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67  2020-07-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
山东省济南莱芜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莱芜一中19——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级部、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外,并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史上唯一连续未中断的历史文明,之所以能够成其广大久远,绝非偶然,背后自有其深刻道理,这就是中华文明所讲的“可久可大之道”,关联着中华民族重视历史、捍卫史观的悠久传统。从《尚书》的“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的历史忧患意识,到孔子《春秋》的“大义”、司马迁《史记》的“通古今之变”,再到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的“褒贬分明”、司马光《资治通鉴》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都体现着我们现在所说的正确的历史观,从古至今都对每一个中国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今天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基于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历史。翻阅历史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修史原则,是总结治乱、兴衰、得失的历史经验,而“二十四史”作为连续通贯的中国通史,对于中国历史文明连续性的造就起了重大作用。中国历史之“通”,既体现在《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典籍中,也体现在对于因革损益的通贯,即继承与创新辩证统一的历史意识。中国的历史意识,是贯通古今、统筹全局的意识。有了这一贯通的历史意识,我们才能理解历史的起伏、文明的兴衰,也才能理解伟大复兴背后深沉的历史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历史观正确与否,关乎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础。尤其在今天,对中国历史的诠释、对正确历史观的弘扬,关系重大。周代之鼎,上面的文字是铭记祖先之德业,而今天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于革命烈士、英雄的否定,泛娱乐化对历史的消解,无疑是在蚕食历史之“鼎”。“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此,我们要防微杜渐,以正确的历史观廓清思想迷雾。
(摘编自谢茂松《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有删改)
材料二:
当我们问“什么是三国历史”的时候,指的是三国时期发生的事,还是《三国志》这部史书告诉你的事?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我首先希望大家明白,所谓历史、历史小说、历史文学,实际上都不是指向一个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不可能还原的。史书也好,历史小说、历史文学也好,给我们展现的是经过历史家、文学家或者其他评论家建构的历史。任何历史都是被建构出来的。因此,我们要问的是:《三国志演义》给我们建构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它要告诉我们什么?传达什么样的感受呢?任何历史文学所传达的都是历史的感受而不是历史的事实。
清朝康熙初年刊行的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一开篇引录了一首明中期状元杨慎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浏览完整试题这首词传达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历史感受:第一,不管历史上有多少英雄,他们在历史上曾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事迹,“是非成败转头空”。人在历史上的所有行为,不管如何轰轰烈烈,如何多彩多姿,最终都是“空”的。留下的是什么?是不变的青山和夕阳。中国还是中国,青山还是青山,太阳还是太阳,但是曾经有过的历史,曾经努力奋斗一生的英雄已经不会重现了。
可是真的不会重现了吗?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历史感受:历史英雄仍然活在我们当中,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的一生借助语言表述的方式得以重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谈”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是说故事。故事不是一个人在讲,“白发渔樵江渚上”,是许多人反复地讲述,而且不止白发人,青发人也讲故事。所以,历史上的英雄还活在当下。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之所以对历史感兴趣,愿意阅读历史,是因为历史对我们当下有意义,如果对当下毫无意义的话,历史就不会存在。所以,历史的价值在当下。如今我们阅读《三国志演义》,也是为了丰富当下的生活,当下的生命。
(摘编自郭英德《三国志演义》的历史意识》,有删改)
材料三:
前期已经试运行3个多月的中国历史研究院新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据介绍,3个多月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微博总阅读数超过2亿次,转发总数达到18万次,获赞达到30万次,总粉丝量已达34万。同时,微信公众号阅读总量累计已超亿次,全网讨论总量超千万条。多篇原创作品《孙元良缘何引争议》、《国耻家恨,请勿调侃》单图、《清末失地与不平等条约一览》视频等,针对一系列网络流传甚广的虚无主义论调进行在线辟谣,对利用历史人物、故事、笑话进行的恶意影射进行有力回击,切实引导网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效激发起了广大网民的民族凝聚力,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中国历史研究院网站与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中国历史研究院的信息化传播建设迈入全新阶段,为充分发挥传播展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功能提供了充足的平台保障。中国历史研究院网站和新媒体矩阵将合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历史文化网络高地和学术推介传播平台,更好地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服务。
(摘编自李澍《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华民族重视历史、捍卫史观的悠久传统,成就了世界史上唯一连续未中断的中华文明。
B.中国古代的修史原则,是总结治乱、兴衰、得失的历史经验,“二十四史”造就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性。
C.周代之鼎上的文字铭记祖先之德业,成功地避免了“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历史悲剧。
D.《三国志演义》等历史小说都不是指向一个真实的历史,而《三国志》等史书则可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人在历史上的所有行为,最终都不会重现。不管如何轰轰烈烈,如何多彩多姿,最终都是 “空”的,留下的是不变的青山和夕阳。
B.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借助语言表述的方式得以重现。人们对历史感兴趣,愿意阅读历史,是因为历史对我们当下有意义。
C.对网络流传甚广的虚无主义论调和利用历史人物、故事、笑话进行的恶意影射等,中国历史研究院利用网站与新媒体平台进行辟谣和反击。
D.中国历史研究院网站和新媒体矩阵合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网络高地和学术推介传播平台,并且已经产生了积极影响。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大家都觉得遥古之世,是一个黄金时代,虽然其对于遥古的情形并不清楚。这便是崇古主义的由来。”
B.“历史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C.“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
D.“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4.材料二中引用杨慎的词起了怎样的论证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5.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评价“历史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6-8题
借刀记【文娟】
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地,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画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芦花鸡吓得不轻,扑棱扑棱避到远处,窥视着秋香,似怪秋香故意而为。秋香呸了口:“该死的,瞅啥瞅!”
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老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隐隐约约中,一个念头秘不示人,这念头只敢躲在被窝里想,说出来可羞死人。
秋香扔下木头柄,想象姐妹们嘻嘻哈哈、你推我让的快乐样,嘴巴噘得像钩子。
天蓝蓝,蓝得像屋前的小河水:太阳红红,红得像灶膛里的火苗苗。“都怪这天!”娘说,趁日头烈,雪里蕻统统起田,腌一大缸酸咸莱,剁一小坛干咸菜。”娘拦下攥着塑料钱包往外走的秋香,说:“抓紧剁,抓紧剁,朝怕南云涨,天色说变就变。”
“死丫头,做啥呢?”娘端着洗衣盆,从水踏子歪歪扭扭爬上来。娘明明看见了地上孤零零的木头柄。阳光下的木头柄,圆润光滑,乌黑发亮。娘经常说,这木头柄,是当初陪过来的嫁妆。
秋香说:“坏了,剁不成了。
娘说:“剁不成也得剁。”娘看看晾在屋檐上树丫间的雪里蕻,眉眼里嵌满得意,今年雪里蕻长势特别好,绿油油,胖墩墩,一棵一满怀。
秋香说:“咋剁?”
娘说:“去借,东宅,三婶家。”娘又往盆里浸被单。
“三婶不赶集去?”秋香问。
“三婶不。”娘肯定。
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黑猫伸着懒腰练台步。秋香转去偏屋,一眼瞥见灶台上亮铮铮的菜刀。三婶性子躁,独独与秋香娘投机,过年时年糕合笼蒸,娘半笼,三婶半笼;扯洋布做小褂,一块料子俩人算计来算计去套着剪。
娘说:“小心,三婶菜刀锋利。”
秋香认起真来,干活特利索,日头掠过头顶,一坛子咸菜冒了尖尖。娘用扁担头压了压,又压了压,确信铁板样结实,方用塑料皮封了口。娘吩咐秋香还菜刀。秋香说:“这就去。”又说:“三婶家中午不开伙?怎没见寻菜刀?”


展开余下试题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黑猫追着蝴蝶玩游戏。三婶家墙根儿一溜儿一溜儿凤仙花,一嘟噜红一嘟噜白,热热闹闹正鲜艳。秋香掐了一嘟噜白色的,想了想,又掐了嘟噜红色的,染指甲,涂脚趾,叫个美!
日头落山时分,三婶大包小包回来了,遇着秋香娘,掏出两把馒头干。原来三婶串亲戚去了。秋香娘想提借菜刀的事,看三婶累得慌,转念晩上过去道声谢也不迟。
三婶高一声低一声好一阵,不知道吵啥吵?秋香捧了饭碗跑过去,左邻右舍好多人捧了饭碗跑过去。三婶站在院门口,手里握着豁了口子的菜刀:“啊,把我菜刀糟蹋成这样!啊,可是把新菜刀,自家舍不得用,哪个缺爹娘少交代的,天打雷劈!”
秋香大气不敢出,拿筷子的手哆哆嗦嗦,饭菜泼洒一地。娘跟过来,揪住秋香,小声说:“回家去,死丫头,做了错事不告娘一声!”
秋香磕磕巴巴分辩说:“不是我,保证不是我,还过去时,好好的。”
“好好的?”娘不相信。娘说:“你不愿剁,冲我来,不能糟蹋三婶菜刀!”
薄暮中,不知谁附着三婶耳朵小声说:“是‥‥‥”
“哐当!”三婶把菜刀掼地下,盯着秋香娘俩背影:“我说呢,良心被狗子叼掉了,馒头干塞了屁股眼!”
秋香娘老脸挂不住,退不是进不是,接腔不是不接腔又不是。
“三婶这是骂谁呢?三婶这是冤枉人了呢!”大强拨开人群,说:“三婶啊三婶,大强给你赔菜刀来了。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大强手里握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大强住三婶东宅,大秋香两岁,已经验上兵,马上离开家乡去部队。
三婶愣了愣,愣的当口,三叔从地里回来了,三叔拨开人群,火急火燎冲三婶吼:“自个儿整天不着屋,不知轻重张臭嘴,去猪栏看看,下晌老母猪拱了圈,寻不着瓦刀,拿菜刀砌的墙‥‥‥”
秋香与娘刚睡下,三婶来敲窗子,说:“天气愈来愈热,年糕长了半寸毛,最后一碗,均两份,你一份,我一份,搁窗台上。”
夜里,秋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买了红丝,扯了绿线,画了鸳鸯,描了牡丹,绣了一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鞋垫子塞进大强背包时,秋香的脸皮像大强胸前的大红花,红彤彤,红彤彤。
(选自《金山》2019年第8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前后两次写到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鞋垫子,这不仅在结构上形成照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秋香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B.小说中间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三婶与秋香娘合笼蒸年糕和一起扯洋布做小褂这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三婶与秋香娘之间不一般的情分。
C.大强来给三婶赔菜刀,并解释说“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这说明大强是一个诚实厚道、决不愿占邻居一丝一毫便宜的小伙子。
D.小说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不仅人物对话中有方言,文中多处所用喻体也是乡村常见的事物,同时杂以农谚熟语,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7、小说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刀”对小说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6分)
8、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有着哪些令人向往的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11小题,选择每题1分,共21分)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D.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路率尔而对 ②鼓瑟希,铿尔 ③求也为之 ④夫子何哂由也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1、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1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1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其”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14、下列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智勇多困于所溺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为官戒
16、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
17、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D.《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18、有人评价《种树郭橐驼传》与《捕蛇者说》有“形神兼备、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篇文章,谈谈它们的相同之处。(4分)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句4分)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二)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草堂之景,诗人以宁静的心境去观照外物,充满了村野之趣。
B.后四句脱离写景转入抒情,字里行间展示了一位报国无门的诗人形象。
C.这首诗作者看似平静的心中却充满了无奈,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哀痛。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忧国忧民之情贯穿始终。
21、赏析本诗“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6分)
(三)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每空1分)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展开余下试题(1)《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 , , !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吹风、一路酣歌的美丽景象: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11分)
黄姚这个名字,会让人一下子记住。它远远地在那里,在你的念想里。那或是一种乡间情怀,一种乡愁感念。什么时候,这里都像是( )而幽静的后院,小门里藏着几百岁的老宅院。如果在姚江上看,就会感觉古镇是从水里长上去,一直长到地老天荒。江边有人划船,有人洗衣,有人戏水,一派天然写意。
在风中把黄姚叫醒。一群鸟,聚在一起飞,像开在空中的花。早上看黄姚,觉得黄姚氤氲中会飘起来,各种日常都在缭绕,包括炊烟,亮嗓,豆豉的浓香,草药的异香。进入黄姚,我也会飘起来,气韵爽身,心劲飞扬。背着书包的孩子,从门里出来,阳光将小小的身影打在石板路上。一只白蝴蝶飞走了,土墙上( )一道翩然痕迹。这一切,让你想到,在黄姚,哪怕一片叶子,都有它的意义。夜晚的黄姚,有点像寓言。月提着一盏青灯,随我上着层层石阶,而后不动声色地跃上屋顶,将古镇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巷子忙碌了一天,在红灯笼的轻摇下,睡得很沉。天的穹庐( )了四野,一切都在孕育。我相信,( )经历过黄姚以及黄姚的夜晚,他会变得深涵而宁静。我曾经来过,却总是不能真正领略黄姚的全部。我想以对黄姚的热情邀请更多的热情。我想邀李白来望月,这里的月有家乡的味道; ; 。但是黄姚似并不在意,她就那么纯秀地站在芳香馥郁的田野间,站在桂林山水的旁边,等谁,又不似在等谁。
2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安适 留下 笼盖 只有 B.安逸 留下 笼罩 只要
C.安适 划出 笼盖 只要 D.安逸 划出 笼罩 只有
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月像一盏青灯,照着我上层层石阶,毫无声息地照着屋顶,整个古镇覆了一层锡箔样的辉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两组恰当的语句。要求:与横线前的句子构成排比,语意完整连贯。(4分)
26、下面文段中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组成,①它不仅能抵御外来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②还能消除体内衰老、死亡、恶化或突变的细胞,保持机体的健康。③体育锻炼能延迟机体免疫系统衰老并逆转系统的机能减退能力,④不过运动量太大反而会降低人的抗病能力,⑤增加上呼吸道等疾病的感染率,⑥甚至有可能诱发一些潜在疾病的危险。因此,适量运动才能有益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
27.作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你的表姐刚从湖北战“疫”归来,你通过微信向她发送了下面这幅题为《博“疫”》的漫画。请依据漫画内容写一段文字,表达你
的心意。不超过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围桌共食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家人共餐或亲友聚会,许多人习惯用相互夹菜来表达情感。但2020年春天,广东、北京等多地卫生部门发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为此,小武爸爸决定开始在家里实行分餐制,家人就餐,必须用公勺公筷从公盘里取食物。但爷爷奶奶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家人、亲友之间,分餐而食不仅生分,也让人有被嫌弃的感觉。
请你以小武的身份选择某一类长辈,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语文检测答案
1、A(B项,““二十四史’造就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性”夸大其词,原文是““二十四史’作为连续通贯的中国通史,对于中国历史文明连续性的造就起了重大作用”。C项,曲解文意,前后两句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D项,解读不当,《三国志》等史书也不能指向真实的历史)
2、D(D项,将未然说成已然,文中是说“将合力打造”,所以“已经产生了”理解错误)
3、B(材料二的论点是人们对历史感兴趣,是因为历史对我们当下有意义。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的是B项)
4、材料二中引用杨慎的词,是为了闸明两个观点:①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虽然不会重现,但是他们努力奋斗的人生名垂青史;②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为后人传颂,其历史的价值就在于对当下生活和生命的积极指导意义;③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学色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两条即可,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不得分)
5、观点一:不合理。①历史小说毕竟还是一种文学体裁,是基于历史建构起来的文学作品,不能只从历史观的角度评价历史小说;②历史小说需要依托小说体裁本身固有的特点塑造人物,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给读者带来独特的文学审美体验,不只是历史的真实。
观点二:有一定的合理性。①历史小说反映的历史,是作家建构的历史,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评价历史小说,更好地指导当下积极的生活,对于历史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性;②历史小说所刻画的历史人物和所展示的历史事件,从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也需要正确的历史观来评价和指引。(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C(大强是为了秋香才来赔菜刀的,其实刀并不是他弄坏的,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7、⑴“刀”引出了小说情节的开端(是故事发生的缘起)。正是因为秋香家剁菜的刀脱了
柄,所以秋香才去了三婶家借刀,由此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情节。
⑵“刀”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在秋香还刀之后,三婶家的刀却豁了口子,于是就有了
三婶当众叫骂和误会秋香母女的情节。
⑶“刀”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大强前来赔刀和三叔说出刀坏的真相构成了小说情节的
高潮。
⑷“刀”使小说情节走向结局。随着“刀为什么坏”的悬念解开,故事自然走向了结局。
(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得满分。如只写到“线索”作用而没有具体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展开分析的给 2 分)
8、⑴环境美。比如三婶家的院子,静悄悄的,有老黑猫伸着懒腰、追着蝴蝶,还有墙根儿
红白相间的凤仙花,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悠闲自在的田园风貌,令人向往。
⑵风情美。小说中提到的逢大集、绣鞋垫、腌咸菜、蒸年糕、剁猪草等场景都是乡村所特
有的风情,虽然着墨不多,却足以勾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
⑶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虽
标签: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济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