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在中国文联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周志提出“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的号召。创作者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与创造力,不断在时代经验与人民生活中拓展生命体验,坚持思想探索与艺术创新,才能将更多的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 (摘编自李云雷《在实践中推动精品创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正确处理了“感觉”与“思想”的关系,就能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B. 作品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不求涉猎众多只要独擅一技,这是社会对作家的要求。 C. 优秀作品中的蓬勃生命力,源于创作者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融入作品。 D. 契诃夫的戏剧、鲁迅的《野草》用新的形式方法与表达内容结合,这是真正的创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李杜王维与盛唐气象引出创作者和时代的关系。 B.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中间分述部分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C. 文章第四段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批评了一些创作者脱离生活,不敢创新。 D. 文章联系发展变化的时代,分析了精品的内涵,回答了如何创作出精品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乡下人进城” 故事比西方同类故事内涵更丰富、人物内心历程更曲折,源于中国独有的社会文化语境。 B. 鲁迅曾说作家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活书”,这与文中创作者需要独特生命体验的理念是相通的。 C. 借鉴是艺术创新的源泉,许多优秀作家就是通过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 D. 从艺术创作的规律来看,创作者根植人民生活,融入时代精神,大胆实践和创新,才有可能创作出精品。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创作者正确处理了‘感觉’与‘思想’的关系,就能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有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过去曾有作家将‘感觉’与‘思想’对立起来,放弃思想的深度,追求感觉的新奇,现在有的作家笔下也是有细节、有故事、无思想。我们需要将感觉凝结为思考,将思考提炼成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转型时期丰富复杂的中国经验,才能讲好新的中国故事”; B项,“作品不求数量只求质量,不求涉猎众多只要独擅一技”有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要创作出精品,需要有高远的追求,有潜心创作的态度。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创作者能否克服浮躁、专心致志地创作是关键问题。与其追求数量,不如追求质量;与其涉猎众多,不如独擅一技,与其原地徘徊,不如勇敢攀登艺术高峰”; C项,“源于创作者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融入作品”有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是“优秀文艺作品是有生命力的,生命力来自创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及其‘对象化’,即创作者将自己的生命、情感与心血注入每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中”。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批评了一些创作者脱离生活,不敢创新”说法错误,根据第四段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创作者热衷于创新。但大多只是形式、技巧与叙述方式上的创新”“一些作家的创新其实只是借鉴,上世纪80年代主要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当提倡讲好中国故事时转而借鉴中国古典文学。借鉴可以起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作用,但仅仅是借鉴并不能真正切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灵”“只有从生活出发、从丰富复杂的生命体验出发,才有艺术创新的动力,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是批评一些作家没有从生活出发、从丰富复杂的生命体验出发进行真正创新。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借鉴是艺术创新的源泉”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是“一些作家的创新其实只是借鉴,上世纪80年代主要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当提倡讲好中国故事时转而借鉴中国古典文学。借鉴可以起到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作用,但仅仅是借鉴并不能真正切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灵。‘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从生活出发、从丰富复杂的生命体验出发,才有艺术创新的动力,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精品”。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展开余下试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消息成为中国文化界近期热议的话题。 考古发现成功申遗,在中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譬如,远的有十多年前至二十多年前的敦煌、秦始皇陵、殷墟等,近些年的有湖南、湖北、贵州的土司遗址等。但良渚遗址这中国第55个世界遗产项目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的反响却大于以前。为什么呢?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来说,我国以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中国历史“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也就是3500年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发现,而良渚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良渚遗址成功申遗,令中国考古界为之一振。 直到近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前,对于我国商代及以前的历史,西方学者基本不相信文献记载,中国学者也有不少抱着怀疑态度。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者不但用一系列发现,让商史成为信史,连夏以前的许多新发现,足以让学术界对中国国家文明的认识和研究走得更远。经过中国几代考古学家,尤其是“长三角”考古学家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良渚古城遗址这个历史记载中都不存在的“史前”文明重见天日。良渚申报资料中直接提出该遗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遗址获批,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 (摘编自高大伦《良渚申遣与文化自信》,人民网2019年7月8日) 材料二: 在中国同时期古城中。良渚古城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坝”。拥有完整都城结构的良渚古城,由内而外依次为官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湿地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端。这与中原及世界大部分地区以旱作农业为生的经济模式下产生的文明就有差别,具有独特性。良渚玉器达到了史前石制品制作技术的顶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良渚玉器手工业达到的专门化程度。体现在良渚纹饰的统一性、玉器形制的规整性上。这种玉器成品的“标准化”。体现了对玉料资源的掌控和分配能力,对技术和概念的精准传递,也是当时社会组织和分工所达到的水平。从玉器的功能上讲,其他文化没有像良渚古城遗址这样,表现出对墓葬内玉器摆放使用的强烈而明确的制度性。良渚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上述玉器功能引申出来的“藏礼于器”的传统,是将“礼”体现在特定器物上的表现方式。这一传统,连接了中国的新石器文明和青铜文明,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秩序和结构的稳定性。从更大范围文化比较的视角说,西方纪念碑式的仪式传统的形成,对应东方宗庙式的社会秩序的表现,这个“藏”而不露的物质性是非常值得突出的东方价值观的内核。 (摘编自范昕《良渚文化如何影响人类文明》《文汇报》2019年7月7日) 材料三: 作为世界共同的遗产、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良渚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在遗址保护上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行路径,即处理好研究与展示的关系,平衡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推动考古和保护相融合。甘肃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构建虚拟洞窟,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延年益寿”。同时,将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破解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守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容不得一丝懈怠。唯有不畏困难,扎实推进,才能让历史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产生经济数益,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新的起点。 (摘编自马苏薇《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人民日报》2019年7月I5日) 4. 下列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的一项是( ) A. 殷墟对宫殿宗庙地下部分有效保护,地上复原标识展示。 B. 秦始皇陵博物院融文物保护、遗址展示、参观游览为一体。 C. 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构建虚拟洞窟。 D. 良渚遗址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证据;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起文化界的热议。 B.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者用一系列考古发现,让商史成为信史,让夏及以前的历史得到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 C. 良渚玉器的制作技术让世界惊叹,良猪玉器功能引申出米的“藏礼于器”的传统,很好地体观了东方价值观。 D.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文化资源。妥善保护、合理开发不仅有利于文化建设,也会促进经济发展。 6. 请结合材料,分析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的原因。 【答案】4. D 5. B 6. ①中国几代考古学家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使中国“史前”文明重见天日:②良渚遗址历史久远,古城规模宏大,都城结构完整,水利系统先进;③史渚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项,“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相关信息在材料三中,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是利用文物,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让夏及以前的历史得到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有误,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者不但用一系列发现,让商史成为信史,连夏以前的许多新发现,足以让学术界对中国国家文明的认识和研究走得更远。经过中国几代考古学家,尤其是‘长三角’考古学家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良渚古城遗址这个历史记载中都不存在的‘史前’文明重见天日。良渚申报资料中直接提出该遗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遗址获批,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