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77 2020-08-21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7]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
《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下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携(xié)带 峥嵘(zhēng) 挥斥方遒(qiú)
B. 上阙(juè) 阻遏(è) 百舸(gě)争流
C. 惆怅(chàng) 廖廓(guò) 慷慨(kǎi)激昂
D. 百侣(lǔ) 橘(jú)子洲 沁(qìn)园春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意气 义气 意趣 异趣
B. 辟谷 避邪 避嫌 碧谢
C. 寥落 辽廓 辽远 燎原
D. 原形 原型 园形 元勋
3.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谛造 矫键 四不像 解铃还须系铃人
B. 渲泄 内敛 炒鱿鱼 曾经苍海难为水
C. 贸然 气慨 流水账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D. 脉搏 笼络 跆拳道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多年来企图孤立、_________中国的阴谋已经破产了。
(2)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_________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A. 遏止 卑劣 B. 遏止 卑鄙 C. 遏制 卑鄙 D. 遏制 卑劣
5.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B. 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可是现在,早已鬓染秋霜。
C.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群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 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又称“诗余”和“长短句”,约开始于南朝,定型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B. 按照词的风格,词人可以分成两大派别:一派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一派是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
C. 《沁园春 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音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D. 因为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因此不再讲究格律,比较自由。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练习: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1)这首词从表现内容看,上阕是_______________,下阕是_______________。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2)表现本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本词写海景,意境是阔大、雄浑、壮丽的,试着从词中找出一例体现这种意境的意象加以分析。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本词依长短来看,属_______________,从分段来看,是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阕由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起笔,然后点明时间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并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所见之景_______________、所嗅之气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一种战斗者的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6)词的下阕先写秋风劲吹的秋天不似春风和煦的春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却“胜似春光”,原因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对打破旧世界的战场上的秋风进行了赞美,而实际上是赞美_________。
(7)“寥廓”一词在《沁园春 长沙》中指_______________,在此处应指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
(8)“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好在哪里?
《沁园春 长沙》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语音。“阕”应读“què”,“廓”应读“kuò”,”“侣”应读“lǚ”。
2. A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碧谢”应为“璧谢”,是敬辞,退还原物,并表示感谢;“辽廓”应为“寥廓”或“辽阔”;“园形”应为“圆形”。
3. D 解析:A项“谛造”应为“缔造”,“矫键”应为“矫健”;B项“渲泄”应为“宣泄”;“苍海”应为“沧海”,C项“气慨”应为“气概”,“土淹”应为“土掩”。
4. D 解析: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前者比后者词义重,故应该用“遏制”。卑鄙,侧重品质方面;卑劣,侧重于行动方面。根据题意,应该用“卑劣”。
5. 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A项“求全责备”,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C项“下里巴人”,原指古代民间通俗歌曲,现多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D项“口传心授”指先知者口头传授,后学者用心领悟。
6. D 解析:词虽在句式上长短不一,较诗灵活,但也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不同的词牌表示不同的格律。
7. (1)写景 评古论今(或评古颂今),而重在论今(或颂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2)换了人间
(3)“大雨、白浪、汪洋”几个意象,营造出了海天相连、天地相接的浩渺、苍茫、辽阔的意境。
(4)小令 双调
(5)重阳 战地 战地黄花 香 喜悦
(6)蓬勃发展的工农革命战争
(7)宇宙的广阔 高大广远
(8)“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不仅点明战地重阳节观菊花的欣喜心情,而且抒发了乐观、昂扬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同步练习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同步测试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统编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