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224  2020-09-30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4]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卷
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九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 重温经典《劝学》
1、 用原文句子填空。(16分)
(1)“ , ”两句以行路为喻,说明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
(2)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
(3)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 。
(4)“ , ”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6)以借助舆马可“致千里”为例,论证了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同篇中与之相似的例证是“ , ,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12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6分)
二、衔接教材巩固
3、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对联:
端午节对联:
4、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语序已经打乱,请排出正确的语序。(5分)
上联:白云山外 大江东去 千古英雄浪淘尽 问青山楼外 何处是汉阙唐宫
下联:小苑西回 莺唤起一庭佳丽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此间有舜日尧天
改后的上联:

5、用符号法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9分)
(1)方文山为周杰伦创作歌词。(4分)
(2)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5分)
6、把下面一句不好理解的长句改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6分)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7、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4分)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
8、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4分)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歌
故乡的歌
9、宾语前置是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部分的宾语。(4分)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何罪之有 古之人不余欺也


浏览完整试题10、定语后置是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句子中定语后置部分的定语。(4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尝贻余核舟一 蚓无爪牙之利
11、状语后置是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请用横线标出下列句子中状语后置部分的状语。(4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 青,取之于蓝
咨臣以当世之事 投之以骨
12、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的一种重要现象,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其在句子中的意思。(9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之者谁( )
无丝竹之乱耳( )稍稍宾客其父( )
猛浪若奔( ) 等死,死国可乎( )
温故而知新(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与臣而将四矣( )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题。
金庸小说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从而赢得了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价值观念的大多数读者的喜爱。这是金庸小说的决定性魅力。 金庸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是在两个向度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从大处着眼,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综合性、融汇性;再一个是从小处入手,展示中华文化的奇妙性、精巧性和艺术性。从大的方面来说,金庸小说涉及儒家、墨家、道家、佛家等中国文化思想层面,组成了一部“三教九流”众声喧哗的文化文响乐。同时,他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描写了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神采各异的文化风貌,并且写出了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起伏演变,从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立体的中国文化长篇画卷。
在金庸的前期作品中,儒家思想和墨家思想明显占据显要的甚至主导的地位:《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都对主人公为民请命、为民锄奸的正义行为持赞赏笔调,《射雕英雄传》更是把郭靖所代表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儒墨精神褒扬到了极致。在金庸的中期作品中,道家思想、游仙思想开始令人注目:《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这部作品既有郭靖掷地有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举,又有杨过蔑视宗法礼教、为个人爱情不惜与整个武林为敌之举以及做出独剑漂游四方之行。在金庸的后期作品中,佛家思想的气息愈来愈浓,在《连城诀)》和《侠客行》中,是非善恶已经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标准难立,狄云和石破天究竟应该如何做人,可以说自始至终也没有找到答案。
金庸的作品涉及几乎所有的中国文化分区,从《雪山飞狐》中的雪山极顶到《天龙八部》 中的苍山洱海,从《书剑恩仇录》中的新疆雪莲到《笑做江湖》中的福建山歌……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金庸不仅描绘出了各地不同的景物、风俗,更写出了各地文化本质上的区别,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板块构成”。例如郭靖成长于蒙古大漠,黄蓉成长于东南海岛,萧峰成长于中原武林,韦小宝成长于扬州妓院……这些人物身上的个性都与他们的“水土”密不可分。
金庸笔下的中国文化,在时间轴上也是富有变化的。同是儒家思想,在金庸笔下,宋朝时显得博大刚健,如郭靖与萧峰成为金庸小说中最高大的英雄;到了宋朝以后,则显得气象衰弱、难克重任;到了明末清初,儒家文化更显得酸腐可笑、百无一用,《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他对“大文化”高超的驾驭能力。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知。
上世纪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思想从早期的术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 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14、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 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D. 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D.“五四”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四)作文(60分)
16、 请以“深深地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1)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展开余下试题2、(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6分,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思专一。(6分,每处1分,句意通顺1分)
3、春节对联: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对联: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每句1分,共4分)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每句1分,共5分)
5、(1)方文山【 为周杰伦】创作歌词。(4分)
(2)(我的)祖母【 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5分)(一处1分,第二句的状语分成三个的也可,照1分得)
6、(1)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2)(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
(3)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每句2分)
7、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①顺序:春夏秋冬,②必须以“错过了”开头)
8、故乡的歌是一泓清凉的泉,总在酷热的荒漠中涌出。
故乡的歌是一杯浓酽的茶,总在忧愁的日子里溢香。(每句2分)
9、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何罪之有 古之人不余欺也(每个1分)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尝贻余核舟一 蚓无爪牙之利(每个1分)
11、苟全性命于乱世 青,取之于蓝
咨臣以当世之事 投之以骨(每个1分)
1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每天 )
名之者谁(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
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使……乱 )
稍稍宾客其父(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 )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等死,死国可乎(为动用法,为……死 )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
与臣而将四矣(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个人 )
(每个1分)
13、A解析:B“形象地展示……地域……文化风貌”错,“交响乐”的指向是文化思想层面。C“思想从早期的术家已经转变为道家”错,原文只是认为“《神雕侠侣》可以看作从前期进入中期的一座分水岭”D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经常在一些大部头的作品中带领读者进行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
14、C解析:灰衣老僧的事件意在证明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
15、B解析:A“虚无与消极”推断不合理C“否定”不正确,而是分析与批判的一面D因果关系不成立,且条件不充分。
16、强调:
(1)基准分,45分
(2)字数少50字扣一分,不足400字的30分以下
(3)有细节描写的,语言优美的酌情提高分数。
标签: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潍坊”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