货币:国际货币体系的突破口》)
4.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数字货币”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私人数字货币相当于黄金等商品货币,在政府的保证之外,货币本身也有其内在的基本价值,只是并不具备信用货币的特征和功能。
B.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等值,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或将对未来金融体系产生巨大影响,被寄予较高期望,经过五年的研究,现在呼之欲出。
C. 数字货币的发展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关系密切,区块链技术将原有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于是跨境支付结算较传统系统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
D. 中国央行数字货巾具有“中心化”的特点,央行具有唯一的发钞权,因此央行可以掌握自己货币流转的情元,有效防止洗钱等犯罪行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管官方推出的数字货币为数不多,但是私人数字货币的数量却不少,而且个别数字货币一旦依托于拥有先进技术和庞大客户群体的平台,便极可能对官方货币构成威胁。
B. 数字货币相较于传统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不存在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低,携带方便、不易被伪造,同时是匿名可控的。
C.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强势货币,其或可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中国央行的先行先试有利于在货币体系中抢占有利地位。
D. 人民币的国际化过程不仅仅需要中国央行尽快推行官方数字货币,而且需要多方面条件的配合,比如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发展。
6. 综合阅读几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答案】4. B 5. B
6. ①在保证匿名和保证三反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②需要思考怎样才能避免侵犯公民隐私权,保护个人权益。③需要思考对于边远的落后地区,如何压缩推行时间和成本。④需要思考怎样做到替代现金同时也能替代存款,怎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只是并不具备信用货币的特征和功能”分析有误。原文是说,法定数字货币才真正具备信用货币的全部特征和功能,但并不代表私人数字货币完全不具备信用货币的特征和功能。
C项,“区块链技术将原有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于是跨境支付结算较传统系统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前后关系分析有误。数字货币依托于区域链技术可以在跨境支付结算中做到更快,更安全,更经济。但这一结果不全是“将银行存款和数字货币打包放在一个数字钱包里面”达到的。
D项,“央行具有唯一的发钞权,因此央行可以掌握自己货币流转的情元,有效防止洗钱等犯罪行为”因果关系判断不当。央行具有唯一的发钞权,与央行可以即时掌握自己资金流转的情况并无绝对因果关系。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同时是匿名可控的”分析有误。原文说“而意图打造推行数字货币,自然是剑指纸钞和硬币在流通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官方数字货币或可实现“匿名可控”。“或可实现”并不能完全肯定。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概括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可能面临的挑战。材料四中,“央行的教字货币希望……还能实现可控匿名,如何保护使用者隐私就成为万众关注的问题”可总结出,需要思考怎样才能避免侵犯公民隐私权,保护个人权益。材料四中的“如穆长春指出,央行数字货币要在保证交易双方是匿名的同时保证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这两个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可总结出,在保证匿名和保证三反之间要取得一个平衡。材料四中“在广衰的中国疆域上,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推行的时间和成本也是一个问题”,可总结出,需要思考对于边远的落后地区,如何压缩推行时间和成本。材料四中的“而如果中国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仅替代现金而不能替代存款,其国际化的空间恐怕亦很有限”,可总结出,需要思考怎样做到替代现金同时也能替代存款,怎样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余下试题【点睛】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抱孙
老舍
难怪王老太太盼孙子呀;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也不能怪儿媳妇成天着急;本来嘛,不是不努力生养呀,可是生下来不活,或是不活着生下来,有什么法儿呢!就拿头一胎说吧:自从一有孕,王老太太就禁止儿媳妇有任何操作,夜里睡觉都不许翻身。哪里知道,到了五个多月,儿媳妇大概是因为多眨巴了两次眼睛,小产了!难道这还算不小心?哼,他竟自死了。命该如此!
现在,王少奶奶又有了喜,肚子大得惊人,看着颇象轧马路的石碾。看着这个肚子,王老太太心里仿佛长出两只小手,成天抓弄得自己怪要发笑的。王老太太可不只是祷告烧香呀,儿媳妇要吃活人脑子,老太太也不驳回。半夜三更还给儿媳妇送肘子汤,鸡丝挂面……儿媳妇呢,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孕妇不多吃怎么生胖小子呢?婆婆、儿媳、娘家妈对于此点都完全同意。
收生婆已经守了七天七夜,压根儿生不下来。偏方儿,丸药,子孙娘娘的香灰,吃多了;全不灵验。
到第八天头上,少奶奶疼得满地打滚。王老太太急得给子孙娘娘跪了一股香,娘家妈把天仙庵的尼姑接来念催生咒;还是不中用。收生婆施展了绝技,却一无成绩。
有人说,少奶奶得上医院。王老太不同意。洋鬼子,二毛子,懂什么;王家要“养”下来的孙子,不要“掏”出来的。娘家妈也发了言,催生咒还没念完,忙什么?不敬尼姑就是看不起神仙!又耗了一点钟,少奶奶直翻白眼。王老太太眼中含着老泪,心中打定了主意:保小的不保大人。媳妇死了,再娶一个;孩子更要紧。她翻白眼呀,正好,一狠心把孩子拉出来。告诉了收生婆,拉!娘家妈可不干了呢,孙子算老几,女儿是女儿。上医院吧。
一到医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还得挂号?生孩子又不是买官米,给钱就结了,挂哪门子号,你当我的孙子是封信呢!咳,为孙子,忍了。
医生来了。一见面,王老太太就炸了烟,男大夫!男医生当收生婆?我的儿媳妇不能叫男子大汉给接生。这一阵还没炸完,又出来两个大汉,抬起儿媳妇就往床上放。老太太连耳朵都哆嗦开了!这是要造反呀,人家一个年青青的孕妇,怎么一群大汉来动手脚的?“放下,你们这儿有懂人事的没有?要是有的话,叫几个女的来!不然,我们走!”恰巧遇上个顶和气的医生,他发了话:“放下,叫她们走吧!”
王老太太咽了口凉气,咽下去砸得心中怪热的,要不是为孙子,至少得打大夫几个最响的嘴巴!县官不如现管,谁叫孙子故意闹脾气呢。抬吧,不用说废话。
果不出王老太太所料,得用手术。手要是竖起来,还不是开刀问斩?大夫说:孩子太大,用手术,大人小孩或者都能保全。不然,全有生命的危险。王老太太一个字没听见。掏是行不开的。“那么你不要孙子了?”果然有效。
等了不晓得多么大的时候,眼看就天亮了,才掏了出来,好大的孙子,足分量十三磅!王老太太不晓得怎么笑好了,拉住亲家母的手一边笑一边刷刷的落泪。亲家母已不是仇人了,变成了老姐姐。大夫也不是二毛子了,是王家的恩人,恨不得马上赏给他一百块钱。
好容易看见大夫出来了。王老太就要求媳妇和孙子出院,理由是头胎孙子要办三日宴,医生不同意,再三相劝无效后,怒道“莫非三日宴比人命重要”?
王老太确是以为办三天比人命要紧,可不便于说出来,因为娘家妈在旁边听着呢。“叫她躺着招待客人,不必起来就是了。”大夫还是不答应,“你自己看看去,她能走不能?”
儿媳妇在床上放着的一张卧椅上躺着呢,脸就象一张白纸。娘家妈哭得放了声,王老太太到底心硬,只落了一半个泪,紧跟着炸了烟:“怎么不叫她平平正正的躺下呢?”“直着呀,肚子上缝的线就绷了。”大夫说。“那么不会用胶粘上点吗?”王老太太总觉得大夫没有什么高明主意。好吧。先把孙子抱走。“头大的孙子,洗三不请客办事,还有什么脸活着?”
到底把孙子抱出来了。王老太太抱着孙子上了汽车,一上车就打嚏喷,一直打到家,每个嚏喷都是照准了孙子的脸射去的。到了家,赶紧派人去找奶妈子,孙子还在怀中抱着,以便接收嚏喷。
不错,王老太太知道自己是着了凉;可是至死也不能放下孙子。到了晌午,孙子接了至少有二百多个嚏喷,身上慢慢的热起来。王老太太更不肯撒手了。到了下午三点来钟,孙子烧得象块火炭了。到了夜里,奶妈子已雇妥了两个,可是孙子死了,一口奶也没有吃。
王老太太只哭了一大阵;哭完了,她的老眼瞪圆了:“掏出来的!掏出来的能活吗?跟医院打官司!那么沉重的孙子会只活了一天,哪有的事?全是医院的坏,二毛子们!”
(摘编自老舍《抱孙》,写于1938年,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王老太太将抱孙愿望的屡次落空归结于“命该如此”,这既表现了她想抱孙而不得的无奈,也为她在产子风波中的行为、态度做出铺垫。
B. 在本次孕产事件中,医生的处置科学合理、充满智慧,但最终孩子死了,医生自己也可能惹来官司,如此安排,寄寓了作者深切的悲哀和愤慨。
C. 小说用喜剧的笔法写悲剧,营造出一种“笑中带泪”的艺术效果,这可以淡化悲剧意义,使作品不至于“赶尽杀绝”,体现出老舍的宽厚和同情。
D. 老舍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组织成悲喜更迭的曲折情节,本文既有对当时社会观念的讽刺,也能引起读者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反思。
8. 有人认为,小说中“娘家妈妈”这个角色是多余的,应该删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9. 老舍的作品以充满喜剧性著称,请以本文为例,分析其喜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7. C 8. 不能。①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合理。没有娘家妈妈,媳妇送不到医院,后面的情节也无法展开。②衬托主要人物。用妈妈对女儿的真心疼爱衬托了主要人物婆婆的冷漠自私。③反映了普遍的社会环境。两位母亲都固执己见,思想保守,不信任医院,构成人物群像,共同构建了一个愚昧无知的社会环境。
9. ①体现在矛盾冲突的情节上。如作者巧妙地安排了医院挂号排队、男大夫接生等情节,使其与王老太产生冲突,引人发笑;以及爱之反害之的矛盾,构成喜剧性。②体现在人物的行为、语言、观念上。王老太、娘家妈,包括媳妇在内的荒诞言行、愚昧思想,观念与事实的悖逆,都充满喜剧性。③体现在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作者用夸张、比拟、比喻、双关、联想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反讽的写作技巧,诙谐的俗语,构成了幽默的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重庆市沙坪”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