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216 2020-10-18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4.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将答题卡收回(试卷由学生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1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百舸(kě) 寂寥(liáo) 彷(páng)徨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揳(xiē)入 罅(xià)隙 晨曦(xī)
C.浪遏(è) 着(zhuó)恼 讪(shàn)讪 炽(chì)热
D.虔(qián)诚 忸怩(ní) 慰藉(jí) 摈(bìn)弃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峥嵘 泌园春 丰华正茂 窸窸窣窣 B.荫蔽 怅寥廓 不事雕琢 酣畅淋漓
C.烦燥 橘子州 霞蔚云蒸 局促不安 D.战粟 竞自由 瞻前顾后 张惶失措
3.下列加点字词中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①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蟹六跪而二螯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A.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4.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⑧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③/①④/⑧②/⑤⑥/⑦ D.②③/①④/⑤/⑥/⑦⑧
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字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云青青兮欲雨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虎鼓瑟兮鸾回车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微斯人,吾谁与归
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甚矣,汝之不惠
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二) 阅读与鉴赏(3分)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7、下面是对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一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浏览完整试题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 而不是指人自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目。
善良的苹果
李桂芳
1981年的暑假,我12岁。
那些日子,我的脑子里总是盘桓着美丽的苹果。它们绯红的脸蛋,清香的气息,光滑的皮肤,像魅力十足的妖怪。确切地说,它们已经在我的脑子里盘踞了很久,一直在努力地诱惑着我。
苹果长在邻居三婶家屋后的树上,又大又红,低低地垂挂在我家田地边沿。那是一棵稚嫩的苹果树,果子很少,屈指可数。那时,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那个早晨,母亲分派我去割草。我来到稻田边,和苹果对望。它们近在咫尺,让我心跳加速,魂不守舍。我警惕地张望,四野阒然,天赐良机。
我颤颤探手,正准备采摘。忽然,有歌声传来,原来是黑牛叔,那个老光棍,正哼着歌儿走向自家稻田。
“狗娃,割草呢?”黑牛叔笑着问。“就是。”我懒懒答应着,心里却满是火气:谁让你坏我的好事?
黑牛叔一边哼歌,一边埋头弯腰给稻田除草。我偷眼一瞥,茂盛如丛林的秧苗严严遮住了他的身影。
不多时,黑牛叔的歌声愈加缥缈。我翘首一看,原来他走进了稻田深处。我的心咚咚直跳,胸腔像要爆裂。于是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探出手去,轻轻一摘,一个,又一个,两个苹果乖乖躺进了我的衣兜。
我摸摸衣兜,紧张万分,像摸着两枚炸弹。甜蜜的渴望满足后,取代的是浓浓的恐惧。我清楚,一旦败露,我就是小偷,将会身败名裂。
趁着黑牛叔浑然不觉,我迅速逃离现场,一溜烟跑回家,躲进猪圈里。在小黑猪贪婪的注视和叫唤声里,狼吞虎咽地啃完两个苹果。由于紧张,吃得太快,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我甚至还没品出苹果诱人的香甜。
傍晚,我听到了三婶声嘶力竭的骂声。三婶是村里的媒婆,她的嘴才是十里八乡赫赫有名的。说媒技术是村里一流,她的骂人水平更是空前绝后的。我多么希望能够躲避那些如刀枪,似剑戟的恶毒骂言。我的幼小心灵,承受不住那些凶恶如毒蛇猛兽般的咒骂。
三婶却坚持不懈,骂言不绝。她两手叉腰,站在自家院子里。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人来人往,穿梭不停。那些骂言句句刻进了行人的脑子,更是烙进了我的心里。
那夜,我第一次失眠了。不仅害怕那些骂言,我更担心黑牛叔最终要告发我。因为听父亲说,三婶正在给他做媒,准备把自己的远房表妹,一个寡妇介绍给他。他怎么会不去讨好,不去奉承?我惊恐万分,夜里,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上,和黑牛叔一道上山放牛时,他笑着对我说:“那个三婶,太过分了,也就丢了两个苹果嘛,她就那么诅咒人家八辈祖宗!那些话,谁听了受得了?太可恶了!”
我的泪噙满眼眶,委屈和恐惧铺天盖地,滚滚而来。我想乞求黑牛叔不要告发我,又害怕说出来,会遭到耻笑,甚至拒绝。我赶紧扭转头,假装看远方。
黑牛叔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虫子进了眼睛!”我狠命地揉揉眼睛,将泪活生生吞咽回去。
那天傍晚,三婶又开始了咒骂,骂言却变了。她骂道:“连老婆都找不到,还做损人利己的事!我看就是缺德的事情做多了,做绝了,活该找不到老婆,活该打一辈子光棍!”
明显骂的是黑牛叔,村里就他一个光棍!
母亲愤愤地说:“听说人家黑牛主动向她承认偷吃了两个苹果。都赔礼道歉了,她还不依不饶,真是个泼妇!”
听了母亲的话,我僵在那里,惊呆了!
十年后,我重回故乡,专程看望黑牛叔。
他老了,还是孤身一人。
我说:“黑牛叔,谢谢你!”
“谢什么?我一个老光棍哪值得你来感谢呢?”黑牛叔说。
“别那样说,黑牛叔,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那件事,苹果的事。”
说到苹果,黑牛叔大概是记起来了。他笑着拉着我的手,说:“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准有大出息,所以出面帮你顶了那罪。小孩子嘛,哪有不犯点错误的?现在看来,她的诅咒无效,你不是挺好的吗?只是,对我的诅咒倒挺灵验,真打了一辈子光棍呢!”
看黑牛大叔笑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偷偷地摘三婶家的苹果,是因为那时候果树稀少,苹果稀缺,珍贵如宝贝。
B. 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表现了“我”在成年后,对自己儿时的过错充满内疚的情感。
C. 黑牛叔顶替“我”承认偷苹果,一是担心“我”被骂声伤害,二是认定“我”将来有大出息。
D. 这篇小说以时间为顺序,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情节完整,思路清晰。
9、小说中写“我”在偷摘苹果之前,发现了黑牛叔在割草的一幕,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5分)
10、小说的结尾提起当年顶替挨骂的事,黑牛叔说“值得”,他仍然是“光棍”的生活。而“看黑牛叔笑呵呵呵的样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安排这样的结局,有何效果?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洗攸之字仲达,少孤贫。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殷孝祖率众军攻之,中流矢死,军主范潜率五百人投贼,人情震骇,并谓攸之宜代孝祖为统。时建安王休仁总统众军,闻孝祖死,遣宁朔将军江方兴率三千人赴赭圻。攸之以为方兴名位相亚,必不为己下,军政不一,致败之由,乃率诸军主诣方兴推重,并慰勉之,方兴甚悦。攸之既出,诸军主并尤之。攸之曰:“卿忘廉蔺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此之升降。”明旦进战,自寅讫午,大破贼于赭圻。寻进号辅国将军,代孝祖督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食尽,南贼大帅刘胡屯浓湖,以囊盛米系流查及船腹,阳覆船,顺风流下,以饷赭圻。攸之疑其有异,遣人取船及流查,大得囊米,寻克赭圻。赭圻、浓湖之平也,贼军委弃资财,珍货山积,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
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攸之遣二十人被甲索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追孝既失之,录其母去。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赐钱一万,转补队主。
展开余下试题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仓曹参军崔灵凤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灵凤答曰:“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攸之欢然意解。
(选自《宋书•沈攸之传》,有删改)
【注】流查:竹筏。乐广:西晋名士。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B.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C.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D.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字:指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帝王的自称。文中指前者。
C.蛮:先秦指非华夏民旅,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泛称南方少数民旅。
D.婚姻:指男娶女嫁过程,也就是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沈攸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大敌当前,形势危急,沈攸之率领各位军主拜访江方兴,表达推崇敬重之心,从而使军政统一,上下齐心,最终大败敌军。
B.沈攸之机警明断,能够识破敌人伎俩。敌军把布袋装米系在竹筏和船的腹部,伪装翻船顺风流下,来传送军粮。沈攸之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得到很多粮食。
C.沈攸之唯才是举,礼贤下士。双泰真孔武有力,不肯听从沈攸之的征召,射杀追兵,后来听从母亲的劝降前来归附,沈攸之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并委以重任。
D.沈攸之晚年勤奋好学,喜爱典故。他能背诵《史记》《汉书》中的很多史事。仓曹参军崔灵凤引用乐广的典故来为自己辩解,沈攸之听后非常高兴,当即怒气大消。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军各竞收敛,唯攸之、张兴世约勒所部,不犯毫芥,诸将以此多之。(5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9分)
秋兴八首①(其五)
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②点朝班。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
1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蓬莱宫阙”是指大明宫,“南山”特指终南山,“对”字显示以“南山”为参照,突出了宫殿的宏伟高耸的气势。
B.“承露金茎” ,承露,承露盘;金茎,铜柱。汉武帝好神仙术,作承露盘以承甘露。唐宫无承露盘,诗中借用以形容唐宫。。
C.“西望”句是说在宫殿上西望可见王母瑶池;瑶池在昆仑山侧,距离长安本很遥远,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昆仑之高。
D. “东来紫气满函关”句是用典,“紫气东来”是借环境突出长安的不同凡响。
16、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格1分,共12分)
17、(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6)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模糊性是诗歌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这种语言具有两重性,即在本质上是明确的,在
表象上是模糊的;在内容上是确指的,在形式上是灵活的。因而能构成诗歌作品丰富多
彩的审美意象,吸引鉴赏者去咀嚼、去品味。鉴赏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______和审
美_____去揣度那一个个谜底,填充那一道道艺术留白,_____获得对诗歌作品的审美享
受。如果不能发现诗歌文本的艺术留白,不能填充这些留白。那么阅读诗歌便_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就使得诗歌语言和表达的意义之间形成了不少的“空白”
点,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的沟通之间架起桥梁,
深刻领会作品的寓意。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体验 经验 从而 味同嚼蜡
B.经验 体会 从而 食不甘味
C.体会 经历 因此 味同嚼蜡
D.经历 体验 因此 食不甘味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是一种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
的超级语言复合体。
B.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
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
C.诗歌作者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去表现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所以
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D.诗歌作者自己无限的心灵世界总是通过有限的词汇、有限的组合规则来表现的,所
以诗歌语言是一种超级复合体。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B.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C.只有通过鉴赏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在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D.只有通过鉴赏去增补这些空白,才能架起沟通诗歌语言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桥梁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各民族互通往来时,会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一些词。比如,由于茶叶发源于中国,因此,①_______,都和普通话cha或潮汕厦门话的tea近似。从海路接受了茶的,就把它称呼为tea;从北方陆路接受了茶的,②_____________。全世界对于咖啡和可可的称呼,也和它原来的产地——非洲、美洲人们对它的称谓相近。从这样的示例,也可以看出:③_____________,是世界各族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展开余下试题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5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kě 应为 gě ;C项,zhuó 应为zháo ;D项,jí应为jiè
2.【答案】B 【解析】A项“泌园春”的“泌”应为“沁”,“丰华正茂”的“丰”应为“风”;
C项“烦燥”的“燥”应为“躁”,“橘子州”的“州”应为“洲”;
D项“战粟”的“粟”应为“栗”,“张惶失摸”的“惶”应为“皇”。
3.【答案】A 【解析】②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渊博的知识;③古义:长江与黄河,今义:大河的泛称;④古义:蟹腿,今义:两腿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⑥古义:容身,今义: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4.【答案】B 【解析】①③⑤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②④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⑥ 连词,表示递进关系。⑦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⑧ 连词,表示假设。
5.【答案】A 【解析】A 项是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6.【答案】D 【解析】D 项和例句均为定语后置句。A 项,宾语前置句,应为“吾与谁归”。B 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水寒”。C 项,主谓倒装句,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7、「答案」D 【解析】D项中说“我”不指喻体“鸟”而不是指人自己,错!艾青在诗里通过喻体“一只鸟”的形象描写,表现了自己。我们从那只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可以感受到诗人执着的爱,因此鸟的形象与诗人形象是合二为一的。
8、【答案】D 【解析】D项,“记述了想苹果——骂苹果——恨苹果”概括分析错误,文中无“恨苹果”的情节,可以改为“悔苹果”。
9、【答案】①人物塑造上,黑牛叔在知道是“我”偷摘了三婶的苹果后,主动并为之承担责任,突出黑牛叔善良的品格。②结构上,为后文“我”担心黑牛叔告发,黑牛叔为我顶罪以及后来黑牛叔向“我”解释原因等情节做了铺垫。③艺术上,增强了艺术张力,在三婶大声咒骂时,他会不会告密呢,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留下了悬念。
10、【答案】①这样安排,突出黑牛叔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来三婶是要给他说媒的,他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正是因为他为“我”顶罪,才有了这样不幸的生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②以“我”的笑不出来,反衬黑牛叔的笑.表现了黑牛叔的善良乐观和“我”的内疚,引发读者思考。③以“我”的内疚衬托黑牛叔的善良,凸显了 小说主题。
11、B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把握大意,注意“明帝”“殷孝祖”“攸之”“薛常宝”等人称变化,依据整句结构特征来判断“内抚将士”“外谐群帅”的句读。加上标点符号为:明帝即位,会四方反叛,以攸之为宁朔将军,率军据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大失人情,攸之内抚将士,外谐群帅,众并安之。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屯据赭圻。
12、D
13、C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听从母亲的劝降”分析错误。原文有“泰真既失母,乃自归”,“双泰投降的原因”是,他见母亲被抓,于是回来自首。故选C。
14、(1)各军竞相收取,只有沈攸之、张兴世约束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称赞他们。(“竞”“收敛”“约”“多”各1分,句意通畅1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泉水,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 上”“ 下”“ 用心”、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通畅1分)
【参考译文】
沈攸之字仲达,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穷。明帝即位,正遇上四方反叛,于是以沈攸之为宁朔将军,率领军队据守虎槛。殷孝祖为前锋都督,不被众人拥护,沈攸之对内抚慰将士,对外协调将帅,大家都信任他。这时南贼前锋薛常宝等人驻扎在赭圻,殷孝祖率领众军攻打他们,被流箭射中身死,军主范潜率领五百人投降南贼,人心惊慌恐惧,都认为沈攸之应该代替殷孝祖担任统帅。当时建安王休仁总统众军,听说孝祖去世,派遣宁朔将军江万兴率三千人赴赭圻。沈攸之认为江方兴名位与自己相当,一定不肯屈居己下,而军政不能统一,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于是率领各位军主去拜见江方兴表示推崇敬重,并且安慰鼓励他,江方兴很高兴。沈攸之出来后,各位军主都责怪他。沈攸之说:“你们忘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吗?我本来是为了救护国家,怎么能去计较彼此地位的高低。”第二天早上进军作战,从寅时到午时,在赭圻城外大败贼寇。不久,进号辅国将军,代替殷孝祖来督办前锋诸军事。薛常宝等在赭圻粮食用尽,南贼大帅刘胡驻扎在浓湖,用布袋盛米系在竹筏上和船腹中,装作翻船,顺风流下去,用来向赭圻提供粮食。沈攸之发现了,怀疑其中有诈,派人截取船只和竹筏,得到了许多袋米。不久,攻克赭圻。在赭圻、浓湖平定的时候,贼军丢弃了资财,珍贵货物大量堆积,各军竞相收取,只有沈攸之、张兴世约束自己的部下,秋毫无犯,其他将领因此称赞他们。
沈攸之招募有才能有武力的人,随郡人双泰真很有武力,征召他,却不肯来。沈攸之派了二十个人穿上铠甲去捉拿,双泰真射杀了几个人,想回家带着母亲离开,因事情急迫,未能带成,单身逃入蛮地。追拿他的人既然捉不到双泰真,便把他母亲抓走了。双泰真见母亲被抓,于是回来自首,沈攸之不加罪罚,赏赐一万钱,转补队主。
沈攸之晚年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的史事有很多都熟悉能背诵。攻打郢城时,夜晚遇上风浪,米船沉没了。仓曹参军崔灵凤的女儿嫁给了柳世隆的儿子,沈攸之严厉地对他说:“当前急用军粮,而你却不把此放在心上,难道是因为你是城内柳世隆的亲家吗。”崔灵凤答道:“乐广曾经说过,下官怎么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个女儿。”沈攸之这才高兴地消解了怒意。
15、C 【解析】“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昆仑之高”错,应为“这里主要是为了暗写长安宫殿之巍峨”。故选C项。
16、①有漂泊异地、沦落边陲的落寞与沉寂:“一卧沧江”是夸张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滞留在夔州,无可奈何。②有时光匆逝,一事无成的哀伤。③报国无门的感伤:“惊岁晚”说明一年又将尽,而自己只能于梦中眷顾往昔效命朝廷的场景,暗示现实报国无门的苦况。④有时来运转、
上一篇:
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八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省龙岩”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1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