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397  2020-10-07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7]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A卷)
2020-2021学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达标检测卷
语 文 (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有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以及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的,将依法受到惩处。这一消息大快人心。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英雄不仅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而且还不时遭受个别人的诋毁和亵渎。一些污蔑英雄的不实言论,甚至得到所谓网络名人的追捧和转载。这不仅损害了英雄形象,抹黑了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国史,更是抹黑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②虚者,模糊虛构也;无者,否定抹杀也。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违背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原则,用假设取代事实、用支流取代主流、用主观取代客观、用个体取代整体歪曲历史事实,丑化进步人物,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思潮和行为。在当下,它常以“反思历史”和“学术自由”为名,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方式,随意改变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
③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例,有人仅凭死亡将士的数量就简单得出“国民党领导抗战”的结论,这显然是以偏概全加主观臆断的结果。从抗日战场分工来看,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领导了正面战场,但并没有领导敌后战场。从抗战的过程来看,在不同阶段,国共两党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是主战场,推动抗日战争向战略相持阶段过渡。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在国内抗战中的作用开始递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主战场,抗击了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正是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④其实,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历史的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却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以及卖国者加以美化,以达到“重写历史”的目的。
⑤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从国际背景来看,中国、日本在历史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往往看法迥异,这为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同时,世界社会主义还没有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优越性尚未得以全面体现,这就为媚外主义提供了理由。从国内背景来看,市场经济形成的利益格局多元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负面影响在逐步显现,经济利益的矛盾甚至冲突正在向政治层面升级。在思想领域,学术自由和学术无序的界限有所模糊,思想矛盾通过“互联网+”正呈现“网络暴力”和“多数暴政”的趋势。
⑥英雄和历史凝聚着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帮助人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旦被冷落、亵渎或抹黑,我们就将失去继续前行的指针、衡量是非的标准。没有英雄,是可悲的;不尊重英雄,是可耻的。对于种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论调,我们要认真对待、深刻分析,防患于未然。


浏览完整试题(摘编自陈志强《别让历史虛无主义“重写历史”》)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中所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一项是(3分)( )
A.某记者根据自己对医生的采访,认为被火灼烧是最高级疼痛,非常人所能忍受,邱少云在烈火中坚持不喊不叫的事迹不符合生理学,是虛构的。
B.由某公司出品的古装武侠爱情剧《戏说乾隆》,虽然尊重乾隆微服私访的基本史实,但内容有大量的“戏说”成分,这让部分观众难辨真伪。
C.某节目主持人在一段视频中发出感慨,认为不该“一边倒”,跟美国对抗,不该抗美援朝,使中国错过了统一祖国的大好时机。
D.某大学教师在课下跟他的学生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是“游而不击”,是借机发展自己的队伍,准备和国民党打内战,夺取胜利果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说起,指出立法背景是社会上出现了损害英雄形象,抹黑党史、军史和国史等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和行为。
B.文章第②段从概念阐释入手,深刻揭露了历史虛无主义违背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原则,用多种手段歪曲历史和丑化进步人物,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本质。
C.文章第③段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例,通过对抗日战场的分工和抗日战争过程的分析,用列数字等方法,剖析了“国民党领导抗战”这一观点的片面之处。
D.文章是按照“摆社会现象”“揭问题实质”“挖问题根源”“说问题危害”“谈解决办法”的思路,层层推进,有序展开议论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反思历史”和“学术自由”为名,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进行模糊虚构、否定抹杀,以达到某种诉求的思潮和行为。
B.如果任由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以及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的思潮和行为泛滥,人们将失去继续前行的指针和衡量是非的标准,思想就会出现混乱。
C.如果出现用假设取代事实、用支流取代主流,用主观取代客观、用个体取代整体的言论和行为,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D.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在不断发展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重建制度自信,才能在国际上掌握话语权,清除“媚外主义”的土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2分)
材料一:
在科学的春风里,科技工作开始走向复苏和振兴。改革开放40多年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我国不断提升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起点,增强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例如,我国家电产业高速发展,仅用了发达国家一半左右的时间便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规模化创新。高铁创造了技术引进带动技术创新的佳绩,引领了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闪亮名片。
长期以来,在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的同时,科研工作者目光长远,攻坚克难,积极谋求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例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和李振声的小麦远缘杂交技术,为解决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第三个载人航天大国。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又称郭守敬望远镜)和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天眼”)将我国推向国际天文学观测和研究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又取得了诸多突破。2016年8月,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0767米,使我国成为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之一。同样是在2016年8月,我国发射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进行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试验。
我国已经具备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迎来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崭新局面。
科研产出水平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已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例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排名在2017年提升到第2位。技术创新方面,能力、水平以及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程度大幅提升,还愈加重视对技术市场的占有,国内外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逐年快速提升。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方面,在凝聚态物理、量子信息、中微子、纳米科技、基因组学等前沿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原创进展,步入世界前列。
科技投入稳步提升。已接近代表性世界科技强国的水平,为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规模的增长尤为明显,投入总量在2009年就升至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其中,企业成为研发经费的最大来源。
科技人力资源充沛,这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战略性资源。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在2015年就达到7915万人(其中工程师数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在2016年则增至8327万人。自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的科技人力资源居全球首位。1998—2012年,我国获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人数的增速快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绝对数量仅低于美国。
经济驱动强劲与市场优势突显。我国庞大而快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牵引力。与此同时,巨大的人口总量和市场规模,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驱动力。
但在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够强,人才发展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学术生态仍需净化,创新文化尚需厚植;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探索》)
材料二:

图1 2013—2017年华为营业收入和科研投入情况
(摘编自《中外管理》)
表1 2018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名(部分)
2018科研投入排名 公司名称 所属国家 科研投入(亿欧元) 占营业额比重
1 三星 韩国 134 7.2%


展开余下试题2 Alphabet 美国 134 14.5%
3 大众 德国 131 5.7%
4 微软 美国 123 13.3%
5 华为 中国 113 14.7%
6 英特尔 美国 109 20.9%
7 苹果 美国 97 5.1%
8 罗氏 瑞士 89 19.5%
9 强生 美国 88 13.8%
10 戴姆勒 德国 87 5.3%
(数据摘编自搜狐网)
材料三:
全球范围内,惠及民生的科研一直马不停蹄。世界首个已故捐献者子宫移植孕育的婴儿在巴西诞生并健康成长。除了大脑,现代医疗的进步已经让人体主要器官移植成为现实。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当一个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得到一份DNA检测报告,通过DNA检测给新生儿做一个类似“占卜”的健康隐患测算。人类未来也许再也不怕疾病,所有的疾病在出生时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給城市装上眼睛、耳朵和一个巨型大脑,让它变成传感城市。如今,多伦多的一个叫Quayside的智慧城市计划项目,希望从头开始重新设计一个社区,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去建设。它以一个巨大的传感器网络为基础。这个网络将收集各种信息: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以及人们的行为等数据。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也许都会变得更加可控。立足民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与生命。
(摘编自《2018年终盘点:科技改变生活的N种可能》)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守敬望远镜和“天眼”的建成,是因为我国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科技,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起点。
B.我国在科技的基础研究方面、技术创新方面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体现了我国科研产出水平的提升。
C.2013—2017年,华为的营业收容入和科研投入皆保持增长态势,这5年间,其科研投入和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D.表1的2018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名既反映了各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创新能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杂交水稻技术、载人航天工程、“天眼”工程、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这些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取得,说明我国已跻身世界三大科技强国之列。
B.我国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自2005年以来每年均居全球之首,且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口总量和市场规模,这些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C.在不久的将来,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将得到一份关于DNA的检测报告,这也许有助于我们及早发现并且治疗疾病,进而让人类不再惧怕疾病。
D.智慧城市建设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均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新技术的保障下,实现城市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未来人们将会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
6.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7~9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是“命”,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但“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山的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对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
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竹子是“节”与“洁”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绿,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景仰的。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潇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年4月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建国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不可不谓是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却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时,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让我高山仰止。原来我所不知道的,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身居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是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面对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匾牌,尝试朗读袁鹰《井冈山的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什么奢想?
(文章有删改)
7.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展开余下试题A.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意,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现其神,从两个方面表现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
C.“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独到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8.文章由井冈山的竹子转向对“曾志”的描述,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述。(6分)
9.“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为题有何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谦,周荆州总管。彭少孤,事母以孝闻。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骑士因执而锁之。彭乃大言曰:“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其从者愕然而去。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彭曰:“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上曰:“试为我言之。”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观者以为知言。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上大悦,赐钱一万。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上曰:“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綵,然后得归。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从幸洛阳,彭督后军。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是道家经典之一。
B.践阼,亦作“践祚”,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文中指皇帝登基。
C.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从汉代起,规定官员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唐代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彭出身官宦之家,非常孝顺。崔彭的祖父魏时任殷州刺史,父亲周时为荆州总管。崔彭少年丧父,他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
B.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征召镇守齐州的宇文纯,未至齐州就假装生病,派人让宇文纯前往传舍,最终捉拿宇文纯。
C.崔彭生性谨密,多受倚重。高祖即位,崔彭恒典宿卫,在宫中当值时正襟危坐,不曾有怠惰之容;崔彭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追赠他为大将军。
D.崔彭喜爱读书,受到赏识。崔彭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后来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之间警惕谨慎的道理,皇上称赞他讲得好,观者也认为这是有见识的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2)上每谓彭曰:“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又尝曰:“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豫章①翻风白日动②,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③?仲宣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注】①豫章:两种乔木。②白日动:树大则风大,白日为之动。③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传》记载,春申君门客中的上客皆蹑珠履。④仲宣:东汉末年诗人王璨的字。王璨到荆州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为纪念他作《登楼赋》建了仲宣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是诗人写来安慰劝勉友人王郎的,王郎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来发泄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慨,诗人劝他不要悲伤。
B.“豫章”二句是说,乔木的枝叶在大风中可以摇动太阳,鲸鱼可以在苍茫大海中乘浪前行。诗人借此称赞王郎有杰出才能。
C.“仲宣”句既是实写杜甫送别王郎的时间已是春末,也是暗用王璨的典故,借此期待王郎此次西行能受到重用。
D.诗人劝说王郎放下手中的剑,乘船西下去见西蜀诸侯,诗人已经为王郎寻找到像春申君一样的人,定能重用王郎。
15.诗歌中“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赋诗的情景。
(3)韩愈的师生观在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老师未必比学生资明,学生也未必事事不如老师。其理论依据是《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停留于观念,其价值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因此,理念创新必须进入实践
标签:统编版 高二 选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9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