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09  2020-09-2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9]
广西桂林十八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桂林十八中18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 文
命题: 盛潆莹 审题: 赵红秀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填涂学号;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言官,是指拥有上疏言事和弹劾官员权力的官员,包括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监官就是职司监察的官员,主要秉承皇帝旨意监察各级官吏;谏官则是负责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谏、促其改正的官员。随着皇帝集权的强化,谏官制度自元朝以后便遭到虚置甚至废止。不过,监官却承继言官的传统,兼负谏官的职责。在明代,这种现象尤其明显。明代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明代言官制度既具有专业性督察和通盘性监督并举的特点,又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
一般而言,六科给事中是对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督,属于专业性督察;都察院御史则对全国官吏和一般机关进行监察,属于通盘性监督。这是大面上的专与通的结合。实际上,在六科和都察院中,也有“专”与“通”结合的特点。六科给事中虽然针对六部事务进行专门性监察,但也对其他事务进行通盘性的监督。如洪武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称:如果大臣犯了重罪,虽蒙皇帝恩宥,上朝时不宜仍列本班,必须稍加降抑,以示劝惩。显然这不是对工部事务作监察,而是对刑部和礼部事务进行督察。因此,明代言官既有专业分工,又不受分工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纠弹和监察功能。而且,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
明代言官的两大主体——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均只是正七品官员,但却拥有对上至内阁首辅,下至州县官吏进行弹劾和纠察的权力。特别是六科,虽然官员品级很低,但却是个独立的机构,无上级机关掣肘,可以有效实行监察。明代言官之所以设计成位卑权重的模式,与传统言官制度一样,主要是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如果言官地位很高,他就会“爱惜羽毛”和“明哲保身”,不愿冒政治风险去监察他人,以免受到还击。地位低的言官,会在“赤脚的不怕穿鞋的”心理驱使下,孤注一掷地弹劾权臣,即使被贬也损失不大;若冒险成功,则一战成名,名利双收。明代统治者正是考虑到这种因素,故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针对六部的专门事务进行专业督察,虽然级别很低,但却是独立机构,不隶属任何机构,如此才能行使监察之权。我们今天在完善监察制度时,也应该让监察机构拥有独立的地位,不受上级机关的掣肘,以便更好地发挥监察职能。明代言官制度,是君主与儒臣双方协商和博弈后建立起来的,由于缺乏人民群众的介入和参与,因此最终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当今,在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应该在设计监察制度时,引入人民群众的力量,对政府官员实行民主监督,这样才能有望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
(摘编自谢贵安《明代言官制度的历史镜鉴》,《人民论坛》2018年5月12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代的言官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大块构成,他们都属于监官,可监察官吏,却无劝谏君主之责。


浏览完整试题B.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属专业性督查,却并不局限于此,但都察院御史则只做通盘性监督,不做专业性督察。
C. 我国当今的监察制度只要借鉴明代让监察机关独立的经验,并引入人民群众力量,就必定能克服传统言官制度的弊端。D. 明代统治者考虑到监察的有效性,因此将言官设计成“位卑权重”的状态,并使其保持独立,不受上级机关掣肘。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按总分总结构展开,在提出言官制度的论题后从两个方面展开分述明代言官制度的特点,最后阐述写作意图。
B. 文章第二段举明朝洪武年间工科给事中陈洽等人上疏的例子意在说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有责任监督刑部和礼部。
C. 文章第三段“爱惜羽毛”“赤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论述语言生动活泼,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具体,饶有趣味。
D. 文章思路清晰,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和我国当代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来挖掘传统言官制度的现代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明代言官的构成来看,明代只有监官而没有谏官,这是皇帝集权强化的结果。
B. 明代都察院与六科互不统属,可互相弹劾、彼此制约,这有助于强化监察效果。
C. 言官地位过高会导致其顾虑重重,不利于监察工作,因此明代言官“位卑权重”。
D. 明代言官制度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有很大历史局限性,因此是落后的制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一场巨大的火灾席卷了法国巴黎市中心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火灾令巴黎圣母院受损严重,但大教堂主体建筑和一些重要文物得以保存。
大火发生后,工程人员逐渐固定巴黎圣母院的建筑结构,起重机把部分建筑材料运走。消防部门称,他们已冷却大教堂的墙壁及从屋顶跌下的碎片,外墙再没有倒塌的风险。
巴黎圣母院短期内难以对外开放,负责管理圣母院的主教表示,他相信法国总统马克龙有关圣母院能在5年内完成重建的承诺,他期望届时圣母院能恢复原貌。他较早前表示,圣母院大火迅速蔓延,或与电脑系统故障有关。
负责监督巴黎圣母院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承认,他们低估了火势蔓延的速度,造成比他们预计更严重的后果。他们一直认为,阁楼的古老橡木木材会缓慢燃烧,即使圣母院的保安要花约6分钟登上阁楼确认起火后,才通报消防部门,仍有充裕时间灭火。但这次火灾由警钟响起,到消防员携带重型器材登上阁楼开始灭火就需20分钟,多番延误才导致损失惨重。
有消防安全专家批评巴黎圣母院火灾应变机制不合理,而建筑师为了避免水浸及损毁建筑结构,拒绝在阁楼装设洒水器及防火墙,也低估了这幢复杂建筑物所需的防火措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04月22日)
材料二:
巴西国家博物馆去年9月发生大火后,12日首次对媒体开放。2000万件馆藏仅10%得以被幸运救出。预计整个修复工作将在2020年完成。
巴西国家博物馆位于里约热内卢市,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曾是葡萄牙和巴西皇室的居所,后成为巴西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机构。去年9月初,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除了外墙之外,全部被烧毁。2000万件收藏品中,除了本身耐高温的陨石以及保存在钢制柜子里的古生物样本以外,多达90%的藏品被破坏。火灾原因至今尚不清楚,巴西联邦警察仍在调查起火原因。
截至目前,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已抢救出约2000件完整的文物或文物碎片,抢救出的文物包括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美洲地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卢西亚”,以及距今上千万年的化石和贝壳等。巴西《环球报》13日称,研究人员表示已救出文物的数量远超预期。
巴西新闻网站“Terra”称,由于建筑物的天花板、多处墙壁和若干楼层被烧毁,接下来的工作重心是对整个建筑进行加固。目前,博物馆的加固措施已经能够允许人们走进建筑物内部,展开救援工作。
文物抢救协调员克劳迪亚称,经历大火之后,文物都非常脆弱,一经碰触就有可能会被损毁。目前的抢救工作仍然非常“表面”,只是记录、查找等基础工作。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凯尔勒表示,抢救工作虽然进展顺利,但抢救出来的文物暂时无处存放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节选自《环球时报》2019年2月15日)
材料三:
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1500年来,石窟不断经受着大自然的风化、雨水等侵害。
“从目前的保护手段来看,人类并没有能力通过化学、物理的方法来彻底阻止石窟老化。”浙江大学文化遗产院副教授李志荣说,遵守考古学的原则和方法,把石窟现存的信息全面、科学地记录,原真地呈现,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从2003年起,云冈石窟就开始了数字化探索。据宁波介绍,云冈石窟通过与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长期研究与探索,逐步形成了依托高精度测绘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手段,永久地保存云冈石窟珍贵文物及历史档案的方法。
数据采集建档是第一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生成洞窟中各个方向的剖面图,使洞窟得以多角度展示,为云冈石窟建起三维“数字档案”。
在高清三维数据的支持下,云冈石窟研究院打造了一套基于VR眼镜的沉浸式石窟体验系统。该系统可支持最多15人同步在云冈石窟第18窟的虚拟场景中进行漫游,游客还可乘坐虚拟的莲花升至空中欣赏石窟高处的艺术细节。
借助于精准数据,云冈石窟得以复制还原,皇家石窟的宏伟气势得以跨时空跨地域展现。
    (节选自《新华网》2019年4月23日)
材料四:
黑龙江哈尔滨市双城区刘亚楼旧居等7处不可移动文物遭拆除案,行政追责34人,刑事追责7人;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革命旧址遭破坏案,违法建筑被拆除,行政追责8人,刑事追责3人……近日,国家文物局对外通报“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行动(2016—2018年)”情况,曾经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几起文物破坏案件,再次走进人们视线,成为我们整治文物违法犯罪的标志性案件,也见证着我们保护文物、维护文物安全的坚定决心和坚实行动。


展开余下试题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无论是登临万里长城,还是探访石刻洞窟,无论是瞻仰革命遗址,还是踏足名人故居,只要你走近文物,就能穿越历史的烟云,与过往的岁月对话,与绵延的文明相拥。可以说,文物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与见证,文物一旦毁损,消失的不只是文物本身,还有文物背后珍贵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蕴的精神。
近年来,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破坏文物的现象仍不时发生。以长城为例,“拆砖建房”者有之,“将野长城用水泥抹平”者有之,“为了修路将长城强行掐断”者亦有之。而在当前各种破坏文物的行为中,法人违法已成影响文物安全的首要风险。据了解,在国家文物局督察督办的文物违法案件中,法人违法占比高达76%。解决文物法人违法难题,还需地方政府加强文物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同时,文物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监管责任也亟待进一步加强。
    (节选自《中国文化报》2019年4月1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凯尔勒表示,文物抢救修复工作进展顺利,但文物的存放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
B . 负责监督巴黎圣母院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认为,阁楼的古老橡木会缓慢燃烧,发生火灾后仍有充裕时间进行灭火。
C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院副教授李志荣认为,目前的保护手段无法彻底阻止石窟老化,把石窟现存的信息全面、科学地记录,原真地呈现,是对它们最好的保护。
D .我国文物事业取得很大发展,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破坏文物的现象仍不时发生。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巴黎圣母院大火造成损失惨重,不仅与电脑系统故障有关,更是因为负责监督消防安全系统设计的建筑师低估了火势蔓延的速度,没有在阁楼装设洒水器及防火墙。
B .在高清三维数据的支持下,人们运用VR眼镜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感受到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
C .整治文物违法犯罪,不仅需要地方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还需要文物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加强监督和监管。
D .巴西国家博物馆2000万件馆藏仅10%得以被幸运救出,这些文物经历大火之后非常脆弱,一经碰触就有可能会被损毁,修复难度非常大。
6、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请你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几点建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烟火气
吕峰
自我有了记忆,母亲就与灶台、与烟火联系在了一起。灶台是乡村生活的恒久风景,它和那些粗糙干裂的手掌、那些因烟熏火燎而迎风流泪的眼睛,共同构成了农家生活最本质的背景,掩映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凡常四季。有了灶台就有了安宁和温饱,就有了繁衍和生存。
  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有一个大大的灶台,里面镶嵌着一口大大的铁锅。母亲忙碌之时,身影总是被白炽灯映照着,在墙壁上晃来晃去。她在灶前煮东西的时候,便把我放在厨房门口的一张小小的矮凳上。我坐在那儿,托着腮,看灶下熊熊的火,把整间厨房照得通红,而母亲瘦削的脸也淡淡地染上一层美丽的红晕。此刻,母子俩都没有说话,只有食物的香味,兀自在小小的空间里静静地回旋。
  当时的条件相当艰苦,母亲总是想尽办法改善生活。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无非是在玉米饼中加点白菜或绿豆做成的馅儿,或是偶尔炒个糖豆,蒸个花卷。母亲每每为了哄我多吃一些,便带我做一些小游戏。现在回想起来,玉米饼如何下咽似乎已经记不起来了,而留在记忆深处的则是那缭绕在灶台前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
  那时候,村里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一个灶间,有一个烟囱通向屋顶。每当在野外割草或是放学回来,老远就会看到炊烟从村子里的一座座青灰色或红色的瓦房间袅袅升起。每当炊烟升起时,就会看见田埂上许多荷锄归来的人们朝着各自熟悉的那道炊烟走去,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对于孩童们来说,我们熟悉村子里的每一座房子,也熟悉每一个烟囱、每一道炊烟。透过炊烟,我们可以知道是谁家的母亲在做饭;透过炊烟,我们可以亲吻四处飘逸的饭香,咂巴着口水,生出对生活的眷恋和向往;透过炊烟,我们还可以懂得父亲的汗水怎样瘦了自己的筋骨,肥了田间的谷穗。灶台和烟火就是乡下人的日子,是乡情浓聚成的一道优美独特的风景线,也是乡亲们生活的希冀和灵魂。
  在我看来,烟火的味道也就是母亲的味道,它是母性的,缓缓上升,维系着整个村庄,也承载着村庄沉甸甸的希望和淌不干的汗水。所以,有村庄就有人家,有人家就有灶台,有灶台就有喜怒哀乐里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就是守着一份幸福,一份满足。
  一天天一年年,日子就在灶台前母亲的忙碌身影中流走了,我也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背井离乡。可是,母亲却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她居住的老屋。每次去看她,她总是蹲在厨房的灶台前,默默地给我们做饭做菜。生火以后,火势不够猛,她便用一根长长的吹管,对着灶下的柴火呼呼地吹气,火星子在灶下狂乱地飞舞。
  火势够猛后,母亲便在灶台上以亲情为味精,为她的儿子、儿媳与孙儿做丰盛的饭食。厨房狭小而局促,我常常被烟气呛得呼吸困难。可是在烟气缭绕中掌勺的母亲那张汗水淋漓的脸上,总是隐隐地含着笑意。
  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也是独一无二的味道。每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母亲做的饭,我会萌生一种自信、一种满足,那就是在生活这条路上,我会很知足地工作着、生活着、爱着,不会再有饥饿感,会让一切都简单、平和、从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善于描写:乡村灶台的描绘、母亲忙碌的身影、村民晚归的画面……语言生动,充满深情,也令人难忘。
B.荷锄而归的人们朝着各自熟悉的炊烟走去时,“疲惫的脚步显得格外轻快”,是因为回家时人们摆脱了身上的重担,前行更为轻松。
C.文章第二段和第七段写我与母亲在厨房的场景,描绘母亲忙碌而幸福的形象,突出了母亲对我潜在的影响。
D.文章以“烟火气”为题,写乡下的灶台与烟火,写忙碌的母亲,表现了母亲的满足和幸福,突出了滋养我一生的浓浓亲情。
8.文章语言真情而隽永,请说说末段中“不会再有饥饿感”的理由。(6分)
9.“母亲的烟火是不一样的烟火”,结合全文,分析“烟火气”的深刻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颖、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和谓晏曰: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构薄,图相危害。岂有福哉?遂两释之,使之从厚。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者也。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曜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颖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①焉,故以此讽之。


展开余下试题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庙。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觊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適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杨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徙交州。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阙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敕据、晃等无事忩忩②。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太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选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有删节)
【注释】  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  ②忩忩:(cōngcōng)纷争。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孙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贾谊就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 )(3分)
A.孙和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刘宝和丁晏相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孙和好学下士,对博弈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虑而一无所获,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
C.孙和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因全公主诬陷而被孙权疏远。全公主说孙和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D.在孙和与孙霸的争斗中,孙和虽有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被废的命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蔡颖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2)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寄黎眉州①
苏轼
胶西②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③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④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錞,四川人。②胶西: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欧阳修。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写作者登高远眺,“孤云落照”,既是实景,又饱蘸了诗人的情感。
B. 颔联中作者借助想象,将内心情感融人对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绘中。
C. 颈联将自己与欧阳修做比较,表达出不及欧阳修贤能的自谦之情。
D. 本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明快,景情交融,动中寓静,平淡中寓激情。
15. 诗歌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情境式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用 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用
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2)在《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在自我标榜之后,以反问语气做出了 的结论,而庄子在用生活常理论述一番后,也以反问语气质问: !
(3)《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从建康村再往前走几千米,便是骆驼城了。( )我顺着城墙,一路走过城门、角楼、马面、瓮城。黄土夯筑的城墙早已斑驳,许多地方业已坍圮,却依旧雄伟壮观;城门空空荡荡,被铁丝网拦起来,曾经的 和 早已经留在了记忆中。我走走停停,两个小时才绕着这座庞大的城池走了一圈——骆驼城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汉唐时期最大的古城。晚上,鸟儿悲鸣着回巢,远方的村落亮起灯火,古城渐渐被夜色吞没。眼下,晚风呼啸,帐篷摇曳,四野看不到一个行人。
骆驼城后期的历史 ,却如同一出 的大戏。这里先属前凉,再属后凉,此后卢水胡(汉代至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人沮渠蒙逊又占据这里,创立北凉。再次唐置建康军,驻军5300人,七十余年后建康军被吐蕃攻占,从此消失在史书中。盛极一时的骆驼城走向了衰落。伴随着骆驼城的湮没,古城周围也逐渐被沙漠侵蚀。从骆驼山再往北,穿过大片的丘陵,翻过合黎山,便是巴丹吉林沙漠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它被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落寞而沧桑,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
B.它落寞而沧桑,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C.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沧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使得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D.它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落寞而沧桑,狂风呼啸着卷起尘土,这座屠城迷离在风沙之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车水马龙 络绎不绝 模棱两可 走马观花
B.万人空巷 摩肩接踵 语焉不详 走马观花
C.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 语焉不详 走马换将
D.万人空巷 络绎不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广西桂林十”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0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