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完整试题C. 民生不是政绩工程和权宜之计,而是人民的幸福生活、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 D. 只要政府坚持人民本位、民众的权利意识觉醒,“民生”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先从三个方面连举三个事实来突出民生之“热”,再指出问题所在。 B. 第二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点明了作者的态度。 C. 作者用“筐”“秀”“痛”的概括生动地揭示了当前民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D. 作者用“有道理,但未必尽然”来委婉否定某些人 观点,语言很有分寸。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对某些地方的做法感到气愤,因这些地方竟把基础设施投资都算作民生工程来标榜自己。 B. 那些在新农村建设中撤并村庄、洗脚上楼,粉刷装饰靠近路边的建筑的做法都是在“作秀”。 C. 某些地方政府提出加速城市化,却没有考虑百姓的切身利益,致使民生成为口号,甚至成为“痛”。 D. 作者提出,财力固然重要,考核不可或缺,但比财力更重要的是理念,比考核更重要的是情怀。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在政府、媒体和百姓的合力推动下”是错误的。文中“‘民生’近年来已成了响亮的‘主题词’”是观点,“政府、媒体和百姓的合力推动”是摆事实,并非因果关系。属于逻辑关系错误。 C项,“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是错误的。由原文“民生建设是什么?不是政绩工程,不是权宜之计,它是一种执政理念,一种发展方式,一种社会文明”可知,“社会文明和执政理念”不是“民生”,是“民生建设”。属于张冠李戴。 D项,“只要……就……”是错误的,说法太武断。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委婉”是错误的,是直接指明。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都是在‘作秀’”是错误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 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只是国产动画的初始一战。与此同时,80~90%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都低于1亿,市场完全是由少数头部爆款电影支撑的。归根结底,国产动画的崛起需要持续、大量的优质作品产出。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 国产动画从“少儿向”走向“全年龄向”。成年人对于幻想与感动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2018年我国动漫用户的规模有3.46亿人,而且还在以12.3%的增速扩张。根据我们的监测,20至29岁的高付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群体在动画电影占比最高超过50%,在网络动画中占比至少超过40%。由于历史原因,国产动画一直以“少儿向”为主,但是《哪吒》的成功,正是“全年龄向”的胜利。“全年龄向”动画电影可能会迟到,但不会永远缺席。 动画的命脉是人才,故事是画龙点睛,技术是锦上添花。动画行业必须以高质量的作品,形成票房和口碑的正反馈。其实,目前国产动画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不低了,最大的瓶颈在于人才:大批专业人才被待遇更好的游戏行业抢走了。幸运的是,资本涌入正在改变动画行业的人才稀缺状况。优秀故事也是稀缺资源,但是可以通过漫画、小说改编解决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