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阅读:646  2020-07-19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6]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
2020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
之古诗文阅读
(一)(2020杭州)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范式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①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中国*教%育#出版&网^]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式仕为郡功曾②。后元伯寝疾笃,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象。子未我忘,岂③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旁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式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④,将窆⑤,而柩⑥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审:确实。②功曹:官名。③岂:大概,或许。④扩kuàng:墓穴。⑤空biǎn:落葬下棺。③柩jiù:棺材。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共克期日——查词典,从“能够”“约定”等义项中判断“克”为“约定”。
B.具以白母——联想到“表白”“告白”中的“白”,推断其义为“告诉”。
C.必不乖违——联系上下文“巨卿信士”和母亲的话语,推测其义为“违背”。
D.恨不见吾死友——回忆“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推知“恨”义为“悔恨”。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伯坚守两年之期,范式千里赴约,二人均是信义之人。
B.范式驰往奔丧,为元伯守墓种树,不愧为元伯的“死友”。
C.张母“望之”就断定来者是范式,侧面衬托范张情谊之深。[中^国教育*&~出@版网]
D.文末“会葬者”落泪,是因为众人都对元伯病逝极度悲痛。
18.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回答(1)(2)题。(4分)
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难违其情,许之。
(1)范式“具告太守”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守为什么会“许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如何看待第二段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6分)
【知背景】[w~ww.zzs*tep^&.co@m]
甲诗略。
乙诗:吴国伦字明卿,因违忤奸相严嵩,被贬至江西(古属楚地);当时诗人正在郡城济南养病,吴国伦赴江西途经济南时,诗人写下这首诗为其送行。


浏览完整试题【析场景】
甲诗首句以暮春时节漂泊无依的“杨花”和啼声哀切的“子规”,营造了悲惋的氛围,流露出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情。
(1)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赏写法】
甲诗后两句,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于“明月”这一意象,以明月随君到夜郎,表达对朋友的牵挂;借“明月”光明的形象表示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16.D[中国教%&~^育出@版网]
17.D
18.(1)我们是生死之交,元伯托梦给我,希望我去参加他的葬礼。(2)为他们的深厚友情所感动。
19.元伯托梦给范式,告知自己的死期,希望好友能来相送;范式赶到,灵柩才顺利下葬。故事富有传奇色彩,突出了二人友情深厚、心灵相通,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和向往。
20.(1)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和地点,以飘飘青枫和凄凄秋雨营造了一种迷蒙凄凉的氛围,映衬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也暗含了诗人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忧。[来#~%源:中教^网&]
(2)想象奇特,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情感寄托于“白云”,“白云相送”既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宽慰,又借“白云”高洁的形象隐含着对友人的赞赏和激励。
(二)(2020绍兴)古诗阅读(6分)
月下演东坡语(其一)
[清]汪现[www.*z@z&step.~c^om]
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
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注释】①东坡语:苏轼曾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认为自然景物,人人得以享用,人人都是大自然的主人。②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13.古人常以“秋”入诗,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本诗同样以“秋”入诗却新意频出,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6分)


[来(四)古诗阅读。[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13.此诗一改古诗中的“悲秋”常态,令“乐秋”“喜秋”之情跃然纸上,写的情趣盎然,颇有新意。首句一个“新”字,一改秋景萧瑟与肃杀的老印象,透露出秋景的清新可人,别有一番情状。“拖筇放脚任天真”表现了诗人虽已年迈但依旧率真洒脱的个性,三四两句颇有理趣,江山风月并无“常主”,只要保持内心的闲适。不为世俗事所累,改“闲愁”为“闲乐”, 就能悠然拥有风月江山,成为江山的主人,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2020绍兴)文言文阅读(15分)
世人无贤不肖,皆言“忍”。若真能忍,则其取祸必少,败事必寡。
昔里中一富儿素悭,亦能从事于忍。遇仇家欲嫁祸,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故出言詈①之,富儿不为动;已复詈其妻子,富儿不胜忿,持梃挞之,一击而毙,为仇家所持,竟坐②偿。此知从事于忍,至于难忍,而卒不能忍者也。
刘忠宣公里居,舟行水畔,一人方帽青衫,呼公名大骂,若为不闻也者。其人骂至五里许,倦而返。不逾月,一主政以公差舟行,前一人复骂主事,如骂刘公者;主政曰:“何物怪人?横逆至此。”命抶③之二十,不数日死。及死,乃知其宗室而病心④者,主政竟坐偿。人乃问忠宣曰:“公何以知此人宗室而不与较耶?”公曰:“余备位卿贰⑤,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此烛⑥患于未来,而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者也。
吁,世之言忍者,能以刘公为法⑦,必能寡过。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詈(lì):骂。②坐:犯罪。③抶(chi):笞,鞭打。④病心:指患心痛之疾。⑤备位卿贰:备位,指任职,古时居官的自谦之词。卿贰,即二品、三品的京官。⑥烛:洞察。①法:规范,准则,模范。此处指学习的糖样。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昔里中一富儿素悭(▲) (2)其人骂至五里许(▲)
(3)一主政以公差舟行(▲) (4)必能寡过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彼 知 我 而 故 詈 之 非 有 所 恃 何 以 及 此 余 故 不 问
16.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内容。(3分)
( ①▲ )遇仇家欲嫁祸,( ②▲ )乃贿一乞丐,于元旦托乞,(丐)故出言詈之,富儿不为( ③▲ )动。
17.“以刘公为法,必能寡过”,因为刘公的“忍”,是智慧的“忍”,请比较刘公与富儿(或主政)的表现,分析刘公的智慧。(5分)

▲ [来%#源*:中^&教网]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14.(1)向来,一向(2)表约数(3)乘船,坐船(4)过错,犯错
15.彼知我而故詈之/非有所恃/何以及此/余故不问
16.①富儿 ②仇家 ③之
17.文中的富儿,不能洞悉仇家“欲嫁祸”之心,亦不能洞察可能招致的祸患,当乞丐辱骂其妻子儿女时,“不胜忿”,最终落得“坐偿”的结局(主政亦是如此)。而刘公面对大骂“若不闻”,体现的正是刘公的智慧——他善于洞察人心:他认为对方“知我而故詈”一定是有所倚仗,有所谋求;他还能预判事情的后果,知道不忍或将引来祸患。
(三)(2020温州)探究古典意象(20分)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
◎材料一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田,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㴙㴙(zé):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材料二
夜雨有作 [宋]张嵲
睡足秋堂夜雨声,
天涯此夕叹飘零。
空阶滴沥肠堪断,


展开余下试题更向芭蕉叶上听。
(选自《全宋诗》
◎材料三
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
(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序》
◆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承雨有声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 __________
(2)声假雨也 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__________
(3)则蕉亦默默静植 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爱莲说》) __________
(4)以伺雨 查阅词典法:①窥探,探望;②等待,守候;③服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____
填序
13.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14.《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
◆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
15.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
16.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
◆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
(三)探究古典意(20分)
12.(4分)(1)接受,承受
(2)借,凭借
(3)竖立
(4)②
13.(2分)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4.(4分)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
15.(4分)通过“天涯”“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愁思深重。
16.(3分)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
17.(3分)雨打芭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景象,能触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们对清新雅致生活的追求,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是一个极富美感和韵味的古典意象。
(四)(2020衢州)古诗文阅读(14分)
(一)
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浣溪沙
(清)屈大均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随江水不东流。飞飞长傍景阳楼。 六代只遗芳草在,三园空有乳莺留。白门①容易白人头。
【注释】①白门:指金陵(今南京),明朝都城。
15.结合内容,比较这两首词情感的异同。(4分)
(二)
彭天锡串戏①
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②机械:机巧。③磊可(kē):众多的样子。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6.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2分)
17.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4分)
18.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4分)
15.(4分)
示例:晏词用“重帘”“燕”“晚花”“凉波”等意象写环境凄清冷落,“好风”“疏雨”写人孤身独处,表达词人叹息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屈词用“花”“水”等意象来强化愁情,用“遗”“空”写故国依旧而人事已非,借“白门”与“白头”说故都往事令人愁生白发,表达词人江山巨变后的痛苦。两首词都写“愁”,晏词写的是个人闲愁,屈词写的是亡国之愁。
(异同点2分,分析2分)
16.(2分)
示例1:我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因为他的戏每一出都有传承,不是自己杜撰的,曾到张岱家串戏五六十场技艺都没有穷尽。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形神兼具。
示例2:我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到家唱戏。原因是他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言之有理即可)
17.(4分)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
惟肖,有形有神,让人如临其境;他厚积薄发,一生的积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戏中。侧面描写:通过作者的感受“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把他的戏比作“一夜好月”“一杯
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正面描写2分,侧面描写2分。回答铺陈、烘托等言之有理也可)
18.(4分)①有生活情趣,兴趣爱好广泛。痴迷山水,酷爱戏曲。②才华出众,文采好。如
《湖心亭看雪》中,营造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彭天锡串戏》中,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串戏之
妙。③特立独行。在大雪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对伶人彭天锡以平视的态度大加赞赏。
④有家国情怀。他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崇祯”“金陵”追忆故国山河,在《彭天锡串戏》中,借彭天锡演戏,发不平之气,暗藏着亡国之痛。
(结合内容分析,答到两点即可)
(五)(2020宁波)文言文阅读(16分)
请你参与“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阅读活动,完成13-17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妙赏亭
[明]祁彪佳
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④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
【注释】①暱:同“呢”,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1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


展开余下试题寓 山 之 胜 不 能 以 寓 山 收 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
14.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答题。(3分)
(1)解释【甲】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临:_________
(2)请从【乙】文中找出直接写妙赏亭建造位置的句子。
【亭之景•有情味】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5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
【亭之名•有因由】
16.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3分)
【探究成果】
17. 请你补全“亭亭皆有情•探寻亭文化”活动收获卡。(3分)
活动收获卡
亭不仅是实用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亭,虽由人作,宛自天工。亭的选址,依山傍水;亭的环境,美不胜收。观赏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欧阳修自问自答,道出亭名,体现了他(1) ▲ 的心态;祁彪佳名亭为“妙赏”, 感叹“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流露出他(2) ▲ 的心情。
不知不觉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
(五)(2020宁波)古诗阅读(5分)
请你参与“抓诗题•读古诗”活动,完成18题。
【甲】
_____望
[清]周容
独立空庭日没西,归鸦风急翼难齐。
故园小阁疏篱外,乌桕梢头各早栖。 【乙】
_____望
[清]周容
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
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前剥蟹脐。
18.阅读【甲】【乙】两首诗,关注诗人所望的景物,根据要求答题。(5分)
(1)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
【甲】_____望 【乙】_____望
(2)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品味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流露之情。
(五)(2020宁波)(16分)
13.寓 山 之 胜/不 能 以 寓 山 收/盖 缘 身 在 山 中 也。
(2分。断对1处1分。多断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4. (1)居高面下
(2)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然。
[3分。(1)1分。(2)2分,写“置亭于屿”也对]
15. (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2)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
[5分。(1)3分。(2)2分。意对即可]
16.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
(3分。意对即可。只写“能欣赏妙景”得1分)
17. (1)悠闲自在 (2)得意
[3分。(1)1分。(2)2 分,仅从“快乐”层面作答给1分。意对 即可]
(五)(5分)
18. (1) 【甲】晚 【乙】晓(2分,每空1分)
(2) 【示例一】甲诗第一句,诗人望着西沉的落日,想到自己独自站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有一种落寞的感受,流露出忧伤之情。
【示例二】甲诗第二句,诗人望见“归鸦”“翼难齐”,想到乌鸦难归巢,自己也有家难回,
流露出故园之思。
【示例三】乙诗第一句,西去的“万点寒鸦”引起了诗人凄凉的感受,触发了诗人对故园的
思念之情。
【示例四】乙诗第二句,诗人望见低垂的斜月,想到月有残缺,人无团圆,流露出对故园的
怀念之情。
(3分。具体意象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1分)
(六)(2020舟山、嘉兴)专题四 感悟家国情怀(12分)
班委推荐你与小舟组队参加学校“学经典古文,悟文人情怀”阅读素养展示活动。以下是阅读材料之一,请你认真阅读,与小舟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跋傅给事帖①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②王室,虽丑裔③方张,视之蔑如④也,卒能使虏消沮⑤退缩,自遣行人请盟。会秦丞相桧用事,掠以为功,变恢复为和戎⑥,非复诸公初意矣。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今观傅给事与吕尚书遗帖,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作者 南宋 陆游)
【注释】①傅给(jǐ)事:指傅崧卿,南宋主战派代表人物。②翊(yì)戴:辅佐拥护。③丑裔:对金人的蔑称。④蔑如:浅薄不足道。⑤消沮(jǔ):失败。⑥和戎:这里是对敌屈服的意思。
任务一: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期________ (2)卒________ (3)会________ (4)复________
任务二:小舟找到了对本文的评论文字“描叙简洁传神,议论旗帜鲜明,抒情爱憎分明”,但他还是一知半解,请你结合原文,帮助他赏析下列句子的精妙之处。(4分)
(1)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
(2)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任务三:小舟有个疑问:文中“死者可作,吾谁与归”,和《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个句子类似,两者表达的情感一样吗?请你结合作品为他解惑。(4分)

专题四 感悟家国情怀(12分)
任务一:(4分)
(1)期许 (2)终 (3)正赶上 (4)再
任务二:(4分)
(1)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一辈爱国士大夫因金兵入侵,生灵涂炭的忧心如焚和痛不欲生(刚毅与沉痛),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2)运用感叹句来抒情议论,写出因国土沦陷抱恨而死的仁人志士之多,表达出陆游的极度愤懑。
任务三:(4分)《跋傅给事帖》文中句子的意思是:那些志士仁人已经过世了,那么还有谁再可以作为自己精神的榜样与理想的寄托呢?陆游在文中暗寓“朝中无人”之悲,只能在傅崧卿这位爱国前辈的遗文中,寻觅爱国情感的共鸣,寄托了报国无门的愤慨。(充分表达了陆游抗敌御侮的政治抱负。)
《岳阳楼记》文中此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这些古仁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范仲淹表达了要像古仁人那样,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先忧后乐“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七)(2020金华、丽水)
(四)古诗阅读(4分)
辋口①遇雨忆终南山因献王维
〔唐〕裴迪
积雨晦空曲②,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南山复何在?
答裴迪
〔唐〕王维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诗词鉴赏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20年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