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223 2020-11-18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评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吐哺(pǔ) 萧萧(xiāo)
熊咆龙吟(páo) 乍暖还寒(zhà)
B.羁鸟(jī) 猿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呕哑嘲哳(zhē)
C.凄惨(qī) 慢捻(niē)
雄姿英发(zī) 契阔谈(qì)
D.脚著(zhuó) 樊笼(fán)
气吞万里(tūn) 钿头银篦(diàn)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鼓瑟 仓皇 繁霜鬓 无语凝壹
B.守拙 次弟 憔悴损 舞榭歌台
C.石扉 潦倒 水澹澹 渌水荡漾
D.梧桐 巷陌 楚天阔 渚清莎白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河湾子修堰坝的工地,月明星稀,小河水静静流入水渠。
B.人最极致的修行,一定是返璞归真,因为它让人足够踏实。
C.平时工作中,正确的一定要坚持,不能在同事面前摧眉折腰。
D.听了这动人的音乐,我落泪堪比司马青衫。
4.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3分) (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
A.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其诗歌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美绚丽,语言清新自然,现存900多首。
B.杜甫,字子美,人称“诗圣”,风格以沉郁为主,讲求炼字炼句,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C.辛弃疾,字幼安,作品风格豪放悲壮,意境雄奇阔大,气魄宏伟,具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量用典。
D.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善用白描手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语言清新自然,创立了婉约词派,影响很大。
二、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
①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②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③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所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浏览完整试题
④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被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
⑤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
(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
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
B.文章第③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
D.文章第⑤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值得文艺工作者学习。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
B.如果唐代没有进行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
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人生共同感受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
D.当下的文人只要能有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
(二)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完成题目。(9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下列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
B.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11.下列句子中的“安”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的“安”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沛公安在?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风雨不动安 如山
12.诗人为什么把仙境和仙人盛会描绘得如此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盛大热烈?(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9分)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陶渊明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带月”句意思是说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草盛”句表明草长得比豆苗茂盛。
C.两首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平和、淡远的意境。
D.两首诗用渲染的手法勾画景物,从而使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
14.“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指什么?试结合诗句简析。(6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9分)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二句说夜里停泊在鹦鹉洲,秋天的江面上月色清明。
B.第三、四句写相邻的船中有唱歌的人,其歌词格外悲愁。
C.“夜泪如真珠”与“大珠小珠落玉盘”都写音乐美妙。
D.最后两句没有让歌女说出原因,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6.试比较《夜闻歌者》和《琵琶行》的异同之处。(6分)
答:
三、默写(6分)
17.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顽强抗争的精神。
18.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 ”一句借月倒映水中之景色做进一步的烘染,抒发离别之情;曲终“ ”则借月色这一环境描写侧面烘托音乐强大的感染力,给人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
展开余下试题
19.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历史人物孙权,不禁发出感叹:“ , , 。”
四、写作(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40分)
“英雄”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而今,时代变迁,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
当今的时代还有英雄吗?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第三单元基础测评
1.D [解析] A项,吐哺(bǔ)。B项,呕哑嘲哳(zhā)。C项,慢捻(niǎn)。
2.C [解析] A项“无语凝壹”应为“无语凝噎”;B项“次弟”应为“次第”;D项“渚清莎白”应为“渚清沙白”。
3.C [解析] 月明星稀:月亮皎洁,星星稀疏。返璞归真: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摧眉折腰:形容低头弯腰阿谀逢迎的媚态。对象用错。司马青衫:司马的衣衫都被泪水浸湿了,形容十分悲伤。
4.D [解析] A项,“何以”应为“以何”;B项,“英雄无觅”应为“无觅英雄”;C项,“欲穷千里目”应为“目欲穷千里”。
5.C [解析] A、B、D项为比喻,C项为夸张。
6.D [解析] “创立了婉约词派”错误,在她之前的柳永就已经是婉约派词人了。
7.B [解析] A项,原文第①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C项,“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原文第③段中有“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D项,以偏概全,原文第③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
8.C [解析] 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9.D [解析] “只要……就……”说法绝对。“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其中之一。
10.C [解析] 例句与C项都是用了衬托的手法。
11.A [解析] A项与例句都是“怎么”之意;B项可作“哪里”讲;C项为“安逸”之意;D项为“安稳”之意。
12.对名山仙境和仙人盛会的描绘,是出于对权贵的抗争,唱出了许多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同时,反衬现实的黑暗,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3分)
13.D [解析] “渲染的手法”应为“白描的手法”。
14.①远离尘世。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②回归自然。如“开荒南野际”“种豆南山下”等。(6分)
15.C [解析] “都写音乐美妙”错误,“夜泪如真珠”是形容歌女的悲伤。
16.相同:两者描写的时间、情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写秋夜闻琴,又见到歌女,琴声也都是悲伤幽怨的,歌女生活都是凄惨的;同时歌女都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两者还都用秋月来渲染气氛,显示了两诗基调的凄凉压抑。
不同:《琵琶行》的描写更具体细腻,对音乐的描摹、对歌女身世的叙写以及对自我贬谪的感叹都生动感人,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出难以言状的音乐;而《夜闻歌者》基本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来展示月夜歌女的形象。
17.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8.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19.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20.[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谈论的内容是对“英雄”的看法,审读材料时注意抓住关键句“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只有偶像的年代”。两种说法即两种观点。本题限定作文谈论的对象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不是古代的英雄,不是书本上的英雄,不是泛泛而谈的英雄。由此可以立意为:在时代的洪流中追寻英雄的价值与情怀,反思现实中对英雄的态度,在新时代传承英雄精神;新时代的英雄精神不应该由所谓的偶像明星来担当,主流价值观始终要回归到为国家、社会和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行文中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述,如选择第一种立意,可以分析当代英雄的特质、内涵到底是什么,和平年代我们该怎样对待英雄,新时代怎样继续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可针对现实中的现象进行反思。如:偶像在聚光灯下接受万人崇拜,英雄却在民间默默无闻,时代发展不应该让英雄被遗忘,我们应该把崇拜的目光投向身边的英雄。
上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基础测评
下一篇: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基础测评
标签:
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20-2021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