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04 2020-10-04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课时作业
8.3 琵琶行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憔悴(qiāo) 六幺(yāo)
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 荻花(dí)
C.虾蟆陵(há) 嘈杂(cáo) 钿头(diàn)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降职) 年长色衰(姿色)
B.予出官二年(从家里出来做官) 转徙于江湖间(辗转迁移)
C.弦弦掩抑声声思(悲伤,哀愁) 如听仙乐耳哲明(忽然,一下子)
D.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四弦一声如裂帛(同时)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4.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地点、时间和这一段的中心事件,环境描写烘托出离别时悲凉的气氛。
B.三四两句写诗人骑马送别船上即将远行的朋友,要为朋友饯行,却连音乐也没有。
C.五六两句写饯别时诗人与朋友的内心都十分悲痛,茫茫的江面上映着月影,更增添了悲凉之感。
D.从七八两句琵琶声使人产生的情绪变化可知:前面的“无管弦”、“惨将别”等起了反衬的作用。
5.下列关于《琵琶行》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
B.“初为《霓裳》后《六幺》”中的《霓裳》和《六幺》均为唐代的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C.“予出官二年”中的“出官”是指京官外调,一般指被贬谪。
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
6.《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7.背诵《琵琶行》全诗,按要求补出下面空缺的名句。
(1) 《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3) 《琵琶行》中诗人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的诗句是 , 。
(4) 《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 。
(5)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自然环境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 , 。
(6)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白居易《琵琶行》中 , 。
(7)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诗句是 , 。
(8) 《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
(9)《琵琶行》的主旨句: , 。
8.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心人民,“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因此,他调离九江不久,就有人在白居易当年送客之处建琵琶亭纪念。琵琶亭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浏览完整试题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请对本对联作简要赏析,并把你对《琵琶行》诗的理解和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放言五首(其一)①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②能诈圣,可知宁子③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注】①此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②臧生:指臧武仲。《论语•宪问》:“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防: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封地来要挟鲁君。③宁子:指宁武子。《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首联以反问的句式明确有力地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B.颔联使用典故,说明世人的可悲:他们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
C.颈联以萤火虫发光但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然呈球状但不是珍珠说明人们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D.尾联紧承颈联,运用对比手法,将大火与萤火、明珠与露水进行对比,指出大火、明珠处境的悲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在弹奏时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好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选段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声暂歇”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音乐进入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4)文段开头对琵琶女出场前的描写有何作用?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琵琶女有如此表现?这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解析:《六幺》并非“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6.答案:A
7.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答案: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下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意。
对联示例:①浔阳江上琵琶语,枫叶荻花,半笼烟云半笼月
海角天涯沦落人,离愁谪恨,一诉琵琶一诉诗
②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
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
③帝京一别,万种幽怨心头起
江州巧遇,一曲琵琶千古留
④浔阳江头,歌女拨弦泣身世
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写出一副对联即可)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赏析对联,对联的上联主要涉及白居易被贬九江,借《琵琶行》抒发迁谪之意,下联应结合前面的文字介绍来理解,由此可知“别离情”应为九江百姓与白居易离别的伤情。第二问要求写对联,可结合《琵琶行》的意境、人物生平、情感世界的变化等来写,同时要注意对联的平仄、对仗等基本要求。
9.答案:(1)D;
(2)①对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的强烈愤慨。②对当时朝廷是非不分的不满。③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
解析:(1)此联没有使用对比的手法。
(2)白居易的七律《放言》是一组政治抒情诗,共有五首,此诗为第一首。首联单刀直入地发问:早晨还装得俨乎其然,到晚上却被揭穿是假的,古往今来,什么样的怪事没出现过?可有谁预先识破呢?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奸而诈圣,宁子智而佯愚,表面上的作伪差不多,但性质不同。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爱臧武仲式的假圣人,哪晓得世间还有宁武子那样的高贤?颈联两句说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尾联紧承颈联,明示辨伪之法。这首诗连珠式地运用反问句、否定句等,起伏跌宕,充满不可遏制的激情。
10.答案:(1)-(3)CCB
(4)①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②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索落寞之感,写出分别时的悲伤心情。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5)她的表现与其身世有关。准确地写出了琵琶女被邀请出场时的腼腆羞涩和内心的犹豫。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课时作业
下一篇: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同步测试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