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69 2020-11-0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月考第四次考试(一)语文试卷
辛集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月考第四次考试(一)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晚唐时期怀古题材的篇什大量涌现。诗人们面对昔日繁华一时的古迹,或者那些历史上称雄一时的帝王陵寝,联想到唐王朝盛世不再,都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当然,中晚唐诗坛上之所以怀古诗发达,其深层的原因更在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当年歌舞喧天的繁华城阙,如今却荒草离离。诗人用自己的眼光、体验,来烛照历史的情境,使历史和现实沟通起来。在历史中映出现实,在现实中反观历史。
诗的意境都是以时空形式存在,而诗中的时空,又未必是自然客观的,甚至也非纯然心理的,而是将现实时空、心理时空以意象化的方式绾合在一起的审美时空。“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语),便是形容诗的时空张力。怀古诗在时空感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诗人多将现实和历史糅合在一起,两重时空并置叠映,使人们既能穿越于时间的隧道,在眼前呈现出当年的光影;又能感知于当下,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实感。刘禹锡的《石头城》尤能体现此种双重时空特征,其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山、城、潮汐,既是眼前之景,也是旧时风物。当下的时空是眼前景,过去的时空隐含于其中,深邃的历史感寓含于诗境。
时空并置只是一种分析模式,而如果要在审美上感受到这种张力,并且获得对于历史的感怀、对于当下的省思,必以意象或意境的直击心灵才能生发出强烈的审美效应。中晚唐的怀古诗,为了表现世事的沧桑陵替,往往以意象为焦点进行转换,绾合古今,使读者往来于古今之间。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堂前燕”的流转,寓含人世之沧桑。朱雀桥,乌衣巷,在六朝时都是大士族的聚居之地,而今却成了寻常人家。“堂前燕”作为枢机,联结古今。如果说,怀古绝句多数是以一个意象来绾合古今,那么,律诗则是以若干意象来联结古今,构成了整体组合式的双重时空。
时空的并置与绾合,通过意象的呈现而获得审美魅力,而诗人的观照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韩林德先生曾说:“一个民族持何种观照世界的方式,是持直线式的‘焦点透视’,还是持曲线式的‘流观’,归根结底,受该民族的哲学思维和美学思维支配。”(《境生象外》)“流观”似乎是中国画的观照方式,其实诗中也多用之。从中晚唐的怀古诗来看,诗人往往从多个视点上来观照古今的迁替,通过几个不同的意象表现盛衰之感。中晚唐怀古诗中的时空是融为一体的,时间的纵深也就是空间的展开。怀古诗的审美魅力,可以从时空的向度上得以理解。
(摘编自张晶《时间绾合的中晚唐怀古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诗人凭吊古迹,遥想往昔的繁华,感叹眼前的衰败,寄托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因此创作了大量怀古诗。
B.怀古诗往往将现实和历史叠加在一起,立足当下,观照历史,深邃的历史感与真切的现实感交织并存。
C.怀古诗中的意象像联结古今的枢机,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使他们在时空转换中获得审美体验。
D.怀古诗的作者往往借鉴中国画“流观”的表现方法,进行多角度观察,创造了丰富的意象或审美意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始终从“时空馆合”的角度论述怀古诗,分析这类诗歌在时空向度上的特点及审美效应营造模式。
浏览完整试题
B.文章先分析怀古诗涌现原因,进而分析其时空交错特点及意象作用、观照方式,层次清晰,说理透彻。
C.作者从现实、心理与审美三个时空的维度论述怀古诗的意象,说明这三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关系。
D.作者引用陆机和韩林德的话,佐证提出的概念或观点,极大增强了说服力,使文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赋予“馆合”一词以特定含义,即怀古诗对时空、古今的联结,这种联结造就了怀古诗的审美魅力。
B.作者认为绝句意象单一,绾合力强;律诗组合意象、绾合古今则显松散,多表现为两相对待的双重时空。
C.诗人的观照方式对民族哲学、美学思维的建立和形成有重要作用,如同绘画一样构造了民族文化风格。
D.文中所举刘禹锡的两首怀古诗,从现实的时空写到历史的时空,因而具有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寓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
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
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
(选自2018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的人生常常背离“道”,背离“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
B.山水诗追求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恰恰是自然精神在山水诗上的体现。
C.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
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使用例证法证明论点。
B.文章引用王维的诗歌《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的深邃“空”趣。
C.文章结论指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
D.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
B.王维的《鸟鸣涧》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
C.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
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走出国门20年后,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考验。
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到1995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
“‘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上这样解释华为 “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6036. 21亿元,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638.54亿元,同比增长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44. 27 亿元,同比增长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有所下滑,为人民币392.85亿元。
展开余下试题
(单位:亿元) (单位:亿元)
“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这个语言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
(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
材料二:
美国彭博新闻社2019年1月24日发布题为“美国恐惧华为的另一个原因:物美价廉”的报道:在美国俄勒冈州东部的偏远地区,华为远非美国官员口中的来自中国的“大坏狼”,而是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
东俄勒冈电信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约瑟夫·弗兰内尔说,这家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生产高质量网络设备,卖给农村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其竞争对手少20%到30%。华为的设备还帮助二十多家美国电信公司向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事实上,包括弗兰内尔的公司在内的一些电信企业并没有联邦政府补贴,它们在向偏远贫困地区提供服务时成本较高。但华为能让奇迹发生。华为在网络设备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它正在努力主导被称为“下一代无线技术”的5G。
“他们(华为)的设备非常非常好,”同时担任俄勒冈州议会宽带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弗兰内尔说,“我们还没有在市场上找到类似的设备。”正是因为物美价廉,并且其领先的技术和优惠的价格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华为令美国政府担忧起来,并试图破坏这个“奇迹”。
摘自《美媒:美国害怕华为的另一个原因》
材料三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
(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
7.下列对“华为”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认为华为公司是一个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
制度和电信标准技术制度的公司,并对其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
B.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在亚、欧、非均有所增长;其中在亚太地区
增速最快,同比超过了10%。
C.华为向美国许多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提供座机、移动服务和高速数据,因此,被
人誉为“通往21世纪的生命线”。
D.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作者由此思考,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
首先必须掌握好法律工具,要在所在国法律框架下开展业务,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
己的正当权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3年到2017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呈连年上涨的趋势,2016年销售收入增长最
快;同期华为的营业收入除2016年只有小幅增长外,其余年份增长幅度较大。
B.华为正在努力主导5G技术,未来可能成为全球5G的 “盟主”;华为技术领先,
价格优惠,产品在市场上很难找到替代品,美国政府为此担忧。
C.清华大学朱恒源指出中国企业要在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里崛
起、发展、为自己争取空间,就要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D.中国企业只要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就能解决“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和阻力,赢得更好的未来。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由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以蔡攸荐,召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昌再京尹,少年怙恶作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纵博弈不之问,或谓此为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金人南侵,京师复戒严。拜同知枢密院,入谢,即陈捍敌之策,曰:“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愿勿轻与,而檄天下兵集都畿,坚城守以遏其冲,简禁旅以备出击,壅河流以断归路。前有坚城,后有大河,劲兵四面而至,彼或南下,堕吾网中矣。臣愿激合勇义之士,设伏开关,出不意扫其营以报。”帝壮之,命提举守御,得以便宜行事。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倘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许之。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
(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册改)
9.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B.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C.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D.且去辄自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杖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
居/昌悉弹治正法。
10.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太学生分成三等,即上舍、内舍、外舍。新生入外舍习读,经公试、私试合格,
参考平日行艺,升补内舍。内舍生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成绩和当年公、私试分数校
定皆达优等,为上等上舍生,即释褐授官。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文中指陈东及士庶因李刚被罢职而请愿跪伏
的宫廷。
C.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
告。文中的“檄”就是指声讨的文告。
D.“都畿”指京都及其周围的地区,文中的“都”指宋朝都城开封。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聂昌屡陷争端。先因随从蔡京被王黼中伤,贬为德安知府,后因同乡官司又被贬衡州。
展开余下试题
B.聂昌原名聂山,担任京尹,曾把狡猾的作乱少年全部正法,而对赌博的行为他却
放纵不问。皇帝认为他有周昌抗节之义,才命名他为“昌”的。
C.聂昌深忧国事。他不但反对割让国土以求太平之策,而且主张积极备战以强化国家
安全。
D.宋金议和,准备割让两河,聂昌请求独身前往。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绝其入内,
聂昌用绳索攀登上了城。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②三关四镇,国家藩篱也,若举以予敌,一朝渝盟,何以制之?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俭梳妆:“俭”同“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穿着打扮。②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1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女自我感伤待嫁之年却没有媒人前来提亲,主要原因是她出身的贫穷。
B.贫女的装扮过于奇特而不被世俗所喜爱,但这恰恰体现了她高尚的情操。
C.尾联富有生活哲理,既是贫女的慨叹,也是诗人的自叹,蕴含社会意义。
D.全诗语言质朴无华,以未嫁贫女自叙口吻,塑造了一个内蕴丰富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问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①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②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③。
【注】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今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③湓城:浔阳城,取境内湓水为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对仗,“年年”与“事事”、“渐见”与“堪伤”、“南方物”与“北客情”等对得极为工稳。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状写“山鬼” “峡猿”等眼前景物,于写景之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的感情。
C.颈联说客人所乘之船驶离青草湖,船只行驶在蒙蒙细雨中,衣服都被打湿了,渲染出暗淡、阴沉的气氛。
D.“黄梅雨”指因时值梅子黄熟而得名的边连阴雨,诗句点出节令特征,又寓情于景,照应“堪伤”的“北客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早雁
杜牧①
全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②月明孤影过,长门③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④。
【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回鹊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②仙掌:指汉代建章宫内铜铸仙人舒掌托起露盘。③长门:汉宫殿名。④菰米、莓苔都是雁的食物。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虏弦开”运用借代手法,用胡骑挽弓射猎征雁指其发动军事骚扰活动。
B.颔联承首联写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中“惊飞四散”相应,凸显孤雁之失群离散,形单影只。
C.颈联写诗人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
D.这首诗中的“早雁”与杜牧《赤壁》中的“折戟”一样,都是触发诗人思绪的意象,但这首诗婉曲细腻,与《赤壁》豪宕俊爽的风格并不相同。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的品质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
(2)《曹刿论战》中,鲁庄公认为自己已做到与众人分享衣食,可以迎战齐国,曹刿对此说法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借明月和寒水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凉心情的句子是“ , ”。
五、语言表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___________,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如前所论,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感动人的情感的,它对人的影响是___________的。而音乐的教化则不然,它__________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循序渐进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世风,甚至改变更多人,使风俗的盛衰也得到改良。因为这个原因,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___________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然后学礼立身,再成就人的品性,最后完成于音乐
B.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
C.然后应该成就人的品性,接着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
D.然后再学礼立身,完成音乐的学习,人的品性也就形成了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移风易俗 潜移默化 实际上 考察
B.移风易俗 耳濡目染 基本上 考查
C.改弦易调 潜移默化 基本上 考察
D.改弦易调 耳濡目染 实际上 考查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世风,甚至改变更多人,影响到风俗的盛衰。
B.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改良风俗的盛衰。
C.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
D.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使风俗的盛衰也得到改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史官将宋徽宗列入负面教材,认为他应该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负最大的责任。《宋史·徽宗本纪》的记载就是对宋徽宗的___________:“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今日主流的历
上一篇:
四川省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四川省仁寿一中校南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河北省石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