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60 2020-10-1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月考语文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
一、课内部分
1. 对下列短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酒盈樽(满) 矫首遐观(举、抬起 ) 西畴(田地) 聊乘化(姑且)
B. 俊采星驰(指人才) 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 耘耔(除草)
C. 息交绝游(断绝) 出岫(山穴,小峰) 披绣闼 (披着) 策抚老(拄着)
D. 北海虽赊(远) 怒而飞 (愤怒)朝菌不知晦朔(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B项,“耔”的意思应是在植物根上的培土;C项,“披”的意思是打开;D项,“怒的意思是奋起,“朔”的意思是阴历每月初一。故此题答案为A项。
2. 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屈贾谊于长沙
A.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俊采星驰
C. 悦亲戚之情话 D. 德合一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实词中词类活用词活用类型判断能力。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对于词类活用,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平时注意多积累,总结规律。本题,例句:屈:使动用法,使……屈;
A项,带:名词意动用法,以…… 衣带;
B项,星:名词作状语,像流星一样;
C项,悦:。意动用法,以……为悦;
D项,合: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此小大之辩也
B.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而征一国者
C. 云销雨霁 而莫之夭阏者。
D. 小知不及大知 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通假字含义的能力。
A项,“冥”通“溟”,大海;“辩”通“辨”,差别;
B项,“反”通“返”,返回;“而”通“能”,能力;
C项,“销”通“消”,消散;“而莫之夭阏者”中没有通假字;
D项,“知”通“智”,智慧;“辩”通“变”,变化。
故选C。
4. 与例句加点字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 穷且益坚,不附青云之志 B.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虚词放在句子中,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本题例句中的“且”是副词“将要”的意思,A项,“且”,表转折,却;B项,“且”的意思是“姑且”;C项,“且”的意思是尚且;D项,“且”的意思是“将要”,与例句相同。故此题答案为D项。
5. 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浏览完整试题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极娱游于暇日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⑥彼且恶乎待哉 ⑦《齐谐》者,志怪者也 ⑧农人告余以春及 ⑨乐夫天命复奚疑 ⑩怀帝阍而不见
A. ①②⑧/③⑦/④⑤⑥⑨/⑩ B. ①⑩/②⑧/③⑦/④/⑤⑥⑨
C. ①⑩/②④⑧/③⑤⑦/⑥⑨ D. ①②⑧/③⑤⑦/④⑥⑨/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
①被动句。“为”表被动。
②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 :于暇日极娱游。
③判断句。语意判断。
④为固定句式,奚以……为?
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
⑥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彼且待恶哉。
⑦判断句。“……者,……也”判断句标志。
⑧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农人以春及告余。
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乐夫天命复疑奚。
⑩被动句:语意被动。
故选B。
6.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依据平时的积累和语境的提示进行判断。对于文学常识,考生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注意分类记忆。C项,“《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不正确,《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故此题答案为C项。
二、课外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语的秋天
符浩勇
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
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
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
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
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
“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
“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
“哟,每公斤十元。”屋里人吵嚷起来。
“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
“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
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
“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
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
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一张张喜悦的脸上。
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
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
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
“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
“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
“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
“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
“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
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
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
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
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
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竟有人怨起他领着大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
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
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
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
展开余下试题
B. 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C. 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
D. “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
8. 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
9. “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时的积极热心;②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时的悲哀;③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时的迷茫、屈辱和压抑;④离开村庄时,为村民的憨厚朴实而感动。
9. ①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③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B项,“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中“铺垫”分析错误。“村民的违约”并不是因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所以前后不构成铺垫关系;
C项,“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中“自私冷酷、贪得无厌”分析不妥当,用词的语义太深了;
D项,“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理解错误,应该是“负疚、惭愧、不安”。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通读文章,注意根据文章的相应情节概括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本题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引进种植西洋香菇,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村民违约后,面对西洋香菇报废,贷款无法收回”事后被人埋怨,被调整到其他村庄”“离开村庄时,村民憨厚朴实的送别”这几个情节,可分析概括出“积极热心”“悲哀”“迷茫、屈辱和压抑”“感动”等心理。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作用能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注意从推动情节发展、老张与李老汉形成对比、丰富小说思想意蕴的角度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答题时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以及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此题从情节看,村长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看,村长的狭隘、愚昧导致了老黄脱贫致富项目的失败,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引人深思;从形象塑造上来看,村长这一形象,对“老黄”起到了衬托作用,使“老黄”的形象特点更为鲜明
【点睛】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题目是小说经常考核的题目,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此题从情节、主旨和与主要人物的关系的角度分析。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宫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二子:赐、兴。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 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③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B. “周门人方之游夏”“数使吴,有才辩”“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等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 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 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12. 翻译文中划线及课内句子。
(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10. B 11. D
12. (1)(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2)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昂首观看远方的青天。
(3)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4)老了应当更有壮志,那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自己的心智;处境艰难意志反而更加坚定,不放弃自己远大崇高的志向。
(5)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从事”为官职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弗之劾也”的主语为“司隶”省略,前面应断开,排除A。
本句译为:后来李密做到温令一职,而厌恶从事,经常给别人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字句。从事拿着他的这些字向司隶告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驳回了从事对李密的弹劾。
展开余下试题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文意的能力。
D项,“表明了他想回家种田的愿望”有误。李密想入朝为官,并希望得到升迁,但因朝廷中无靠山未能如愿,而被调任汉中太守。他心怀不满,作诗发牢骚。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的能力。
第一句得分点:“暇”,空闲;“师事”,拜某人 师或以师礼相待;“方”,比。
第二句得分点:“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拐杖;“流憩”,步游或稍事休息;“矫首”,抬头;“遐”,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时矫首而遐观”,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时矫首而观遐。
第三句得分点:“襟”“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以……为带;“控”,控制;“引”,连接。
第四句得分点:“移”,改变;“坠”,放弃;“青云之志”,远大崇高的志向。
第五句得分点:“抟”,回旋而上;“去”,离开;“以”,凭借。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奏章说:
“臣子因命运不好,年幼遭遇不幸……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后也当结草报恩。”
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赐、一个叫李兴。
(二)古代诗歌阅读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3.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14. 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3. 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 “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14.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
“明”是“明亮”的意思,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出”是“出现”的意思,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这都跟“新晴”有关,河水在雨水过后而更加明亮,山峰在雨水过后而更加青翠,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的特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指出精彩巧妙之处。
尾联的大意是“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描绘了一幅农忙图,一方面照应了题目“新晴”,正因为天晴了,所以才“倾家事南亩”;二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前面都是写景,静态的景,这里加入人的活动,整个画面就活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生动地写出了初夏田间农忙劳动的欢快、活跃的气氛,衬托出原野的无限生机,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睛】解答炼字题“四看”:一看字词是否传神。所谓“传神”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形象、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二看字词是否表情。所谓“表情”就是要分析词语传达出来的情感意愿。诗歌语言既注重凝练生动、形象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三看字词是否造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四看字词是否显性。所谓“显性”就是词语里能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5. 名篇名句默写
(1)现代人常说放下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
上一篇: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篇: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宁夏回族自”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