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91 2020-11-19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1]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陶的田园诗对农村事物和恬静的环境给予了由衷的赞颂,朴实自然毫无喧饰,充分表达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平和的生活表现得如仙境般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将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平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了一体。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而情又是最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而陶诗总能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悟出之理,又呈现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可谓发乎事,源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是对现实生活作单层次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在情、事、景、理的统一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タ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这首诗里,“悠然”采菊,南山和飞鸟,还有对“心远地自偏”和“真意”的感叹,概括起来就是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的统一,构成深远浑厚的意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如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初不用意,猛然见山,是心理上偶然发现的喜悦,一个“见”字,使意境有飞动之趣。《归园田居》其三中有“带月荷锄归”之语,如果是“戴月”,只是披星戴月的客观景象,没有情感意趣的灌注。“带月”则将月亮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画面上人的形象和月景融成一片,一人的情趣笼罩整个境界。以“带”字写人带月行,人的一片情意溢出,主观色彩要浓郁得多。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舒展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表达了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了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摘编自刘光祖《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的诗歌通过抒发对草屋茅舍、鸡鸣狗吠的喜爱之情,含蓄地表达对田园生活的深切依恋。
B. 陶诗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源于他善于以理来统摄情与景。
C.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带月荷锄归”中的“带”,都融入了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
浏览完整试题
D. 田园生活、田园景物在陶渊明的笔下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他的诗歌具有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及成就,揭示了陶诗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原因。
B. 文章认为陶诗是将情、景、理三者交融的典范,是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的统一。
C. 文章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突出了“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带月荷锄归”中的“带”的独特表现力。
D. 文章用《饮酒・其五》的例子论证了陶渊明田园诗层次丰富、浑然天成的意蕴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内容是描写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
B. 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多层次描写,使得陶渊明的田园诗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享受。
C. “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如果改用“望”字,就是刻意追求,意味索然,而且与“悠然”不相适应了。
D. 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写作与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有关。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A项,“通过抒发……喜爱之情”错,原文中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意味着陶渊明对“草屋茅舍”等只是客观描写,并未抒发主观情感。
B项,强加因果,结合文本第二段内容“他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分析可知,“以理来统摄情与景”不是陶诗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原因,而是因为在说理中融入了情与景才使得诗歌清新自然、毫不枯燥。
D项,“田园生活、田园景物在陶渊明的笔下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张冠李戴,结合原文最后一段“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或春游……达到了物我合一、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分析,沾染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不是田园生活、田园景物,而是诗歌语言。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项,“文章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及成就”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没有涉及陶渊明田园诗的成就。
B项,“文章认为陶诗……”无中生有,文中并未将陶诗奉为典范,并且在文本中“外在的事与景和内在的情与理统一”只是对《饮酒•其五》的艺术评价。
C项,“文章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结合“如千古名句‘悠然见南山’中‘见’字准确地传达了诗人采菊时俯仰自得的情貌……使意境有飞动之趣”分析,对“见”字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应是例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多层次描写……以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享受”强加因果,结合原文第三段“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是对现实生活作单层次的、平面的再现,而是在情、事、景、理的统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享受”分析,原文说的“在情、事、景、理的统一中构成了多层次的艺术整体”オ是陶渊明的田园诗给人们以丰富而深刻的艺术享受的原因。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情防控不误春耕。截至5月5日,全国早稻播栽已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种63.8%,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全国6万多个农机服务组织、2000万台套农机投入春耕,不少农民手机下单,“一站式托管”种地,“互联网十春耕”成了趋势。
专家说,“这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快速推广,既是技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什么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通俗地说,就是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让农民省钱、省心、省力气。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农业经营规模不单指土地规模,也可以是服务规模。当前,全国有37万个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服务组织,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对于更好地将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它们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宗作物的耕种收环节,对于小农户、小产品、特色产业需要的元化服务供给还明显不足。长远看,农业生产性服务应当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比如,为适应新的经营模式提供科技推广;为促进产品交换或价值实现,提供市场营销、品牌塑造:为保障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高效运转,提供信息、物流、全融、保险等服务。打通关键环节“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外延。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农业生产主要靠普通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能脱离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农业转型开级的阶段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主体地位,通过全程社会化服务,一家一户也可以迈向农业现代化”
(摘自《农业生产性服务解种地难题》,《人民日报》2020年5月8日,有删改)
材料二:
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比较旺盛,有很多物资选择中欧班列运输。中欧班列3月和4月开行列数4月发送标箱数等多项指标创历史纪录。
时间
项目 单月及去年同期增长幅度 累计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
3月 4月 1-3月 1-4月
开行车次数(单位:列) 809 ↑30% 979 ↑46% 1941 ↑15% 2920 ↑24%
发送标箱数(单位:万个) 7.3 ↑36 8.8 ↑50% 17.4 ↑18% 26.2 ↑27%
(摘自《中欧班列逆勢增长》,《人民日报》2020年5月2日,有删改)
材料三:
复工复产后,很多客运公司依然面临着空驶率高、成本倒挂的情况,然而,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乘客人数在3月下的快速回升。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公交化”转型。
2016年,公司发现纯班线客运已不适合市场。2017年,晋城市泽州县“一元公交”率先开通,很快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晋城汽运闲置的长途班线车重新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周边市纷纷开通镇村公交线路。如今,已形成了城际、城市、城乡镇村的“公交化”格局。
展开余下试题
疫情防控初期,社区封闭,人们出行不便,他们把停运的公交改造成“移动超市”,直接开到小区门口。
一个月后,“晋韵菜铺”上线,没人知道这家生鲜电商竞来自一家传统的汽运公司。与此同时,他们还送快递包裹下乡进村,承揽了当地主要报刊的偏远地区投递业务。
他们正计划打造电商小镇,快递物流园区等。数十家物流、仓储企业,本地20多家电商、科技公司将入驻其中。
(摘编自《转型,方有转机》,《人民日报》2020年5月7日,有删改)
4. 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工作的一项是( )
A. 山西运城400多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2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作业。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组成维修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义务服务。
B. 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紧邻长江的永联村,盛产150多种水产品,村里现在建成了肥米粒乐园、萌宠乐园、作坊街、阳光草坪,农家乐园等主题公园。
C. 涪陵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签订青菜头收购保护价协议,提高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也保证了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品质。
D. 今年4月农行湖北省分行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助力稳产保供与乡村振兴”协议,未来5年支农贷款将净增800亿元以上,为全省农业加快发展注人金融“活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业现代化在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多方面支持,包括科技市场营销、信息、物流、金融、保险等等。
B. 疫情防控期间,有许多物资通过中欧班列由中国输送到欧洲,这使得欧洲一些国家 生活和防疫困难局面得以改善。
C. 虽受疫情负面影响,但中欧班列A月的开行车次数和发送标箱数,比起3月都增长了30%以上,是难得的逆势增长。
D. 审时度势,适时转型,变危机为机会,山西汽运晋城公司的正确决策,将会有助于启发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应对困境。
6. 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当前各行业复工复产的成功经验。
【答案】4. B 5. C
6. ①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春耕效率,在其他领域也可以推广。②化“危”为“机”,扩展国际合作。从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到国际物资的互联互通,这推动了外贸业发展。③传统企业主动改革转型,创造商机,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走出固有模式,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项,“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说,紧邻长江的永联村,盛产150多种水产品,村里现在建成了肥米粒乐园、萌宠乐园、作坊街、阳光草坪,农家乐园等主题公园”,不属于农业生产性服务。由材料一第二段“什么是农业生产性服务?通俗地说,就是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让农民省钱、省心、省力气”可知,选项是由农业转型为旅游业,不属于农业生产性服务。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项,“比起3月都增长了30%以上”错误,根据材料二图表计算可知,均增长了20%以上,未达30%。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全国6万多个农机服务组织、2000万台套农机投入春耕,不少农民手机下单,‘一站式托管’种地,‘互联网十春耕’成了趋势”和“从世界范围看,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农业经营规模不单指土地规模,也可以是服务规模。当前,全国有37万个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服务组织,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对于更好地将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它们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知,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生产性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春耕效率,在其他领域也可以推广。由原文“当前,欧洲一些国家的生活和防疫物资需求比较旺盛,有很多物资选择中欧班列运输。中欧班列3月和4月开行列数4月发送标箱数等多项指标创历史纪录”可知,化“危”为“机”,扩展国际合作。从中欧班列的逆势增长,到国际物资的互联互通,这推动了外贸业发展。由原文“复工复产后,很多客运公司依然面临着空驶率高、成本倒桂的情况,然而,山西汽运集团晋城公司乘客人数在3月下的快速回升。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公交化’转型”可知,传统企业主动改革转型,创造商机,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走出固有模式,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
(柴进与林冲正吃酒间,洪教头进来)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林冲的便是,就请相见。”林冲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各坐了。
洪教头便问道:“大官人,今日何故厚礼管待配军?”柴进道:“这位非比其他的,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师父如何轻慢?”洪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上头,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师,来投庄上,诱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柴进说道:“凡人不可易相,休小觑他。”洪教头怪这柴进说“休小觑他”,便跳起身来道:“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林冲道:“小人却是不敢。”洪教头心中忖量道:“那人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因此越来惹林冲使棒。柴进道:“且把酒来吃着,待月上来也罢。”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却早月上来了,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
柴进起身道:“二位教头较量一棒。”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柴进见林冲踌躇,便道:“此位洪教头也到此不多时,此间又无对手,林武师休得要推辞。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柴进说这话,原来只怕林冲碍柴进的面皮,不肯使出真本事来。林冲见柴进说开就里,方才放心。只见洪教头先起身道:“来,来,来!和你使一棒看。”一齐都哄出堂后空地上。庄客拿一束杆棒来,放在地下。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条棒使个旗鼓,喝道:“来,来,来!”柴进道:“林武师,请较量一棒。”林冲道:“大官人休要笑话。”就地也拿了一条棒起来道:“师父请教。”洪教头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林冲拿着棒,使出山东大擂,打将入来。洪教头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来抢林冲。
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见林冲托地跳出圈子外来,叫一声“少歇”。柴进道:“教头如何不使本事?林冲道:“小人输了。”柴进道:“未见二位较量,怎便是输了?”林冲道:“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大笑道:“这个容易。”便叫庄客取十两银来,当时将至。柴进对押解两个公人道:“小可大胆,相烦二位下顾,权把林教头枷开了。明日牢城营内但有事务,都在小可身上。白银十两相送。”董超,薛霸,见了柴进人物轩昂,不敢违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两银子,亦不怕他走了,薛霸随即把林冲护身枷开了。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洪教头见他却才棒法怯了,肚里平欺他做,提起棒却待要使。柴进见林冲手轻,便叫道:“且住。”叫庄客取出一锭银来,重二十五两,无一时,至面前。柴进乃言:“二位教头比试,非比其他,这锭银子权为利物。若是赢的,便将此银子去。”柴进心中只要林冲把出本事来,故意将银子丢在地下。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展开余下试题
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7. 下列对“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柴进庄院,与武师洪教头较量枪棒的故事。
B. 小旋风柴进,好礼贤下士,较棒一节,作者饱蘸笔墨写他对林冲礼遇有加。
C. 较棒的过程写得非常曲折。先是吃酒等月上,较起棒来又是穿插开枷,又是发利物(彩头),真正较量起来,不过两个姿势(“把火烧天”“拨草寻蛇”)、—个回合,真是吊足了观众(庄客)和读者的胃口。
D. 林、洪二人枪棒的较量,也是人物性格的较量。林冲隐忍退让,处事冷静;洪教头目空一切,咄咄逼人。小说把二人描写得栩栩如生。
8. 选文中用了很多手法刻画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请选取两种手法简要分析。
9. 选文的主要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然而真正写到林洪两人交手的笔墨很少。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动作描写,如选文第二段,林冲拜见洪教头后,洪教头“却不躬身答礼”,“林冲拜了两拜,起身让洪教头坐。洪教头亦不相让,便去上首便坐”,表现了洪教头傲慢无礼、狂妄自大的性格特征。②心理描写,如选文第四段的开头部分,在柴进提议两人进行比试的时候,“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表现了林冲事事谨慎、小心沉稳、谦虚忍让的性格特征。
9. 这样安排选材更加突出了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在情节上,经过层层铺垫之后再写两人交手,更能突出林冲的武功高强。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B项,“较棒一节,作者饱蘸笔墨写他对林冲礼遇有加”原因分析有错。柴进礼遇林冲主要是在林、洪二人较棒之前,较棒过程中柴进的心理活动是:一要见识林冲的真本事,二要借林冲灭洪教头的傲气。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现代文学类文本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侧面表现有对比,烘托、衬托,抑扬等手法。本题要求选用两种写人的手法分析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考生明白写人的各种手法后,可以从文中任选内容分析。比如,心理描写,林冲自肚里寻思道:“这洪教头必是柴大官人师父,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须不好看。”这里表现出林冲性格沉稳,小心谨慎的一面。动作描写,文中写林冲对洪教头拜了两拜,表现林冲的谦恭有礼,洪教头傲慢无礼、狂妄自大。
【9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内容的作用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的主旨。本题是,选文的主要内容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然而真正写到林洪两人交手的笔墨很少,要求分析这样写的好处。也就是分析作者这样处理材料的作用或好处。既然少写二人交手斗打的精彩情节,那么重点在表现人物形象上,从有利于表现林冲与洪教头的性格。而且前面少写正面交手,才能突出后面二人交手时林冲本领之大。选文在写林,洪两人交手之前,先从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把两人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描写都是为表现小说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服务的,从这两个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①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B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描写角度;C常见技巧的使用。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
上一篇:
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甘肃省庆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