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144  2020-09-11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4]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课时练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1.作家作品。
(1)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曾任《      》杂志主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纪实文学《       》《      》等,长篇小说《    》《     》等,人物传记《      》等,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全国征文奖和优秀读物奖等。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         ”。
(2)林为民:是 知名的资深记者。《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记叙十年文革动后,营业员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令人称奇的“    ”“    ”技艺和“     ”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3)叶雨婷:     记者,活跃在教育、科研等领域。2019年首次参与两会报道,      、
       、       ,用眼睛记录瞬间,用镜头讲述故事。两会让她的思维和见识得到了拓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她向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问,获得大家关注。
2.文体知识。
通讯是运用叙述、________、________、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通讯的五大特点:严格的________、报道的________、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3.生字注音。
淤泥( )  籼稻(   )  分蘖( )   稻菽(   )   
饥馑(   ) 一蔸(   )   拟南芥(   )  戛然而止( )
4.解释词语。
(1)稻菽:      
(2)饥馑:
(3)鹤立鸡群:
(4)义无反顾:
(5)屏气静神:
(6)亦步亦趋:
(7)不敢越雷池一步:
(8)雷厉风行:
(9)跌宕起伏:
(10)力排众议:
5.易混辨析。
敏锐:
敏捷:
捍卫:
保卫:
不约而同: 
不谋而合:
答案
1.(1) 《世界知识》;《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生存方式》《我穷,故我在》(两部即可);《前尘》《贼风》《墨祠》《间接打击》《居京不易》(两部即可);《沧桑回眸》; 杂交水稻之父  
(2) 台湾 “一抓准”“一口清” “一团火”
(3) 中青在线  一件冲锋衣、一个双肩包、一套摄像设备
2.描写 抒情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真实性 客观性
3.淤泥(yū) 籼稻(xiān) 分蘖 (niè) 稻菽(shū)
饥馑(jǐn) 一蔸(dōu) 拟南芥(jiè) 戛然而止(jiá)
4.(1)稻菽:稻和菽。菽:豆类的总称。
(2)饥馑: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
(3)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4)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5)屏气静神:亦写作“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6)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8)雷厉风行:像雷那样猛烈,像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浏览完整试题(9)跌宕起伏:跌宕:富于变化,有顿挫波折。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10)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5.敏锐:敏锐一般形容感官,比如“敏锐的嗅觉”、“敏锐的洞察力”等
敏捷:敏捷多用来形容人的动作矫健,或者思维灵活等,如“才思敏捷”
捍卫:“捍卫”只用于主权、领土、真理、尊严等方面。
保卫:但“保卫”适用范围广
不约而同:多指具体行动相同,“不约而同”一般在句中作状语。
不谋而合:“不谋而合”多指观点和见解相同,“不谋而合”在句子中作定语、宾语和补语,
1.标题是文章的精华和灵魂所在,“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标题对于文章成功的重要性。结合全文内容,请分析三篇文章标题的妙处。
(1)《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正题,引用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到韶山》中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采用比喻,以“一团火”比喻张秉贵对待顾客和工作的态度,他热情服务顾客、努力钻研业务,他发出的光和热让大家感到温暖。题目是对文章主旨的高度概括。
(3)《“探界者”钟扬》:“探界者”本来是一种新型汽车的名字,用在这里喻钟扬努力探索自己生命的边界,追求生命的高度和广度,赞扬钟扬在青藏高原艰难跋涉16年,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2.人物通讯要深入挖掘典型事件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阅读三篇人物通讯,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篇目 具体事件 人物精神 作者立场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雨中在稻田翻看土壤 热爱并献身农科研 赞扬稻田里走出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田埂上发现天然杂交稻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赞扬袁隆平对真理的态度
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赞扬袁隆平具有科学的胆识和眼光
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要求慎重推广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赞扬袁隆平捍卫事实、捍卫真理的精神
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赞扬袁隆平正在引领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给抱小孩的妇女哄孩子
让赶火车的人先买 考虑周到,服务细致 赞扬张秉贵的服务态度
热心对待有情绪的顾客 耐心做工作,能换位思考 赞扬张秉贵以心中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
帮顾客挑选合适的点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刻苦钻研商品知识
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 点明平凡工作、光荣岗位值得人民尊敬
《“探界者”钟扬》 考入科大少年班,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聪明智慧,雷厉风行 赞扬不断追求进步的不安分的人生
十几年收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 挑战生命极限,勇于拼搏进取 赞扬钟扬为人类建种子宝库,造福万千苍生
为上海博物馆写图文展板,义务做科普工作 重视科学教育,有无私奉献精神 赞扬钟扬引领、普及科学的精神
接盘学生,真诚关爱和培养 关爱学生,有责任和担当 赞扬钟扬是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脑出血后继续进藏工作 超负荷工作,永不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 在探寻生命的边界时,钟扬是先锋者
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有大量的数字,请找出来,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
文章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大量运用数字,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这几组数字记录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亩产量、增产情况等,并与一般水稻做对比,有力地说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突出了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也体现了通讯报道的真实性。
4.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塑造着人的思想性格。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杰出劳动者的模范事迹,彰显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从发现天然杂交稻,到发明杂交水稻,再到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深入田间地头的身影是美丽的,他投身实验、反复研究探讨的身影也是美丽的,而他热爱劳动,用劳动收获粮食、消除饥饿的举动是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售货员张秉贵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顾客,急顾客所急,想顾客所想,千方百计丰富商品知识,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都令我们感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敢为先锋,不懈攀登生命高度,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责任和担当,奉献与爱心,在钟扬忍受高原反应、忍受病痛折磨的艰辛劳动中彰显出来,一个大写的人物形象挺立在天地之间,令无数国人仰望。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多年如一日,无私无畏地贡献出他们的汗水和聪明才智,他们是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正因为有这些“脊梁”,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五千年而不倒,光辉灿烂数千年而不绝。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田埂(gěng)   分蘖(niè)   叮嘱(zhǔ)    炽热(zhì)
B.嫉妒(jí)    籼稻(shān)   饥馑(jǐn)    确凿(záo)
C.一蔸(dōu)   茎秆(jīng)   懊悔(huǐ)   讪笑(shàn)
D.稻菽(shū)   污秽(huì)    草芥(jiè)   戛然而止(g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不约而同 鹤立鸡群 不加思索 再接再厉
B.不辨稻菽 亦步亦趋 屏气凝神 言不由中


展开余下试题C.跌宕起伏 偃旗息鼓 即往不咎 扬汤止沸
D.雷厉风行 力排众议 粗制滥造 鞠躬尽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科学家是真理的________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②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________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
③________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________只要探索出其中规律,就一定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
A.捍卫   埋伏   既然/那么
B.捍卫   笼罩   既然/那么
C.保卫   笼罩   只有/那么
D.保卫   埋伏   只有/那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在印度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出许多优秀人物。但是,对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泰戈尔。而泰戈尔仿佛对我们更有独特的魅力。
C.随着入世和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作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上海在一段时间内,不仅会受到世界经济的挑战,而且在文化领域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D.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6.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在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中,最受瞩目的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材料二 据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袁隆平”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已达1008亿元。在由袁隆平任主编的《杂交水稻》专业杂志的封二上,曾经刊登过一则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产品广告,清楚地印着“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亿元。
材料三 在由湖南人编制的全国第一个省级富豪榜“2007湖南富豪500强”中,梁稳根以188亿元的身价高居榜首,袁隆平因其对社会的特殊贡献被列为名誉首富。
材料四 有人认为湖南富豪网无非是借着“袁隆平”这个品牌为他们的富豪评比活动贴上金标签,是一种炒作,所以网上出现了“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的帖子。
你同意材料四中的“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这一说法吗?请你就这一帖子提出的看法进行回复。(100字左右)
答: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②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因此有人嘲笑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
③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的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当时是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菲律宾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④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十分清楚中国拥有自己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这正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条件。直到今天,袁隆平对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所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的成果。
⑤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⑥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7.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对袁隆平提出的观点予以嘲笑说明该人的愚昧和无知。
B.国外对水稻的研究最终没有成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协作。
C.《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意味着优质杂交水稻的开发成功。
D.袁隆平认为中国取得杂交水稻研究方面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跨地区跨部门的密切协作。
8.第二段提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有人对袁隆平的嘲笑有什么意义?
答:

9.怎样理解袁隆平“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答:


三、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大德曰生
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
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展开余下试题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这个想法,终因复旦大学和西藏大学的结缘成为现实。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
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如果有更多人加入,也许30年就能全部收集完……
“最好的植物学研究,一定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出来的。”钟扬有些“傲娇”地与学生共勉,这也成为他一生大写的标注。
党员本色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51岁生日当晚,他突发脑溢血,大脑破裂血管中流出的殷红鲜血化作CT片上大块惊人的白斑。从医院出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担心钟扬的人们“舒了口气”:这个“钟大胆”,可以在进藏上消停消停了吧。
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开始不敢坐飞机,就辗转坐火车。怕在家人那里“落埋怨”,就偷偷一个人行动。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
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
先生之风
“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巨大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
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于是,他想把西藏大学的“造血机制”建起来,打造最好的平台,把学科带到新高度。
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要从小培养,现在让孩子们多一点兴趣,说不定今后就多出几个科学家。”谁能想到,一个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大教授,每个月却坚持抽出两天去上海的中小学开科普课。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建设,承担了自然博物馆500块中英文图文的编写工作,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三十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
高原永生
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
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从教30余年,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的人吗?
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耳边:“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
(《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6日)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扬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为人类建种子的“诺亚方舟”。
B.钟扬托物言志,写诗赞颂藏波罗花深深扎根高原,能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绽放。这朵孤傲顽强的小花是他一生的生命品格。
C.在漫长的科考途中,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队,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D.钟扬艰苦援藏16年,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中的“种子”一语双关,既是指他收集的种子和培养的学生,又是指钟扬自己。
B.文章开头用袁隆平等三个事例强调了植物基因库在国家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这是钟扬成为科普专家的直接原因。
C.文中交代了钟扬突发脑溢血和遭遇车祸去世的具体时间,这样的精准表述饱含了对钟扬离世的无限哀痛之情。
D.文中多次引用了钟扬说过的话,直接表现了钟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塑造了钟扬的形象,使文章更加真实、准确、可信。
12.钟扬在植物学研究、共产党员的追求和教师的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价值观。请结合材料,探究在钟扬身上体现出的价值观。
答:


答案
1.C
【解析】A项炽热(chì),B项籼稻(xiān),D项戛然而止(jiá)。
2.D
【解析】A应为“不假思索”;B应为“言不由衷”;C应为“既往不咎”。
3.B
【解析】根据①的语境,能够和“真理”搭配的词语,只能选“捍卫”,故排除C、D两项;②中“薄雾”和“笼罩”搭配,又排除A项;检测③的语境,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只能选“既然……那么……”。故选B项。
4.C
【解析】A.前仰后合: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此处应为“人仰马翻”。B.力透纸背:形容书法或文章有力或深刻。不能用来形容大师。D.诚惶诚恐: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用在此处,不能与前面的“十分沉着”对应,可用“惊惶失措”。
5.C
【解析】A项“习惯”与“改善”不搭配。B项主客倒置,应是“中国人最熟悉的……”。D项“给予了高度评价”前应加主语“科学家们”。
6.示例一:把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并非无聊之举,这是对袁隆平的贡献和身价的充分肯定,也让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喜看稻菽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4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