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830  2020-09-28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0]
统编版高一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
第三单元分层作业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B.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
C.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D.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
D [D项,“因”,依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门前冷落鞍马稀
D [A项,“信”,古义为的确,实在,今义为书信;B项,“万里”,古义为远离故乡,今义为一万里的距离;C项,“老大”,古义为年纪大了,今义指排行第一的人。]
3.下面是杜甫一首题为《宿江边阁》的小诗,中间两联语序已乱,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①孤月浪中翻 ②鹳鹤追飞静 ③豺狼得食喧 ④薄云岩际宿
A.①④③②  B.④①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B [这首五律以时间为顺序写所见所闻所感。首联写暝色已至,颔联写初夜江上的山容(岩际)水态(浪中),颈联写深夜所见所闻(鹳鹤夜伏、豺狼猎食),尾联写彻夜无眠是因为忧心国事。]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体现海日东升、浮光跃金、天鸡破晓的壮美晨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静写动,由看到听,突出山的惊险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表明自己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又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并序》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并序》中以类似情景表现琵琶女高超技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长度写出了作者晚年漂泊他乡、疾病缠身的凄苦生活。
(9)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出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艳丽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10)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2)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5)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6)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7)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8)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9)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请从苏轼、杜甫、范仲淹、鲁迅等人中任选两个人,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要求:①所写句子必须符合所选人物的经历;②语意连贯;③句式相似。


浏览完整试题中华大地,名胜繁多,人才辈出,瞻仰遗址,领略风光,拜谒先贤,亦为惬事。去采石矶,可染一点仙人气。诗仙李白,仙风道骨,采石矶是其终老之地。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去长江赤壁,可沾一点豪爽气。文人苏轼,豪迈俊朗,长江赤壁是其突围之地 ②去杜甫草堂,可分一点慈悲气。诗圣杜甫,心念苍生,杜甫草堂是其本色之地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连贯。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感情需要选择词牌,按照词牌决定韵脚。 ① ,对词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一般来说, ② ,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韵字的开口度小,音阻越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 ③ 。我们在朗读、吟诵时,要充分尊重词的音韵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由前面“大多是因感情需要选择词牌,按照词牌决定韵脚”和后面“对词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可知,此处应填与“作者用什么样的韵脚”意思相近的内容。②处后面的句子具体阐释韵脚与情感基调的关系,由后文“韵字的开口度小,音阻越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可知,此处应填与“韵字开口度越大”意思相近的内容。③处,由前文韵脚与情感基调的关系及“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可知,此处应填与“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意思相近的内容。
[答案] ①作者用什么样的韵脚 ②韵字开口度越大 ③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
7. 下面一组词语包含了三副对联,其中有两副对联的对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请写出相关人名并组合出相应的对联。(上下联各填3个序号)
①诗史数千言 ②浔阳千尺水 ③韦白以来 ④别离情
⑤秋天一鹄 ⑥野老心 ⑦成别调 ⑧枫叶四弦秋
⑨是奇才 ⑩先生骨 ⑪枨触天涯 ⑫功名起刀笔
⑬春水群鸥 ⑭草堂三五里 ⑮迁谪恨 ⑯萧曹自古 ⑰勾留江上 ⑱姓字播弦歌
(1)诗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联的基本要求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上下联词性要相同;上下联句法要一致;上下联声律要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先确定对联的写作对象,由“诗史”“草堂”可确定杜甫,由“浔阳千尺水”可确定白居易。接着筛选与杜甫、白居易有关的内容。与杜甫有关的内容有:诗史(杜甫诗作被称为“诗史”)数千言、野老(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心、草堂(杜甫在成都的寓所)三五里、春水群鸥(杜诗“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其中,“诗史数千言”与“草堂三五里”相对,“秋天一鹄”可与“春水群鸥”相对,“先生骨”可与“野老心”相对。据此,可组合成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与白居易有关的内容有:浔阳(白诗“浔阳江头夜送客”)千尺水、枫叶四弦秋(白诗“枫叶荻花秋瑟瑟”“四弦一声如裂帛”)、枨触(感触)天涯(白诗“同是天涯沦落人”)、迁谪恨,由此可以组成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答案] (1)杜甫 ①⑤⑩ ⑭⑬⑥
(2)白居易 ⑧⑪⑮ ②⑰④
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综合其内涵,揭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一片大海里,这片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
不熟的麦穗总是直撅撅地向上挺着,一副不甘居下的模样;成熟的麦穗总是低垂着头,一副甘居人下的模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应由表及里,由果及因。先分析每段文字中蕴含的哲理,第一段文字通过一滴墨汁进入一杯清水与一片大海后的不同状态的对比,强调做人要有度量,心胸要宽广;第二段文字通过“不熟的麦穗”和“成熟的麦穗”的姿态的对比,说明谦卑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然后将两则材料的内涵综合起来提炼出哲理即可。
[答案] (示例)宽容别人,就是度量。谦卑自己,就是分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栖息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在梧桐之上筑巢。
A [A项,“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有误。前四句,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是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荒寒,奠定了全诗悲凉低沉的感情基调。]
10.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前四句写景,萧条低沉,为下文抒情张本。中间四句“东流水”“无定端”表达时光易逝、世事多变的感叹。九、十句雀占鸾位,表达了小人得势、壮志难抒的慨叹。
[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送韩十四①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韩十四: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②老莱衣:传说春秋时代有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③黄牛峡: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④白马江: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北十里处。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苍劲中蕴藏着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了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C [C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这样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⑤对未来的担忧: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颔联“灯火”“星河”,颈联“风吹古木”“月照平沙”都是“夕”中之景。
B.诗歌的颔联,下写江城万家灯火四面闪烁,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同首联所写海天茫茫、山高水阔,相互辉映。
C.诗中用寻常景物组合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就像一幅疏朗悠远的山水画,最后以人的心情作结,使整幅画更增加了人情之美。
D.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颔联是俯瞰所见;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
B [B项,“上写天际星斗在银河两边闪烁”错误,应是俯瞰之景,“天际银河倒映在江心”。]
14.“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一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可从几个“结合”考虑,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正侧结合等,还要从修辞角度考虑。答题步骤:手法—回到原诗诗句—解说这一手法—手法运用的效果。
[答案] ①动静结合,“风吹古木”为动景,“月照平沙”为静景。②视听结合,“风吹古木”从听觉写景,“月照平沙”从视觉写景。③比喻新奇,“晴天雨”将风吹古木树叶的萧瑟声比作雨声,“夏夜霜”将皓月临照平沙的银白色比作霜色。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统编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